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幼兒園和小學如何雙向銜接

幼兒園和小學如何雙向銜接

幼老銜接可以幫助學齡前兒童實現從幼兒園到小學的平穩過渡,讓兒童有能力、有信心、健康、快樂地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那麽如何讓年輕的連接真正“連接”起來呢?從2009年9月開始,我們壹路之隔的紅梅幼兒園和紅梅實驗小學展開了互動合作的“幼聯”探索。

壹、為什麽要做?

2009年9月初,我園以“幼小銜接”為題,通過問卷調查家長和小學,了解幼兒園、小學和家長對銜接的認識和現狀。結果發現,各方在“銜接”上存在誤區:

1.從幼兒園開始

(1)提前學習小學課程。

有些幼兒園認為小學生提前學完所有的東西就夠了,比如拼音,寫字,口算。這樣壹來,經常會出現提前學習的孩子在開學時真的感覺很輕松,上課不專心聽課,不認真做作業的情況,形成了不良的學習態度。以後隨著學習難度的增加,“儲備”用盡,優勢逐漸消失,劣勢日益凸顯。可以說提前學習是壹種短視的行為。

此外,由於缺乏熟悉幼兒園教育和小學教學課程特點的教師,即使在銜接教學時,也會出現很多偏差和錯誤,如拼音拼寫方法錯誤、書寫順序顛倒等。往往孩子在幼兒園學的東西,小學以後要花兩倍甚至三倍的時間和精力去糾正,得不償失。

(2)學校準備的正規化

很多幼兒園只在大班結束的時候去小學上課,或者帶孩子去小學參觀。這些做法是必要的,但是老師是否清楚地知道引導孩子看什麽,理解什麽?我不知道。

(3)思考“想當然”

壹些幼師在對幼師趨同的理解上盲目跟隨自己的想法,缺乏傾聽小學反應的習慣,不會對小學的反饋信息做出價值判斷。

來自家庭

現在家長評價孩子的發展是看孩子能認識多少單詞,能算多少題,能說多少英語。重智商輕情商是他們最大的誤區。還有壹些家長心存僥幸,認為孩子聰明,到了小學自然會適應。別人都是瞎子,不知道怎麽辦,幼兒園老師說什麽就做什麽。

3.從小學開始

目前,小學雖然已經意識到連接幼兒的重要性,能夠主動接受幼兒園的參觀,但只是處於被動地位——主動配合,很少考慮根據新入學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調整教學形式,安排有意義的活動。壹些學校在招收新生時仍然進行所謂的補考,並以此來安排課程。此舉也誤導了家長對幼兒園教育教學水平的評判標準。

第二,做什麽

我們就銜接的“斷層”和“界面”進行了幾次面對面的討論和交流,分析了小學和幼兒園的區別。通過對彼此發展目標和課程的調查了解,發現幼兒園大班和小學低年級主要有兩個區別:壹是教育方式不同。幼兒園課堂遊戲化,教學內容和學習習慣在遊戲中滲透;小學課堂在黑板上是標準化的,學生以掌握多少知識為教學目標。第二,評價方式不同。幼兒園對孩子的評價是發展性評價,關註孩子能力和情感的發展;小學以書面考核為主要評價方式,分數第壹。

分析對比差異後,明確了年輕收斂的方向,要從心理、物質、能力等方面做好準備。經過對問題的揭示和分析,從“融合、獨立、快樂”的新理念出發,我園與紅梅小學簽訂了“* * *建設協議”,兩校教師* * *構建了壹個“老少連接、合作* * *體”。

第三,怎麽做

圍繞幼幼連接的活動在大家的思考中應運而生,我們確立了實施原則——小步驟、細節、過程的有效性。

1.逐步收斂過程

本著小步快走、穩中求進的研究思路,改變銜接形式和方法上的“突變”現象,根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和《上海市幼兒銜接工作指導意見》,將幼兒的培養目標和教育內容細化到大班兩個學期的每個月,並根據課程要求每個月做好壹兩個主題,使過程系統化、有重點。

2.詳細描述了交互過程

(1)師師互動,成就* * *知識。

①認真聽取小學老師對孩子入學後情況的反饋。

聽力中發現的主要問題有學習習慣、課程銜接要求、歷年新入學孩子能力分析等。小學老師建議,大班授課要註重培養孩子的有意註意和聽力習慣,因為聽力有助於孩子提高學習效率。另外,中文閱讀很重要。閱讀在孩子的終身學習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大班裏,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小學老師壹再強調,幼兒園老師千萬不要教寫字。現在很多字的寫法都和我們小學時代不壹樣了。壹旦筆順錯了,孩子就要花兩倍甚至三倍的時間去糾正,得不償失。

②邀請小學老師參觀幼兒園,營造班級環境。

幼兒園溫暖、舒適、充滿童趣的學習環境讓小學老師驚嘆不已。參觀幼兒園的老師們認為,幼兒園的孩子們每天都接觸到新鮮的、富有挑戰性的玩具教具,他們的生活充滿了快樂。到了小學,孩子們整天面對書本、作業、光禿禿的墻壁,已經失去了笑容。所以他們覺得回去要好好思考,讓教室充滿陽光。

⑤教學活動互動交流,感受教學模式的差異。

兩個學校的老師互相聽對方的課內課,都是數學和語文(語文)課,讓雙方老師親身了解各自的教學風格和學習方法,探索銜接的“點”。幼兒園教師應該更準確地掌握哪些知識和能力,小學教師如何針對幼兒的心理和年齡特點改進教學形式,形成相對完整的“教學鏈”。舉個例子,我們在教故事的時候,目標壹般是“理解故事的內容,說出故事的主要情節”,但是進入大班,目標可以提高,可以“學會傾聽別人,學會表達與別人不同的觀點”。在活動過程中,老師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去聽別人的回答,並能做出反饋評價。

(2)生生互動,發揮聯系主體性的作用。

①參觀小學,豐富孩子的實際感知體驗。

為了讓大班的孩子們了解小學教育的特點,有計劃地向孩子們介紹小學生的學習生活,帶領孩子們參觀小學的環境。參加小學的升旗儀式,深入壹年級教室和小學生壹樣上美術、科學、音樂等輔修課,提高孩子小學學習的興趣。參加壹些小學生的豐富多彩的活動,比如每年的六壹兒童節。小學生會來我們園區帶大班孩子到他們學校,在學校裏穿梭,參加校園文娛活動,讓大班孩子充分體驗小學豐富的課外生活,激發他們對小學的向往。

(2)設計“小記者訪談”,幫助孩子完成入學前的心理過渡。

邀請小學優秀班幹部到我園介紹他們的學習經驗,進入小學後要做好哪些事情,讓他們學會當“小記者”采訪哥哥姐姐們的小學生活,比如“什麽時候上學,什麽時候放學”,“午飯去哪裏吃”等。了解小學生的主要任務和各種行動規則,使他們克服緊張、抑郁和焦慮,幫助孩子完成入學前的心理過渡,從而樹立正確的入學動機和良好的學習心態。

3.有效的實施過程

作為幼兒園,要對孩子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學習適應能力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教育,讓孩子進入小學後各方面的斜率都降低。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和認知結構,我們從環境和活動入手,有效地開展實施過程。

(1)調整作息時間

以孩子每天的作息為出發點,對當天的作息活動進行微調,整理成新的作息時間表,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上學習慣。從大班下學期開始,要保證每天兩次集體教學活動,每節課的教學時間要穩定,加強課間和自由活動的引導,逐步縮短每天午睡時間。讓孩子學會獨立安排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2)重組活動

緊密結合主題課程,圍繞“準備上小學”和“告別幼兒園”主題,開展了壹系列主題活動,滲透了習慣和能力培養。

(3)重視活動載體

①主題環境

老師將《準備小學》的主題墻網分為“情感”、“知識”、“能力”等幾個板塊,以照片、文字、圖片、記錄單、棋譜等不同的形式讓孩子具有可讀性、可認知性和可操作性。同時還收集了三年來幼兒在園活動的各種資料和照片,整理成“幼兒園更好玩”的主題,讓幼兒感受到曾經擁有的快樂。

②活動區域設置

數學活動區:

“爭分奪秒”——知道時鐘知道幼兒園、小學每天的活動日程,懂得珍惜時間;

“左右”——指定“孩子”的出行目標。孩子操作的時候會表達什麽樣的路線,左邊還是右邊,有什麽風景。

語言區

“中文拼樂”——讓孩子在對偏旁部首的興趣中找到相同的漢字;

“文具找朋友”——用蒙臺梭利理念設置三段式文具卡片,引導幼兒進行圖文搭配,認識常用文具名稱及對應漢字。

自理區:

“我和文具交朋友”——引導孩子學會背書包、削鉛筆、整理書包、管理自己的衣服和文具。

拼圖區:

“我要上小學了”——通過在墻上玩大型桌遊,可以進壹步鞏固孩子在數學、語言、學習行為、自理能力等方面的綜合經驗。

(3)在壹天的生活中

每天在飯前半小時進行“聽壹會兒”,培養孩子認真聽講的習慣,養成“每天寫壹張紙條”的好習慣。在小組活動後,幼兒可以在5分鐘內主動回憶內容要點,在離園前,可以在lO分鐘內回憶當天的事件或感受,培養幼兒提煉記憶問題的能力。

(4)註重能力培養。

①閱讀能力的培養

營造溫馨開放的閱讀環境,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讓孩子在與環境的互動中接受書面語言。在班級圖書角,放置壹個低矮的書架,供孩子自由取書。布置壹些小沙發,靠墊等。,讓孩子有壹個光線充足、相對安靜的閱讀區。根據自己的閱讀需求選擇閱讀材料,如東方娃娃、兒童畫報、著名繪本等。同時,閱讀會貫穿壹天的生活。根據幼兒的實際需要和可能,讓他們通過“聽、說、讀”來學習,不要求壹致性,註重個體差異。

②知識和經驗的積累

註重讀前和寫前能力的培養,給孩子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比如活動室的物品都用漢字標註,活動室的環境用圖文裝飾。以語言區為重點,精心設計制作關於閱讀的生動素材供孩子操作,同時滲透到各個區域,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數學滲透:通過數學活動和數學領域的工作,教會孩子認識時鐘、分類、統計、簡單計算、自編應用題等。,從而培養他們學習知識的興趣,提高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引導孩子在日常活動中學會用數學經驗解決問題,提高獨立思考能力。

③自我管理能力的培養

每個班級設置組長、值日生、組長、班級提醒等崗位,根據孩子的表現每周選拔壹次,並根據孩子的進步及時調整崗位人員數量,培養孩子的責任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此外,從本學期開始,我們對已經進入小學的孩子建立了“跟蹤調查檔案”,對新入學的孩子進行各方面的調查和反饋,進壹步完善銜接工作中的不足,讓每壹個孩子都能順利進入小學。

原創《金色雨林》

  • 上一篇:更多八年級英語造句
  • 下一篇:信陽市平橋區廣場路1號第壹小學地址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