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六年級下冊數學三單試卷

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學六年級下冊數學三單試卷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義

1,教學示例1:

顯示:壹列火車1小時行駛90公裏,2小時行駛180公裏。

3小時270公裏,4小時360公裏,

5小時開450公裏,6小時開540公裏,

7小時630公裏,8小時720公裏...

(1)顯示下表並填寫表格。

火車的時間和距離。

時間

旅行距離

填表思考:填表發現了什麽?

時間在變,距離也在變,所以我們說時間和距離是兩個相關的量。(板書:兩個相關量)

根據計算,妳發現了什麽?

兩個對應數的比值相同或固定,數學上叫確定。

公式表明,它們的關系是:距離/時間=速度(壹定)(板書)

2、教學實例2:

(1)米及印花布總價表

數量1 234 567...

總價8.2 16.4 24.6 32.8 41.0 49.2 57.4...

(2)觀察圖表,找出什麽規律?

用公式表達它們的關系:總價/米=單價(壹定)

3.抽象概括成正比的含義。

(1)比較示例1和示例2。思考並討論:這兩個例子有什麽相似之處?

(2)兩個相關的量,其中壹個變化,另壹個也變化。如果對應的兩個量的比值(即商)是壹定的,這兩個量稱為比例量,它們之間的關系稱為比例關系。

(3)閱讀P39,進壹步理解正比例的意義。

(4)如果用X和Y來表示兩個相關的量,用K來表示它們的比例(壹定),比例關系如何用字母表示?

X/y=k(確定)

(5)根據正比的含義和表示正比的公式,想壹想:構成正比關系的兩個量必須具備什麽條件?

4、閱讀P40案例2。

(1)題中有多少個量?哪兩個量是關聯量?

(2)體積與高度的比例是多少?這個比例是多少?確定嗎?

(3)它們的數量關系是什麽?

(4)妳從圖片中發現了什麽?

(5)不用計算,根據圖像,如果杯子中水的高度是7厘米,那麽水的體積是多少?225立方厘米的水有多高?

實踐課

教學過程:

首先,看圖表並回答問題:

時間(小時)1 2 3 4 5 6 7

米22 44 66 88 11 132 154

上表中的()和()是兩個相關的量,()隨()的變化而變化,()是壹定的,時間和米是()的量。

二、判斷以下問題中的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並推理。

1,糖的單價壹定,糖的數量和總價;

2.稻谷產量壹定,稻谷磨成米重和米重;

3.壹個人的長度和重量;

4.訂閱報紙《小學生的世界》的份數和總價;

5.矩形有壹定的長度、寬度和面積;

5.長方形有壹定的面積、長度和寬度。

第三,練習:

1,請按正比給出數量。

①、圓的周長和圓的半徑;

2、圓的面積和圓的半徑;

(3)、正方形的周長和邊長。

……

反比量

壹、復習鋪墊

1,下面兩個量成正比嗎?為什麽?

買練習本的價格是0.80元,1冊;1.60元,2份;3.20元,4份;6份,4.80元。

2.成正比的量有什麽特點?

第二,探索新知識

1,導入新課:這節課,我們將繼續學習常見數量關系的另壹個特征——反比例的量。

2、講授P42案例3。

(1)觀察上表中的數據,然後回答下列問題:

a、表中的兩個量是什麽?這兩個量有關系嗎?為什麽?

B.水的高度是否隨著底面積的變化而變化?怎麽變的?

C.表格中兩個對應數字的比例是多少?妳確定嗎?兩個對應數字的乘積是多少?妳能從中發現什麽規律嗎?

D.這個產品是什麽意思?寫出它們之間的數量關系。

(2)妳從中發現了什麽?這和復習題有什麽區別?

A.討論交流。

b、回答:

(3)教師引導學生明確,因為水的體積是壹定的,所以水的高度是隨著底面積的變化而變化的。底面積增大,高度減小,底面積減小,高度增大,高度和底面積的乘積壹定。我們說高度和底面積成反比,高度和底面積稱為反比例量。

(4)如果用字母X和Y來表示兩個相關的量,用K來表示它們的乘積是確定的,那麽可以用什麽樣的公式來表示反比例?黑板:x×y=k(確定)

第三,鞏固練習

1,想壹想:壹個反比例的量應該滿足什麽條件?

2.判斷下面每道題中的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並說明原因。

(1)壹定的距離,速度,時間。

(2)小明從家走到學校所需的速度和時間。

(3)平行四邊形有壹定的面積,有底,有高。

(4)小林做了10道數學題,做的和沒做的。

(5)小明拿錢買鉛筆,單價和購買數量。

(6)能不能舉個反比例的例子?

第四,整節課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反比例的量,什麽兩個量成反比例,如何判斷兩個量是否成反比例。

動詞 (verb的縮寫)課堂練習

用反比法解決應用題

壹、復習準備:

1,三角形面積壹定,底和高的比例是多少?為什麽?

2.只要它們對應數的乘積不變,這兩個量就壹定成反比,對嗎?比如?

二、新授:

例子:壹艘船以每小時20公裏的速度航行,6個小時就可以到達目的地。如果需要5個小時才能到達,那麽它的航行時速是多少公裏?

觀察:

(1)問題中有哪些量?

(2)哪個量是確定的?

分析:

想壹想:因為速度×時間=距離,既然6小時和5小時的航行距離相同,就可以確定行駛速度與時間成反比,所以兩次航行與時間的乘積相等。

解:假設妳需要以每小時x公裏的速度航行。

5X = 20×6

X = 120 5

X = 24

(檢查)

答:每小時航行24公裏。

1.將條件“5小時到達”改為“時速32公裏”。公式應該是什麽?

2.試試看。

A鉛筆每支0.25元,B鉛筆每支0.20元,用買32支A鉛筆的錢可以買多少支B鉛筆?

分析:(1)從已知量來看,哪個量是確定的?

(2)妳會按比例解題還是用壹般方法解題?

第三,鞏固練習:

張成看故事書,每天看12頁,13天就能看完;如果壹天看26頁,幾天能看完?(多種解決方案)

首先,根據關鍵句子聯想:

1,人血重量比是1:13;

2.藥水比為1:200;

3.黃瓜和青菜的種植面積比為5: 8。

二、基本練習:

壹種藥水重3003公斤,藥和水的比例是1: 1000。妳需要多少公斤水和藥物?(加味藥與藥液的比例為1: 1001)

第三,改進做法:

1,A隊和B隊* * *修建壹條長1500m的道路。A隊35人,B隊15人。根據各隊數據分配任務。每個隊應該建多少米?

想想:根據人數,考慮人數比例:35: 15 = 7: 3。

按照7: 3的比例分配總長度1500m。

2.有50個人支持修路,壹條路750米,壹條路500米。如果按照路的長短來分配人數,那麽兩條路應該各分配多少人?

想壹想:按路長分配就是按750: 500 = 3: 2的比例分配。

第四,綜合練習:

思考問題:(求起始數的最小公倍數,再看每人發多少)(315發)

動詞 (verb的縮寫)家庭作業:

綜合練習部分

正比例與反比例的比較

教學過程:

1,顯示題目:

2.輔助教學實例

顯示表格1

距離(公裏)5 10 25 50 100

時間(小時)1 2 5 10 20

表2

速度(公裏/小時)100 50 20 10 5

時間(小時)1 2 5 10 20

分組討論交流:說出自己的想法,填空。引導學生討論和回答。

總結距離、速度、時間三個量每兩之間的比例關系。

速度×時間=距離=速度=時間

法官:

(1)速度不變。距離和時間的比例是多少?

(2)距離是壹定的,速度和時間的比值是多少?

(3)給定壹定時間,距離與速度的比值是多少?

3.比較正比例和反比例的關系。

正負比例的相似點:有兩個相關的量,其中壹個隨另壹個而變化。

區別:正比例使變化相同,壹個量膨脹或收縮,另壹個量也膨脹或收縮。每兩個對應數的比(商)是常數,反比是相反的。壹個量膨脹(或收縮),另壹個量收縮(膨脹)每兩個對應量的乘積不變。

第三,鞏固練習

1,幹吧

判斷其中壹個單價、數量和總價是確定的,而另外兩個數量是什麽關系。為什麽?

單價是固定的,數量和總價—

總價是固定的,數量和單價—

壹定的數量,總價和單價—

2.以下相關量的比例是多少?為什麽?

(1)的除數是常數,與和成正比。

股息-固定的,成比例的。

(2)上壹段是確定的,是成比例的。

(3)後壹項必須與總和成比例。

(4)矩形的總長度、寬度和面積。長度壹定的話,寬度和面積是正相關的。這三個量在什麽條件下可以形成比例關系,是什麽樣的比例關系?

鞏固和實踐

壹、基礎練習:

比例關系是怎樣的?

1,生產的洗衣機總數是壹定的,每天生產的洗衣機數量和使用天數。

2,每天生產的洗衣機數量是壹定的,生產的總數量和天數。

3.小明從學校走到家所需的速度和時間。

4、《小星星》有壹定的單價、份數和總價。

第二,練習:

1,壹塊表3.5小時慢2.1秒。照此計算,它每壹天每壹夜損失多少秒?

(1)、按此計算“什麽意思”,是什麽意思?

(2)、用比例法求解?

③、用壹般方法?

2.壹根鋼絲,20米重,5公裏重,和113公斤的壹捆鋼絲壹樣重。這捆鋼絲有多少公裏?

分析:使用比例溶液:

(1)、觀察哪個量是確定的?

(2)、用正比例解法還是反比例解法?

列出不同方法的解決方案。

3.將壹根2米長的竹竿立在地上,測量其影子長度為1.8米。同時測得附近電線桿的影子長度為5.4米。這根電線桿有多長?(使用比例溶液)

(1)、先判斷哪個量成比例;

(2)、什麽比例;

(3)、列出比例公式(或方程式)。

如何用比例法解決上述問題?有幾種不同的公式。為什麽?

第三,改進做法:

1,煤廠有600噸煤,運輸隊分四次運了120噸。按此計算,運輸17次後還剩多少噸?

分析:妳有多少種不同的解決方案?

(1)利用比例法:確定不變量。

①解法:假設17次,還剩x噸。(每次裝運的噸位保持不變)

120 4 = 600-X 17

②解法:假設17天運輸X噸。(每次裝運的噸位保持不變)

120 4 = X 17

[2],用壹般方法求解:

①、600 – 120÷4×17

②、600 – 120×(17÷4)

想壹想:解決問題有哪些不同的方法?播放並分析。

實踐發展班

壹、基礎練習:

1,從a城到b城,速度和時間有如下關系:

速度(公裏/小時)6 15 20 30 60

時間(小時)10 4 3 2 1

上表中,()和()是兩個相關的量,()隨著()的變化而變化,它們的()是不變的,速度和時間是()的量。

2.用這些錢,王粲先生用25元買了6個排球,或者用30元買了5個小足球。

(1)計算王先生帶了多少錢?

2、總價是壹定的,數量和單價有什麽關系?

(3)用方程式表示球的單價和買球的數量?

二、判斷練習:

判斷以下問題中的兩個量是否成比例,比例關系是什麽?

(1)、圖書的單價必須確定,數量和總價壹致;

(2)小明從家到學校走路,走路的速度和時間;

(3)、向前壹定距離,四個輪子的直徑和滾動轉數;

(4)、化肥用量壹定,每公頃施用量和施肥公頃數;

⑸、每個人的工作效率是壹定的,工作時間和工作量;

[6],被減數是確定的,被減數和差;

壹次,總產量壹定,單位面積產量和種植面積;

談判斷和理智。

第三,例如:

1,反比例的例子。

2.a、b、c三個量的關系是b× c = a。

如果a壹定,那麽b和c成正比();

如果b壹定,那麽a和c成正比();

如果c壹定,那麽a和b成正比();

線性標尺

教學目標:

使學生理解比例尺的意義,並根據比例尺找出計劃的比例尺和實際距離。

教學難點:

因為地圖上的距離和實際距離用的是不同的單位,所以很難用哪個長度單位來解方程。

教學過程:

壹.導言:

同學們,妳們會畫壹個長方形嗎?

現在請在筆記本上畫壹個長20米,寬8米的長方形。可以嗎?

我們做什麽呢

當我們繪制地圖和其他平面圖形時,我們必須將實際距離縮小(或擴大)壹定倍數,然後才能在紙上繪制。這時,就涉及到壹個新的知識尺度。

二、新課程教學:

1,舉個1的例子。

(1)根據題意寫出比例。

(2)如果單位不同,應換算成相同的單位,然後簡化。

12厘米:240米

= 12厘米:24000厘米

= 12:24000

= 1:2000

(3)地圖上的距離與實際距離的比值稱為比例尺。

2.揭示尺度的意義。

(1)地圖上的距離與實際距離之比稱為比例尺。

地圖上的距離:實際距離=比例

或者:地圖上的實際距離=比例尺。

為計算方便,標度通常寫成前壹項(或後壹項)與1的比值。

上面問題中的標度可以寫成:1 600。

從上面的關系式中,已知其中兩個條件,能否求出第三個關系式?讓學生說出其他兩種關系的名稱。

3.教學實例2。

在比例尺為1: 3000000的地圖上,上海到北京的距離是3.5cm,上海到北京的實際距離是多少?

思考:如何根據標度的數量關系,求出實際距離。

讓學生試壹試。有多少種不同的方式?如果不用方程解法可以怎麽辦?

4.試試看。

第三,鞏固練習:

1,壹張地圖,地圖上20厘米表示實際距離10公裏。找出這張地圖的比例。

先測量,再計算。

第四,總結;

1.我們在這節課上學到了什麽?

2.把書中的概念畫出來。

3.記住三個數量關系。

在圖上找出距離和線段比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壹步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掌握比例尺的關系,正確計算地圖上的距離。

2.使學生理解數值刻度和線刻度的概念,理解並應用線刻度,計算實際距離。

教學過程:

首先,回顧壹下:

1,概念復習。

2.在壹張平面圖上,用4cm的線段表示實際距離16m,計算比例尺。

3.根據比和除的關系,知道實際距離和比例尺,能否推導出地圖上距離的計算方法?

二、新授:

1,教學實例。

壹座長方形地板的廠房長45米,寬25米。用1 200的比例尺畫在設計圖上。長和寬是多少厘米?

列公式的求解:

45米= 4500厘米

25米= 2500厘米

長度:4500× 1 200 = 45 2 =22.5厘米

寬度:2500× 1 200 = 25 2 =12.5(厘米)

列方程的解:

解決方案:廠房設計長x厘米,寬y厘米。

x 4500 = 1 200y 2500 = 1 200

x = 4500×1 200y = 2500×1 200

x = 22.5 y =12.5

答:長22.5厘米,寬12.5厘米。

2.試試看。

3.介紹線段比例尺。

線段比例尺是在地圖上附加壹個編號的線段,表示與地面相對應的實際距離。例如,數字刻度1 200可以替換為以下線刻度:

代表地圖上1 cm的線段,相當於地面上2米的距離。

想壹想:壹張地圖附上以下線段比例比例尺。地圖上1 cm的線段相當於地面上的實際距離()。

第三,鞏固練習:

四、總結:

我們在這節課上學到了什麽?

壹.家庭作業:

實踐課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壹步理解和掌握比例尺的含義,根據數據值的比例尺正確計算地圖上的距離或實際距離,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壹、基礎練習:

將1: 4000000的數字刻度重寫為線刻度。在這樣的線比例尺的地圖上,兩地的距離是4。2厘米。實際距離是多少?

二、操作練習:

1.實驗室是壹個長方形,長8米,寬6米。繪制比例為1 200的平面圖。

長度:8米= 800厘米

寬度:6m = 600cm。

解析:畫平面圖,首先要計算地圖上的距離;

再畫壹次。

2、P59–5

先量,再畫圖。

3、P59–6

先測出地圖上的距離,再找出實際距離。

三、總結:

妳還有什麽不明白的?

四、作業:

P58-59 1,2,4(格式指南)

五、思維輔導:

先測出上底、下底與高度的距離,然後根據刻度計算出實際距離,再根據公式計算出梯形的面積。

想壹想:能不能先在地圖上算出梯形的面積,再根據比例尺算出梯形的實際面積?

比例的應用

教學要求:1,使學生能正確判斷應用題中涉及金額的比例。

2.使學生能夠利用正負比例的含義正確回答應用題。

培養學生的判斷、分析和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能夠正確判斷應用題中的量之間存在何種比例關系。並能利用正負比例關系列出含有未知數的方程,正確運用比例知識解決應用問題。

教學難點:學生通過分析應用題的已知條件和問題,確定那些量之間的比例關系,利用正負比例的意義列出方程。

教學過程:

(1)審查

1.談談正負比例的意義。

2.下列問題的三個量是什麽?這些量中哪壹個是固定的?哪兩個在變?變化的規律是什麽?這兩個量的比值是多少?

(1)壹輛車有壹定的速度,行駛的距離和花費的時間。

(2)從a到b,行駛的速度和時間。

(3)每塊磚的面積是壹定的,磚的數量和總面積。

(4)海水的產鹽量不變,曬鹽和海水的重量。

3.判斷以下問題中已知條件的兩個量是否成比例,如果成比例,用方程表示已知條件。

(1)壹輛車3小時可以行駛180公裏。以這個速度,5小時行駛300公裏是可行的。

(2) A車從A地到B地,時速60公裏,5小時到達。如果需要4個小時才能到達,則以每小時75公裏的速度行駛。

(2)新課程

例1:壹輛車兩小時行駛140公裏,以這個速度從A地行駛到B地,行駛時間為五個小時。A和B之間的公路有多少公裏?

(1)用前面的方法求解。

(2)研究采用比例法回答。

問題中涉及哪三個量?什麽樣的量構成了壹定的距離和時間?

妳能用這個關系按比例解題嗎?

解比,學生自己做,及時改正。檢查。

更改示例1中的條件和問題

甲、乙之間的路長350公裏,壹輛車從甲到乙行駛5個小時。以這種速度,2小時行駛多少公裏?

教學實例2壹輛汽車從A地行駛到B地,時速70公裏,5小時到達。如果需要4個小時到達,每小時需要行駛多少幹米?

1,之前的解。

2.如何用比例知識回答?

將討論結果填入書中。

總結:利用比例知識解決應用題,就是根據正負比例的含義列出方程。

復習(1)

教學目標:

1.通過復習,學生可以進壹步理解和掌握比率與比例、正比例與反比例的含義和性質,並應用它們正確回答相關問題;

2.培養學生認真審題,認真答題的好習慣。

教學過程:

壹、知識整理:

本單元我們學了哪些基本內容?

1,比值的意義和性質;

2.比例的意義和性質;

3.如何判斷兩個量是成正比還是成反比;

4.正負比例應用問題和比例分配應用問題。

第二,練習:

1,求以下比值的比值。

談談求比值的方法,

告訴我Bi的零件名稱。

談談比和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2.簡化以下比例。

3.寫下下面最簡單的整數比。

4.溶液比例。

解比的依據是什麽?

三、正負比例練習題:

(1)、是否成比例?

②、成什麽比例?

(3)為什麽?

(1)、總量必須是(乘積),成反比;

②高度壹定(商壹定),面積與底邊長度成正比;

③立方體體積=邊長×邊長×邊長

體積與邊長的比值(商)是邊長的平方。這個商是隨著邊長的大小而變化的,不壹定,所以體積和邊長不成正比?

1.判斷:為什麽?

第四,規模:

1.有壹幅比例尺為1: 3000000的地圖。已知兩地實際距離為2500公裏。在地上應該量多少厘米?

2.甲乙雙方實際距離為1500 km,地圖上測量的距離為12 cm。這張地圖的比例尺是多少?

動詞 (verb的縮寫)總結:

六、作業:

復習(二)

教學目標:

使學生進壹步掌握正負比例的含義和性質,解決壹些實際的比例應用問題。

教學過程:

壹、正負比例的意義和性質:

1,()是壹定的,距離與速度成正比()。

()壹定,速度和時間成()比例。

2,3: A = 4: B

告訴我零件的名稱。

甲:乙=():()

a和B成正比。

3、X ÷Y = Z(X,Y,Z均不為0)

當z不變時,()和()與()成正比;

當y不變時,()和()與()成正比;

當x不變時,()和()與()成正比;

二、應用問題:

1.壹臺織布機可以在8小時內織出200米。照此計算,3小時能織多少米?(用兩種以上的方法解決)

2.從A城到B城,騎行速度每小時18km,需要13h,步行需要1.2h。步行每小時需要多少公裏?

3.學校圖書館有480本故事書。從六年級借了1 3後,剩下的以5: 3的比例借給四五年級的學生。四五年級各可以借幾本故事書?

四、總結:

這個單元還有什麽不明白的嗎?

動詞 (verb的縮寫)家庭作業:

整理和回顧(3)

教學要求:

1,使學生進壹步理解比例的含義和基本性質,並能區分比與比例。

2.使學生能夠正確理解正負比例的含義,並做出正確的判斷。

3.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學過程:

知識整理

1復習本單元學習內容,形成支持網絡。

2我們學習哪些知識?用適當的方式表達知識之間的聯系。向同學匯報,取長補短。

復習概念

比較是什麽意思?比例?比例和比例有什麽區別?

什麽是解比?溶液比例怎麽樣,根據什麽?

妳說的比例量和比例關系是什麽意思?什麽是反比關系?

什麽是規模?有什麽關系?

基本練習

1填空

六年級二班的少先隊員人數是六年級壹班的八分之九。1類和2類的比例是()。

小圓半徑2厘米,大圓半徑3厘米。大圓與小圓的周長比是()。

甲和乙的比例是五比三。數字B是60,數字A是()。

2.溶液比率

5/x=10/3 40/24=5/x

3.完成第26頁的問題2和3

綜合練習

1、A×1/6=B×1/5 A:B=():()

2、9;3 = 36: 12如果第三項減去12,那麽第壹項應該減去多少?

3用5,2,15,6四個數組成兩個比例(): (),():()。

實踐與應用

1.如果A=C/B,那麽當()不變時,()和()成正比。當()不變時,()和()成反比。

2.在紙上畫壹個直角三角形鋼板,比例尺為1/200。這兩個直角邊之和是5.4,它們的比值是5:4。這塊鋼板的實際面積是多少?

  • 上一篇:九年義務教育六年級下半學期壹周23首詩,第壹首是秦觀;春日背後有哪些詩詞?
  • 下一篇:購買火車票、兒童票和學生票的具體規定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