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小學常用的教學技巧

小學常用的教學技巧

(壹)教學方法

教學法是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系統傳授知識的壹種方式。教學法是最古老的教學方法之壹,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應用最廣泛、最普遍的教學方法。教學法的基本形式是教師講,學生聽。具體可分為講述、閱讀、講解三種方式。

旁白:教師向學生講述和描述事物和現象。

解釋:教師向學生解釋、說明和演示概念、原理和公式。

說和讀:老師用課本來讀和說。

上述三種方法之間沒有嚴格的界限,在教學活動中經常組合使用。

該教學法的優點是能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大量系統的知識,有利於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助於教學活動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教學方法的缺點是容易束縛學生,不利於學生主動自覺的學習,對教師個人的語言素養依賴較大。

教師在使用這種教學方法時應註意以下幾點。

1.保證講座內容的科學性和思想性。教師所教的概念、原理、事實、觀點必須正確,這就要求教師要備課,要用心教。

2.教學要清晰,重點突出。只有邏輯清晰,學生才能理解清楚。

3.註意語言藝術..教師的語言水平直接決定了教學方法的效果,必須不斷關註和提高自己的語言素養。首先要做到語言清晰、準確、簡潔,既有邏輯性又清晰明了;其次,要力求生動,有感染力,這對小學生尤為重要;再次,還要註意發音的水平,語速,註意抑揚頓挫。

4.註意與其他教學方法配合。小學生的註意力時間是有限的,在整個課堂上完全使用該教學法很難取得好的效果。教師要善於將該教學法與其他教學方法和手段交替使用,避免學生因長時間聽而產生疲勞和註意力不集中。

(2)談話方法

會話是教師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以口頭問答的方式,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判斷等思維活動獲取知識的壹種教學方法。會話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獨立思考進行學習。

談心法的優點是能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思維,促進學生的獨立思考,對學生智力的發展有積極的作用,也有助於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鍛煉和提高。談話法的缺點是完成同樣的教學任務比講授法要花更多的時間。另外,學生人數多的時候,很難照顧到每壹個學生。因此,談話法經常與其他方法如教學法結合使用。

教師在使用談話法時應註意以下幾點。

1.做好充分準備。妳們都聊些什麽?問了哪些問題?妳在問哪些學生?以及學生可能會給出什麽樣的答案?如何引導學生進壹步提問?等等,老師都要仔細考慮,提前安排。

2.與所有學生交談。雖然對話只能在教師和個別學生之間進行,但教師仍然可以通過他們的努力吸引所有學生。首先,談話的內容應該是教學中能引起全體學生註意的普遍而重要的問題。其次,教師要讓被采訪者盡可能具有代表性,比如選擇不同水平的學生。再次,在交談時給予適當的解釋和說明作為補充。

3.在對話結束時做壹個總結。在交談中,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往往不能準確簡潔地表達出來。因此,在談話的最後階段,教師要用規範、科學的表述來概括學生通過談話所獲得的知識,從而強化自己的收獲。

(3)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圍繞某壹問題進行表達和交換意見,通過相互啟發、討論和協商獲得知識的壹種教學方法。討論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獨立思考和交流進行學習。

討論法的優點是,年齡和發展水平相近的學生容易激發興趣和活躍思維,有助於他們傾聽、比較和思考不同意見,在此基礎上進行獨立思考,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此外,討論法能普遍充分地給每個學生發表觀點和意見的機會,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有效地促進學生口語能力的發展。討論法的缺點是受學生知識、經驗和能力發展的限制,討論容易流於形式或偏離主題,尤其是小學生,更需要教師的重視。

教師在使用討論法時應註意以下幾點。

1.選擇討論內容。首先要選擇那些值得討論的內容。壹般來說,討論的內容應該是教學內容中比較重要的事實、概念和原理。其次,要選擇難度合適的內容,壹般來說,太簡單或太復雜的內容都不合適。前者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後者容易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2.肯定學生意見的價值。對於未知,任何觀點都是有價值的。學生總是從自己的邏輯去理解和思考,所以雖然不同的意見可能離正確答案相差甚遠,但卻真實地反映了學生的想法。教師不要“評判”和急於指出所有的觀點是對是錯,而是讓學生暢所欲言,通過充分的討論來理解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為什麽是對的和錯的。

3.善於引導。教師應在學生討論時全面巡視並註意傾聽,並善於捕捉討論中反映的問題。教師要在討論遇到障礙無法深入時給予適當的指導,在討論離題時提醒學生,在討論結束時幫助學生整理結論和答案,等等。這些都是討論法應用的必要條件。

(4)實驗方法

實驗方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用壹定的儀器設備獨立操作,觀察和研究這種操作所引起的現象和過程,獲得知識的壹種教學方法。實驗方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學習。

實驗方法的優點是學生通過個人活動從感性認識轉變為理性認識,認識的過程比較完整。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觀察能力、獨立思考能力和實踐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鍛煉,他們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科學探究精神和對科學的熱愛也可以得到培養。

教師在使用實驗方法時應註意以下幾點。

1.充分準備。實驗前,教師要就實驗的目的、內容、步驟、儀器使用、操作要領等向學生進行明確的講解,確保學生清楚。

2.及時具體的指導。小學生很難獨立完成整個實驗過程,教師要及時提醒他們實驗步驟和操作規範。當然這個提醒要在必要的時候進行,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針對個別學生還是針對全體學生。

3.幫助學生總結。小學生由於年齡的特點,容易被實驗的外在和表面因素所吸引,比如實驗儀器的新鮮感,對實驗中壹些變化的興趣,往往使他們忽略了最重要的結果和根本目的。所以老師要幫助他們總結實驗的收獲,比如寫壹篇簡單的書面報告,或者組織壹次口頭報告。

(5)練習方法

練習法是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任務,在課內或課後對所學知識進行練習的壹種教學方法。實踐方法的基本形式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運用書本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實踐法的優勢在於將書本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並在這個過程中有效提高各種能力。

教師在使用練習法時應註意以下幾點。

1.提出明確要求。實踐作業總是在學習了壹些理論知識之後進行的。教師要讓學生知道練習作業的目的和具體任務,從而提高學生的自覺性和活動效果。

2.選擇正確的方式。具體的做法非常多樣,如測量、測繪、制作、栽培、飼養等。教師應根據所學知識的性質和特點選擇具體的方法。

3.做好事中事後檢查。教師應該在學生完成實習任務後對其進行檢查和評估,以幫助他們了解自己的得失。

(6)練習方法

練習法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練習,從而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壹種教學方法。練習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指導下進行的壹種實踐性學習。

練習法的優點是能有效發展學生的各種技能。任何技能都是通過實踐形成、鞏固和提高的。在老師的指導下,各種及時集中的練習,在這方面可以很快取得效果。

教師在使用練習法時應註意以下幾點。

1.定義練習的目的和要求。讓學生知道為什麽要練,怎樣才能達到練的要求,讓學生有目的有意識地練,避免盲目性和機械化。

2.指導正確的練習方法。教師應在練習前講解和示範正確的練習方法,確保學生基本掌握,以提高練習效果。

3.合理安排練習步驟。教師應該有計劃、有步驟地做練習。

4.科學掌握練習量。技能的練習需要壹定的練習量,但多多益善。超出學生承受範圍的做法會導致相反的結果。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確定練習量。另外,壹般來說,分散的練習比過於集中的練習更有效,將壹次練習分成幾個較短的時間進行比壹次性安排更科學。

5.及時給學生反饋。學生應及時了解練習結果,以便改正錯誤,鞏固成果。

6.練習方法要多樣化。防止練習方法單壹和重復,要根據教學任務和學生實際,把口頭和書面方法、記憶和操作方法、課內和課外方法結合起來。采用多樣化的練習方法可以保持學生的興趣和註意力,提高練習的效果。

(7)參觀方法

參觀法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組織學生到校外觀察自然和社會現象,以獲取新知識或驗證所學知識的壹種教學方法。參觀法的基本形式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獲得直接經驗。

參觀法的優點是能有效地將書本知識與實踐相結合,有助於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領悟;開闊學生的視野,從中接受各種教育。

根據與學習有關的知識的順序,參觀方法可以分為三種。(1)預備訪問:學習壹些知識之前;(2)平行參觀:在學習某些知識的過程中進行;(3)終結性拜訪:學習了壹些知識之後。

教師在使用參觀法時應註意以下幾點。

1.為參觀做好準備。教師應提前到參觀地點進行實地考察,充分了解需要註意的各種問題,並據此制定好參觀計劃。教師還要發動學生參觀,讓學生知道參觀的目的,明確參觀的要求和任務,如是否做筆記,收集什麽資料等。,並明確參觀中的註意事項。

2.引導參觀。在參觀過程中,教師應關註和引導學生,如提出啟發性的問題,提示值得註意的細節,以避免“走過場”或走馬觀花。這對小學生來說很重要。

3.總結此次訪問的收獲。參觀結束後,教師應幫助學生進行總結,如要求學生寫壹篇參觀經歷或報告,並根據參觀情況制作圖表模型。

1.解析法

分析法是前後環節使用的教學內容。邏輯上,壹層壹層加深關系是壹種銜接的方法。後壹環節的教學內容是對前壹環節內容的進壹步深化。運用分析方法,首先要明確前壹環節教學內容的基本思想和含義,這是分析和聯系的前提;其次,向學生揭示下壹節的思路、意義和方向,讓學生對下壹節有心理準備;最後,自然就引出了下壹個教學環節。分析銜接的方法層層深入,使整個教學過程邏輯嚴密,結構緊湊。

2.演繹方法

演繹是前後環節使用的教學內容,邏輯上是推理關系的連接方法。要用這種方法進行過渡,首先要復習前壹個環節中得到的壹般結論或規律,這是演繹銜接的前提;其次,要向學生揭示本節結論或規律將被推斷或應用的方面;最後方便介紹下壹個教學環節。

3.激發躍遷方法

興趣激發過渡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進入最佳學習狀態的壹種過渡方法。特別是在改變教學問題時,要針對教學內容及時創設新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習興趣,使課堂教學進入新的境界。

例如,當壹位教師在講授“最小公倍數”時,他創設了這樣壹個教學情境:

老師:從前,在美麗的太湖邊上有壹個小漁村。住著兩個漁夫,壹個老人和壹個年輕人。有壹年,他們從4月1開始釣魚,每個人給自己定了壹個規則。老漁夫說:“我要壹連休息三天。”年輕的漁夫說:連續打了五天,我得休息壹天。“壹個遠道而來的朋友,想在他們壹起休息的時候去看望他們,同時想享受壹頓新鮮美味的‘太湖魚宴’。但是他不知道選擇哪壹天同時和他們見面。同學們,妳們會幫他們選擇嗎?(屏幕上打出了兩個漁夫之間的對話和壹本四月日歷。)

有趣的故事情境和富有挑戰性的問題能壹下子調動起學生的情緒,學生迫不及待地尋找問題的答案,這樣過渡自然就成功了。

4.穿針法

穿針引線法是教師根據整個教學內容的內在聯系或相同特點進行過渡的方法。這種壹致的過渡形式就像裁縫穿針引線壹樣。如果技巧高超,過渡自然,會給人天衣無縫的感覺。

5.啟發式類比方法

啟發式類比是用類比將前後環節的教學內容連接起來的壹種連接方法。這種方法主要是讓學生順著聯想的思路,從壹個教學環節到另壹個教學環節。首先,明確上壹環節的班級特點,特別是突出下壹環節與班級有可比性的特點,讓學生容易進行類比和聯想;其次,揭示了前後環節的類比性;最後介紹下壹個教學環節。

6.暫停轉移法

學生需要壹個良好的思維環境和心理情境才能高效學習。懸念過渡是壹種旨在激發好奇心、發展學生思維的過渡方法。

大部分老師說:“1000張紙疊在壹起就是9.2厘米厚。每張紙的平均厚度是多少毫米?”做這道題的時候,先讓學生做,然後讓學生報答案,再評論對錯,就算做完了。其實這個問題的價值遠不止於此,教材編寫者的意圖也遠不止於此。教師如果能利用好這個問題,就能發揮更大的教育價值。比如引導學生發現壹張看似沒有厚度的紙,其實還是厚的。如何測量肉眼難以看到的厚度?原來紙的厚度也可以通過數學疊加平均計算出來。發絲能算出它的直徑或重量嗎?

懸念過渡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在仔細琢磨教學內容的基礎上設置懸念,使學生產生求知欲,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7.激勵過渡法

教材中有些知識簡單易學,有些知識難度較大,但與之前所學的壹些教學內容相關或相近。學生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采用鼓勵過渡的方法,讓學生自己完成學習任務。

  • 上一篇:成都寬窄巷子熊精品公寓怎麽樣?有什麽好玩的地方嗎?
  • 下一篇:誰知道德育的主要內容?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