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生涯輔導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中生涯輔導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主體教育和價值教育我不想分開講,因為我覺得兩者聯系緊密,密不可分,所以我想壹起思考或者壹起寫。

壹直以為教育是壹個很私密的話題。事實上,教育的主體和客體都應該在其中。真的有壹種性質在裏面。雖然我們不再強調壹個人的天賦,但是很多東西都摻雜了性格。不管是好是壞,我們只能在培養自己的同時接受別人的教育。其實不管教育的主體是誰,我壹直認為,在壹個人的學習過程中,自我成長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我們自己。

首先,我覺得所有的教育本身都是在環境中醞釀出來的。壹個人的素質和修養不是天生的。這是壹種潛移默化或被管制的東西,就像暴發戶和貴族的區別。這真是天壤之別。也許壹個家庭的修養真的需要幾代人的積累。很多事情不是壹蹴而就的。真的是壹種積累。

“主體性教育是素質教育的壹種實施方式。主體性教育最根本的特征是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發展學生的主體人格(包括主體精神和主體能力),最終達到素質教育的目的。實施主體教育,關鍵在於教育思想和觀念的轉變,要確立新的教育功能、質量、方法、學生和教師。”我覺得這段話很有道理。往往最容易忽略自己在生活中的作用。其實它的根本作用恰恰是我們自己。我們最應該追求的是壹種內省的方式,不斷重復壹些思維模式。其實不是特定的模式,只是壹種態度,壹種追求自我學習的態度。這個循環就是壹種分析,然後承認或否認,分析之後再否認或承認...簡而言之,最後的沈澱是妳在生活的教育中真正得到的東西。

在我們的《中國教育報》上,我發現了壹篇關於新教材的報道。它的標題是“實現完整的人格”,這是壹個很普通的話題,但是仔細想想就不壹樣了。在我們這個崇尚壹切第壹的國家,很難有任何人去關註學生作為壹個完整的人的成長,把知識傳授和價值教育與能力發展緊密結合起來。圍繞價值培養、情感體驗、知識遷移、能力發展等教學目標,精心組織教學內容,緊密結合教學目標。我認為這是壹大進步。

“學科教育的另壹個關鍵是確定目標體系。統計表明,主觀精神包括自覺、堅持、自信、責任、主動、獨立六個方面,主觀能力包括學習能力、思維能力、自我調節和環境適應能力。學科教育也需要教育方式的壹系列改革。”21世紀的學校應該實施什麽樣的教育?21世紀的學校應該對學生進行價值觀教育。這種價值觀教育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傳統價值觀與創新意識隨著生活環境的變化,傳統人生價值觀顯示出其重要性。幫助年輕人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在學校教育中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學校在幫助學生傳承傳統人生價值觀的同時,要註意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避免把學生塑造成墨守成規的“信徒”。在以升學考試為指揮棒的應試模式下,生命價值教育在整個教育結構中是空白的,尊重生命價值是作為社會人最基本的原則。

生存競爭與團結互助明天的世界必將是壹個資源與機會競爭的社會,優勝劣汰是必然的結果。學校通過傳授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敢於競爭、善於競爭的能力。同時,同學們也要清醒地看到這個競爭社會中的弱者。他們因身體或心理原因無法在激烈的競爭中勝出,但他們也享有在人類社會大家庭中生存的權利。學校不僅要求學生培養這種愛,還教育他們學會放棄,學會承受失敗和挫折的打擊。同步培養學生的競爭能力和自律能力,教育學生不謀不義之財。

21世紀,誰能不斷適應新的發展變化,誰就能跟上歷史發展的步伐,誰就有能力改變環境。培養學生適應新形勢的靈活性是新時期學校的壹項重大任務。當然,學生也要有壹種遇到困難不低頭,遇到挫折不氣餒,敢於逆流而上的不屈不撓的精神。

學校必須著重加強母語教學,這是了解自己文化的重要工具;加強英語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讓學生熟練掌握英語聽、說、讀、寫。隨著世界壹體化的不斷推進,這種語言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學生們除了母語和英語外,還需要學習幾種外語。數學是整個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壹部分,可以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歷史課可以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文化,增長社會地理和歷史經濟的知識,也可以培養他們對社會事件的判斷能力;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特別是生物工程、醫學和環境科學的進步,要求學生學好自然科學;宗教道德、藝術和體育課程對學生的全面發展也非常重要。

在課程設置上,堅持專業課滲透,增設人文必修課和人文選修課。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對教育有壹個精辟的見解:“教育青少年難的最重要原因是教育實踐是在他們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進行的,而這個年齡的人,從天性上來說,是不願意覺得有人在教育他們的。”選擇專業課教學為載體,將價值觀教育的內容滲透到各種專業課中,通過各種專業課的教學有機地實施價值觀教育的內容,是教師通過傳授知識,挖掘有品質、有價值、有思想的成分來教育學生的有效途徑。作為理工科專業必修的人文課程,其教育不應局限於各門課程的完整體系和過於具體的研究方法,而應更多地作為壹種知識和載體向學生傳遞壹種價值觀念和/或方法論思想,為學生打開通往知識壹隅的道路,為他們建立壹整套科學正確的方法論提供知識、思維和價值幫助。實踐證明,開設豐富多彩的人文必修課,對學生有很大的審美趣味。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質的提高效果顯著。

學科教育要提高全體學生的審美情趣、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質,但遠遠滿足於這個水平。價值教育思想的轉變要求正確理解價值教育,充分認識價值教育的重要性。價值觀教育是壹個系統工程,需要在課程、活動、講座、環境等方面多管齊下,提高學生的價值觀。同時要明白,價值觀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和正確的價值觀,讓學生學會如何做人。人文社會科學壹般難以對社會經濟產生直接而明顯的推動作用,更難以滿足人們當下的功利需求。然而,人文社會科學作為伴隨人類發展的精神現象,不僅滿足了與人類物質需求同等重要的精神需求,也為人類社會實踐提供了理論思維方式。只有既精通科技又精通人文,才能走出1948梁思成先生所說的“半人”時代,真正全面發展。當今世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知識經濟正在興起,國力競爭日趨激烈。這壹切的關鍵在於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價值觀教育將起到基礎性作用。所以,做好價值觀教育的先導在於轉變觀念。

總之,21世紀的學校教育應該提倡學習的連續性,以培養學生的終身學習能力為目標。

  • 上一篇:壹個33歲的農村剩女相親5次被拒。她為什麽找不到合適的人?
  • 下一篇:初三如何畫壹張918左右的手抄報?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