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小學生道德發展的特點

小學生道德發展的特點

小學階段6 ~ 7歲到11 ~ 12歲,稱為兒童期,是人的思想道德形成的初級階段。它的發展更多的體現在從無知到有知,從無知到明白,從不會做的過程中。在這個階段,壹個學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將為他的人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那麽,從思想道德發展的角度來看,小學生有什麽特點呢?

1.幼稚和可塑性

不成熟是指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發展在整個人生過程中處於起步階段。受身心發展的年齡特征影響,小學生的思想表現簡單幼稚,道德認識具有明顯的膚淺性和具體性。人們常說,孩子就像壹張白紙,讓他們寫出最新最美的語言,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這體現了孩子思想的純粹性和可塑性。這為兒童思想和道德行為的社會化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人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的本能行為和沖動會被成人不斷強化或轉化。與此同時,孩子壹方面體驗到與大人相融的快樂,另壹方面又體驗到不壹致的沖擊和不快。正是在這種快樂與不快樂交織的運作中,兒童開始了思想道德社會化的過程。

個體社會化主要是指個體在特定的社會文化環境中,通過與社會環境的互動,形成適應社會的觀念,掌握公認的規範和行為方式的過程。個體社會化不僅是個體成長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正是因為個體社會化的重要性,每個個體從出生開始就被預言了發展的方向和範圍。人本質上是壹種社會動物,所以他不能也不可能反抗社會力量。對於個體來說,並不是被動地受到社會規範的影響,主體本身的狀態往往會對社會規範的吸收程度做出反應。從這個角度來看,社會化的過程對於單純幼稚的個體——小學生來說會很容易,教師的觀念和社會的道德要求轉化為學生的個體道德需求也就不難成為事實。調查顯示“小學低年級是培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佳時期”,國家教育科學“九五”計劃項目“沿海發達地區兒童青少年品德調查研究”得出“中小學生品德得分隨著年級的增加而逐漸降低”的結論。說明傳統德育方法在小學德育尤其是小學低年級德育中的應用,使學生接受道德事實和道德價值觀,通過養成教育培養學生的道德行為習慣,符合兒童道德發展的特點。同時也要註意,小學生頭腦簡單,明辨是非美醜榮辱的能力還很低,更容易相信別人。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家長和教師應該在思想和道德方面對學生施加更多的積極影響。

小學生思維簡單,在道德認識上自然會表現出膚淺、膚淺和從眾,也就是說,小學生不善於從道德角度、道德動機和原則上評價自己和他人的道德品質,往往基於具體行為才知道他人的道德品質如何;在道德評價方面,老師、家長和成年人往往以評價為轉移,很少有自己的看法。根據鮑德溫的個體道德發展階段理論,小學生屬於客觀或非二元階段,無法確定和區分壹件壞事是誰幹的。認為對別人有價值的東西對自己同樣有價值是沒有依據的;或者自己對某樣東西的評價也應該是別人對它的評價。壹個動作的價值取決於它產生的結果和與評價行為無關的感覺的相似性。(齊·:沖突與整合,第364頁,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研究發現,我國小學生集體意識的發展呈現出以下特點:(1)兒童在7歲時已經開始具備集體意識,小學生只具備區分集體和個體行為動機的初步能力。(2)集體觀念的形成存在明顯的年齡差異,9歲左右選擇集體行動動機的人比例逐年增加。(3)小學生在執行集體和維護集體利益的行為上占絕對優勢。但在關心集體榮譽的行為中,7歲兒童根據自己行為的後果做出判斷的比例很大,這種判斷在其他年齡段的小學生中也有不同程度的體現。(沈、合編。:小學生心理與教育,第222頁,華誼出版社,1999。小學生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歸根結底是因為他們經驗不足,對客觀的社會關系和道德規範還不了解或知之甚少。隨著年齡的增長,簡單會變得更復雜,膚淺會變得更深刻。

小學生不僅思想認識膚淺,而且眼界狹窄,充滿幻想;道德行為缺乏持久性。有人把小學生能否自覺遵守道德規則,把壓抑自己的意願作為是否形成道德信仰的指標。道德信念形成的研究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1) 1 ~ 2年級小學生尚未形成道德信念,只是道德信念的某些因素。(2)3-4年級小學生具有初步的道德信念,表現為完成作業和維持良好紀律的明顯道德願望。然而,這些道德願望的意識仍然很差。(3)小學五年級學生開始表現出壹定的自覺、獨立、堅定的道德信念。為了取得好成績,維持好紀律,他們完成作業,遵守紀律,但理解不是很深刻,系統。(沈、合編。:小學生心理與教育,第222頁,華誼出版社,1999。)人的信仰與人的道德認識有關,更與人的意誌品質有關。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壹些孩子在道德知識上沒有問題,但在行為上卻很幼稚,缺乏堅持到底的精神。在小學的管理中,也會發現老師或者學生在學校中的監督作用是非常大的。有些孩子往往與老師在場或不在場不壹樣,本質上不是雙面的,因為小學生的行為意識和自控能力發展水平低,還沒有形成道德信仰。

因為不成熟或者不成熟,小學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傷害。脆弱的根本原因不是不成熟本身,而是人們對不成熟視而不見,過於忽視年齡特征。現實中,有些老師,在內心深處,認為學生年幼無知,在工作中不考慮學生的感受,總是“跟著感覺走”,不顧學生的需求和年齡特點。長此以往,不懂事的孩子會變得“懂事”,孩子會對老師產生偏見,甚至敵視。那麽,這樣的教育意義何在?

不成熟是小學生成長過程中不可逾越的現象,這是由年齡特征決定的。小學生思想道德的不成熟性和可塑性表明他們有巨大的可開發的潛力。很多老師認為,小學生年紀小,但有愛心,樂於助人,有禮貌,遵紀守法,有集體榮譽感,有表達自己的欲望。只要教育者采用符合學生年齡特點的教育內容和方法,學生就能朝著教育者所期望的目標發展。

2.模仿和可變性

我們常說“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老師作秀不如聲嘶力竭”。這主要是基於人類特有的壹種模仿天性,所以才會有這樣精辟的教育總結。早在65438+1990年,法國社會心理學家托德就創立了他的模仿理論。他認為,如果壹項發明被99個人模仿,就會有習俗和時尚。習俗是人們對過去的模仿,時尚是人們對現有事物的模仿。也許塔德的理論過於簡單化和極端化,但至少他揭示了模仿在個人行為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對於小學生來說,模仿的意義不容忽視。很多研究都要從模仿開始。社會心理學家沃爾特斯等人通過實驗證明,榜樣對孩子的行為起著重要作用;榜樣甚至可以約束孩子的壹些行為,讓他們抵制外界的誘惑。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隨處可以觀察到小學生對榜樣的模仿,比如行為模仿、言語模仿、服裝模仿,甚至是觀念和價值追求的模仿。有些班級,學生的壹言壹行,壹舉壹動都有老師的影子。這不能不說明小學生最擅長的是模仿學習。

模仿不僅表現在小學生對榜樣的學習中,也存在於兒童對自我體驗的學習中。現實中很多小學生任性,以自我為中心,跟他們對過去自我經驗的模仿有關系。當他們明知自己的行為過分,仍然“無理取鬧”地爭取某種要求或企圖達到某種目的,那壹定是他們過去有過類似的成功經歷。他現在所做的,不僅僅是模仿自己的經歷,更是在此基礎上改造出許多新的類似的應對方式。孩子很擅長模仿自我體驗。小學生在沒有總結和抽象能力的時候,更多的是對經驗的模仿,不像成年人想象中的有意對抗或任性。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給學生提供積極的先進典型,讓他們模仿學習,同時讓他們在思想道德方面積累壹些積極的成功經驗,使他們在自我體驗模仿中不斷強化正確的思想道德行為,使他們從“不會做,會做”轉變為“會做”。這也是我們通常在小學階段對學生進行道德行為教育的原因。如果沒有,就會出現成長“倒掛”的現象,表現為思想認識與規範行為的不協調。比如,在小學,有的同學已經達到了“思祖國,觀世界”的高度,但在大學,他們又恢復了“五講四美”的文明禮貌教育。雖然他們的思想認識達到了抽象的程度,但他們的規範行為卻停留在多變的表面。

由於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特點是模仿性的,這也決定了他們的思想、言行很容易受到他人的暗示和影響。所以我們會發現,小學生有時候生活中沒有規矩,言行多變,日常行為規範不壹致;通常要求進步,但“三分鐘熱血”;或被喜怒的情緒所支配,或被壹時的好奇所支配,往往笑中帶淚,愛恨交加。因此,暗示性決定了小學生思想道德發展的多變性或稱之為情境性。可變性的另壹個原因是小學生自主性不強,自控能力和自主選擇能力較低。比如他們對自我能力和自我形象的感受,更多的取決於成人老師的評價。老師說行就自己做,老師說不行就氣餒。因此,教師在工作中采取適合兒童思想道德發展年齡特點的有效教育方法,幫助學生克服多變性是非常必要的。

3.自我中心和缺乏自律

兒童道德既不是內在善的發展,也不是簡單的環境強化的結果,而是社會與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兒童的道德發展可以從他們對社會規則的理解上來劃分。第壹階段,6歲前的孩子處於純粹的“自我中心”階段,孩子無法將自己與外界區分開來,將自己與外界混淆。這個時候,即使妳能接受社會規則,妳也不會按照這些規則行事。第二階段,6 ~ 10歲的兒童在道德判斷中有很強的尊重規則的傾向,但這些規則被理解為權威人物制定的,所以只能遵守,不能違反。孩子傾向於承擔客觀責任,服從公正和抗拒的懲罰,只看結果不看動機。第三階段10 ~ 12歲的孩子屬於自律階段,開始意識到社會規則是約定的,而不是絕對的。在道德判斷上,開始註重主觀責任、公平和報應。總之,孩子開始理解真正意義上的規則,而不是簡單意義上的。本質是孩子有真正的義務感。

從皮亞傑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中,我們不難看出,隨著兒童的成長,兒童的道德發展從自我中心轉向他律道德和自主道德,小學生真正的道德觀念是通過社會交往和社會合作形成的。

然而,許多調查顯示,近年來,中國中小學生的父母渴望“夢想成功”,大多數父母盡力為孩子的成長創造優越的生活條件。作為“獨生子女壹代”的學生,他們受到幾代家庭成員的喜愛。所以,小學生中任性、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的人不在少數,甚至中學生的性格中也有以自我為中心的痕跡。家長對學生的細心呵護和過度溺愛削弱了學生的自主性和生存能力,學生的依賴性和自理能力形成了強烈的反差。有同學說,在家裏喝水的時候,會情不自禁地喊“媽媽,給我壹杯水”。之後,我知道我不應該這樣做,但我下次還會這樣做。生活中這種情況絕不會是唯壹的。在學生的道德發展中,“他人照顧自己”的思想越強烈,對他人和社會的責任感和義務感就越弱,社會道德價值觀和規範體系對他的作用就越小。所以,現代學生也表現出壹種不好的性格——缺乏自律,這與自我中心是分不開的。根據皮亞傑的兒童道德發展理論,小學高年級學生的道德發展應該達到自律階段。英國著名道德教育家威爾遜認為,自律是壹種行為被稱為道德行為的主要標準。在他看來,“在道德上,我們的目的是培養學生的自律能力。”(齊《:沖突與整合》,第224頁,山東教育出版社,1995。但現實中發現,壹些小學生行為規範仍然較差,放縱行為,為所欲為;缺乏社會公德,外出郊遊吃東西亂扔東西;比較生活,花錢隨便,不懂得節儉。65438+2000年2月2日,《大連晚報》在頭版刊登了壹條題為《拿走小卡片,扔掉方便面》的新聞,鏡頭是記者前壹天中午在某廣場附近拍攝的。到處都是方便袋,有的只是撕開,裏面的方便面卻完好無損。記者數了數,有56袋。原來大部分小學生只是想要裏面的卡片,因為卡片可以拼成各種小恐龍。小卡片讓學生浪費這麽多。個別小學生開始註重穿名牌,註重發型。這種行為缺乏自律,生活無節制的現象在中學生中也很普遍。事實上,現代中小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自律和拼搏精神,這與家庭教育不良和社會上不正確的人生價值觀的影響有關。所以,教育者要把社區教育和家庭教育結合起來,改造學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讓學生心中有他人,有愛。這樣,對增強學生的自律性也大有裨益

  • 上一篇:小學英語陽光答案
  • 下一篇:豐子愷《童年回憶》賞析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