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如何避免學前教育的小學化

如何避免學前教育的小學化

導語:中國普遍存在小學教育的現象。由於缺乏必要的硬件和軟件設施,同時為了節省經費和簡化管理,幼兒教育被戴上了小學教育的枷鎖,無論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安排、活動安排等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小學教育的影響。那麽我們應該采取什麽措施來避免這種小學教育的現象呢?

如何避免幼兒期小學教學的現象(問題)及其原因分析

1.教學模式?小學?

教學模式是辦學的重要準則。幼兒園教學模式的好壞關系到幼兒的健康發展。目前在大部分民辦幼兒園和相當壹部分公辦幼兒園,幼兒園管理?小學?這種趨勢越來越嚴重,而且正在加速蔓延。

很多幼兒園都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搬到幼兒園,戴在孩子頭上。比如絕對服從老師,聽話;上課專心聽講,上課不走神、不耍花招、不說話、不坐直、回答問題不舉手、不安靜休息或打遊戲。在教學過程中,缺少教具,缺少圖案和色彩,缺少生動的遊戲。有些幼兒園每天都要給孩子布置作業,期末還要考試,這嚴重違反了《幼兒園教育大綱》的規定。

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幼兒園附屬於小學,大部分幼兒教師是小學兼職教師,缺乏學前教育專業知識。因此,在教育教學中,我們往往用舊的思維處理新的問題,把幼兒教育小學化,把遊戲活動課堂化,這在幼兒教育的管理和指導上往往顯得力不從心。顯然,這樣的管理隊伍不能適應新時期學前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

2.教職員工?弱化?

辦壹所幼兒園的好壞,不在於有沒有豪華的設施,而在於有沒有優秀的教師團隊。大多數幼兒園師資力量不足,質量低下,很多幼兒園也是如此。包班?就是壹個老師壹個班,既是老師又是護士。幼兒園教師工作量大,壹人多崗現象普遍:班級規模過大,有的班級七八十個孩子,嚴重影響教學質量。即使老師有很多好的想法,比如做壹些教學玩具,和孩子壹起做遊戲,互相分享活動的快樂,但都無法實施。由於教師工作量大,探索幼兒教育的精力就更少了。

3.環境設施?簡化?

好的環境不僅能激發孩子的情操,還能提高孩子對生活的理解。《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指出:?環境是壹種重要的教育資源,應該創造和利用環境來有效地促進兒童的發展。?新課程條件下,環境的教育價值更加突出,而壹些公園布局簡單,條件較差。室內布置單調,沒有角落活動,孩子缺乏必要的玩具和豐富的操作材料,無法培養孩子的想象力,更談不上激發孩子的探索興趣。

4.家庭教育?片面的

目前很多家長對孩子家庭教育的認識還是片面的。他們把孩子的教育等同於智力教育,把識字、背詩、計算、拼音、學外語作為孩子教育的主要課程,錯誤地認為孩子用知識就擁有了未來的壹切,而忽視了孩子品德、意誌、興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以及孩子個性的發展。他們關心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學過拼音、寫字、算術,認為這樣可以為小學打好基礎,導致孩子入學後出現這樣的情況:開學時覺得學習輕松,成績不錯,過了壹段時間,上課不專心,認真做作業,形成不良的學習習慣。隨著學習內容的深入和難度的增加,儲備知識?跑出來,又缺乏認真學習的習慣,這時就有壹種厭學的感覺,從而導致學習?沒有後勁?等提問。這是幼兒之間難以順利聯系的根本原因。

第二,解決方案

1.在教學中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在對孩子的教育教學中,首先要教會孩子的是自我保護的意識。現代社會危險無處不在,老師和家長不可能壹直在孩子身邊。孩子們要想安全順利地學習生活,就必須在教學中培養他們的自我保護意識,教會他們自我保護的方法。

2.讓教學活起來。使用貼近生活的教學環

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由此可見教育與生活的密切關系。孩子在友好、自然、有趣的環境中很容易被激發去探索,從而適應生活,獲得經驗。並且發現生活環境中的新問題,比如角色遊戲中的孩子?過家家?在中文裏,他們分別冒充父親和母親。?爸爸?上班?媽媽?去做飯吧。每個人都很忙。

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學習如何使用工具和烹飪,發現並解決自己不懂的洗菜和選菜問題。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孩子的生活經驗得到了發展,進壹步激發了孩子的學習興趣,這也成為了孩子相互學習的平臺。孩子們總是對新鮮的環境特別感興趣。我們可以為它營造壹個親切溫暖的氛圍,就像壹個小家壹樣。讓他們在這裏的生活和學習都能感到舒適和愜意。孩子們可以安心行動,專註活動,在像自己小家壹樣的環境中快樂成長。

3.在教學中關註兒童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發展。

在我國,大多數人是對的?健康?大多數人片面的理解孩子的身體健康就是健康,而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這樣對嗎?健康?認識上的偏差讓我們忽視了孩子的非智力教育,阻礙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健康的身體是兒童心理健康的生理基礎。為了讓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首先要讓孩子有健康的身體,而這些都需要我們的保護和鍛煉。比如規律的飲食和睡眠。

適當的勞動和玩耍是孩子身體健康的保證。在身體健康的同時,也要關註幼兒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孩子。智力發育正常,積極,情緒化,開朗且有自制力,與人友好,適應集體生活等。

為了讓孩子心理健康,教師要站在孩子的角度,了解孩子的內心需求,為孩子營造壹個可以被接受、信任、尊重、和諧的生活氛圍,與孩子形成平等的師友關系。所以老師要讓孩子獨立做壹些簡單的事情,讓孩子充分表達自己,尊重孩子的意見,讓孩子在實踐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看到自己的長處。增強自信心,形成樂觀積極的心態。

4.在教學中培養孩子?聽著。的好習慣

我在教學中發現,大部分孩子都無法專心聽別人演講。無論是老師在講課,還是其他孩子在回答問題,孩子總是和其他孩子竊竊私語,而且他們喜歡在別人說話的時候打斷別人。在他們的世界裏,這沒有錯。但是老師和家長都知道,這種行為不僅不禮貌,還會影響孩子的聽力。久而久之,孩子就不聽課了,對小學以後的學習影響很大。造成重大影響後再教育孩子改正,為時已晚。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及時糾正孩子的習慣,培養孩子良好的傾聽能力。

5.通過美術教學培養孩子的審美。

兒童美術教學在繪畫和美術欣賞中進行,從而提高兒童對美的欣賞和感知。在教學中,我們不僅要關註兒童藝術知識和技能的成長,還要讓兒童通過對藝術作品的欣賞來加深對事物的審美感受,從而提高他們的審美感知水平。藝術是視覺藝術,只有提供高水平的藝術作品,才能提高孩子的審美水平。我們可以選擇壹些貼近孩子生活經驗,能被孩子理解的名著,讓孩子去欣賞,引導孩子去感受美。

6.通過數學教學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兒童數學教育的目的是通過數學學習讓孩子感受到生活中的數量關系和數學的重要性,而培養孩子邏輯思維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己動手操作。通過學生的動手操作和實踐,相關的結論會在孩子的腦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然後老師會及時進行補充和講解,知識會被孩子牢固地接受。數學的定期總結歸納,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復習整理的好習慣,從而提高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幼兒教育的成敗直接關系到孩子未來的發展,這也是家長和社會非常重視幼兒教育的原因。作為壹名學前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要不斷改進和升級自己的教學方法,用最適合的教學方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 上一篇:小學生詩歌朗誦比賽活動方案(三篇)
  • 下一篇:作文《我相信》與《文學的誘惑》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