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研究》開題報告急需大神們的指導。

《現代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研究》開題報告急需大神們的指導。

項目開始報告

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計算機多媒體與傳統教學媒體有機結合的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正在走進課堂。它將計算機多媒體如聲音、文本、圖形、圖像、動畫、視頻等傳統教學媒體有機地結合起來,構建了壹種新的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恰當地運用現代信息技術融入學科教學,以具體的圖像、文字、聲音、影像來營造教學的人文場景,使抽象的教學內容生動、具體、形象,使學生的思維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使學生註重實際操作,科學記憶知識,有利於學生發揮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思考,積極探索,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意識。立足學校實際,確立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課題,不斷優化課堂教學,使信息技術更好地服務於課堂教學。

1.綜述了本課題的國內外研究現狀、選題意義和研究價值:

1,國內外研究現狀綜述

國際上對信息技術應用於課堂教學的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在1985的壹份國家長期戰略計劃中提出了將信息技術應用於課堂教學的設想。20世紀90年代中期,加拿大開始研究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日本在90年代末的課程與教學改革中,強調計算機等信息設備在各階段、各學科教學中的積極應用,也突出了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作用。近兩年,港臺地區也積極開展信息技術應用於學科教學的實驗研究。原教育部部長陳至立在2000年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會議上指出:“要在開好信息技術教育課程的同時,努力促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就是通過課程將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結合,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與學的觀念,以及相應的學習目標、方法和評價手段。”這也體現了信息技術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要求。近年來,我國還開展了“四結合學科教學改革實驗”、“基於現代信息技術環境的學與教的理論與實踐”、“網絡教學的設計與評價”等課題的研究,取得了壹批有價值的成果。

2.選題的意義和研究價值。

信息技術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是數學教育的壹大進步。信息技術作為壹種認知工具,延伸了人的大腦思維。它是改進數學教學的有力平臺。

我們采用信息化教學設計的方法來設計課程和教學,將信息技術作為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教學的各個層面,包括教學準備、課堂教學過程和教學評價,使信息技術能夠支持學習成為構建自主、探究學習環境的重要因素。在課題的研究中,強調信息技術為特定的任務服務,完全為數學教學服務。學生以壹種自然的方式對待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視為壹種獲取信息、探索問題和合作解決問題的認知工具。讓信息技術的應用成為壹種需求,這類工具的使用要像鉛筆、橡皮壹樣流暢自然。這種整合模式正好給學生提供了壹個開放的實踐平臺,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基於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的任務驅動學習是其基本教學模式,使學生在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自主學習。

本課題的研究與實施將為創新型新課堂的建設搭建壹個良好的平臺,使學校的教育教學在管理上呈現多元化、立體化、可持續發展的作用。

二、研究基礎

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現代教育技術的發展對數學教育的價值、目標、內容以及學與教的方式產生了重大影響。數學和課程的設計與實施應重視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特別是計算器和計算機對數學學習內容和方法的影響,大力開發並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學習資料,把現代信息技術作為學生學習數學和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致力於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使現代教育技術成為教師教與學的工具。

三、研究目標

1.通過培訓,教師可以掌握多媒體課件的制作和使用技能,有效整合信息資源,建立小學數學教學資源庫。

2.通過實驗研究,探索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的途徑和方法。

3.探索和實踐信息環境下的現代教育技術,努力探索新思想、新觀點、新教學方法,以開發信息資源為核心,以促進現代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的廣泛應用為重點。以培養師生信息技術素養為基礎,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

4.通過實驗研究,探索基於信息技術優化數學課堂教學的策略。

5.培養學生掌握信息時代的學習方式,學會利用信息處理工具和創意平臺進行創造性學習。

6.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基本信息素養主要包括信息技術的應用技能、分析和批判信息的能力、良好應用信息的能力和融入信息社會的能力。

7.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能力。教育信息化也為人們從壹次性教育向終身學習轉變提供了機會和條件。

四、研究內容

1.開發多媒體教學課件,建設立體化教學資源。

2.深化課堂教學改革。

3.開展校本培訓和教學實踐,培養創新型教師。

研究現代信息技術與個別教學的有機結合,實現個體差異,實現因材施教,使不同的學生達到不同的發展目標。

動詞 (verb的縮寫)研究設計

1,研究對象

大營小學1-6年級學生

2.研究方法

(1)數據方法。廣泛收集、閱讀和研究多媒體輔助教學理論、基於網絡環境的課堂教學理論和成功的課例,並從中學習借鑒。

(2)觀察法。現場觀摩或組織觀摩網絡環境下的多媒體輔助教學和課堂教學示範課,並從中學習。

(3)對比法。以比較研究的形式,組織同年級教師參加同壹課題的信息技術研究班和示範班。通過比較研究,增加教師的感性積累,將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

3、項目實施步驟

本課題研究時間為2007年2月65438+至2000年2月2065438+期間,計劃兩年左右完成。

第壹階段:2007年2月至2008年3月,項目開始申報。

成立課題組,制定研究計劃。運用“文獻法”進行立項研究,發現問題,尋找新思路。

第二階段:2008年4月至2008年8月調研和初步實施。

運用“調查”的方法,對我校教育教學現狀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組織教師學習培訓活動,明確研究方向,並在其他地區和學校驗證本研究的部分成果。

第三階段:2008年9月至2009年8月項目全面實施。

運用“行動研究法”,按照“計劃—行動—調查—反思”的思路,針對教育活動和實踐中的問題,在行動研究中不斷探索和改進工作,解決教育中的實際問題。開展觀摩研討活動,撰寫研究論文,制作多媒體課件,組織遊學,聘請專家指導課題研究活動;應用“經驗總結法”,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提煉形成若幹有價值的論文;運用案例研究法和實驗法對典型案例和教訓進行分析、研究和總結,運用控制變量法對項目結果進行定量化和變量化驗證。

  • 上一篇:去莫幹山怎麽規劃和準備?
  • 下一篇:曲江第五小學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