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小學德育演講

小學德育演講

教育嶽陽市市南區甘明寺小學高度重視德育工作,把實施《小學生日常行為規範》作為學校的主要任務,註重課堂教學、平時督導、班級活動、社會教育的有機結合,加強“知、情、意、行”的訓練,極大地改善了校紀、校風、校容。

近年來,我校少先隊組織多次被評為省級“全國紅旗大隊”、“雷鋒中隊”、市級“優秀少先隊工作單位”。他們所做的是:

壹、發揮課堂教學優勢,進行“知識”教育。“知”就是提高學生的道德覺悟,讓他們明白“是非善惡美醜”。學生大部分的學校活動都是在教室裏進行的,他們把行為準則的教育貫穿於道德和文化的教學之中。學校成立了以校長為首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堅持“三有”“兩查”制度,即“有計劃、有教案、有作業,查教師教、查學生行”。

第二,組織各種班隊活動,落實“去”的要求。良好的道德行為是在生活和教育過程中逐漸形成和培養的。他們註重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積極開展有益的班隊活動,提高少先隊活動的廣闊陣地,設立了大隊宣傳欄、衛生崗、圖書館、光榮冊、紅領廣播站。每個中隊有專欄(批評專欄)、兩角(衛生角、圖書角)、三報(青年報、黑板報、手抄報)、四冊(簽到簿)教育學生從現在做起,今天聯系明天,從我做起,理論聯系實際;從小事做起,把平凡與偉大聯系起來。

第三,開辟社會教育渠道,突出“情”的培養。他們註重培養和激發孩子的“五愛”情感,從而促進學生自覺履行道德義務。學校邀請英雄人物介紹典型事跡,動員學生節假日為軍人烈士做好事,邀請司法幹部上法制教育課;組織學生開展社會調查和社會實踐活動。這些活動培養了學生的情感。如在“希望工程”活動中,全校600多名學生捐款4255.5元。

第四,平時加強檢查監督,加強“意”的訓練。孩子有了壹定的道德動機,知道了壹些道德行為後,有時候可能會堅持不下去,甚至會出現不道德的行為,這就涉及到道德意誌的鍛煉。他們在以身作則、介紹典型的同時,還制定各種制度加以約束,定期組織檢查評比,建立健全監督網絡,有效強化了學生的道德意識,培養了他們堅定的道德意誌。

  • 上一篇:高中老師和小學老師的待遇有區別嗎?
  • 下一篇:小學編程課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