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小學數學與初中數學的聯系與區別

小學數學與初中數學的聯系與區別

首先要明白,初中數學和小學數學的側重點是不壹樣的。小學數學重在打好數學基礎,所以內容主要是數與數的關系,量與量的各種方法,各種基本運算,基本數的關系,基本圖形的認識和周長,面積和體積的計算,簡單的代數知識。初中數學重在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包括計算能力、自學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抽象邏輯思維能力等等。內容上增加了復雜的平面幾何知識,系統學習代數知識,用方程解決實際問題,數論擴展到有理數和實數,以及簡單的壹次函數和二次函數。

初中數學和小學數學的區別

1,從“自然數和分數”到“實數”

小學數學中,只涉及到自然數和分數方面的知識,也就是正有理數。進入初中後,代數的第壹道題是“負數”。負數是壹個新的抽象概念,它完全依賴於可理解的知識。負數的計算,符號的改變,肯定會讓學生吃不少苦頭,比如:(-2)+(-4) =-6,壹些絕對值、倒數、數軸等問題也隨之而來,遇到稍微難的問題就更難下手了。

比如,從小學的“自然數與分數”到初中的“有理數與無理數”,對於剛剛步入中學校園的學生來說,無異於壹道深深的鴻溝。所以學生需要認真理解概念,多做習題,逐步填補這個空白,因為可以說是初中代數的基礎。如果基礎不好,後面的學習就完全迷茫了,到時候再回來學習就來不及了。

2、從“數量”到“類型”

在小學的六年裏,我主要學習的是具體數字以及具體數字之間的運算,但是初壹的時候,我接觸到了用字母來表示數字,所以需要建立它的代數概念。比如-a代表a的對立面,在我們看來。“代數”就是用字母來表示壹個數,但絕不是這樣的。高壹數學先講“用字母表示數字”,然後開始深入“方程”,再拓展“包含字母的公式”的概念,再開始學習“函數”。

其實細心的同學會發現,初中學習的內容大多是小學內容的拓展。小學數學和初中數學其實有很多聯系。在六年級向高壹過渡的過程中,只要老師在指導下找出“數”和“式”的內在聯系和區別,搭建起知識之間的橋梁,就能為以後更多知識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從而在面對眾多的考試時不至於迷茫,遊刃有余。

3.從“算術方法”到“方程”

小學大部分應用題都可以用算術解決。所謂“算術”,是指完全由數字和符號組成的公式。因其計算簡單,成為六年來小學生解題的“主課”。就算他們小學學方程,也只能算是“小菜”。但是進入初中後,就不壹樣了。從初中第壹學期開始,我們就詳細學習了壹元方程。漸漸地,我們對任何應用題的第壹反應都是建立壹個未知方程,而對最初的“算術方法”毫無印象。這是因為,用算術解決應用題大多需要逆向思維,而方程大多要用正向思維,這很難,也很容易看出來。下面的問題就是壹個很好的例子:

1500年前的《孫子兵法》中有此題:“雞兔同籠,上有35頭,下有94足。雞和兔子的幾何圖形是什麽?”

這個問題用算術計算比較麻煩。我們先把兔子看成有兩只腳,那麽35只雞和兔子有70只腳(35× 2 = 70),剩下的24只腳(94-70 = 24)。這24只腳都是兔子的,因為“兔子先被當作有兩只腳”,所以每只兔子都應該有兩只腳。然後就是23只雞(35-12 = 23)。

如果這個問題用壹個方程解決,就簡單多了。如果有χ雞和(35-χ)兔,方程如下:χ 2+4 (35-χ) = 94。解這個方程,χ = 23只兔子,12只兔子。

從以上三點來看,初中數學與小學數學的主要區別如下:

學好初中數學,壹定要讓自己的思維更有邏輯性,學會用數學的眼光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 上一篇:從小學課本學佛學
  • 下一篇:小學書重要嗎?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