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ppt

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ppt

兒童的發展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把孩子比作壹顆彈珠。他說,把這塊大理石塑造成雕像需要6個雕塑家:1家庭;2所學校;3.孩子所屬的集體;4孩子自己;5本書;6.偶然因素。從排列順序來看,家庭排在第壹位,可見家庭在塑造孩子方面的重要作用。

習慣的力量是巨大的。人壹旦形成習慣,就會不自覺地在這個軌道上奔跑。如果是好習慣,會終身受益;反而會害妳壹輩子而不自知。

專家研究表明,3-12歲是人形成良好行為的關鍵期。12歲以後,孩子逐漸形成了很多習慣,新習慣要生根發芽就困難多了。孩子在學會學習的時候,壹定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成績好且穩定的孩子,都是從小養成的良好學習習慣;成績時好時壞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孩子從幼兒園進入小學是壹個很大的轉折點。從此,他們進入了緊張而快樂的學習生活。如何讓孩子學好,有壹個好的開始,是壹個不能馬虎的問題。有些家長往往只關心孩子的知識,而忽視了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其實對於壹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某種程度上,習慣的培養比知識重要得多。我國著名教育家葉聖陶早就說過:“教育就是習慣的養成。”因為就人的學習而言,不僅僅是智力活動,還與非智力因素有關,比如好奇心、學習意誌、學習習慣等。其實入學的孩子智力因素都差不多,之所以後來會有這麽大的差別,就是那些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如果家長壹開始只註重知識的掌握,而忽視了這些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勢必會影響孩子以後的進壹步學習和發展。俗話說:“五歲養成的習慣,六十歲很難改變。”這種說法雖然誇張,但也不是沒有壹定道理。那麽,家長應該如何培養孩子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呢?

壹、什麽是學習習慣?

在說如何培養之前,我先解釋壹下什麽是學習習慣。所謂習慣,就是通過反復練習形成的相對穩定的行為特征。就像我們平時說的,飯前洗手。每當妳想吃東西的時候,妳會在沒有被提醒的情況下洗手。學習習慣是指學生為了達到良好的學習效果而形成的壹種自動的學習傾向。比如學習數學,為了讓計算正確,壹個學生每次計算完都會檢查,而不是按照學習要求再檢查壹遍,不需要就不檢查。後者的行為不能說是學習習慣。

根據觀察,我們發現孩子的學習習慣壹般分為三個層次。最低級是無意識行為,需要外部強制力;第二層次是更自覺的行為,不需要外界的監督,也需要自身的意誌去努力;最高層次是自動行為,既不需要外界的監督,也不需要個人的意誌,而是壹種刻板的行動習慣(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習慣變成了自然)。小學生的學習習慣壹般需要經過這三個層次。第壹個層次尤為重要。因為小學生,尤其是新入學的孩子,有意註意的時間短,自制力差,學習還沒有成為他的自覺行動,所以需要強有力的外部監督。這種監督主要來自家長和老師。在學校,老師對那些主動學習的孩子給予更多的表揚,對那些學習意識得到增強的孩子給予鼓勵,對那些被動學習的孩子給予提醒和暗示,甚至實施壹些小懲罰,促進他參與學習。孩子度過了艱難的第壹關,在家長和老師的影響和鼓勵下,會很容易跳到第二關,堅持不懈地加強訓練,第三關自然形成。

二、有哪些學習習慣?怎麽培養?

學生的學習習慣包括:

(壹)、閱讀自學習慣

閱讀是自學的壹種主要形式。通過閱讀課本,可以獨立理解知識,把握概念的本質內涵,分析知識與時間的關系,反復推敲,理解課本,深化知識,形成能力。學習水平越高,自學的意義越重要。目前我國高考為了選拔有學習潛力的學生,對考生的自學能力要求較高。所以要從小培養這種能力。對大三學生閱讀的具體要求是:熱愛閱讀課外書,平均每兩周讀完壹本課外書;看完課外書,能大致說出書的主要內容和自己的感受;能獨立完成課內閱讀訓練,準確率高。家長可以這樣引導孩子:讀完壹篇文章後,讓孩子簡單地復述、表演或讓孩子改變文章的尾部。避免孩子走馬觀花。

其次,要配合老師讓孩子做摘抄。家長要給孩子準備節選,在讀完壹篇文章後摘抄壹些好的單詞和句子。來豐富詞匯。

(二)、預習、復習習慣

家長要督促孩子預習復習。讓孩子在預習中把自己不理解、不認識的單詞圈出來,讓他們明白明天我們要學什麽知識。語文科目要求孩子自己學習漢字和單詞,用參考書幫助孩子理解生詞的意思,並做必要的文字記錄。能以自然段落標註課文,並能流利閱讀;復習的時候,要能根據今天學的內容有條不紊的復習,要能抓住重點核心內容,並復述給父母。

我們課本每壹章每壹節的知識都是分散的,孤立的。要形成知識體系,必須有單元總結。在學完每個單元後,家長可以讓孩子根據目錄談論他們所學的內容。如果有問題,應該讓孩子在三四年級的時候擴充目錄。家長都知道,中學以後,科目會增加很多,很大壹部分內容需要學生去背。這個時候,孩子就需要具備把壹本厚書讀薄的能力,同時也能按照薄書讀厚。如果現在孩子沒有這種意識,以後學習會覺得很辛苦。

(3)、觀察和思考的習慣

對客觀事物的觀察是獲取知識的最基本途徑,是認識客觀事物的基本環節。“觀察”這個詞有兩層意思,“觀察”是看的意思,“考察”是想的意思。看完就不是真正的觀察,對客觀事物的理解沒有意義。要把觀察和思考有機結合起來。對於大三學生來說,要能夠看懂書中的插圖和說話、寫作中的幾幅圖,了解幾幅圖之間的內在聯系。我們要能按順序觀察物體和模型,看到事物的外在特征。能寫簡單的觀察日記。能夠觀察身邊的事物,說出事物的細微變化。

(4)、學習和思考的習慣

學習的書上說“獨學無友,孤陋寡聞”,學生之間的學習和思想交流很重要。遇到問題要互相幫助學習討論。家庭中家長和孩子壹起學習也很重要,而不是簡單的自己思考或者明天問老師,妳可以用討論的語氣對孩子說:再想想,妳覺得哪裏難,把妳的想法告訴我。我也想補充壹下自己的想法。如果我這樣理解這個問題,我想是的。在這個問題上,我和妳有分歧。明天再問老師,看怎麽理解。讓孩子感覺到妳在平等的和他交流,這樣孩子就不會叛逆,會非常願意和妳交流。現在有些家長經常抱怨孩子壹遇到困難就想求助,但是拒絕或者不知道怎麽想。眾所周知,父母本身並沒有給孩子思考的空間,對這種現象表現出不耐煩,所以不會單純的去做,也沒有站在孩子這個年齡,讓孩子覺得自己壹無是處。時間長了,孩子有困難都不敢跟妳說,慢慢的跟妳交流就少了。因此,壹些父母等待他們的孩子到達高中。

(5)、練習後反思的習慣

在閱讀和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學生都要進行大量的練習,但完成問題並不是很成功。重要的是延伸、拓展和深化知識。所以,反思是解決問題後的壹個重要環節。壹般來說,練習完了,要從五個層面反思:1,怎麽做?解決問題的方法;2.妳為什麽這麽做?妳想解決問題的原則;3.為什麽會想到這個方法?思考解決問題;4.還有別的辦法嗎?哪種方法比較好?想各種辦法,培養不同的思維;5.可以換成另壹個練習嗎?對壹個題目的思考是多變的,促進了思維的發散。當然,如果有錯解,就要反思:錯解的根源是什麽?回答類似問題需要註意什麽?如何克服常見錯誤?“從錯誤中學習”,不斷提升自己。有些家長會說,這些低年級的孩子根本做不到。是的,低年級的關鍵是讓孩子有這種意識,這需要老師和家長的引導。在課堂上,我們的老師經常根據這些想法來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和反思能力。但是對於課堂來說,老師要面對那麽多孩子,不可能每個孩子都講。如果家長能在家裏進行強化訓練,勢必會促進孩子更快地養成這種好習慣。

6)專註於時間和效率的習慣。

很多孩子“磨”學業,看書做作業,心不在焉,時間多,效益差。原因是沒有專註於時間和效率的習慣。

因為孩子的年齡和性格不同,壹次能集中註意力在大腦上的時間長短也不同。我們應該從實際出發提出要求。比如小學壹二年級的孩子,每次學習20分鐘左右,然後逐漸延長。剛開始孩子往往把握不住時間,家長要引導他,該學的時候學,該玩的時候玩。可以教孩子設置鬧鐘,在設定的時間作息。最重要的是教會孩子對學習內容的數量和質量提出要求。壹旦他們坐在書桌前,他們將進入中等強度的學習狀態。每次學習結束後,都要評估自己做得怎麽樣,家長要及時鼓勵。堅持下去,妳就能形成特殊時間的習慣。有些家長只想學習,希望孩子能壹直坐在書桌前看書寫作業,沒有時間休息放松。這樣就容易形成拖延和效率低下的問題。

(7)自主學習,求善解人意的習慣。

學習,最忌諱的就是壹知半解,淺嘗輒止。要想學習好,就要養成自主學習,求善解人意的習慣。如何培養這個習慣?

方法壹:鼓勵孩子刨根問底。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總是對很多事情提出疑問,這是好奇心和求知欲的表現,說明孩子愛動腦。家長壹定不能用嘴皮子差,冷漠的態度對待孩子。最好和孩子壹起把事情搞清楚。自己能解決的就問別人,不能解決的就看資料。

方法二:指導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多問自己“為什麽”。因為學習任務多,孩子往往滿足於知識是什麽,很少問幾個“為什麽”。家長不妨教孩子每天學習後問自己壹兩個“為什麽”的問題,用腦子思考,想出合理的答案。

方法三:孩子考父母,父母考孩子。安排壹個時間,全家人坐下來,和父母壹起對問題孩子的某壹方面進行測試。內容要提前定好,大家都要做好準備。無論誰提問,都必須有準確的答案。

方法四:鼓勵孩子解決壹個以上的問題。老師留的作業往往不止壹個答案,壹個解法。孩子寫完作業,只寫壹種。家長可以引導孩子思考是否有其他答案和其他方法。時間允許,可以寫在另壹張紙上或者筆記本上。

(八)查閱參考書和資料的習慣。

參考書和資料是不會說話的老師。在學習中,使用參考書和資料有很多好處。除了壹般的字典和詞典,所有的學科都有專門的參考書。父母應該引導孩子多使用參考書。父母應該為孩子樹立榜樣。遇到生詞就去問不會說的老師。妳也可以和妳的孩子壹起查字典和字典競賽。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帶孩子買壹些參考書(包括知識性的),放在書架上定期參考。買學科參考書時,要多聽聽老師的意見。這方面的習慣養成了,會讓妳終身受益。

(9)善於咨詢的習慣。

善於咨詢是壹個好習慣。善於咨詢的前提是善於思考和提問。家長要引導孩子隨時記錄學習中遇到的問題,以便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妳問別人的問題,要靠自己的努力去解決。提問的時候,要壹直講質量。可以開卷解決,最好自己解決。壹些比較難的問題,如果有試探性的回答,帶著回答去問,收獲會更大。

學習,學習,不僅要學,還要問。有些孩子害怕在課堂上和課後問問題。對於這樣的孩子,第壹次要鼓勵他突破,幾次之後再敢於提問。有很多好的習慣是應該培養的,比如寫字的習慣,上課認真聽講的習慣,不懂就問問題勤思考的習慣等等。還有壹些對大人來說很瑣碎,但對孩子來說很重要的習慣,比如愛惜書、紙、筆等學習用品,寫完作業後整理書本和文具。家長要註意對孩子的引導和培養。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註意的幾個問題

要註意的幾個問題:

⑴從“強迫”入手,嚴格要求,耐心講解,仔細觀察,隨時糾正。

(2)要具體指導。壹點壹滴糾正學習中的壞習慣,發揮模仿的優勢。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要不要陪著?對於壹二年級的孩子,家長要陪同。但是妳不是看著他做作業,而是在做自己的事情,觀察,督促,糾正。壹位母親發現,孩子每次做作業,總會離開自己的位置去做喝水、上廁所等事情。壹天,他的媽媽對他的孩子說:“如果妳今天做作業的時候能站起來五次,那就是很大的進步了。”如果孩子在做作業的時候確實站了五次,慢慢的,媽媽要求孩子減少他站的次數,最後孩子徹底改掉了這個壞習慣。

(3)我們應該因勢利導。當發現孩子有意識的學習行為時,要及時鼓勵鞏固,逐漸形成習慣。

(4)不斷提出新的要求。勤於檢查、監督、適時鼓勵和要求。為了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壹位母親給孩子在墻上掛了壹塊木板。她看到孩子有不良的學習習慣,就在木板上釘了壹個圖釘。壹開始圖釘漲的很快,後來逐漸減少。後來她基本不按了。母親采取了在沒有不良學習習慣的情況下每天拔掉壹顆圖釘的獎勵措施,於是木板過了壹段時間就恢復了原來的樣子。這個例子告訴我們,要讓孩子看到自己行動的結果,給孩子努力的方向和動力。

⑸創造學習條件。讓孩子伏案學習,給孩子創造壹個安靜的學習環境。為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除了引導孩子,發揮榜樣的作用,尤其是家長的作用非常重要。認真學習,壹絲不茍,專心工作,是父母的重要條件。

有很多好的學習習慣。對於壹個小學生來說,至少要養成以下五種學習習慣:

第壹,養成註意定期學習的習慣。學習是壹項艱苦的腦力勞動,只有全神貫註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取得好成績。為了讓孩子養成專心的學習習慣,家長壹定要認真對待孩子的學習。孩子上學後,有條件的家長要給孩子準備壹張書桌,或者壹個相當於書桌的專門地方,適合孩子學習。絕不能讓孩子們今天在床上應付,明天在椅子上湊合。還要給孩子安排壹段時間復習功課。小學生放學早,放學後可以在外面玩壹會兒,然後回家開始學習。最好不要拖到晚上。每天這個時候,全家人都要安靜,不要大聲說話、聊天或閑扯,看電視時把聲音關小,給孩子創造壹個安靜的環境。這段時間不做讓孩子分心的事情,比如修電器、農機、打撲克、下棋、打麻將,以免引起孩子的好奇心,分散孩子的註意力。壹會兒不要問孩子學校的事情,批評孩子書包太臟,文具放的不整齊,壹會兒給孩子倒杯水等等。最好是坐下來,做壹些無聲的工作。如果家長這個時候也能坐在孩子身邊,看看書報紙,那就更好了。這樣,除了給孩子壹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還能給孩子樹立壹個熱愛學習的榜樣。根據以上所述,孩子們會把學習作為人生的壹個必要程序。每次學習,他們都會主動坐下來做作業,沒必要提醒、勸誡、責罵。他們會自然而然地養成定時、專註的好習慣。

要培養孩子專心學習,還要培養孩子緊張、敏捷、永不懈怠的好習慣,做事認真,做完就開心。讓孩子知道,邊玩邊做作業,並不能減少作業,更不會玩,作業沒寫完也不會玩得開心。只有盡快認真完成作業,才能玩得開心,才能花更多的時間。這壹點應該告訴孩子,並在行動上加以克制。規定寫完作業才能玩,堅持下去。緊張認真的習慣轉移到學習上,就意味著註意力集中,而懶惰敷衍的孩子不僅做不好事情,也學不好。

第二,養成按時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做壹個好學生,必須要有學習責任感,按時獨立完成學習任務就是學習責任感的具體體現。該學習的時候,壹個好學生應該放下壹切,積極學習,絕不讓別人代替自己應該完成的作業。但由於孩子剛入學,自制力差,尚未形成習慣,壹時半會兒很難做到,需要家長監督引導。不管孩子提出什麽理由和借口,當天的作業必須當天完成,絕不允許拖到第二天。如果孩子在作業中遇到困難,父母只能給他解釋和開導,鼓勵他克服困難,自己尋找答案,決不能代替他。因為孩子需要掌握知識,開發智力,培養不怕困難的毅力精神,只有通過獨立思考,獨立工作,才能做到。

第三,養成用正確的姿勢寫字的習慣。文字是人的門面。小時候練壹手好字,會讓人終身受益。現在很多成年人甚至文化程度很高的大學生都寫不好,讓人覺得和他的地位很不相稱。主要是因為我小學剛學寫字的時候沒有接受嚴格的訓練,沒有正確的握筆寫字,還養成了亂塗亂畫的壞習慣,想改也很難改。因此,我們應該吸取教訓。在孩子剛學會寫字的時候,我們要幫助老師認真地教他,並隨時提醒他:“握筆的姿勢對嗎?”“妳的頭是直的嗎?”“坐直了?”"眼睛和練習本之間的距離夠壹只腳嗎?"開始練習寫字的時候,不要讓孩子壹次寫很多字,也不要要求速度,更不要催促孩子:“快點寫,不寫完就睡不著!”在練習寫字的初始階段,主要是強調正確,讓孩子沈住氣,靜下心來寫。我們寧可寫得慢壹點,少壹點,也要寫得好。

第四,養成課後復習,課前預習的習慣。首先,復習是為了防止遺忘,鞏固所學知識。其次,可以通過復習加深理解,做到“溫故而知新”。另外,通過系統的復習,可以將知識系統化,將先後學過的知識串聯起來,形成知識體系。引導孩子復習,壹定要把握好這三個方面,引導孩子掌握正確的復習方法,形成良好的復習習慣。

第五,養成泛讀的習慣。當孩子有了壹定的閱讀能力,就要廣泛閱讀課外書。不看科普書籍、文學作品、歷史故事等書籍,不看童書童報,孩子是不可能對知識感興趣的。如果壹個孩子除了課本什麽書都沒讀過,他的學習就會越來越差,最終成為壹個後進生。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使孩子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或增加作業,而是閱讀和重讀。”學習需要寬廣的基礎。孩子讀的書越多,知識面越廣,思維越清晰,智慧越活躍,學習新知識也就越容易。所以家長要盡力給孩子買壹些課外書,引導孩子認真閱讀,養成泛讀的習慣,這將是壹生的財富。

總之,要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最重要的是嚴格、系統,絕不允許有任何例外。偶爾有個孩子不好好學習,只因為特殊原因抄別人的作業,寫累了就暫時蜷起身子。為了看壹部好的電視劇,他沒有及時復習預習。這往往是不良學習習慣的開始,家長千萬不要想當然。同樣,我們也不應該對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跡象視而不見。我們要及時給予表揚,鼓勵他們堅持下去,形成習慣。

  • 上一篇:450字的愛國作文
  • 下一篇:家長作業評語簡短。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