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巴金的《個舊的春天》和《記住個舊》

巴金的《個舊的春天》和《記住個舊》

巴金寫的全文在網上很少見。

可以買巴金2005年出版的散文集。

裏面有壹個。

巴金離開我們去遠行了。

雲南人民同全國人民壹道,深切緬懷這位傑出的文學巨匠、優秀的人民作家!

上個世紀,巴金不僅創作了描寫雲南個舊錫礦礦工生活的中篇小說《沙丁》,還四次訪問雲南,在昆明經歷了抗日戰爭中的轟炸,收獲了美麗的愛情,到西毒終老,並寫了許多反映和表現雲南的散文。如今,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邊境村有壹所“巴金希望小學”。巴金與雲南的情緣源遠流長,感人至深...《沙丁》寫於1932,最早描寫個舊錫礦礦工的命運。

在巴金壹生的創作生涯中,只有兩部中篇小說——1932的《沙丁》和1933的《雪》——正面描寫了工人的鬥爭生活。雖然這兩部作品在思想性和藝術性上都不能算是巴金的代表作,但它們在巴金的創作中占有重要而特殊的地位,因為它們直接描寫了工人的生活,表現了他們的反抗。《沙丁》是壹部描寫雲南個舊錫礦礦工悲慘生活的作品。

巴金寫《緞》並不是他個人生活體驗的結果。在寫這部作品之前,他沒有去過老地方,甚至沒有去過雲南。緞子是根據他聽到的壹些材料和他大膽的想象寫成的。1931年,27歲的巴金完成了他的第壹部小說《家》,發表在《上海時報》上,很快在文壇上,尤其是在青年讀者中引起了轟動。第二年初,他接著寫了壹部中篇小說《海之夢》,並以很快的速度完成了。之後,巴金接著寫《緞》。

巴金為什麽要寫《沙丁》?他的創作沖動源於壹位年輕的朋友黃子芳向他講述了雲南個舊錫礦礦工的悲慘生活。

黃子芳比巴金大四歲。他是雲南玉溪大營街鎮人,家境殷實。他去昆明讀中學後,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接觸到了新思想。1924年被同學邀請去日本留學。在日本留學期間,他閱讀了巴枯寧、克魯泡特金等人的著作,與日本和中國留日學生中的壹批無政府主義者交往,翻譯了石川四郎的《西方社會主義運動思想家簡介》,準備介紹到中國。1928年春,黃子芳帶著他的翻譯回到上海,在上海結識了壹些誌同道合的人,並與在法國的巴金通信。但他不幸感染傷寒,住院兩個多月後回到雲南玉溪老家。之後去了蒙自中學,暑假專程去了個舊礦。他打算找他的中學同學,雲南特科的創始人,當時在礦上從事井下工作的李新,咨詢討論有關中國革命的各種問題。但還沒等他找到,別名石洪祥的李信就被反動當局逮捕,壯烈犧牲。在舊社會,黃子芳目睹了錫礦工人的悲慘生活,深感悲痛。

1931年夏天,黃子芳和壹個朋友相約,去福建泉州做黎明高中圖書館的圖書管理員。幾個月後,他離開泉州,來到上海,幫助經營《前時代》雜誌。正是在這個時期,他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巴金。在此期間,他和巴金朝夕相處。巴金翻譯克魯泡特金的作品,他幫忙校對。閑暇之余,他多次向巴金講述他所知道的個舊礦工的悲慘生活。從他的故事中,巴金第壹次知道了雲南南部有壹個地方叫“個舊”,了解了個舊錫礦工人叫“遮光”的生活。

老沙丁魚的悲慘生活給巴金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印象,深深刺痛了他善良的心。巴金不僅對綢緞的苦難表示了深切的同情,而且對這個不公平的社會也生出了壹種憤怒,於是產生了創作的沖動——把綢緞的苦難和悲痛寫出來,為他們吶喊,“以筆為武器,控訴不合理的舊社會”。

但巴金寫這部作品時,沒有直接的生活經歷,以至於對主要人物的刻畫並不完整、豐滿,整部作品的水平也不是很高。他自己說,“我沒有真實的生活,連背景都不熟悉,只好憑空造壹個‘死城’。”盡管如此,這部作品是巴金第壹部反映工人階級悲慘命運的作品,表現了巴金視野的拓展和題材的創新,表達了巴金強烈的思想感情。正如他所說,在這部中篇小說中,“有我的同情,有我的眼淚,有我的悲傷,有我的憤怒,有我的絕望”,“絕望和惆悵下隱藏的光明和希望”,“迫使我拿起壹支筆來代替”

《沙丁》的出版使巴金成為中國第壹個向世界描述和介紹西毒古城的作家。收獲愛情,抗戰兩次去昆明。

抗戰時期,巴金的未婚妻陳蘊珍就讀於西南聯大。為了看望未婚妻,巴金千裏迢迢,不辭辛勞,兩次來到昆明。

從65438年到0936年,32歲的巴金已經是壹位頗有影響的作家了。上海19高三女生陳韻珍,學生會負責人。她對巴金的小說很感興趣,於是給巴金寫信求教,開始了與巴金的書信往來。不久,巴金和金易恰好被陳蘊珍所在的中學邀請去演講,於是巴金和陳蘊珍相識、相知。經過壹段時間的接觸,陳蘊珍愛上了巴金,巴金也愛上了開朗勇敢的陳蘊珍。

“七七事變”後,陳蘊珍參加了許多救亡圖存的進步活動。她加入了青年救世軍,在傷員醫院當護士。她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寫了壹篇文章《在傷員醫院》,發表在報紙上。後來陳蘊珍想深造,巴金也支持他。此後,巴金和陳蘊珍相戀8年。65438-0939,陳蘊珍進入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外語系。她和幾個要好的女同學在壹起,年齡排第三,同學都叫她小三。後來她寫文章的時候,就用諧音的名字蕭珊作為筆名。過了壹會兒,大家都叫她蕭珊了。

戰爭讓巴金和蕭珊天各壹方,見面的日子雖短,但感情卻越來越深。1940年5月,巴金剛剛在上海租界閉門寫完《秋》,就開始寫小說《火》,以喚起讀者對抗戰的熱情,傾訴愛恨情仇。剛寫完第壹本書的前六章,上海的形勢變得非常危急。壹些擔心巴金安全的朋友建議他盡快離開上海回大陸。另外,聽說滇越鐵路很可能中斷,於是巴金決定抓住機會去看望已經在昆明學習壹年的蕭珊。

7月初,巴金帶著壹本精裝版的新印詞典紙《秋》和前幾章《火》的殘卷,乘海船“義生”號離開上海,前往南海。此時,從上海到昆明,需要先去越南海防,再轉河內,進入中國河口,再坐滇越鐵路的小火車到昆明。在海船上,巴金還偷偷朗誦了詩人海涅《夜思》中的壹首詩:“祖國永不滅亡。”

除了因大風在福州灣停了壹天半,全程基本順利。經過海防和河內,我們到達了河口。當他由河口鐵路橋進入中國時,巴金不禁激動起來。他後來說:“我在孤島——上海生活了壹年半,看夠了法國官員在海防海關那個大廳裏的暴力行為。現在我激動地踏上了我們親愛的祖國的土地。”

經過兩天的火車旅行,巴金到達了昆明。火車進入昆明站時,肖山已經和另壹個朋友在站臺上迎接他,並為他找好了旅館。在昆明的頭幾天,巴金住在壹家旅館裏,後來搬進了位於婺城路的明凱書店昆明分店租作倉庫的房間,由書店經理盧誌芬夫婦照看。

這座房子是花園中的玻璃房子。它很寬敞。壹半放滿了書,另壹半有寫字臺和壹些家具。陸經理和他的妻子住在花園的另壹個房間裏。花園很安靜,巴金怎麽也想不到自己能在昆明找到這麽安靜的地方。巴金在那裏住了近三個月。除了寫第壹部《火之書》,他還寫了幾部與敵轟炸有關的散文、隨筆、隨筆,如《寂靜的花園》、《大黃狗》等。

住在武城路的頭兩個月,巴金過得愉快而平靜。平時除了蕭珊,很少有人來這裏找他。蕭珊的學校放暑假了,她可以每天來這裏。他們興致勃勃地去欣賞風景。翠湖、大觀樓、金典、西山和滇池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有時他們會邀請兩個朋友壹起去。回來後,他們經常喜歡去武城路上有名的牛肉店。晚上,把蕭珊送回宿舍後,巴金開始寫作。清晨,也是巴金寫作的時間。他寫的很快,不到兩個月就寫完了《火》第七章之後的第11章。巴金非常高興,認為這真是壹筆意外之財。陸經理對巴金很關心,經常早晚來求助。《火》第壹部上映後,陸經理復印了壹份,寄到了上海。

在隨後的壹個月裏,巴金多次遭到日本飛機的轟炸。警報壹響,呂經理夫婦就讓他跑到郊區躲警報。蕭珊在的時候也壹起跑步。武城路離城門不遠。人們在街上奔跑,城門非常擁擠。但是當我們出了城,每個人都不那麽緊張了。巴金有壹次在郊區躲了兩個小時,在草地上吃魯經理帶的午飯。後來巴金在散文《寂靜的花園》中也提到了這件事。

在這三個月裏,巴金在雲南結識了許多朋友,還參加了為他舉行的兩次歡迎會。

壹次是10年8月,老朋友沈從文、孫玉堂邀請20多位同學在國立西南聯大師範學院為巴金舉行歡迎會。孫玉堂介紹完後,有同學踴躍提問,巴金壹壹解答。師範學院黃裕生院長也現場向巴阿津提問——“巴金先生,為什麽17到27這個年齡段的年輕人都喜歡您的作品?”

巴金感謝黃院長的提問,然後謙虛地說:我壹直認為,作品既要寫光明的壹面,也要表現黑暗的壹面。我主要是在抑郁的時候寫作。有時候甚至半夜三點起床,壹直寫到天亮。有時候覺得寫的這麽辛苦很可憐。但是到目前為止,我好像還沒有寫出壹部我認為滿意的作品。也許再過幾年,我會多讀書,多生活,也許能寫出壹些滿意的作品。

8月25日下午,文聯昆明分會在文廟昆華公共教育中心桂香樓迎來了巴金。2點左右,歡迎會開始了。主持人、文聯昆明分會負責人徐夢麟先生向與會者介紹了巴金的創作,並對巴金的人格給予了高度評價。接下來,文聯昆明分會主任馬向巴金壹壹介紹了文聯昆明分會的成員。接著,巴金向大家介紹了上海文藝界的現狀,也談到了自己在法國留學時的情況和壹些創作體會。巴金誠懇的介紹得到了與會者的壹致好評。

壹位與會者後來寫了壹篇文章《巴金在昆明——文聯歡迎會速記》,發表在香港《大公報》學生世界9月6日1940。這篇文章真實地描述了招待會上的情況:

他身材矮小,方臉,鼻梁上架著壹副黃邊近視眼鏡,灰色西裝,腳下是黃色皮鞋。

經馬軍介紹,他親切地和大家打招呼。楚圖南先生問了他很多關於上海的問題,他都簡單回答了,比如出版社概況,穆時英是漢奸之類的。他說話又快又有力,四川口音,座位離他很遠,忍不住聽得很清楚。

後來大家請他談談自己的創作經歷。他很客氣,因為大家的鼓勵,壹開始也沒說。他說:“我不是偉大的作家,只是因為我當時遇到的環境好,容易出版,我又出版了幾本書...我對《家》的寫作不滿意。.....關於抗日戰爭,最近寫了壹本書《火》,即將出版。……"

徐夢麟先生說:“希望巴金先生再來壹部抗戰三部曲!”

每個人都笑了,他也笑了。

巴金去昆明之前,天南中學招生的時候,高中《國學常識》考試中有壹個名詞解釋:巴金。這個問題大部分同學都能回答,很多同學還能列出他寫的題目。得知“文聯”歡迎巴金的消息後,壹些同學也趕到了歡迎會場。

進來了幾個年輕的女學生,都是十幾歲的少年,昆華女子中學的學生。從他們的口音判斷,他們都是雲南人。他們五六個人坐著看巴金先生。

很多人說:“這是巴金的粉絲!”

大家都笑了。巴金先生的小說確實影響了年輕人。於是他自己在會上說:“我寫小說的動力是因為年輕的時候看了很多老小說,小說容易感動人!”"

巴金初到昆明時對文學工作和文學青年的熱情感動了昆明的文學工作者。

在昆明的三個月裏,巴金遺憾的是,他從來沒有遇到在1931結尾給他講個舊錫礦遮光故事的玉溪朋友黃子芳。巴金在昆明等他,黃子芳的朋友發來消息,說邀請巴金去玉溪。結果他們錯過了。巴金回憶起此事時抱歉地說:“沒想到因為自己的疏忽,錯過了與他見面的機會。”巴金是個多愁善感的人。在此之前,他的愛情三部曲已經把黃子芳寫成了雨,作品中典型的第三類青年高誌遠也以黃子芳為原型。

10年6月下旬,巴金要離開昆明去重慶,戰時機票相當緊張。他的老朋友沈從文托人幫他買機票。離開昆明的那天,巴金有點戀戀不舍,他錯過了很多東西。後來他特別提到,這三個月在武城路的住所是“壹個舒適的住所,使我能夠安靜地寫作到深夜”。

壹年後的7月,巴金從重慶來到昆明,再次看望蕭珊。

分離壹年後,巴金和蕭珊沈浸在重逢的喜悅中。此時,蕭珊已經搬出了總會宿舍,和幾個同學在離總會不遠的翠湖附近壹個叫“神仙坡”的巷子裏租了壹間房子。這是壹棟舊的兩層建築。樓下房子的主人,肖山等人住在樓上。樓上有三個房間。蕭珊和她的三個女學生住在壹個房間,三個男學生住在另壹個房間。巴金到達時,聯大也在放暑假。蕭珊的女同學和兩個男同學剛去過路南石林。蕭珊留下來等巴金,打算等他壹到就和他壹起去石林。我不知道巴金壹到昆明就病倒了。他發燒並且頭暈。他躺了幾天,沒去士林。這幾天有兩次空襲警報,其中壹次是緊急警報,但巴金就是跑不了。他叫蕭珊出去跑警報,但蕭珊堅持要陪著他。還好這兩架敵機沒有投彈,好像是為了偵察。幾天後,巴金的身體稍微恢復了壹些,但幾乎天天下雨。雨總是不停地下,所以他不能出城。巴金每天早晨坐在窗前的小書桌前埋頭寫作,連續完成風、雲、雷、雨、日、月。8月5日,他還寫了《龍虎狗》壹書的序言。

巴金後來提到這段文字時說:“我有激情,也有愛與恨。每個題目我都有話要說,寫起來也不難。我不是在題目上做文章,我想,我是把心掏出來和讀者見面。好像是我打開了水龍頭,水就自由地從管子裏流出來了。在那些日子裏,我的生活很平靜。我每天至少出去兩次,在附近的店裏吃兩碗米粉。今天依然懷念那種美味。當然,我們經常去小餐館吃飯,或者去繁華的金碧路看電影。後來小杉的同學從石林遊泳回來,我們的生活就熱鬧起來了。”

壹個月的雨後,巴金遇到了真正的敵人轟炸。日本飛機在翠湖附近投下炸彈。是巴金他們這次沒大意,出去跑警報了。警報解除,他們從郊區回來,看到樓上三間房子都是破磚破瓦,暗自慶幸。

坡先生的住所在巴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桂林1943寫第三部《火書》的時候,經常想到這個住處,於是在小說裏把它寫成了書中基督教老人物田的家——“這是壹排三棟樓房,中間是客廳,兩邊是房子。樓外有壹條走廊,兩間房子的窗戶外有壹個長方形的平臺。

不僅如此,巴金還在《火》第三部中把以蕭珊為原型的主角馮帶到了昆明。巴金後來說:“昆明是我熟悉的地方,她(蕭珊)更熟悉。先生坡,翠湖,大觀樓都是寫進去的。我在桂林1941寫的是昆明19433...其實我只是在1941寫了我七八月份看到的昆明,1943情況又變了。.....在那個社會,壹方面是正經工作,壹方面是放蕩無恥。這在國民黨統治區比比皆是。我在小說裏只寫了幾個普通的小人物,他們就生活在這種空氣裏。馮在昆明,和她以前的好朋友住在壹起

8月,敵機頻繁轟炸,昆明市人員傷亡眾多,財產損失慘重。巴金只好和幾個朋友撤到離昆明十幾公裏的呈貢。後來在《關於火》中,他談到了此時的真實情況:“我們當時在呈貢縣城,樹林裏相對安全,但轟炸機前進的聲音像錘子壹樣打在我的大腦上。”

巴金這次來昆明,還是想見黃子芳,但最後還是沒有見到他,巴金很失望。9月,他和小山以及壹位名叫王的朋友離開昆明去桂林。蕭珊在桂林呆了壹段時間,然後回聯大上學。巴金和王姓朋友留下來,住在新成立的文化生活出版社的辦公室裏。就這樣,直到1944年5月,巴金和蕭珊經過八年漫長的戀愛,才在貴陽旅行結婚。他們結婚的時候,沒有擺過酒席,沒有添過新被子,甚至沒有做過新衣服。他們只是把旅遊結婚的通知分發給朋友,就很簡單的完成了結婚事件。

此時,新郎巴金40歲,新娘蕭珊27歲。我來到西毒,我的心仍停留在老地方。

3月1955,11,在全國人民團體負責人聯席會議上,51歲的巴金當選為亞洲作家大會中國代表團副團長,團長為郭沫若。4月初,代表團赴印度新德裏參加亞洲作家大會。5日,代表團出席了印度文化界舉行的歡迎會,巴金在會上發表了講話。6月5日438+00,大會圓滿結束,代表團經昆明回國。時隔10多年,巴金再次踏上雲南的土地,心情有些激動。他想參觀這個地方,但由於公務在身,他不能呆太久。他剛在昆明休息了壹晚,巴金就匆匆隨團離開了雲南。

5年後,1960年3月中旬,巴金作為全國人大代表到昆明和西城個舊視察。這是他壹生中第四次來到雲南。此行很充實:第壹天去了石林,住在路南;第二天,我去了個舊,在西毒玩了6天。這壹次,巴金終於如願以償,他得以壹睹沙丁曾經居住過的錫都。此時展現在他面前的舊時代,已不再是他在《沙丁》中描述的“死城”——礦主和富人的“天堂”,沙丁和窮人的“地獄”。新中國的個舊,已經成為壹座擁有現代化礦冶的新興工業城市。礦工們以主人翁的姿態積極工作、熱情生活,到處都是新氣象、新氣象。置身於城市中美麗的金湖,巴金心情愉快。每天早晨,巴金喜歡袖手旁觀金色的湖水,凝視著高大的老陰山和腰部周圍的雲彩,讓他的思緒飛揚。

在這六天裏,巴金每天都深入礦井和礦工家庭,從未間斷。他親自下礦井,深入寬敞的坑道,參觀市文化中心的“礦工今昔陳列室”,仔細對比新舊礦井,到處尋找他的小說《沙丁》中描寫的類似遺跡。在老廠裏,巴金看望了當年被騙到礦上幹活的“沙丁”(老礦工),也看望了堆滿屍骨的“幹麂藺”。他這才知道,礦工們那些年所受的壓迫和折磨,遠遠超過了他在《沙丁》中的描述。在地下,我看到隧道下面的“太陽”和“星星”都是人造的。當年的煤石燈早就不見了,我要找的“遺物”也沒了。巴金對礦工們新的良好的工作條件感到由衷的欣慰。

六天很快就過去了,是時候和過去說再見了。臨行前壹天,巴金邀請幾位老工人到他的住處做客,與他們促膝談心。飯後,巴金邀請他們觀看京劇《八姐妹楊有春》。第二天,我上車出發了。熱情的老人簇擁在巴金身邊,依依惜別。巴金更加戀戀不舍。車輪滾滾,人們離開了老地方,但巴金的心卻留在了西毒。離開後不久,巴金寫了兩篇熱情洋溢的散文《個舊的春天》和《回憶個舊》,分別發表在《收獲》和《上海文學》上。他在文章中還說,打算再來老地方,待久壹點,收集壹些素材重寫《撒丁島》。

讀巴金兩篇散文中的文字,人們從字裏行間強烈地感受到作者深深的懷念和真摯的祝福:

"...離不開上海的人也知道,個舊不是壹個偏僻的小城市,它是中國壹顆閃亮的寶石。”

"...我度過了許多令人興奮和快樂的日子,但我從晚年帶來的溫暖和熱情仍然在我的身體和心靈上發光。”

"...也許是這樣,我的心還在壹個老地方,所以我以為我的腳在壹個老地方。”

“未來真的很美好。我們不需要大膽的想法。我們也可以為這座花生之都安排壹個無限美好的未來。眼前這個小小的金湖,總有壹天會像西湖壹樣美麗,在全國那麽有名。”

21年後,1981年後,巴金在《個舊文藝》上發表了深情的追憶文章《我和個舊》,再次表達了他對個舊和雲南的深情。

為了回報巴老幾十年來對個舊始終不渝的熱愛和關心,2000年個舊建市50周年之際,個舊市政府派人代表30多萬老市民到上海看望百年老人巴金,並向巴老頒發了個舊“榮譽市民”證書。

2003年,國務院授予巴金“人民作家”榮譽稱號。在巴老百年誕辰之際,個舊市政府還在美麗的金湖畔為他豎立了壹座雕像。這座雕像由個舊市建設局全體工作人員捐贈,高2.6米。黑色花崗巖底座正面是巴金先生生平簡介,兩面分別刻有巴金先生《個舊的春天》和《憶個舊》兩篇散文的片段。雕像準確而細膩地傳達了這位世紀老人的魅力。傳播愛永遠留在雲南邊疆的希望

也許很多人還不知道,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彜族自治州有壹所希望小學,巴老就在這裏悄悄參與集資,並題寫了校名。

從1995開始,巴金每年多次要求身邊的工作人員以“李堯棠”的名義將其稿酬捐給希望工程。從1996開始,又有壹位自稱“老先生”的捐助者開始結對幫扶貧困的大中學生學習。直到近壹年前,上海希望工程辦公室才揭開了這個隱藏多年的秘密:“李堯棠”和這位“老先生”是同壹個人——文學巨匠巴老。其實,“李堯棠”是巴老早年的真名,但很多人並不知道。

1997年,上海文藝出版社40周年校慶,決定舉辦《當代文學大圖書館》圖書拍賣會,幫助建設希望小學。得知這壹消息後,巴金、冰心、夏衍、施蟄存、淩克等五位文壇元老都給予了特別支持,同意將他們的簽名作品拿去拍賣。當時正在杭休養的巴老,特意讓女兒李曉林將個人印章帶到出版社,授權副總編輯雍宗佩暫時保管。這套書用紅色木箱包裝,外面蓋著羊皮,印有獨特的序列號,限量印刷,極具收藏價值。因此,拍賣現場相當火爆,當天就籌集了22萬元的資金。

到目前為止,巴老捐給希望工程的錢已經不下40萬人民幣了。這些錢都是他的稿費。巴老的這些捐款,大部分用於在雲南援建壹批希望小學,捐建壹批愛心希望書庫,幫助壹批貧困學生。雲南建希望小學的學生不計其數,但這些學生從來不知道捐款人是誰。

今天,在雲南紅河屏邊苗族自治縣唐婉毛家寨,有壹所用巴老捐款建成的“巴金希望小學”。孩子們每天迎著朝陽,披著太陽的霞光,行少先隊禮,升紅旗,然後高高興興地走進教室,開始壹天的學習。從孩子們稚嫩的書本聲裏,從孩子們天真可愛的笑容裏,我們看到了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 上一篇:小學到初中數學試題及答案
  • 下一篇:誰能給我講壹些難忘的小學生活的故事(作文)?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