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水口寺橋介紹?

水口寺橋介紹?

水口寺橋北起貴陽市水口寺街,南至紅巖路。它是清朝康熙年間(1693)修建的。歷史上叫普濟橋,也叫廣濟橋。

基本介紹

1966改建,全長46米,寬9米。為五孔石拱橋結構,混凝土橋面。後改建為水口寺橋。1996年7月,貴陽遭遇洪水,橋塌了。9月改建,1996,5月建成通車,1997。該橋為鋼筋混凝土拱橋,全長70米,寬25米。這次改建後,改名為水口寺橋。

歷史

水口寺及水口寺橋的由來

在該地區東郊的牛渡河上(即南明河下遊),河水流經此處後,東有羊山,南有青雲山,兩山直通南明河內,形成水口,故名水口寺。因為這裏限制了陶濤河,風水先生觀察了這裏的地形,說有了這個水口,可以鎖住財源,本地人和外地人在桂陽做生意都會發財。道光《桂陽實錄》中說:“嘉慶年間(1796-1820,阿拉伯文資料為作者所加),大學生張大學主張修繕,捐資修建客廳走廊。道光二年(1822),新建魁星閣、趙霖閣,頗為清幽。”吳鎮雲:“寺廟在貴陽東北數裏,地方僻靜,遊人不常有。虞丘平橋,春燕環抱岸邊。感激好絕地。”因魁星閣住在水口,故名水口寺。於是,水口寺取代了牛渡河,人們稱之為水口寺。

抗日戰爭時期,國民政府防空部隊進駐寺內,對寺內造成了更大的破壞。解放後,該寺改建為水口寺小學,寺內舊物仍保存至今。

建國後,普濟橋(俗稱廣濟橋)已走過數百年。由於年久失修,橋身狹窄,不能滿足交通發展的需要。人民政府在1966重建了這座橋。這座橋長46米,寬9米。它是壹座南北走向的五孔石拱結構。它是壹座鋼筋混凝土橋,因靠近水口寺而得名。

重建

水口寺大橋改造

1996年7月2日,貴陽遭遇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大洪水。由於長時間的強降雨,南明河水暴漲。南明河團坡大橋洪峰達到878立方米每秒,南明河水位大幅上漲7米。甲秀樓被淹至二層,朝陽橋、南明橋被洪水封死,富裕橋橋面被沖毀。兀顏姓大橋的欄桿被沖毀,水口寺大橋和河濱公園後門壩上的橋被洪水沖毀。同月4日,國家防汛顧問周壹行來到水口寺橋等重災區察看災情。6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姜春雲壹行來貴陽察看災情,並參觀了被洪水沖毀的水口寺大橋。同年9月15,水口寺大橋在距原橋約100米處改建,國家投資11萬元,並於5月4日1997建成通車。改造後的水口寺大橋占地1.250平方米,長70米,寬25米,主跨40米。這是壹座鋼筋混凝土拱橋。

更多關於標書寫作和提高中標率的信息,點擊底部客服免費咨詢。

  • 上一篇:壹級命題古詩詞
  • 下一篇:夢見蘇蘇媽媽的預兆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