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京杭小學的歷史沿革

京杭小學的歷史沿革

滔滔柳江,滿是鄉愁。2007年,在柳州正以日新月異的變化展現著千年古城的現代風采的同時,曾經哺育了柳州數千名孩子的老學校——柳州市景星小學,在收獲的季節迎來了百年華誕。

壹百年,歷史的長河只是壹朵浪花,但學校的發展卻經歷了許多波折。翻閱泛黃的史料,可以在1993年出版的《柳州教育誌》中找到井陘的來歷——“光緒三十三年(1907),馬平知府奉命將柳江書院改為馬邑二等小學堂(井陘路小學前身)”(《柳州教育誌》,第22頁)。

民國成立後,螞蟻二等小學更名為“馬平縣樂群小學”,後專修高中,多次更名為“馬平縣第壹高級小學”、“馬平縣第壹高等小學”。抗戰前,教育部派副部長、廣西教育廳和柳江縣政府等有關領導視察學校,對其教學管理大加贊賞。學校更名為“示範小學”。抗戰時期,學校先後更名為柳江縣實驗小學和城中鎮中心小學。抗戰勝利後,解放初改名為“柳溪鎮第壹小學”和“柳州第四小學”。1952柳州市第四小學與柳州市第二小學合並,四所小學為分校,兩所小學為本部。合並後的小學命名為“柳州市第二小學”。

說起第二小學與第四小學合並,前身是克強小學,是湖廣會館於1930年創辦的私立小學。學校原名“楚才小學”,1946。為紀念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的湖廣人黃克強,更名為“克強小學”。解放後,在黨和政府的關懷下,校舍數量不斷增加,規模不斷擴大。與四校合並後,發展到36個班,1000多名學生。

65438至0956,柳州市第二小學更名為景星路小學。1966年秋,文革開始,學校更名為永紅小學。1978年,恢復柳州市景星路小學校名。

當改革的春風吹遍中國的時候,井陘小學也在新的歷史時期煥發出勃勃生機。1998年秋,根據柳政辦函(1998)16號精神,原柳州市李安堂路小學並入景星路小學,景星路小學使用原柳州市李安堂路小學校址。景星路小學接收了原柳州市李安堂路小學的學區、學生、大部分在職教師和所有退休教師。2003年,柳州市政府決定在高新開發區新建景星小學東校區,並將柳州市景星路小學更名為柳州市景星小學。2005年8月31日,景星小學東校區竣工,在城中區政府的主持下舉行了景星小學東校區開學典禮和開學典禮。

穿越歲月的風雨,沿著老校的歷史追溯百年滄桑的記憶。時間之門緩緩打開,向我們展示了百年文化的沈積;講述了百年師德的流逝。

建校之初,作為柳州最早的公立小學,馬邑小學的校長是由知縣和教育局長兼任的。當時學校的課程包括語文、經學、算術、英語、歷史、地理、誌向、修養...學制是初中四年,高中三年。可見當時的馬邑二等小學深受西方先進教育制度的影響,適當保留了中國傳統的經學科目。民國以後,學校名稱頻繁變更,但學校先進的教學管理理念不變。當時學校教學質量在全市名列前茅,教育局每年都舉辦教學比賽,都是第壹名。

在動蕩的年代,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充滿了艱辛和疲憊。但在他們的熱情和努力下,越來越多的龍城學子在戰爭年代接受了先進文化知識的洗禮。英山街的老居民依稀記得,老人們經常說起小學老師忙碌的身影。曾經的學生永遠不會忘記老師宿舍的燭光。多少孩子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被這黑夜裏跳躍的火焰照亮了。

然而,人們並不了解,這些衣著樸素、舉止優雅的老師中,有不少是地下黨員。壹方面,他們以壹個老師的高尚和正直,培養出壹批批具有先進文化思想的青少年;壹邊用壹個戰士的無畏和忠誠書寫著自己對祖國人民的熱愛。

李是克強小學的創始人之壹,也是該校的首任校長。1924年,領導“湖南起義”,被民族反動派通緝。他被轉移到柳州,藏在“湖廣會館”。國民黨的血腥屠殺,並沒有澆滅這支無產階級* * *衛隊的火熱激情;戰友們的相繼犧牲,堅定了他為革命培養接班人的偉大願望。他創辦的學校不僅為景區道路增添了讀書聲,也讓革命的火焰在龍城學子心中悄然蔓延。據《柳州教育》記載,克強小學在柳州解放時已成為地下黨和黨領導的群眾組織活動和工作的據點之壹。

解放前,流溪鎮有七個地下黨:李、、李品謙、龍家聲、吳能明和七位老師魏、莫若碧,他們畢業後被分配到我們學校實習。在克強小學的地下黨員中,有四個人:李、、白、白英俊。他們利用自己的教師身份在學生中宣傳* * *思想;同國民黨反動派進行各種英勇鬥爭。

那時候小學老師工資很低,每個月只有120斤大米,生活很艱難。但每當革命同誌路過柳州,躲進學校時,學校的地下黨員都竭力支持。1947年,省城工委書記陳峰因差旅費不足,奉命赴港。李和學校的地下黨員賣了十噸大米來幫助解決這個問題。為了解放柳州,地下黨員李璇在無法進入紅廟某軍醫倉庫進行實地調查的情況下,通過在圖書館學習的同學,巧妙地摸清了軍醫倉庫的人員和物資情況,圓滿完成了黨組織交給的任務。在親戚的幫助下,姜玉坤摸清了戒備森嚴的國民黨柳州空軍機場的崗哨、部隊布置、武器倉庫、無線電臺等陣地,並繪制了平面圖送交黨組織。

在這些黨員教師的影響下,學校裏的青年學生也走上了革命道路。早在1919年,螞蟻二等小學等幾所學校就組織了柳江道學生救國聯合會,舉行遊行示威,通電北京學生,支持當時的五四運動。克強小學在柳州解放前成立了“愛國民主青年團”,和地下黨組織壹起完成了許多革命工作。

時光荏苒,當年的革命戰士和優秀教師奔向了更重要的崗位,而老壹代人兢兢業業的學風和高尚敬業的師德楷模卻留在了校園裏,成為後人繼承發揚的風景精神。

20世紀五六十年代,景星路小學教師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進行了教學改革。他們廢除舊社會的各種教材,借鑒老解放區的教學經驗,全面學習蘇聯的教育教學理論,在課堂教學中強調五個教學原則,即直觀原則、系統性原則、積極性原則、可接受性原則和鞏固性原則。當時學校領導經常深入教學壹線,備課、調研、聽課、評課,切實保證教學質量。各年級教研組每學期開展“實驗班”、“輪崗”活動,提高教師教學水平;提高教學質量。經過幾年的群眾性教研活動,教師專業水平明顯提高,全市大部分公辦班由景星小學承擔。同時,學校的教學質量連年在全市名列前茅,服務區外的適齡兒童紛紛要求在這所學校就讀。

雖然,十年動亂浪費了老師們的心血——優秀的老師被迫害,教研成果被無端否定。然而,多事之秋也抹不去老師們執迷不悟的理想。

70年代末,正常的教學秩序壹恢復,學校就開展了多項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探索性研究。80年代,學校被定為柳州市和自治區實驗學校。學校領導提出了“研究型學校”的理念,大膽進行了多項教學改革。語文、數學、體育、寫作...各學科教師結合自身學科特點,就提高教學質量展開了切實有效的探索和研究。在全體教師的努力下,教學質量逐年提高。自1981以來,景星小學連續七年取得全市最好成績。升學率99-100%。

同時,強勁的教研之風帶來了壹系列的教研成果,壹大批青年教師也在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中迅速成長起來。各類教學比賽捷報頻傳,井陘再次用實力在龍城百姓中展現名校風采。

20世紀90年代以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教授各種課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已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重點研究方向。在教師對學生的責任下,各科教師研究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探索更有效的教學實踐,進壹步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能力發展。

教師素質的全面提升,學生技能的肯定,讓學校的口碑壹步步提升。學校先後被授予全國現代教育實驗學校、全國目標管理實驗先進單位、全國體質健康管理實驗先進單位、全國中小學管理學會先進單位、廣西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廣西素質教育先進單位、廣西科技教育先進單位、廣西綠化美化校園、全國品德素養實驗先進單位、優秀班主任建設實驗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在柳州人中間有“小清華”的美譽。

  • 上一篇:寫壹篇800字的關於妳自己的作文。
  • 下一篇:小學語文教師需要什麽素質?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