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如何搞好中小學科學教育

如何搞好中小學科學教育

如何搞好中小學科學教育

在如何實施“學校科學教育質量提升計劃”重點項目方面,該負責人表示,基礎教育階段是“孵化”學生科學精神和創新素質的決定性階段,中小學科學教育質量對培養學生科學素質至關重要。《意見》圍繞改善學校教學和服務,實施“學校科學教育質量提升計劃”重點項目,建立工作臺賬,開展調查指導。

保質保量完成教學和實驗班規定動作,拓展科學活動激發學生興趣,培養學生科學夢想。特別是要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從源頭上加強優質專業理科課程教師的供給。加強中小學科學教師和實驗人員專業培訓、師資培養、崗位編制和評價機制建設。

要實現校外科學教育與學校之間的“雙向旅行”,我們應該同時拓寬校外科學教育的資源。近年來,校外教育發展迅速,科技館、博物館、青少年宮、兒童活動中心等各類優質校外場館(所)建設不斷加強。同時,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也建立了各種科普教育社會實踐基地,極大地豐富了校外科普教育資源。但也存在資源分布分散、質量參差不齊、供需對接不暢等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意見》重點關註三個方面:

壹是盤點、遴選、補充資源,充分調動相關單位,加強場館、基地、營地、園區、生產線等資源的建設和開放,為校外教育提供物質基礎。?

二是加強供需雙方的對接,明確開展科學教育的時間和頻率要求,變“短期”參與模式為“常態”,實現校外科學教育與學校的“雙向之旅”。三是加強宣傳介紹,加大科普教育資源的宣傳推廣力度,讓科普教育資源的獲取方式廣為人知,相關資源隨手可得,讓愛科學、學科學成為社會風尚。

做好科學教育,建設社會課堂陣地集群,如何有效利用和有序管理海量社會資源?該負責人介紹,科普教育資源廣泛分布於各部門、各領域、各行業,經常存在資源重復建設、項目結構性缺失、供需雙方缺乏精準對接等問題,造成資源浪費或利用無效。因此,在現有科學教育資源和工作機制的基礎上,做好科學教育社會課堂陣地集群建設。

充分利用數字技術探索智能化管理,搭建中小學科學教育討論交流平臺,以“線上”“線下”融合的方式整合我國各類科學教育資源。通過“菜單”和“自助”的模式,實現科普教育資源提供者和需求者的對接,進壹步普及優質資源,提供優質服務,提高利用效率。

安排“中西部地區科普教育場所援建項目”等項目建設,就是要確保薄弱地區、薄弱學校、特殊兒童群體的科普教育“不能落下壹個人”。相關負責人表示,《意見》高度重視科普教育幫扶工作。原則上要求加強宏觀調控,將各類項目和有形資源向中西部地區、農村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和鄉村振興重點縣傾斜,對薄弱學校和特殊兒童群體給予關心和幫助。

硬件支持方面,安排“中西部地區科教場所援建項目”等項目建設。在資源供給上,壹定會探索利用先進技術,彌補薄弱地區、薄弱學校、特殊兒童群體優質教育教學資源的不足。在社會動員方面,積極引導社會組織對口援建,特別是與高新技術密切相關的企業,為薄弱地區、薄弱學校建設科普教育場所,提供設備、器材、書籍、軟件等。,培養專業人才。

項目負責人還介紹,加強新時期中小學科學教育是壹個系統工程,要與相關工作同方向銜接。?

首先是與校外培訓的規範化相協調。指導科技培訓機構不僅要傳授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

二是與科技競賽同向。引導孩子不僅要參加比賽,還要培養“獻身科學”的精神,不斷增進家國情懷。

三是與“中學生英才計劃”、“強基計劃”、“基礎學科尖子生培養計劃”、“高校科學營”等各類人才計劃相協調。不能以科學、創新的名義“壹哄而上”,而要明確重點,相互配合,服務於學生的成長。四是與高考改革同頻。改進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加強實驗考試,註重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總之,要統籌兼顧,既要提高效率,又不能增加負擔。

實施“科學家(精神)進校園行動”、“千館”科普教育動員行動等壹系列重點項目。為確保《意見》取得實效,將著力構建長效機制,紮紮實實落實各項措施。要有組織,建立教育部門牽頭、相關部門管理的科學教育工作機制,定期召開聯席會議進行調度,組建專家團隊,加強規劃指導、推動實施,確保進度有人管、問題有人答、問題有人幫。要有支持,廣泛爭取各種社會資助,加大對科學教育的支持。實施學校科學教育質量提升計劃、科學家(精神)進校園行動、千家博物館科學教育總動員行動、科普進千家萬戶行動等壹系列重點工程。要做好對賬付費,定期對青少年科學素質進行分析判斷,公布相關結果,引導落後地區有針對性地進行改進,力爭用3到5年時間,使中小學科學教育取得較大突破。

  • 上一篇:小學壹年級數學思維訓練五題
  • 下一篇:現代建築和傳統建築有什麽區別?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