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4月8日國慶日。

4月8日國慶日。

漢族客家節

“四月八日”是為了紀念東晉名臣謝安。現在它已經成為陳東姓氏統壹的象征,每年農歷四月初七、初八、初九都會舉行盛大的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四月八日”現在已經成為陳侗傳統的客家文化節日。我希望來年天氣好,國家安全。

廣東惠州流傳的客家童謠《節令新月歌》中有壹首是“三月清明,四月八日”。

在臺灣省客家地區,有壹種四月八日的鬥燈,又稱七星燈,具體由“米鬥盛米,點蠟燭,鬥內從兩邊斜插兩個木劍,中間放壹面圓鏡、剪刀、尺子、秤、算盤、錢、土”完成。燈光代表什麽?戰鬥火花;大米代表豐收;陽傘代表國王駕臨人間,神靈下凡保佑大眾;打架告白就是為每壹元祈福?光榮;算盤代表公平、正義、公正;劍代意為驅邪驅邪;足形青龍為木,意為穿越人;比例白虎?,意為公平正義;剪刀形朱雀為火,意為斬邪立正;鏡狀玄武巖屬水,意為反映邪氣,團聚。簡單來說就是用鬥燈驅邪消災。據說這項活動的起源要追溯到民國初年。當時市區上下街區有兩個士紳在元宵節打燈籠。因為難分難解,他們遇到媽祖盛進行復賽,再次打成平手,於是在“四·八”浴佛節上決出勝負,當地的信仰中心永正宮和益民寺也舉行了盛會,成為經久不衰的盛事。

壯族節

農歷四月初八,是壯族的牛魂節,又稱脫軛節,流行於桂北龍勝地區的壯族山村。壯族人愛牛,敬牛。他們認為四月初八是牛王的生日,所以把這壹天定為牛魂節。在這壹天,人們放上犁,牛卸下軛。主人家會用新釀的甜酒和植物汁染的五色糯米餵牛。這壹天,要打掃牛棚,清洗牛的身體。當牛洗澡時,他們也要敲鼓來娛樂它們。這壹天,更不可能撞牛。如果他們打牛,他們認為會把牛的靈魂嚇跑,這對種田大大不利。這壹天,家家戶戶都會在中午舉行敬牛儀式。這時,全家人會圍坐在擺滿宴席的桌子旁,父母會牽著牛圍著桌子,唱著尊重牛的歌,給牛餵著五顏六色的飯菜。最後,全家人站起來,撫摸著牛的背,表達對牛的祝福。

畬族節

也稱為“牛歇節”

畬族人自稱“山哈”,“哈”是畬族語,意為“客”,指住在山裏的客人。在古代,畬族最初指刀耕火種,以“畬”為民族名稱,始於南宋末年,至今已有700余年。瑞雲是廈門畬族鄉的畬族聚居地之壹。畬族同胞在這裏勇敢開拓和奮鬥,在漫長的歷史中創造了獨特的民族文化,保持了民族服飾、婚俗、民歌等獨特的民俗風情。農歷四月初八的歌王節,又稱“牛休節”。據說春秋時期,楚國有兩個歌王,壹個叫鐘子期,壹個叫鐘毅。楚國樂師伯樂的曲調是“飲大”“飲小”,意為山高,誌在流水。只有鐘子期能比得上他們。鐘子期死後,伯樂放下了鋼琴,再也沒有彈過琴。鐘毅原名楚允炆,被鄭國推薦到晉國。晉王要他彈琴唱歌。鐘毅繼承了伯樂和鐘子期的彈唱技藝,“和他們壹起彈琴,彈南音,吹地方風”。晉王很高興,很器重他,讓他做禮部侍郎。後來,為了紀念畬族的兩位歌王,畬族在每年的四月初八設壇,舉行歌會,唱“大飲”、“小飲”,並把這壹天作為畬族的傳統節日,“四月八”歌王節。同時,這壹天也是畬族耕牛的節日。為了獎勵牛壹年的辛苦,“嚴禁鞭笞,以安撫牛的靈魂”,還特別為牛準備了上好的草料和最好的家釀牛酒供其吃喝。牧童壹遍又壹遍地高聲唱著“牛之歌”:角生扁扁,水牛給人做飯,四月初八休息,也叫“牛休節”。

瑞雲的“四·八”牛歇節已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0,10年5月6日,“四·八”牛歇節歌會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瑞雲,位於夏鼎和廈門交界處,是廈門畬族鄉唯壹的民族村。全村有18個自然村,413戶1752人,其中畬族人口占60%以上。瑞雲村在上級黨委、政府和相關配套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這條主線,致力於發展村級大經濟,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促進全村各項社會事業協調健康發展。截至目前,* * *已投資260多萬元,修建了通往下門集鎮的6公裏水泥路;建成了中心村自來水工程;瑞雲民族寄宿制小學、村委會辦公樓、敬老院新建;開通了程控電話,安裝了有線電視,通信信號覆蓋全村;大力實施惠民工程,建立葫蘆墩等3個人口相對集中的新村,100多戶,600多人,將原來的72個自然村減少到今天的18個。村裏主要種植水稻、茶葉和百合,這是瑞雲的特產。近年來,該村壹直在做好百合品種的優化、引進和推廣工作,打造瑞雲百合品牌,帶動了群眾增收。

侗節

九寨的侗族人把4月8日稱為牛王節。牛王節在侗語裏叫托生尼,意為“牛的生日”,也叫“牛王會”,侗語意為“為牛祝壽聚餐”。這壹天,各家婦女都在家裏為奶牛煮白米飯、炒油茶,條件好的時候給奶牛煮雞蛋,以示人們在春耕前對它的深切同情和熱烈回報。午休後,人們卷起袖子回家,把手放在木盆裏,看看盆裏的米和油茶是否熱了,然後拿起木盆,用雞蛋把酒烤到牛棚裏,讓牛充分享用。

這個時候,主人往往會想捧著牛頭愛撫它,說:“牛二,妳是我家的寶貝,妳是我家的寶貝。如果常年傷害妳,妳就好好吃喝。”希望妳們和我壹起努力,無奇不有,各方面都獲得豐收和繁榮。明年我會再好好待妳。”這時,牛似乎明白了人類的本性。它伸出舌頭舔人,斜眼看人。牛吃飽了,邊上的寶寶就拉它出來吃嫩草,洗身體,梳頭發。梳洗很認真。人們鄙視壹頭身體不幹凈,毛發不光亮的牛,說別人懶。牛出門後,主人把牛棚打掃幹凈,然後在上面鋪上幹燥蓬松的稻草或茅草,讓牛舒服地度過假期。牛王節期間不允許牛打架,更不允許殺牛吃肉或幹活。總之,牛王節那天,雷公就算下地,也很難動它壹根毫毛。這壹天,主人會陪牛過生日。牛被拉回牛棚後,會在牛棚裏轉悠,修修補補,生怕自己考慮不周,對不起自己心愛的牛。有的人牽著牛出門,到山裏去吃新鮮的草,享受山川自然的喜悅。

在這壹天,人們還會觀察天氣,預測壹年的成功。我希望會是壹個晴天。我先給牛收拾收拾,讓它過個愉快的節日,養精蓄銳,迎接梨耙。其次,這仍然預示著下壹年有望豐收。原來長夏那天對當年的成功略知壹二,農諺說“長夏將下,長夏不下,梨耙高掛。”真的,據說這壹天對農民和世界意義重大。如果這壹天陽光明媚,人們會興奮不已,甚至會認為這是牛王爺爺向世人昭示了自己的吉祥,於是全村都陶醉在狂歡的節日氣氛中。

布依節

“四月八日”是農歷四月的第八天。這是布依族紀念耕牛的節日。在羅甸等地稱為“牛王節”,在鎮寧扁擔山稱為“牧羊節”,在安龍、興義壹帶稱為“開秧節”。在這壹天,每個人都會吃“牛”和糯米,並用糯米或糯米巴餵桶。在貴州外的鎮寧地區,會給小孩子壹只蒸公雞,大人帶著他們去河邊洗澡,抓小魚,吃雞,曬太陽。這個節日在貴州的幾個地區和幾個少數民族都有慶祝,貴陽是最盛大的。這壹天,來自全國各地的苗族、布依族人,身著節日盛裝,從四面八方聚集到桂陽市中心的噴水池、黃平的非雲崖或其他地方,吹奏蘆笛、短笛,唱著情歌尋找伴侶。中年人聚在壹起談心,聊今昔,舉辦各種活動。從白天到夜晚,從夜晚到黎明,他們徹夜不眠,盡情玩樂。

苗族節日

貴陽苗族的“四·八”慶典是規模最大、最隆重、影響最深遠的活動。4月8日是苗族的傳統節日。是苗族的祭祖節、英雄節、聯歡節。人們自動聚集在預定的地點跳舞鼓舞,為民族歌舞帶來鮮花;爬上刀梯鉆火圈...非常熱鬧,有幾萬人。場面宏大壯觀,人們徹夜載歌載舞。每年的4月8日,貴陽及其周邊縣的苗族人民都穿著民族服裝,聚集在貴陽市中心的噴泉區。他們演奏蘆笙和長笛,唱民歌,跳苗族舞蹈來慶祝他們的傳統節日。關於“四月八日”的由來,有很多傳說,主要是為了四月八日埋葬在今天的噴水池裏的古代苗族英雄,代代相傳,成為壹種習俗。苗族同胞家家戶戶都以吃黑米、伴蘆笙歌舞的方式慶祝這壹節日,用悠揚的蘆笙、笛子和清脆的苗族“飛歌”向苗族英雄和祖先致敬。

據了解,按照國家民委的指示,鐘山區於2004年舉辦了首屆“四·八”慶祝活動,此後每年舉辦壹次。2005年,由鐘山區月照彜族苗族鄉委員會、鐘山區月照彜族回族苗族鄉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五屆苗族“四·八”。旨在傳承和保護少數民族傳統節日,發展少數民族地區經濟,促進民族團結進步,宣傳中山,推介旅遊線路,促進鐘山區鄉村原因和民族風情發展,啟動六盤水苗族文化園項目建設。如今,貴陽的“四月八日”已成為貴陽及周邊地區苗族、布依族、侗族、壯族、水族、仡佬族、漢族等民族的狂歡節日,成為展示民族傳統文化的盛大儀式。少數民族青年男女也借此機會,通過他們深情的舞蹈和歌唱找到合適的人。

2008年,“四月八日”活動和六盤水苗族文化月會展示了苗族的傳統表演,如鬥雞、鬥牛、蘆笙節和二重唱。

仫佬族節日

又稱牛王旦仫佬族,是我國人口較少的山區民族。他們自稱“淩”和“荊”。壯族稱之為“布金”,漢族稱之為“仫佬”。“仫佬”壹詞在國語中是“母親”的意思。建國後統稱為仫佬族。絕大多數居住在廣西羅城仫佬族自治縣。

牛勤勞能幹,為人耕田,默默無聞,任勞任怨。他們所需要的只是草和水,但他們能提供很多。因此,許多民族都崇拜和喜愛牛,視其為人類的好朋友,仫佬族也不例外。農歷四月初八定為牛的生日,稱為“牛生節”。這壹天,無論農活多忙,都要給牛放假休息。家家戶戶把牛洗幹凈,把牛棚打掃幹凈,在大門口插上楓樹樹枝,驅趕蚊蠅。並宰殺雞鴨,為“牛郎神”準備酒肉,做黑糯米祭祖。這壹天要給牛餵好飼料,煮好的黑糯米先給牛吃,再給人吃。壹戶家境不錯的人家還把大豆和玉米漚好,和雞蛋酒糟混在壹起餵牛。可以說他們把牛照顧的很好。

關於牛的生日還有壹個美麗動人的傳說。相傳古時仫佬族先民用壹鎬壹鋤耕田,費時費力。壹個叫羅穎的女孩天生聰明、勤勞、善良。有壹天,她去山裏打獵,看到壹頭野牛狂奔亂蹦,村民們在田裏揮汗如雨。她想,要是能抓住這頭牛,為村民們耕田該多好啊!所以她去追野牛。野牛奔跑的時候,它的壹只蹄子被卡在了石頭的縫隙裏,痛得哇哇大叫。羅瑛無力幫它脫困,只好采嫩草餵它,為它唱歌。這首歌很優秀,很真誠,不僅感動了野牛的心,也感動了花朵,感動了草木,感動了月亮。堅硬的石頭也動了,慢慢地裂開了縫隙,牛腳被拔了出來。它跟著羅瑛到田裏,勤勤懇懇地為人們拉犁耙,世世代代耕田。有了牛,地裏的生活就輕松多了。

最近十年,人們的生活改善了,慶祝這個節日更加隆重。節日期間,祭祀牛神的舊習俗已經壹去不復返了,但牛還是會放壹天假。用香茅、嫩竹葉、芒葉等青飼料餵養,用糯米油包裹,有的用黃酒餵養,有的用熟薯蔓配甜酒餵養。此外,人們還會宴請親朋好友,享受節日的歡樂,舉杯祝願繁榮昌盛,五谷豐登。這個節日是壯族同胞的大節日。

  • 上一篇:2021五年級上冊寒假作業答案(語文、數學、英語)
  • 下一篇:學校門口賣什麽零食最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