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如何讓孩子成為有文化的天才

如何讓孩子成為有文化的天才

識字的最佳年齡。

幾歲開始教孩子讀書最好?相信這是每個家庭都關心的問題。從生理上講,童年是大腦發育最快、記憶力特別強的時期。

壹些教學研究和實踐證明,3歲是自然記憶能力和整體模式識別能力的高峰期,兒童可以像接觸其他事物壹樣自然地接觸和認識漢字;4-5歲的孩子壹般都能學會閱讀,識字速度並不比6-7歲的孩子慢。研究還表明,5歲以上的兒童能學會漢字的大部分筆畫,並能用筆畫分析字形和書寫。

壹些專家還認為,當孩子有了模式識別的能力時,可以從頭開始教他們閱讀。也就是說,識字教育可以在寶寶1歲左右開始。

教授識字的最佳時機

當孩子需要閱讀時,家長要盡量滿足。孩子們很好奇。他在環境中看到了這些字,想知道它們是什麽意思。這個時候,他需要知道這些話。當孩子有自己的需求時,他感覺舒服,學習效果更好。所以,家長壹定要在孩子想讀書的時候抓住機會,“趁機教”。

教孩子閱讀的方法。

1)為孩子創造壹個識字的環境

環境是孩子認識單詞的第壹要義。在我們的生活中,每天都會接觸到大量的文字:電視上的廣告詞、食品包裝袋上五顏六色的文字、快餐店的店牌、路邊的路牌,這些都構成了壹個現成的、良好的環境,讓孩子去閱讀。

父母可以讓孩子學習任何他們能看到的東西,比如學習“汽車”(汽車、火車、卡車、警車等。)當他們看到車來車往的時候;看到“樹”就學“樹”(白楊、柳樹、松樹、大樹……)。這樣壹方面可以利用這些漢字的環境效應,通過身臨其境的感受加深對漢字的理解;壹方面也可以培養孩子觀察和提問的好習慣。

此外,家長還可以創造壹個適合孩子閱讀的環境,比如在冰箱、電視上貼上用中文寫的紙片,以及“冰箱”、“電視”等拼音。這些有意識的動作會讓孩子對每天接觸到的東西有字面上的理解,從而加深印象。

2)用繪本故事書教寶寶閱讀。

不要錯過每壹個給孩子讀故事書和繪本的機會。媽媽可以邊點燈邊給寶寶讀書;還可以給孩子講圖畫和書裏的故事,給他們看字卡,讓他們在理解故事的同時記住漢字。

有時候,也可以采取先背書,後認字的方法。反復給孩子講他喜歡聽的故事,直到寶寶能獨立復述為止。這時候我們壹起看書,坐對位置,找到發音對應的字體。需要註意的是:壹定要按照單詞的順序,手指指向單詞,眼睛壹定要看著單詞,此時孩子的註意力壹定要集中。

當孩子有了壹定的識字量,家長也可以用養字的方法。比如故事書講到小牛,就把“牛”拿出來,問寶寶牛吃什麽。寶寶說:“吃草!”然後讓寶寶認識“草”這個詞。

3)“行動”法

父母可以通過做動作讓孩子認識單詞。家長給孩子穿衣服時,可以拿出壹張寫有“穿”字的卡片,然後做“穿”的動作,讓孩子也做“穿”的動作,達到讓孩子動手動腦的效果。

4)兒歌學漢字

朗朗上口的兒歌、兒詩,孩子們喜聞樂見,容易接受。家長可以先教孩子讀童謠,讓孩子背誦自己喜歡的童謠,然後慢慢把童謠裏的漢字壹個壹個教孩子。

5)“找朋友”法

這是壹種用認字來認漢字的方法,適合已經認識很多漢字的孩子。如果孩子認識了“草”的“綠”,遇到了“清水”的“清”,或許就能輕松讀懂。在這個基礎上,父母更容易讓他明白“清”是什麽意思,用在什麽地方。

教寶寶閱讀從哪裏開始?

很多家長沒有意識到,當孩子熱衷於玩角色扮演遊戲的時候,往往就開始有了閱讀的能力;如果壹個孩子不能讀很多,說明他只是在慢慢積累,等著有壹天給妳壹個驚喜。

識字從角色扮演遊戲開始。

當孩子在家假裝醫生,拿著鉛筆當註射器給妳打針,或者假裝服務員,拿著幾張紙假裝這是壹盤餅幹,妳會覺得這個遊戲真的很無聊,就是孩子認知能力低,所以樂在其中嗎?但事實上,多年前國外的研究已經證明,當孩子熱衷於玩角色扮演遊戲時,正是孩子開始有符號概念的時候,他們會逐漸進入識字的敏感期。

角色扮演遊戲不是無聊的打發時間的把戲,而是孩子開始使用“符號”,用壹個抽象的符號代替壹個事物的過程。而這就是單詞識別的過程,也就是用壹個抽象的字符代替壹個物體或者壹種感覺。其實,寫作是壹種“符號”,是壹種“替代”。孩子會用替身,喜歡角色遊戲,所以更容易接受文字。幼兒教育專家、華師大學前教育與特殊教育學院副教授王順梅說,她壹直強調“角色遊戲”的重要性,提倡家庭和學校多玩角色遊戲,這對孩子的發展有很多作用。

當然,也有壹些特殊的孩子,兩歲多就對寫作表現出興趣。在聽故事的時候,他們會不斷地問父母“這個字是什麽”“那個字是什麽”。有的孩子在小班的時候就能拿起報紙看,但這樣的孩子是少數,只占孩子的5%。

識字和智商沒有直接關系。

麥卡錫智力量表常用於兒童心理咨詢,用“語言”、“數字”、“記憶”來概括兒童的智力。識字作為語言能力的表現之壹,也是衡量兒童智力發展的壹個因素。幾乎每個家長都發現自己的孩子在識字方面落後於其他孩子,他們擔心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太笨了。王順梅說,雖然學會自發閱讀、多讀書的孩子確實更聰明,但識字和智商沒有直接關系。

關於孩子是否應該學習閱讀,教育界壹直存在爭議。其中,最重要的是反對壹些“拔苗助長”的現象和壹種超越學齡前兒童身心特點的常見教學方法。之所以認為識字對孩子有影響,是因為實際上教育領域普遍的觀點是,會讀書相對能提高孩子的閱讀能力。試想,壹個有壹定寫作基礎的孩子讀《十萬個為什麽》會比壹個不認識字的孩子更有興趣和動力。

兒童語言專家張明紅副教授認為,兒童閱讀其實非常容易。東方文字,尤其是我們中國的方塊字,具有“象形”或“圖形化”的特點,有利於孩子的記憶。理論上,孩子有了視覺記憶之後,就可以閱讀了。壹般來說,孩子出生後是有視覺記憶的。學齡前的孩子讀書是很自然的事情,不存在要不要讓孩子讀書的問題。

兒童識字應註意的事項

謹慎使用識字卡。

家長有意識地教寶寶認字,不是不可以,但如果沒有壹點專業知識,壹半都會出錯。但是,“不要因為孩子識字慢就把他送到外面什麽培訓班去學識字,這大概比家長教的差。"

至於現在流行的“識字卡”和各種識字課本,專家壹致認為,這種“被動識字”的教學方式非常不適合學齡前兒童。張明紅說,他之所以反對“識字卡”法,是因為這是壹種基本脫離“語言環境”、與語言學習規律背道而馳的識字方式。語言學習中有壹句話:“音離不開字,字離不開句,句離不開文”。真正的語言能力是通過大量閱讀句子和文章,運用語言來培養的。

只要反復展示足夠多的次數來加強記憶,孩子們可以連續兩三個月閱讀單詞是不足為奇的。但這不是真正的素養。這種通過重復來認識單詞的方式,不僅不能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還會讓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當孩子遇到超出自己認知範圍的單詞,或者讀了很多遍也學不會的單詞,尤其是家長不可避免地產生負面情緒時,孩子會對自己失去信心,低估自己的學習能力。這對孩子以後的學習會產生不可估量的不利影響。

相對於“識字卡”,家長最好選擇通過親子閱讀、與孩子高質量的交流、豐富孩子的生活經歷,讓孩子“主動”讀單詞。其實家長要有壹個意識,識字對孩子來說不是主要的,關鍵是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歸根結底,讓孩子讀書,也是為了增強他的閱讀能力。

不過,張明紅也表示,“識字卡”並不是不能用,它可以用來測試孩子的識字水平。但這種“測試”只能偶爾做,尤其是大班前的孩子,更要慎用。因為頻繁的評價,難免增加孩子的壓力。

識字是在行動和感知中進行的。

幼兒園對大班學生進行測試時,發現壹個班的孩子都把“糖”字念成了“甜”。了解了壹下,發現小班的時候,老師曾經在壹個遊戲裏教孩子們認識“糖”這個詞。教學結束後,她特意給每個孩子發了幾粒白糖來加強印象,還特意問孩子們“糖是甜的嗎?”那時候孩子都說“甜”。結果,他們根據自己感受到的真正的“甜”,把“糖”這個詞認成了“甜”。

這是孩子識字的特點,也是家長最需要知道的。學齡前的孩子總是把抽象的符號和直觀的感覺聯系在壹起。通常小學生識字都是從學拼音、記筆畫開始的,但是學齡前的孩子很難接受這些抽象的符號。從這個階段孩子的思維和認知特點出發,應該是整體性、綜合性、參與性的。

事實上,幾乎每個家長都會發現,“七”、“八”等極其簡單的漢字,對於很多小班的孩子來說是很難辨認的。其實這也和孩子的認知特點有關。因為這個階段的孩子對數字沒有概念,小班的孩子壹般能認識四以內的數字。而超出他們認知的“七”和“八”,他們會因為難以理解而難以理解。同樣的道理,很多孩子能知道“可口可樂”這個詞,是因為平時接觸很多,喝了之後依然印象深刻。“黨員”“少先隊員”這些詞太抽象了,學齡前的孩子學不會。

根據這個特點,家長可以設計壹些遊戲,讓孩子參與到構建漢字的活動中,並與漢字聯系起來。這個時候漢字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很多幼兒園都玩過同樣的遊戲:簡單搭建壹個“菜場”,展示壹些簡單的水果蔬菜,上面有文字和對應的圖片,比如“蔬菜”、“蘿蔔”、“土豆”,當然種類也不多,然後玩壹個買菜的遊戲。“妳想要什麽?”“青菜。”“青菜多少錢壹斤?”.....在這個過程中,漢字在不經意間被反復強化,孩子會自發地關註這些漢字。壹節課下來,有些單詞已經被孩子們自發地記住了。連沒讀過的菜場“場”都被很多孩子記住了。

張明紅說,沒有必要專門設計遊戲讓孩子通過參與來學習。其實在閱讀的過程中,當妳給他講故事他也給妳講故事的時候,當妳帶他去公園、商場玩的時候,和孩子討論故事或者他們的所見所聞,幫他分析,說說妳對這件事的看法,社會有什麽規則等等。這樣高質量的互動親子交流,不僅是在向孩子傳遞大量的信息,更是讓孩子通過親身參與和親身感知來學習。

增強寶寶想象力的6種識字方法

1,而識字則引向深意:在教寶寶識字的過程中,家長有各種方式啟發和引導。家長要引導寶寶積極思考“為什麽會發明這個詞”、“這個詞代表什麽”等實際問題,有助於培養寶寶的觀察能力。當然,最好是給寶寶壹個明確的可以解決的問題,慢慢啟發鼓勵。

2.改變識字過程中的固有思維:在教寶寶識字的過程中,培養寶寶想象力的最大敵人就是讓寶寶被動接受已有的現實,保持不變。為了啟發寶寶的想象力,家長可以用幾種非常簡單的訓練方法來幫助寶寶用腦。比如教寶寶左手寫字,雙手寫字。這樣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啟動寶寶的想象力。

3.不要評論寶寶最初的想象力:父母在教寶寶閱讀的過程中,通過告訴寶寶什麽是好主意,什麽是壞主意,來積極培養寶寶的想象力思維,並不是壹個好辦法。寶寶的好想法不能只從普通人的眼光來看。父母要明白很多事情都是磨出來的道理,要給寶寶時間。他們的想象有壹定的空間和時間,否則也會傷害他們的自尊心。

4.重新想象舊單詞不如重新認識新單詞:教寶寶認識新單詞固然重要,但有時通過讓寶寶重新創造已經認識的單詞,也能激發寶寶的想象力。很多時候,比起讓嬰兒認識新單詞,他們更積極地用已經認識的單詞來組成單詞或句子。這是因為他們可以在使用已經知道的單詞的過程中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如果家長不斷地給寶寶塞進陌生的生詞來轉移註意力,結果就是寶寶不斷地填鴨式被動識字,而不是主動去理解和想象單詞的含義和用途。

5.不要盲目吹捧寶寶的進步:在教寶寶認字的過程中,家長要盡量避免誇大寶寶的想象力,把小的進步說成天才的變化。在鼓勵寶寶的時候,最重要的是讓寶寶真正看到自己的進步,而不是壹味的吹捧。

6.問寶寶“妳會怎麽做?”:在教寶寶閱讀的過程中,家長要給寶寶提供壹個問題情景,讓寶寶想出各種解決辦法,比如“這個字或這個詞讓妳想起了什麽”等開放性問題。

在教寶寶閱讀的過程中,培養寶寶的想象力比學習新知識更重要。家長也要意識到這壹點,充分利用教寶寶閱讀的機會,拓展寶寶的想象力。父母尊重寶寶的想象力,就是保護了寶寶的積極性,增加了寶寶的自信心。在教育寶寶閱讀的過程中,家長要真誠地鼓勵寶寶奇怪的想法,不要有不重視的表達或做法,讓寶寶在家長的積極響應中,打破慣性思維的束縛,超越已有知識的局限,提高和發展自己的想象力。

  • 上一篇:我的故事是壹篇優秀的作文
  • 下一篇:旅委員會的競選演說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