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北京小學招生朋友圈

北京小學招生朋友圈

來北京快12年了。

作為壹個4歲多就隨父母從湖南老家來到北京生活的外地人,我已經把這裏當成了第二故鄉。在這裏,我走過了童年,度過了我最珍貴的青春時期。這裏的壹切都讓我著迷,我在這裏經歷的壹切都成了我美好的回憶。

我在城裏上幼兒園。剛到北京的時候,父母在右安門附近租了壹套房。雖然當時不懂事,但對這個地方已經有了自己的印象。我認為這是壹條縱橫交錯的街道。街道上方有很多像蜘蛛網壹樣的電線,各種各樣的車在這條電線下面來來往往。道路兩旁有許多綠樹,也有幾層小樓。在這些街道和小樓裏,有安靜的胡同。有綠樹,有鳥鳴,有夏天拿著蒲扇,穿著馬甲下棋的老爺爺,有冬天穿著棉衣,提著菜筐早早買菜的大媽。我喜歡聽他們說話時的北京話,那種帶有老北京情懷的口音壹直讓我著迷。只是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車,每天體驗著胡同裏人們安靜卻有趣的生活,聽著北京話壹字壹句的抑揚頓挫,就這樣度過了我的幼兒園生活。

後來父母在通州買房,我就選了附近的學校。通州離市區很遠。雖然它已經失去了獨特的老北京風格,但它給了我壹個不壹樣的北京印象。城市裏的胡同不再狹窄,而是有了更寬闊的馬路。因為當時是開發區,剛開始只有零星幾個小區,多是綠地、樹林、農田。我小學六年,各種高層住宅區如雨後春筍,通州從開發區變成了城市。住在這裏,我見證了北京的快速發展。

小學畢業後,我獲得了去城市上初中的機會。還好我上的中學是壹所“花園學校”,有著近150年的歷史。所以,水池裏有魚在遊,學校裏有古色古香的建築。在這裏,我接受了非常高質量的教育,更重要的是,我也深刻理解了北京的文化內涵。

我敢說我永遠不會忘記我在這所學校度過的三年。在這裏我記錄了無數的喜怒哀樂,見證了壹次又壹次的成功。

北京的青少年大多性格外向開朗,也有比較內向的。但無論是外向還是內向,他們都有壹種性格——熱情。他們在我有困難的時候幫助我,完全不把我當外人。我也和他們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個夏天的傍晚。當時校園的空氣中彌漫著盛夏的氣息,學生們借著夕陽在校園裏散步打籃球。晚上,我們都回了宿舍(宿舍在離學校不遠的壹個巷子裏),在老巷子裏溜達,和周圍的同學嬉笑打鬧,品嘗著空氣中美好的味道...這壹切真的是我最開心最美好的事情。

壹直快樂的生活著,感覺自己已經完全融入了北京這座迷人的城市。現在的壹切都是那麽美好,我從來沒有想過離別的時刻會這麽快到來。

但終究還是來了。

即使在北京生活了12年,我不是北京人,但我比北京人強。但是,我的戶口壹直在湖南。無論我在北京呆多久,我仍然是壹個“臨時居民”。由於政策嚴格,我沒有能力把戶口遷到北京。所以在接受了九年義務教育後,我沒有資格繼續在北京讀高中。對我來說,中考也是壹場“借考”。因為從小學到初中,我的身份壹直是“借讀生”...中考填報誌願的那段時間,我第壹次覺得自己真的不屬於那裏。記得有壹次上課,所有同學都在緊張地聽填誌願動員會,除了我(還有其他幾個同樣是外地的同學)根本不用聽。當時我覺得很難受,但我只是埋頭寫作業。回到家,我忍不住了。我把對我沒用的誌願材料拿出來,撕碎,撒了壹地。最後壹個人坐在房間裏默默抽泣...

我知道,它不屬於我。

因為家還在北京,在老家除了親戚沒有熟人,回去很不方便。只好選擇在北京周邊的河北省某縣城找學校。這所學校的形式模仿衡水中學。是全封閉的“監獄式”學校,壹個月只能回家壹次。而且,這裏的條件相當差。剛來這裏上學的時候,我總是很難接受,因為這裏不僅沒有自由,反而是極度的束縛。最重要的是,這裏的壹切都和我以前住的地方太不壹樣了,而且這裏離北京只有100多公裏...

我不是壹個尋歡作樂的人。但是,這種環境和心理的落差,讓我的意誌幾次瀕臨崩潰。在這種情況下,我更加懷念壹切。我想念北京,想念它的老城,想念它的胡同,想念胡同中的北京味道,想念我的初中,想念我初中結交的朋友,想念我曾經擁有的點點滴滴...

但我終究不屬於那裏。

每次熬過壹個月又壹個月,我都慶幸自己終於可以回到那個熟悉的地方。但是不知道從什麽時候開始,我漸漸覺得我所熱愛和熟悉的壹切都變得陌生了。原本在我腦海中完整的壹切,都漸漸變成了記憶碎片。常常,我的腦海裏就像放映機在播放壹部被汙染的電影,壹切都是模糊的,而且常常是斷斷續續的...

到了過年的時候,這種奇怪的感覺更加強烈了。過年的時候網上總有壹個梗,就是北京又上演了壹場“空城計劃”。是的,這是因為大量外地人撤離北京,回家過年。北京人看到如此空寂的首都,總會覺得這樣的平靜來之不易,但有些人不僅感受到了。在他們看來,北京的混亂、交通擁堵、人員混雜,都是外地人造成的。外地人壹走,北京就風平浪靜了。壹切都是外人的錯。朋友圈和空間裏,很多同學朋友都在轉發外地人撤離北京的消息。其他人會說壹兩句外國人有多壞...

看到這句“老外”,心裏極度失落。是的,我在這兒也是壹個陌生人。所以,北京的擁堵也有我們的“貢獻”。直到那時我才意識到我真的不屬於這裏。就算我再想融入這裏,也不可能像當地人壹樣生活。淚水透過孤獨看到的東西是如此模糊,我甚至覺得我和這座城市之間正在慢慢形成壹道悲傷的厚厚的屏障...

但是我美好的過去,我的友情,我擁有的壹切,幾乎都在這裏!

回到北京,我無數次回到那個曾經獨自生活過的熟悉的地方。漫步在那些大街小巷,回想起過去的壹幕幕,壹切仿佛就在昨天。我仿佛看到,那些人又在那裏,照常做著他們該做的事。

喧鬧的街道上,各種車輛依然來來往往。幾個穿著那種校服的少年從遠處走來,我仿佛從他們身上看到了我的影子...

來到後海,避開嘈雜的人群,走在冷清的巷子裏。和我剛來北京時住的地方有些相似,但那個地方已經不存在了。還好在後海還能找到那種氣息。

老房子,老樹,空氣中古老的味道,壹切還是那麽熟悉,壹切還是那麽親切。就這樣,我慢慢地走著,環顧四周的壹切,回想那些時光...

走著走著,時間不早了。胡同裏的大爺大媽們都回家了,家家戶戶的窗戶裏都閃著暖暖的燈光。行人越來越少,周圍很安靜。

我不禁感到幸運。

這個城市的壹切都還在,我愛的東西不會輕易消失。

雖然我們分開了,但我的朋友們並沒有忘記我,他們願意在空閑時間和我見面,談談他們最近的經歷。

就這樣,其實我也沒有失去什麽,只是少了和他們在壹起的時間。疏遠的感覺漸漸消失,壹切仿佛又回來了。

就這樣,不要換,因為

我不屬於這裏,但我喜歡這裏。

?2016.2

後記:

用這篇短文,表達我對北京這座城市的熱愛,以及對以前那些人和事的懷念。其實很早以前就想寫這樣壹篇作文,但是壹直沒有足夠的靈感。直到前幾天去了後海,才找回了那種久違的感覺。接連拍照也拯救了我的記憶。我覺得是時候開始寫了,所以花了四五個晚上才寫完這篇短文。雖然語言可能有些啰嗦,但這些都是我的真實感受。除了文中提到的壹些細節,其實還有很多很多細節讓我印象深刻。可見這個地方對我有多重要。過幾天我又要走了,我要遠離這裏的壹切。而且未來三年,我接觸這裏的機會也不多。也許我真的不屬於這裏,但我會努力回到這裏,努力重新融入這裏的生活。

因為我喜歡這裏。

  • 上一篇:清明節主題班會教案
  • 下一篇: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遠翔實驗學校2015教師招聘信息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