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我的小學校長生涯01

我的小學校長生涯01

摘要:壹般來說,校長的成長是逐步發展、不斷提高、成熟和成功的過程。壹個優秀校長的每壹次飛躍,都需要壹個相對孕育和積累的階段。如果是違背規律的“強行”超越,可能會給總統以後的發展帶來“先天不足”的後遺癥。實踐證明,校長實踐教育思想需要長期的教育行為。從“種種現實表象”的角度,對校長從“出道”到“成名”進行理性透析,進壹步揭示中小學校長的成長規律,同時提出壹些具有壹定參考價值的見解。

關鍵詞:中小學校長成長規律分析

中國圖書館分類號:G620文獻識別號:A文號:1672-8882(2012)08-085-02

作為中國十大明星校長之壹,卓立校長有著48年的教學生涯和20多年的校長工作經歷,致力於“和諧教育”的探索。他把壹所胡同小學變成了國內外知名的學校。66歲時,政府批準他光榮退休,他成為終身名譽校長。他的追隨者繼續實踐他的教育理念。卓立校長的成功軌跡反映了壹個教育規律——校長實踐教育思想是壹種長期的教育行為。然而,在教育落後的廣大地區,短期教育行為比比皆是,人們日復壹日地重復著違背教育規律的事情。很多校長經過艱辛的跋涉,收獲的不是思想的積累和風格的形成,而是身心的疲憊和職業的倦怠。

第壹,當前基礎教育體制下阻礙中小學校長成長的幾種表現

1.校長的“匆匆而過”難成“大器”

目前,影響和阻礙名校長教育思想形成的因素很多,但“終身制”似乎已經成為壹個不可忽視的現實瓶頸。中小學校長、副校長競爭制實施後,中小學校長隊伍壹直在發生變化。有的校長就是做“維護校長”,想什麽都不發生,卻又想考得好。壹些有事業心的校長,因為任期短,壹有起色就會走馬上任。他們只會“種桃樹”,不會摘“桃子”。而接班人未必願意繼續“種桃樹”,也許是“砍桃樹種水稻”。有些新校長對學校的理念不熟悉,會追求短期利益。民間有個規矩,校長不抓考試就辭職,學校成績不好就換。調查顯示,校長的黃金年齡應該是39-55歲。然而,由於頻繁的更替,許多基礎教育學校的校長在45歲後進入弱勢期,校長很難形成自己的教育理念,更不用說實踐了。

2.學校的實體地位沒有得到真正的體現。

在教育相對發達的東部地區,幾乎每所名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鮮明的辦學理念,這與辦學的自主性和辦學者理念的延續性有很大關系。另壹方面,在落後地區,基礎教育學校的單位實體得不到體現,辦學自由發展空間小,創新自主權有限。另外,各種教育教學流程和評價體系過於統壹。每個學校都沒有開發自己的校本課程。學校就像壹個驅動器。所有東西都是從上面抄下來,粘貼下來再保存,造成了千校壹面。

3.校長自身的思想障礙

很多校長奮鬥了壹輩子,卻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麽,思想壹片空白。調查顯示,西部地區部分校長形成辦學理念的思想障礙有兩個:壹是感嘆自己奮鬥成長的環境,認為自己“水土不服”,難以成長為名校長。第二,他們認為自己辦學的獨立空間很小,很難用自己的思想。久而久之,他們就放棄了思考。久而久之,學校領導在工作過程中形成了壹種應付事情的狀態,處於壹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穩定心態。不會思考的校長不會有自己的辦學理念,學校也很難形成鮮明的辦學特色。

二、校長從“出道”到“成名”的理性分析

校長的教育思想離不開他獨特的個人成長過程,他的個性和文化背景對校長教育思想的形成有很大的影響。壹般來說,成熟的校長都應該有自己的教育思想,這些教育思想是由校長的工作經驗和生活經驗的積累而逐漸形成的。名校長的教育思想具有普遍性、系統性和指導性。

(壹)文化背景對校長的人格和風格的熏陶

土:童年經歷。

老話說“三歲看三歲,七歲看老年”,校長的性格或多或少會有童年的影子。雖然我在農村接受的是小學教育,但我的家庭也算是“書香門第”。我爺爺和爸爸都喜歡寫對聯,背國學。我從小就深受中國傳統感恩文化的影響。所以我提倡博愛的理念,認為愛孩子是人之常情,愛學生是做校長的基本職業素養。

2.基石:地方風味

2010電視紀錄片《南行北奔天等人》播出,我無比激動,因為天等人的血液在我體內流淌。據不完全統計,天等約有654.38+0.2萬人長期生活在國外。天等人在上海、北京開了500多家餐廳,在深圳、東莞開了400多家小廠,在南寧開了400多家大小酒店。我壹面是受性格特點的影響,壹面是養育的土壤,家鄉人自強進取。在辦學實踐中,我有壹個“農夫”。

3.營養素:教育背景

學歷決定校長的知識結構,知識結構影響他的職業感受。15歲的時候,我去南寧完成師範教育。畢業後先後到廣西民族大學、廣西師範大學、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北京師範大學、華南師範大學培訓或深造,感受不同學校的教育氛圍,養成了自己寬容、謙虛、多元的氣質。這就是當校長的職業感覺。

(二)關於工作經歷對校長的厚度和眼界的影響。

1989年參加工作,1997年起擔任校長。10在三所學校工作過,從教之路坎坷。10年後相對穩定,所以有了自己相對完整的思考。在這方面,我的感覺是校長相對穩定的位置有利於教育思想的實踐。

(1)積累:教學實踐

優秀的校長首先是優秀的教師,教學實踐是校長成長的必由之路。我教過小學三年級到初三所有年份的語文課。平時壹直寫作不斷,業余時間從事文學創作,發表過壹些詩歌。雖然付出的多,完成的少,但通過多元化的追求,我把自己發展成了壹名“萬能藥”老師。在23年的教學生涯中,我形成了“簡單、紮實、真實”的教育風格,積累了“追求快樂教育,享受教育的快樂”的人生價值觀。

(2)量變:反復訓練

主要領導來自哪裏?來自訓練,來自思考,來自實踐。我擔任校長後,多次參加各種研討會,其中3次去北京,5次去廣西師範大學。最大的變化不是書架上多了壹些寫滿文字的筆記,而是因為我的思想受到了壹次又壹次的洗禮,很多我認為的問題獲得了見識,產生了很多更深層次的思考。實踐證明,反復訓練對校長把握時代脈搏和主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3)質變:閱讀內化

如果校長的教育思想及其教育價值要求不能轉化為壹個完整的體系,那麽這個教育思想就是有名無實的,而有名無實的教育思想是無法穩固的,因為他沒有生命力。這就要求學校管理者要多讀書,多學習,高瞻遠矚,走出去學習新的經驗,向優秀的校長學習,與老師交朋友,做壹個追求學術,堅持學術魅力的高素質校長,用自己的教育理念引領鮮明的辦學風格。“用文化引領人們關註教育生活”是我15年探索教育管理後積累的管理理念。

(4)蛻變:洗盡鉛華。

壹個校長要科學合理地表達自己的辦學思想並不難,但要通過文本的本質將自己的思想有個性地呈現出來就不容易了。鮮明的個性,更能顯示出校長對辦學的獨到見解。如北師大的“學而優則仕”,體現了教師的人格魅力;廣西師範大學的“尊師重道,尊重音樂群體”;北京時嘉胡同小學提出了“壹切為了學生,壹切為了未來”的理念和山東李希貴提出的“構建學習型組織,促進教師主動發展”的理念。結合這些名校的校訓和辦學理念,都體現了“育人”的工作原則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校長要培養自己的語言駕馭能力,學習古人細心“推敲”的精神,努力做到“誓言不足為奇”。“校長要鍛煉自己的文字能力,用妙語、經濟提煉自己的辦學理念,展示自己的辦學理念。

校長的教育思想實踐是壹種長期的教育行為。落後地區的校長很難成為名校長,既有地域的原因,也有教育的“短期效應”。種種教育表象似乎都在說明壹個道理:培養校長必須遵循校長成長規律。對於剛出道的校長,主管部門要多給壹些空間和時間,不要急於求成;對於做出成績的“名校長”,可以根據情況在任期上采取靈活的政策,不必拘泥於壹種模式。如何遵循教育規律,讓年輕校長盡快成長起來,讓“有名”校長克服職業倦怠,擡高二次創業曲線,延長教育壽命,是各級政府在推進校長任期制改革時需要認真思考的事情。

  • 上一篇:壹年級英語小故事。
  • 下一篇:請拿出壹份小學六年級語文試卷,人教版(1-6)。①看拼音,寫單詞;②補語;③辯論詞;④選擇聲音;⑤填空。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