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的歷史和由來是什麽?

雲南省紅河州建水縣的歷史和由來是什麽?

建水在雲南南部以其古老的文化而聞名。建水曾是臨安府所在地。其古文化、古建築不僅建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建水市,而且分布在轄區各處。僅縣城以西13公裏的團山村,就是壹座百年建築,外地人到此壹遊無不驚嘆。?

團山(彜語:有金銀的地方)村建在半坡上,100多戶人家,全是磚木結構的樓房。這裏古色古香,門庭若市,就像壹座龐大而豐富的古建築博物館。歷史的滄桑就藏在其中。在這裏觀光讓人產生懷舊的感覺,給人的感覺是時間序列的逐漸偏移在這裏似乎變慢了。

縱觀這100多戶人家的深宅大院,讓我產生壹種懷舊情緒:按照解放初的土改運動,這100多戶人家無疑都是大地主。但按每戶所占耕地面積來看,並不算土地豐富。壹百多年前,這些古建築的建造者都是窮人。都是在壹個老錫礦發了財,但在抗日戰爭初期都沒落了。他們的後代除了祖輩留下的這份奢華的財產,沒有任何財富。就像我們現在看到的,人們的生活和普通山民壹樣貧窮。

張家公園

建水市有個“賈珠園”,團山卻有個“張家園”,鮮為人知。

張家花園,位於村東北,建於清光緒三十壹年1905,占地面積3495平方米,建築面積2950平方米。平面布局由朝門有圍墻的外門、第壹庭院、中庭院、第三庭院、祖庭、外碉堡組成。* * *房屋119,天井2655。

張家花園的建造者不像賈珠花園那樣富有,而是壹個窮人。能夠建造如此宏偉華麗的花園洋房,簡直是《天方夜譚》般的奇跡。

店主名叫張家林,他有兩個兒子,壹個叫張國壹,另壹個叫張國民。因為家境貧寒,兩個兒子長大後都出去幫助江湖了。做了點小生意,賺了點小錢後,他們回老家買了些馬,帶到壹個老錫礦去給老板運土荒,得到壹點報酬維持家庭生活。漸漸熟悉了礦上的環境,兩兄弟發現給人壹擔土還不如采礦賺錢,於是拋棄了土的擔子去采礦。那時候的寬礦不屬於任何壹個人,誰有力氣開采就歸誰。錫礦價值很高,可以賣給冶煉廠。張哥在蓮花洞裏揮著鶴嘴鋤,舉著鋤頭。他不知疲倦地工作,壹天下來筋疲力盡。他收集的礦石日復壹日地堆積,很快就堆積了壹百多塊石頭。當時礦石是用石頭量好批量賣給冶煉廠,然後進山洞繼續開采批量出售。積攢了壹筆錢後,我在下河溝自建冶煉爐,買礦石冶煉大錫出售,收入大大增加。生意壹年比壹年興隆發展。冶煉爐從壹個增加到三個,常年雇傭工人冶煉。當錫錠積累多了,他們就雇了壹個馬幫,把它們運到紅河邊的曼豪港,從河口經越南水運到香港。當時有個老頭在香港開了個貿易棧賣大錫,賣到歐洲各國,獲利頗豐。張哥有錢了,就擴大貿易,把生意做到昆明、上海等大城市,財源滾滾。發了財就回老家團山買地蓋房子。先建了五間廂房,後建了三晉院民居和花園祠堂。正當張哥哥的礦業生意蒸蒸日上的時候,他的哥哥突然得了急病去世了。弟弟張國民悲痛地埋葬了哥哥的遺體,撐起了整個企業,把生意做大了。先後買下長老塘、高老塘等幾個礦,成為個舊富裕的錫礦人之壹。張國民在老家原有房屋的基礎上,將房屋擴建成庭院,在花園後面修建假山,種植花草,美化環境,同時修建防禦性的警衛室和炮臺,成為團山村獨立的私人樓群莊園,如同土豪的隱居之地。據推測,張的家人是被雇來保護家人安全的。

張國民和他的兩個兄弟見過世面,所以他們很自然地在住宅的結構和裝飾上跟上時尚。他們買的是好的木材,磚木結構,木屋是兩層小樓,裝修花哨高檔,不惜高價聘請能工巧匠雕梁畫棟。正殿檐上雕刻花鳥魚蟲獸人物;門楣上畫著五顏六色的畫,窗戶上鑲嵌著各種圖案。請當地書法家在屋墻外寫唐詩宋詞,請畫家畫國畫竹、菊、梅、山水人物。這是錦上添花。華麗典雅的字畫作品裝點著房子的墻壁,為其增光添彩,呈現出壹種奢華的氛圍,像壹個博學多才的富貴書生。我們四處閑逛,欣賞各地房屋的雕刻技術和字畫作品。雖然年代久遠或破損,但都是佳作。

中級人民法院內,樓道、走廊環繞,居民樓為二層木質建築,屋頂為瓦片。柵欄的底部鑲嵌著雕花磚。房子的門窗都裝飾著精美的花鳥圖案。天井是用花架和石缸搭建的。後院是“走角樓”,即兩排木樓連成直角。樓道直通的樓裏都設有祖先牌位。大門左側的花園,頂部有壹個高約兩米的臺基,兩邊掛著高蹺,底部是壹個方形的大池塘。池塘邊的石柵欄上等間距豎立著許多方形石柱。石柱上端雕刻成工字形或圓形寶頂;有些被雕刻成獅子和老虎的形狀。正對著橋臺中央的壹個石柵欄的正反面,刻著“活潑潑地”“活潑秘”的銘文。據說院子裏原來種滿了各種珍貴的花草樹木,房子裏還有很多門窗。有句話叫“百花齊放,百雕門窗”。它的房屋結構典雅,富麗堂皇,裝飾豪華,僅次於賈珠花園。可想而知,這麽大的房子和莊園,不知道要雇多少傭人來搞環衛,養花木。

解放戰爭時期,張家花園後裔張痛恨國民黨的腐敗統治,加入了中國建水縣委地下黨領導下的統壹戰線組織的“九人小組”。現存的左吊腳樓是當時舉行“九人小組”活動的地方。張家花園現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我們參觀時,房子是空的。由於年久失修,建築群因壹片衰敗的荒涼景象而失去了往日的輝煌;房屋的雕刻和繪畫布滿了歲月的痕跡,有些已經損壞脫落。當年的奇花異草美景不復存在。因為沒人管,所以壹切都很亂。在漫遊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雕刻精美的動物模型在“文革”期間被撞得粉碎,顯示了滄桑。池塘上方寬敞的房子成了團山村小學的教室。許多塑料袋、飲料瓶和各種雜物被扔進了大池塘,黑色的池水表面長滿了綠色的青苔。它的文化景觀已經黯然失色。

由於缺乏維護和管理,張家花園的壹些墻壁已經倒塌,壹些房屋受到損壞,失去了原有的完美和光彩。然而,透過這些古建築,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美,老壹輩工匠建造房屋的智慧,也可以想到張家由窮變富時的風景。可以說,這座宏偉的莊園是從個舊錫礦回來的。壹百年前,張氏兄弟白手起家,憑著自己的雙手努力開采和經營錫礦,造就了如此龐大而宏偉的城堡莊園。這聽起來不可思議,但張家花園是歷史的照片。

將軍府

我們遊覽團山村,看到壹戶人家掛著“將軍府”的牌匾,很醒目,我們就進去參觀了。

“將軍府”不是將軍的官邸,而是下級軍官的宅邸。房子建於清光緒三十壹年1905,占地880平方米,共有38間房屋,7個天井。屋內雕梁畫棟,花鳥魚蟲,浮雕人物,繪畫,匾額,五彩繽紛,氣勢磅礴。能夠建造如此寬敞的住宅,必定有著非凡的淵源。主人後代的父母都不在家,家人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他們只知道造房子的老祖宗叫張合。

據知情人透露,張赫小時候喪父,由母親撫養。當我6歲的時候,我看到我的家庭真的很窮,所以我和我的表弟張凱去了壹個舊礦謀生。在錫礦做童工長大,在荒郊野外度過童年的張合,性格開朗,膽子大,喜歡交朋友,待人真誠,重名譽,廣交朋友,朋友很多。他簡陋的住所經常擁擠不堪。朋友來找他出謀劃策,商量對策,漸漸在礦工中樹立了威信。當時去個舊挖礦的農民工來自四面八方,大多以區域為集群合夥,各自占壹個地盤。哪裏有礦上為了富礦吵架打架,張合就出面調解糾紛。他從公正的立場判斷誰是誰非,做出果斷的決定。看到他是個男人,政府任命他為維護礦井的警察隊長。張合不負重任,適時承擔責任,自然讓建水籍礦工受益匪淺。大家不再擔心被外人欺負,反而放心采礦煉錫,利潤豐厚,財源不斷。人們紛紛回家建豪宅。張合在維護礦上秩序的同時,配合本村人治理大溪,自然發了財,在團山建起了自己的住所。

1911年,辛亥* * *起義爆發,個舊廠礦發生滇南土匪頭子李少宗搶劫案。已被任命為管道營長的張合,帶領群眾平息土匪,抓獲土匪數百人,就地執法,保護礦產。雲南巡撫蔡鍔得知土匪已被平定,立即召見張合了解事情經過。蔡鍔得知此事已得到妥善處理,便任命張合為個舊國軍第四營管道經理兼巡視員,並授“狄將軍”牌匾掛其府邸。因此,村民們稱章和夫的房子為“將軍府”。

民國元年1911年,張合與張雲貴發生爭執,不久在個舊被殺。噩耗傳來時,他的母親胡悲痛欲絕,在《點聲日報》上發表聲明,堅持要求政府嚴懲兇手。張合的屍體被埋在了山腳下。聽了這話,蔡鍔非常難過。他親自為張合題寫了墓碑。碑文寫道:個舊國軍四營管張合墓,滇軍大將、滇軍總司令蔡鍔拜書。在民國年,他在農歷十二月的第三天祭祀姬旦。

張赫從小打拼,長大後開創家族事業,他努力奮鬥才走到了人生的輝煌。然而人註定是不幸的,在他風華正茂的時候,卻意外身亡,認識他的人無不嘆息?

張合去世後,他的母親胡適勤儉節約,撫養獨孫的遺孤,挑起管理個舊廠務和團山田產的重任。同時,為了教育下壹代,將二院的廂房改成了“讀書樓”,聘請了壹位老師教育後代,直到她老死。

張合蓋的房子在團山算不上最大最豪華,但因為他和他母親兩代人的不凡經歷而享有盛譽,而且“將軍府”的裝修也別具壹格。“三段式”大門的門楣和嵌在墻裏的瓷磚上浮雕著“三段式連續上升”的圖案,顯示著主人的地位和身份。壹進庭院,三坊壹墻,庭院用大石缸和花架搭建。石缸裏裝滿了水,用於滅火和養魚。缸壁正面有“觀魚躍”四個行書大字,兩側為詩詞。我們參觀時,水箱裏沒有水。正殿檐下的六扇紗門分別刻有“封侯掛印”、“鹿鶴同春”、“大象崛起”、“鯉魚躍龍門”、“獅子繡球”、“何琳托印”等雕刻或浮雕圖案,每種圖案都有壹個典故,都體現了我們的傳統歷史文化。那些奇妙的組合藝術壹次又壹次把人們引向美的境界。仔細欣賞,發人深省,壹切都充滿幻想和色彩?正廳兩側是廂房,房屋兩側板墻上端的方形窗欞上刻有枇杷、柿子、石榴、荔枝、核桃等雕刻圖案,仿佛果實累累的森林花園裝點著住宅,表達了主人對環境自然之美的欣賞。

正殿屋檐四周也有裝飾,藝術品味更高雅。有當地名人題寫的格言警句、書法、國畫等數十種,堪稱藝術珍品。

進入二院,有臨安?建水原名?知府為胡題寫了年號,壹些宗族成員用紅底金字匾祝賀胡670歲壽辰,匾上寫著“金玄詠吟”、“宋新和書”、“百鳥望君”、“德光”等字樣,表達了張家對這位母親在逆境中成長的敬仰之情。

概述這些雕刻、書法、繪畫和匾額題字水平很高,把“將軍府”點綴得光彩奪目、豪華氣派,具有濃厚的文化氣息。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木結構和雕刻技術已經過時,壹些字畫已經損壞和脫落。業主的後代已經無法修繕,環境衛生也沒有那麽幹凈,說明現在的業主沒有祖輩的財力和文化素質。但是,古建築留給後人,包括留給業主以外的人的,是壹種中國傳統的民居建築文化,是壹頁歷史,是壹種藝術,是壹種智慧,是壹種精神,供後人欣賞和學習。

參觀完“將軍府”,我們想到了房子的建造者張鶴。帶我們參觀的建水縣文聯副主席謝恒知道張鶴的墓在哪裏,於是帶我們去參觀。我們走出寨子的上端,沿著田埂爬上壹個小坡,分支進入壹片菜地。在菜地的壹個角落裏,我們看到幾座墳墓蜷縮在山麓。我們壹個壹個地尋找,找到了張合的墳墓。墓碑很小,蔡鍔寫的碑文是正楷,書法功底深厚,字體工整細膩。但是,壹個小小的墓碑想要裝下所有的字,就會被壓縮,被雕刻的又小又擠。好在字跡刻的很仔細,保留了原本的風格,每個字都清晰可見。然而整個墳墓被山土擠壓,長滿了草,仿佛沒有負重。我感慨地說:“蔡鍔生前沒留下多少字跡。這是我第壹次在這裏看到。這塊墓碑應該用文字來保護。”謝恒自然不能做主,但他希望能引起縣裏有關部門的重視。

黃恩福

走到寨子中間,看到壹戶人家的大門口掛著壹塊寫著“黃恩福”的金匾,於是轉頭去看。

什麽是“禦府”?據報道,房子的建造者是張書元,他在出生後不久就失去了父親。年輕的母親朱遭受了沈重的打擊;她的精神支柱崩潰了,她失去了生命支柱。她非常痛苦。封建社會的女性被“三從四德”的枷鎖束縛,不能再嫁。為了生存和撫養孩子,我們不得不在地裏幹活。壹個很年輕的寡婦,作為家裏的主要勞動力,要養活包括公婆在內的四個人,真的很辛苦。然而,聰明的朱努力工作,每天早起在田裏工作。辛苦了壹天,晚上還是給全家人紡紗織布。她通過多年的努力養家糊口,以德孝敬公婆,養育後代,平時與鄰裏和睦相處,頗得大家同情和尊重。

當年輕的張書元長大懂事後,他看到他的母親太苦了,所以他和寨裏人壹起去了壹個舊礦,以換取壹點報酬來幫助他的家人。就這樣,壹年又壹年,張書元從小到大,以礦為家,省吃儉用,壹直到40多歲,終於積攢了不少錢,回家蓋房子,報答母親。

張書元和其他人壹樣,建了壹座三坊壹照壁五院的房子。後院有三間六耳房;後山角樓連著三個大廳。房子建於清光緒末年,占地1,885平方米,建築面積863平方米。平面布局由兩個大天井、六個小天井、六個過道和壹個帶兩個入口的庭院組成。主樓有37個房間,完成於宣彤統治的第壹年。前院花房是接待客人的地方,請工匠雕琢圖案進行裝飾,精致典雅;遊廊上的“八仙獻壽”圖案具有創新性;窄和龍方板上有9個6寸的人物浮雕,兩側是八仙,為壽星慶生。人物栩栩如生,具有鮮明的身份特征,從祥雲迷霧中走來,展現了魔幻夢境的境界。

朱沒想到兒子這麽好強,人到中年還能蓋這麽有錢的房子。她已經六十歲了,知道兒子壹生的辛苦不亞於自己,心中充滿了愛和幸福的感覺。寨裏的人們欽佩和尊敬張書元壹家的辛勤勞動和豐衣足食。由於朱壹生辛勤勞作,並幫助隔離實業,老人事業興旺,子孫滿堂,贊譽有加,聲名遠播。縣長知道後,深受感動。臨安知府為了表彰朱的德行,上書上級政府,這封信總是要轉交給朝廷的。清廷為表彰朱恪守當時的封建禮教,授予他“黃表”牌匾,並允許他在大道上建立“孝坊”,以示其德。

張家為此準備了材料,選定了地址,請工匠下了石腳。村裏的人認為牌樓建在兩村交界處,不利風水,反對。雖然這件事是朝廷允許的,但是張家為了顧全大局,遵從祖上的家訓,放棄了這個工程來祭祖。準備好的石頭和工匠雕刻的壹對石獅子已經存放了80多年。到1986年建水縣東門花園修復時,張書元的後人將保存完好的石獅捐贈給了政府。

  • 上一篇:關於四年級好單詞好句子的思考
  • 下一篇:小學生三年級做家務的作文怎麽寫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