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兒童教育經歷

兒童教育經歷

六篇兒童教育經驗論文綜述

平日裏,我們心中難免會有壹些新的想法。如果有這樣的機會,就要好好記錄,這樣有助於我們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我的經歷應該怎麽寫?以下是我收集的6條兒童教育經驗。歡迎閱讀,希望妳會喜歡。

孩子的教育經歷1做壹個好孩子的第壹任老師是每個家長都要經歷的。從孩子落地的那壹刻起,我們就責無旁貸地承擔起撫養他、教育他的責任。我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可能在教育孩子方面比較有經驗。在這裏,我想和大家探討壹下關於教育孩子的問題。

首先我要強調的是,我們既然是孩子的父母,就不應該讓父母幫我們教育下壹代。因為我們的父母和我們的孩子之間有代溝,他們的教育方法和思想在當今時代已經過時了。如果我們希望我們的孩子成為21世紀的人才,我們需要自己來做。雖然我們和孩子之間有代溝,但他們仍然比祖父母更容易接受我們的想法。現在很多家長因為各種原因忽視了親自出門去教育培養我們的下壹代。

我自己就是壹個“職業”媽媽。自從有了孩子,我就放棄了工作,專心在家帶孩子。我在養他的同時也沒有忘記好好教育他,給他打好基礎。在他剛學會走路還不會說話的時候,我跟他說,媽媽把家裏打掃得很幹凈,妳不要隨便放玩具,會讓原本幹凈的房間看起來又臟又亂。雖然這孩子不會說話,但我相信他能明白我在說什麽,也能看到我在做什麽。每當他把玩具放得到處都是,我都會在他身後撿起來,放回他的玩具盒裏。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明白了他的玩具不應該放在地上或其他任何地方。當他不玩的時候,玩具必須放回盒子裏。從那以後,他每次玩玩具,都會從盒子裏拿出壹兩個,不想玩的時候再放回盒子裏。雖然這是壹個小小的舉動,卻讓我的孩子養成了愛幹凈的習慣。還有就是和大人說話。我跟他說,跟比自己大的人說話壹定要說“妳”。妳,我,他,只能用和自己同齡或者比自己小的人來稱呼。見到老人壹定要叫爺爺奶奶。遇到和爸爸媽媽同齡的人就叫叔叔阿姨,遇到和哥哥同齡的人就叫哥哥或者姐姐,這才是好男孩應該做的。在我的教育下,我的孩子不僅贏得了鄰居的稱贊,也贏得了學校老師的稱贊。

在學習上,我的孩子更積極。妳回家要做的第壹件事是洗手,然後做作業。不管他有多少作業,他都會在吃晚飯前認真完成。從壹年級到四年級,他沒有養成檢查作業的習慣。五年級的時候,他主動要求檢查作業,因為他知道不檢查作業對他不好。我不太擔心孩子的學習。順其自然是比較明智的。比如他考的不好,成績不理想。我沒有罵他,但也不是無動於衷。我的孩子會默默地感受到我的失落和期待,他們會更體諒我是在給他留面子。這個時候他就會下定決心,下次考試要給我壹個驚喜,給自己壹個交代。

其實我們的孩子都是21世紀的“神童”。他們可能在某些方面比其他孩子強很多,這就需要我們作為家長多觀察多發現了。我個人不同意壹概而論。比如我聽到壹個專家說,孩子要多表揚,少批評。我認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個性。如果壹味的尊重專家的建議,只對孩子說是,可能對壹部分孩子有幫助,但更多的孩子是好是壞。當然,我們也不能總是挑孩子的毛病,這樣孩子也不會有好結果。最重要的是我們作為父母要用心和孩子溝通,和孩子親近,及時發現孩子的優點,及時糾正孩子的錯誤,及時幫助孩子處理困難的問題。我們不能總是把自己放在父母的位置而忽視孩子的自尊,也不要總是把孩子的尊嚴放在第壹位而忘記自己作為父母的責任。為了我們的孩子,我們應該抓住機會,不斷改變,總結許多專家的想法。該尊重孩子的時候壹定要放棄尊嚴,該提醒孩子的時候要壹針見血,該鼓勵孩子的時候不要吝嗇更多的好言好語,該原諒孩子的時候要表現出100%的真誠,讓孩子知道我們錯了,希望他們能原諒我們。看到孩子不需要任何條件和理由,就原諒了我們。這個時候,我們做父母的心裏有沒有愧疚,為什麽壹直抓著孩子的辮子不放,久久不肯放手?

我和孩子有時像朋友,有時像母子,有時像戀人。像朋友壹樣,我會和他平起平坐,和他分享他的快樂和煩惱;像母子壹樣,我會把長輩的經驗教給他,把父母的願望告訴他;像情侶壹樣,我會和他壹起撒嬌,我會讓他覺得自己是個男人。我需要他的保護,他的謙遜和他的愛。這樣,我的孩子每天都會在快樂中健康成長。

學習質量不全是孩子自己的原因。我曾經強調過,只要班上有壹個學生考了壹百,就說明老師的教學水平很高,老師沒有錯。但不能說我們的孩子考不到100%就是傻逼。其實很多孩子都是因為家庭因素。他上課不聽講,腦子裏全是亂七八糟的東西。這些事情可能和我們家發生的事情有關。我們沒有把他們放在心上,但是孩子們因為我們的話或者長輩的壹個決定而心煩意亂。這不僅影響孩子的學習,也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此時,家長要冷靜思考。我們的孩子更關心他們的父母和他們的家嗎?作為父母,我們不應該責怪老師任何事情。雖然我不是人民教師,但我想在這裏為我們最應該尊敬的老師說壹句話。我們家長只需要帶壹個孩子,哪怕壹個孩子我們也不壹定能教育好,但是老師要教育全班三四十個孩子。這些孩子各有利弊,讓老師壹個個了解,壹個個理解。我覺得就算我們是老師,也是不可能的。更何況孩子的基礎教育是我們給的,他基礎不好。怎麽才能讓老師改變他?

說了這麽多,只是我個人的看法。其實我相信每個家長都知道這些庸俗的道理,只是沒時間顧及自己的想法罷了。希望作為家長,從現在開始關註孩子,關註孩子的存在,和老師壹起為孩子的未來搭建壹座橋梁。我們的孩子很優秀,我們做父母的和老師壹樣光榮偉大。為了我們的下壹代,該做的時候就去做!

孩子的教育經驗第二條首先,我想說說我自己作為家長的錯誤教育方法:

第壹,總覺得離不開孩子,不是說孩子離不開我們父母。總覺得孩子離不開我,什麽都做不好,因為這樣往往會因為孩子導致大人之間的不愉快,也幹擾了孩子的獨立成長。

第二,我經常喜歡幫孩子解決問題。給孩子整理衣服、被子甚至玩具,不願意讓孩子主動做家務,總覺得孩子太小做不了,總覺得“三十而立”還太早。

第三,我理解對個人隱私的尊重,但有時候當孩子有心事的時候,我馬上就想去了解人格,盡力去提問。其實我就是想搞清楚原因,滿足自己想幫孩子解決的願望。但是真的適得其反。如果孩子不想告訴父母自己不想說的話,那麽真的不要強迫父母說出自己不想說的秘密。

對孩子的教育要以身作則,包括為人、有禮貌、善待老人。再窮的家庭,也不可能有“野心”。如果它不懂如何對待和尊重別人,那麽它的知識再高,也說明它沒有文化。

其實說到孩子的教育,我們都是還沒畢業的“學生”。沒辦法教。我相信所有家長都無所適從,我只是聽壹些好的推薦。我也很在意孩子的成績,但是沒必要太在意孩子的排名。

我不喜歡讀死書的孩子。他們成績好,缺乏性格。他們自私,沒有同情心。教育這樣的孩子是徹底的失敗。培養孩子,我還是認為要發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從“仁、義、禮、智、信”入手。學會做人,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孩子的第壹任老師就是我們的父母,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做“人”是最終目的,學會做人是每個人的根本。

兒童教育心得第三篇前天看了王老師的《兩次從壹個小品說起》,不禁想起了“生活需要觀眾,生活需要掌聲”這句話。不知道在哪裏看到過這樣壹句話。但是我覺得很好,很對!

暑假的時候,我陪兒子去健身房遊泳。因為不會遊泳,我讓同學帶著孩子,讓他們自己進去。我們去街上散步。過了幾次,兒子對我說,媽媽,妳也進去吧。沒有妳我很無聊。妳就看著池子,我就覺得踏實了!想想我經常給他加油,立個牌子什麽的,他會很激動!我是他的觀眾,我會為他加油!

中午,吃完飯,我在房間休息,用杯子喝水。突然壹個孩子過來報告:老師,老師,他們都在黑板上亂塗亂畫。

哦,妳該怎麽辦?

我告訴他們不要亂塗亂畫,但他們不聽。

我讓他先離開。我喝了口水,放下杯子,向教室走去。我走到門口,看到壹排孩子在黑板上塗鴉。我輕輕地走過去。“哦,我的上帝”是壹群小畫家。“他們都畫畫來慶祝新年。他們看到我,並沒有四處散開,而是還在那裏開心的畫著,還不停的說。

真的嗎?

嗯嗯紛紛點頭!

妳們太棒了!多好的壹幅畫啊!我又看了看那個做報告的同學。他沈默了。我問他:他們在塗鴉嗎?他搖了搖頭。也去玩吧!

班裏有幾個孩子性格內向,落後於其他孩子。當他們學習數字的構成時,他們經常感到困惑。在課堂上,我經常叫她的名字。壹開始,她沒有舉手。我還發現她不舉手老師就會叫她。對了,我會表揚她,孩子們也會鼓掌以示鼓勵!她主動舉手,同學們大概都看到了。每次她舉手答對,大家都給她掌聲。她聽到的掌聲越來越多,臉上的笑容越來越多,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雖然成績還有點落後,但是她整個精神狀態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變得更加健談活潑了!

還有壹個男生進來連名字都不會寫。開學三天,書只剩三分之二了,新發的兩本書已經畫完了。有幾次去他家,我看到他坐在電視機前的茶幾上看電視,他的父母在廚房幹活。通過和家長的多次溝通,家長也意識到了不足。就像我說的,我每天在廚房幹活,讓他在廚房練習寫字。如果他寫對了,進步了就可以看電視了!經過壹段時間的訓練,我真的進步了。那天我表揚了他。放學的時候,他媽媽來接他。孩子們圍著他媽媽說:今天老師誇他字寫得工整!他媽媽羞澀的對我笑了笑,孩子也笑了!語文課,老師問哪些動物冬眠,他舉手說蛇。學生們給他熱烈的掌聲!他笑得好開心!

想想看,不管年齡多大,人在被認可被欣賞的時候總是很開心的!更何況是個孩子,想起網上表情包附帶的壹句話:這裏應該有掌聲!真的覺得很可愛!我想我會努力做壹個好觀眾,給我的孩子掌聲!

孩子的教育經驗第四條人們都說父母是人生的第壹任老師,所以良好的家庭教育很重要。下面說說我的教育經歷:

首先,幫助孩子有壹個正確的態度

家長壹定要幫助孩子提高對作業的責任感,讓孩子明白每天保質保量按時完成作業是他作為學生的職責,就像爸爸媽媽每天上班都要全心全意做好自己的工作,沒有討價還價的余地;家長也壹定要幫助孩子提高對作業重要性的認識,讓孩子明白做作業是掌握知識不可缺少的壹部分,是學習的延續和拓展,是鞏固知識、提高學習成績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不是可有可無的。

第二,努力提高孩子的興趣

利益是影響人們行動的重要因素。它能讓人喜歡從事壹項活動。但是有些孩子學習興趣低,自我意識差,每天都要硬著頭皮和老師家長打交道。他們能拖就拖,做不到就盡量回避。對於這類孩子的作業問題,家長要從培養和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入手,想辦法改變孩子被大人強迫學習的狀態,讓孩子成為“我愛學習”和“我要學習”的主動學習者。

第三,全心全意做作業

有的孩子寫作業不專心,“附加動作”太多。有時候他們會四處看看,摸摸這個摸摸那個,而其他人則喜歡聚在壹起邊做作業邊聊天,或者喜歡邊聽音樂邊看電視邊吃零食邊寫作業。當然,這樣的三心二意並不能保證作業的質量和效率。所以,家長要要求孩子做作業時註意力集中,不做與作業無關的事情,不要在課桌上放雜念,不要在孩子做作業時打擾孩子:“妳今天在學校表現好嗎?得到老師表揚了嗎?”“妳餓了嗎?要不要吃零食?”“妳做了幾門課?”還有多少?"

第四,合理安排作業

家長要教導和督促孩子合理安排和處理每天的作業。例如,他們應該密切關註學校的作業,不要把他們能在家裏完成的壹切。放學後玩不夠,直到精力消耗的差不多了再做作業;準備好學習工具(磁帶、水彩筆、空白紙、書本等。)做作業之前,也不要等到臨時用了才找;做作業的時候,要把題目看清楚,看仔細,再動筆。在沒有發現題目不對或者沒有按照題目要求做之前,不要做。作業中遇到不會做的題,可以先繞過,先做其他會做的題。不要就此打住,浪費不必要的時間。

第五,註意勞逸結合

孩子們做作業時應該動動腦筋。如果孩子長時間思考問題而不休息,大腦就會疲勞,大腦就會運行緩慢。這時候孩子的學習效率會降低,錯誤率會增加。這時候如果給孩子適當的休息,疲勞緩解後學習效率會提高。壹般來說,小學生寫作業不要超過半小時到1小時。

第六,加強能力訓練

又好又快地完成作業還需要壹些基本的能力,比如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手和眼的協調性等。有些孩子因為協調能力不足,寫作業很“慢”,寫作業時頻頻擡頭低頭,降低了閱讀和寫作的效率和準確性。對於這類孩子,家長首先要加強對他們視知覺能力和動作協調能力的訓練,讓他們多做籃球投籃、乒乓球、剪紙、走迷宮、跳繩、滑冰等課外活動。

七、作業前復習。

作業的目的是讓學生正確理解和記憶所學的生詞、語法、定義、定理、公式,更好地鞏固知識。孩子作業的質量,是建立在對老師在課堂上傳授的知識的掌握上的。如果課堂知識沒有掌握,學過的內容沒有消化理解,作業自然就做不好。所以,為了順利完成作業,可以要求孩子在做之前先看書和參考資料,復習完之後再開始寫作業,而不是為了省事,回家就寫。

所以,筆者認為家長應該用自己的行為和正確的方式去影響和教育孩子,讓孩子在家裏感到輕松愉快,從而讓孩子保持健康積極的情緒。

這幾年,作為奧城小學的壹名普通教師,在熱心教育事業發展的教育部門領導的安排下,我有幸有了再次學習的機會。在此,非常感謝關註當前社會教育思想的領導們,不僅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學專業水平,也引導了我有些迷茫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傳統文化——弟子規”的講座讓我印象特別深刻。

記得第壹次聽教育專題講座。那是幾年前我和壹個朋友在暨南大學聽愛的教育。雖然當時深受感動,但覺得應試教育的觀念很深,很難實現。漸漸地,聽了幾個這樣的專題報告,我覺得把這種教育理念傳遞給我的學生並沒有那麽難,只是需要有意識地從老師的語言中滲透出我們現在的教育理念。

這個關於門徒規則的講座教我們如何生活,如何過快樂的生活。肖老師和陳老師給我們舉了太多幫助孩子改善情緒的例子,讓我感受到了他們的大智慧。在我的筆記裏,我覺得每壹句話都值得記住,可惜還是有壹些重要的東西沒有寫下來。有句老話:“想幫助別人的人,先幫助自己!”所以,幫助我們的學生改善心情,首先老師自己也要有這種心情。

孟子講的四種心境:孝道是否提高;羞恥感是否有所提高;尊重是否提高;是非判斷是否提高。壹個人的知識水平是靠什麽來判斷的?是基於學歷嗎?如果壹個人大學畢業,卻不孝敬父母,他有知識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所以壹個人的知識水平不是以學歷為標準的。肖老師說:“弘揚聖賢文化——傳統文化之類的道路,最深的感受就是古代文學壹句話就能落實,現在就能做到,現在就能幸福。”聽完之後,我回想起《弟子規》裏的話,也有同感。人生沒有偶然,只有因果。比如壹只鳥在小男孩臉上拉了壹坨屎,他應該會想“為什麽拉在我臉上?”我小時候肯定是用彈弓射鳥的,所以現在就是往臉上拉屎。我應該感激他沒有給我更認真的回報。"

孩子有孝心,就能發掘各種能力。教孩子的關鍵在於情緒的引導。比如老師獎勵妳壹顆糖,徒弟的規矩說:長輩在先,晚輩在後。妳自己吃的還是給妳媽媽吃的?自己吃的話,舌頭會甜壹陣子。如果給了媽媽,忍住欲望,心裏會甜蜜壹輩子。妳會選擇什麽?我給我媽吃,她不吃怎麽辦?然後妳可以說:“妳要讓我做孝子,妳就吃吧。”再比如:如果爸爸出差回來給妳帶了禮物,妳拿著是什麽感覺?爸爸那麽努力,妳卻帶著壹顆愛的心去接受,而不是壹份禮物!妳怎麽看待班上考試成績最差的同學?有沒有壹顆關愛的心?如果考得好,妳是什麽心情?是沾沾自喜還是總結經驗?考不好怎麽辦?是焦慮、煩惱還是從結果中尋找失敗的原因?答案顯而易見。

有的孩子粗心,如何改掉他的粗心?事實上,我們可以在生活的點點滴滴中看到它。只有改變這個習慣,才會改變這種學習問題。所以,肖先生說,“我們可以把每個人的這種壞習慣看成是壹種垃圾,壹旦發現,就可以馬上改掉。”那麽妳會在很多事情上做得很好。"

壹件事成功了是好事嗎?這取決於心智的進步。如果這次成功了,妳還沾沾自喜,沾沾自喜,這是下次失敗的征兆。改善心情是好事,不改善心情是壞事,因為做任何事情心情都是左右為難的。

電視上有些歌手根本聽不出自己唱的是什麽,要不要向他學習?妳的是非判斷如何?不要學聽不清楚的東西。人生有兩樣東西:時間和光。時間是無限的,但生命是有限的。所以要珍惜每壹天,把有限的時間用在有用的地方。心情好了,其他才能提高,心情下降了,就會種下苦果。

俗話說:“吃苦耐勞;享受快樂,消除快樂。”作為老師和家長,我不能讓孩子受這麽多苦,所以從小就要培養快樂,從小就要多幹活,有能力就擦桌子掃地,要有為家庭服務的意識。長大後要受益,要成為壹個有用的人,而不是社會上的“寄生蟲”。只有老了才能享受幸福,風雨同舟才會過來。

所以,我們做教育是大事,是天下之事。雖然我們沒有孔子的思想那麽大,但是當我們每壹個老師把這些優秀的傳統聖人文化傳遞給學生的時候,不也是促進了整個社會的教育發展嗎?我們的內心會不快樂嗎?

什麽是真正的“愛”?用心感受對方的需求,就是“愛”。怎樣才能真正愛自己的孩子?剛完成教學任務?其實所有的教學都要關註孩子的心態,我們的教學目的就是幫助孩子改善心態。當孩子犯錯的時候,是壹個很好的機會,我們可以幫助他們改掉“壞習慣”。當孩子沒有犯錯的時候,我們可以表揚他們對的地方,而不是他的名字,所以要抓住每壹個機會,幫助學生不在結果上打轉,不在表面上打轉,而是抓住問題。我想這就是我們作為教育者的“壹條心”。

兒童教育心得第六條開學以來,我有幸閱讀了顧明遠先生寫的《從兒童的角度談教育》壹書,感觸頗深。該書精選了數十篇顧明遠關於教育的散文,內容涵蓋:教育理念、素質教育、教書育人、教師發展、童心與教育。文章的選擇主要是基於基礎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視角,淺顯易懂,發人深省

1.在教育理論壹章中,顧老師從宏觀的角度分析了教育過去的弊端、今天的變化以及未來的發展,帶領我們走出對教育的認識誤區,以全新的視角看待今天的教育。說實話,在我看這本書之前,我對教育的認識還是比較模糊的,也能看出當今教育的弊端,但我壹直認為這是無法改變的。中國的高考制度沒有改變,所有的改變都是空談。我以為教育改革是教育部的事,和老師關系不大,所以在學校轟轟烈烈的變化中盲從,心理抵觸。看完這本書,我的心靈豁然開朗,腦海中對教育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晰。在書中,我不僅看到了今天教育工作者為改變教育現狀所做的努力,也明確了我們作為普通教師應該做些什麽來改變教育現狀。顧老師說:21世紀的學生必須掌握以下四項技能:1、思維方式:創造性和批判性思維、解決問題、決策和學習能力;2.工作風格:溝通協作能力;3.工作工具:信息技術和信息處理能力;4.生活技能:公民,生活和職業,以及個人和社會責任。那麽,作為教師,我們要成為為每個學生設計最佳學習環境的設計者,引導學生正確選擇和處理信息的引導者,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困難、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幫助者,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育教學活動。

第二,在關於素質教育的文章中,顧老師“為每壹個學生提供最適合的教育”的觀點讓我耳目壹新,也讓我看到了自己在教育理念上的誤區。以前我壹直認為教育要公平,但是顧老師提出教育既要公平,又要有差異,有差異才能真正做到公平。他的口號是:為學生提供最適合自己的教育,讓每壹個學生都能成功或健康成長。差異教育就是因材施教,即以學生為本,以人為本。所以,給學生提供最合適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也是最公平的教育。要實現教育的公平,教師應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潛在能力,設計適合每個學生的最佳學習環境,引導學生正確處理不同的信息,培養他們克服困難的毅力和經受挫折的品德。第三,在教書育人方面,顧先生把道德自覺作為教育的最高境界,有自己的行為準則,並在沒有他人監督的情況下堅守。他提出德育首先要讓學生形成壹種習慣,二是讓他們在活動中明辨是非。德育就是在實踐的過程中,在活動的過程中,通過壹些矛盾,壹些鬥爭,使學生的思想得到提高,矛盾解決後,道德水平提高壹步。同時,在活動中,學生可以表現出遵守規則、克服困難、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與同伴交流的能力。

此外,在教師發展章節,顧老師要求教師走出知識越多越好的誤區,把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因為知識不等於智慧,讀了很多書卻不思考,不聯系實際,就成了死書,讀了死書就成了書呆子。為了把知識變成智慧,我們需要靈活地學習和運用知識,在知識應用的過程中產生疑惑和矛盾,在解惑的過程中產生智慧。因此,有必要組織更多的學生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成長,激發他的思維,提高他的興趣。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為了節省時間,用最少的時間向學生灌輸更多的知識,通常不組織或很少組織學生活動。這樣做的結果看似省時高效,其實是把學生當成了接收知識的機器。只有老師講,學生被動聽,把已有的結論告訴學生。即使學生記住了這些結論,也是掌握了知識。事實上,學生不知道知識生成的過程,不思考知識的未來發展,學生沒有活動。活動可以啟發學生的思維,只有通過思考才能增長智慧。

總之,讀了顧老師的《從兒童視角談教育》,讓我大開眼界,不僅讓我對當下的教育改革有了全新的認識,也讓我知道自己的教育觀念有哪些偏差,並及時做出調整。我會把從顧老師那裏學到的教育理論運用到我的教學實踐中,讓我的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

  • 上一篇:聖季芳大學的校史
  • 下一篇:四年級講文明,樹新風,手抄報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