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對端午節的五點個人理解

對端午節的五點個人理解

端午節是流行於中國和漢字文化圈其他國家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戰國時期楚國詩人屈原於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自盡,後人也把它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以下是我整理的關於端午節的五點個人感受。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妳有幫助。

更多端午節相關內容推薦↓↓↓

介紹10傳統節日端午節作文。

小學生必須背誦端午節的古詩。

2022端午節主題口號大全

2022年端午高速免費嗎?

個人對端午節的理解1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的壹個傳統節日——端午節。我的家鄉是江西贛州。每年這個時候,我家鄉的人們都要賽龍舟吃粽子。

又是壹年端午節,我在這個熱鬧的節日裏度過了快樂的壹天。

早上起床後壹直在下雨,直到十點多才轉下來。過年去姥姥家的路上,要過西河,看見河上有五六艘龍舟急速駛來。此時,河堤兩岸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壹條青龍,壹條金龍,壹條火龍,還有其他幾條龍船,都坐著20多個勇士,每個人手裏都緊緊握著槳,使出渾身解數。岸上觀戰的人,有的高聲呼喊,為自己的船只歡呼;有的沈默,但心裏都有自己的船,都在暗暗鼓勵。勇敢的船夫們聽著這激昂的吶喊,都舉著力氣揮舞著船槳,身後的水濺起浪花。寬闊的江面上,波濤滾滾,兩條龍舟正朝橋上沖來。壹局下來,雙方勢均力敵。緊張刺激的比賽場面讓人嘆為觀止。比賽結束後,沒有人想離開。每個人都站在岸邊,享受著帆船賽帶來的無窮樂趣...

在我家鄉的端午節,家家戶戶都吃茶葉蛋和粽子。端午節過後,細菌多了,粽子的葉子有殺菌作用,吃了可以預防疾病。端午節粽子有很多種:堿水棕、綠豆棕、花生棕、豆沙棕、臘肉棕...各有特色,口味各異。解開藤蔓,剝開粽子的葉子。紅粽子藏在甜甜的粽子裏,鹹粽子裏的白粽子冒著熱氣,散發出獨特的棕色香味。兩個粽子放在壹起放在壹個盤子裏,與兩個閃閃發光的紅白寶石競爭。糯米在燈光下晶瑩剔透,真的很棒!

家鄉的端午節,妳給了我多少歡樂和喜悅!端午節粽子香,龍舟響,應聲蟲雙!端午節所揭示的是地道的鄉愁,是壹種古老的傳統,是對詩人屈原愛國精神的敬仰和贊美。吃著地道的家鄉粽子,看著精彩的家鄉龍舟賽,心裏別有壹番滋味。

端午節的個人感受2

端午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壹。每年端午節,爸媽都會帶我去外婆家過壹年壹度的端午節。

在端午節的早上,我們打算去買艾草。我們把買來的艾草放在門裏,有的放在窗戶裏,有的壹動不動地站在門口,仿佛威嚴的士兵在門口站崗。那壹天,整個小區都彌漫著壹股淡淡的艾草香味,插在門上的幾千條艾草藍圍巾在門口飄著,非常漂亮。因為這種綠色芳香的艾草寓意是:驅蚊驅蟲,驅災避邪。

馬上就要中午了,家長們會給孩子系上五色繩。顏色為:藍、白、紅、黃、黑,分別代表木、金、火、土、水。五色繩的位置也快樂的不壹樣:有人系在手上,有人系在脖子上,有人掛在腳上。五色繩不僅系在不同的位置,還有很多好聽的名字,比如;長命繩,辟邪繩,開心繩等等。

吃完午飯,馬上就下午兩點了。大人會給我們壹個特別的澡。這個浴池很特別,因為它的水。洗澡水是用艾草、魚腥草、毛草等十幾種植物做成的。因為據說洗了這個“植物浴”之後,今年妳身上就長不出東西了。

馬上就要吃晚飯了。是家人團聚的時候了。在各地打工的遊子,沒事壹定要回家吃團圓飯。這壹天,餐桌上的菜肴可以豐富,有象征年年有余的魚,有象征牲畜興旺的雞鴨等等。

晚飯後,又是我們最興奮的時候了——買香包。香囊是形狀各異的香囊,有的是三角形,有的是心形,有的是圓形,有的是長方形。它們不僅形狀不同,大小也不壹樣,大到手掌,小到巧克力,裏面的東西也不壹樣,有的是甜甜的糖果,有的是各種小玩具。香囊象征鳥語花香,萬事如意。

我家鄉的端午節是獨特而難忘的。

端午節的個人感受三

壹年壹度的端午節即將到來。每次到端午節,心裏都會很激動。這種莫名的激動,不僅僅是因為端午這個世界“非遺”的文化分量,更是因為她對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文化滋養,因為她源於民族,回饋了民族帶來的驕傲,因為她根植於我們每個人的堅韌。

端午節追求和諧,文化包容性強。端午節我們都很熟悉,但恐怕很多人回答不出它有多少個別稱。據統計,端午節的名稱有20多種,如端午、端陽、重陽節、端午節、天中節、夏節、五月節、嫦娥節、普傑節、龍舟節、玉蘭節、屈原節、午時節、女兒節、迪拉節、詩人節、龍舟節、午時節、元宵節。

所有的稱謂都有其來源。比如端午節的“段”字就是“初”的意思,所以“端午”就是“初五”的意思。根據歷法,五月是“正午”月份,所以“端午節”逐漸演變成了“龍舟節”。《燕京歲時年譜》記載:“初五為五月初五,‘段’字音譯亦蓋戳。”端陽節根據《荊楚紀年》的記載,是仲夏,因為仲夏爬山,太陽當空,五月是仲夏。它的第壹個下午是在陽光下爬山的好日子,所以它在五月的第五天被稱為端陽節。中秋節屬於十二地支。農歷五月是中秋節,五與五諧音,所以端午節也叫中秋節或中秋節,有些地方也叫五月節。僅僅是它的名字,就向我們傳達了如此多的信息。我覺得是因為端午節的文化包容。

端午節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之壹,很有代表性。有些人認為端午節是壹個龍的節日。聞壹多先生對端午節的考證表明,端午節是古代吳越舉行的圖騰節日,實際上是壹個龍舟節。第二種理論認為,端午節是為了紀念楚國愛國詩人屈原之死。據《禮記》記載,端午節起源於周朝的蘭花浴。根據四說,東漢蔡邕的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先賢而推廣的。五種學說認為,宋高澄所刊端午源於春秋時期,越王勾踐天天操練水軍。這是“端午十論”之前的“五論”。源自端午節的歷史典故和文化經典數不勝數。世界上沒有壹個節日像端午節這樣有如此豐富的文化“裝載量”。以端午節為核心的文化,像太陽壹樣放射出她的文化光芒。

端午節是加強民族文化認同、維護國家統壹、民族團結和社會和諧的重要精神紐帶。2006年5月,國務院將其列入第壹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審議批準將中國端午節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使其成為中國第壹個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節日。這大大增強了我們對民族文化的認同。同時,當我們享受節日的美好氣氛時,端午節也在潛移默化地用她的熱情感染著我們。在這壹天,我們會吃粽子,賽龍舟,掛艾草,艾葉,爬山,射柳等。在這壹天,年輕人唱歌跳舞,老年人享受天倫之樂。......

關於端午節的個人感受4

5月5日,是端陽;門口都是香。抿粽子撒糖;龍舟歡天喜地下水了。“這樣的兒歌唱出了端午節的習俗,也唱出了端午節的味道。

中華民族的很多傳統節日都和吃有關,比如元宵節,中秋節的月餅,端午節的粽子。土地分南北,各個年齡段的人都在端午節吃粽子。這是傳承了幾千年的文化。粽子的香氣不僅是壹種民俗,更是壹種濃濃的家國情懷。

除了粽子,端午節還有其他吃的東西。雖然這些食物因地域差異略有不同,但煮雞蛋、喝雄黃酒的習俗還是比較普遍的。尤其是關於喝雄黃酒,看過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的人,都會對這種讓白蛇原形畢露的酒印象深刻,進而對端午節喝雄黃酒的習俗印象深刻。

目前已經不是物質匱乏的時代了。無論是粽子,雞蛋,還是雄黃酒,都可以隨時購買食用。但是這些東西的味道只有在端午節的時候才更獨特,因為那時候我們不僅僅是在吃壹種食物,更是在吃壹種文化和傳承。那壹刻,端午吃東西是在滋養我們的胃,也是在潛移默化地滋養我們的心。

甜甜的粽子在滋養我們的胃和心,端午節的習俗和活動也在滋養我們的心。求福、迎福、驅邪是中國傳統節日的普遍主題。起初,端午節只是為了在盛夏驅除疾病和強身健體,後來,祭祀和紀念屈原的元素實際上更具傳奇色彩。在熱播劇《四仁美》中,有壹個場景是屈原慶祝端午節的。很多人對此提出批評,說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屈原本人怎麽過端午節?其實這真的不是編劇開的玩笑。在先秦時期的《穆傳》等古籍中,就有關於劃龍舟、吃粽子等端午節習俗的記載,可見端午節的出現早於屈原。

紀念屈原理論之所以廣為流傳,其實是中華兒女對愛國主義的認同。屈原是壹位偉大的愛國詩人。他為人正直,學識淵博,卻屢遭小人陷害和排擠,甚至被楚王流放。當秦軍攻打楚國都城時,屈原悲憤交加,毅然投江自盡。正是因為屈原對國家真摯忠誠的愛,後人才願意相信端午節是為了紀念屈原,這種紀念延續了兩千多年。端午節,註入了愛國主義,蘊含了中國人剛正不阿、憂國憂民、浪漫詩意的人文思想,也凝聚了中華民族的“根”和“魂”。這樣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感情是最寶貴的財富,能夠滋養人心。

有人說端午節變成了“粽子節”,這是我們無法回避和否認的。端午節和其他傳統節日壹樣,確實有“瘦身”的現象。但是關於端午節的保護,國家壹直在努力,民間也壹直在努力。2006年,國務院將端午節列入第壹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起,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09年,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世界非遺節日。這些努力和措施是為了恢復端午節的習俗和傳統,傳承和延續端午節的文化。

個人對端午節的理解5

中國的傳統節日蘊含著深厚的民族文化精髓。在過去相當長的歷史時期,我們壹直對傳統節日漠不關心,以至於在西方文化的沖擊下,中國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變得越來越淡化。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逐漸遠離傳統節日,越來越少的年輕人關心中國的傳統節日,也很少有人知道這些節日的由來和淵源以及內涵。更加尊重傳統文化和民俗,自豪地向全世界介紹中國博大精深的古文化和迷人的傳統習俗,是中國成為大國,尤其是文化大國的標誌。

端午節所隱含的對民族精神品格的追求,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無價的。它和中國的其他傳統節日壹起,包含了我們祖先幾千年的精神遺產。如果這種傳承在我們這壹代被斬斷,那將是整個民族的極度悲哀。對於其他文明的優秀成果,我們應該兼容並蓄,主動吸收其積極成分,但絕不能丟掉自己固有的文化血脈,丟掉自己的主體性。

傳統節日文化是壹個民族共同創造和享受的民俗文化,有助於形成壹個民族的強大凝聚力。其中蘊含的審美情感和趣味及其精神影響是巨大的。中國人之所以是中國人,是因為這些東西包裝了我們。如果拋棄了中國的民俗文化,包括端午節文化,那麽我們就不是壹個完整的中國人。傳統和現代並不矛盾。如果我們的社會同時感受到高度的現代和傳統,如果妳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妳會感到非常舒服,既現代又傳統,壹個民族的自尊和自信就會得到維護。

總之,中華民族在其悠久的歷史中創造了燦爛的傳統文化,這是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標誌。傳統節日作為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法寶。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如果能夠辯證地繼承、發展、改革和創新,必將使中華民族傳統節日成為塑造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

中國傳統節日蘊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應該大力發掘和弘揚。要讓民族文化資源鮮活永恒,還必須找到孕育內在驅動力的平臺——啟蒙——國家層面的國民教育和微觀層面的個人實踐。國民教育使民族文化資源具有廣泛認同的社會價值尺度,成為民族文化價值觀的組成部分;而個性化的修養和計劃生育,給了民族文化的因素壹個潛入人們日常生活,然後“潤物細無聲”的渠道。能夠在個體心靈中生根發芽的文化資源,是不隨時間流逝而搖擺的強大“聖體”。也要通過大眾傳媒搶救和拍攝即將消失的東西,對仍在傳承的東西進行精心的報道和引導,尤其是在網絡化時代,可以通過各種形式進行系統的宣傳。至少通過傳統節日文化的傳播,讓大眾了解我們的前輩和祖先是如何思考的,每個階段過著怎樣的生活。這種社會發展到我們今天的社會,有了壹些新的變化和發展。

五篇關於端午節個人感受的相關文章;

★ 5個人對端午節習俗的感受

★關於端午節的5篇文章。

★端午節五大難忘感受

★端午節快樂,450字,5點個人感受

★關於端午節的5篇文章。

★關於端午節的5篇文章

★個人感受精端午五例

var _ HMT = _ HMT | |[];(function(){ var hm = document . createelement(" script ");hm.src = "/hm.js?6732713c 8049618d 4 DD 9 c 9 b 08 BF 57682 ";var s = document . getelementsbytagname(" script ")[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s);})();

  • 上一篇:萬科金潤華盛頓怎麽樣?好不好?值得買嗎?
  • 下一篇:數學知識點總結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