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小學生想象力繪本

小學生想象力繪本

兒子壹歲的時候,爺爺送給他壹個電動警察玩具。小警車能跑,有音樂,兒子很喜歡。有壹次,二爺爺帶著孫子在家玩,孩子走了,他就打滾把小警車開走了。最後爺爺決定送他壹輛小警車。

下午,兒子去爺爺家,發現自己的小警車不見了,傷心了好久。後來經歷了幾次類似的事件,我意識到這對兒子的傷害很大,告訴爺爺奶奶:孩子的東西是孩子的,不要隨便送人。

在壹些家庭中,家長習慣性地把孩子的東西當成自己的私貨,在其他孩子來家裏玩的時候,為了所謂的面子,強迫孩子和別人分享自己的玩具,或者不顧孩子的意願,自己送人。如果孩子不願意,就給孩子貼上“自私”“小氣”的負面標簽。

為了給那些有著自私小氣想法的孩子平反,日本童書作家Shinsuke Yoshitakeshi在繪本《我的橡皮筋》中以壹個普通小女孩的視角,向我們發出了“我壹直想要壹件只屬於我自己的東西”的聲音。也許在大人眼裏,“橡皮筋”壹文不值,很普通,但在小女孩眼裏,“它不屬於別人,它是只為我而存在的橡皮筋!”

今天我就說說我的橡皮筋所傳達的“產權意識”問題,我不會從繪本的創作者和特點、兒童教育、繪本的解說三個角度給妳。

1,中年繪本的頂級流——吉武之之助

幾年前,日本繪本圈出現了壹位知名度很高的作家,出版了他的第壹本繪本《這是蘋果嗎?也許是“40歲的時候。這本繪本壹經出版就廣受好評,獲得了由3000名日本壹線店員評選出的MOE繪本書店獎第壹名,由1.2萬日本小學生評選出的“我最喜歡的兒童讀物”第三名,以及日本產經少兒出版文化獎和藝術獎。

在隨後的幾年裏,新藤義孝出版了十幾本繪本,如《我擺脫不了它們,有原因》、《爺爺的天堂筆記本》、《接下來發生了什麽》等等,都獲得了好評。作品長期位居各大暢銷書排行榜前列,總銷量超過654.38+0萬冊。繪本還被翻譯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中文等多種語言,深受世界各地讀者的喜愛。

2.誰說雞毛蒜皮的小事不夠?從普通瑣事中梳理出被大人忽視的孩子的想法。

據說新藤義孝小時候是壹個膽小內向的男孩子。這種性格讓他比別人更敏感,更善於從家庭小事中觀察和梳理孩子的內心想法。

繪本《這是蘋果嗎?可能?”是基於壹個小男孩放學回家,看到桌子上有壹個蘋果,突然有了壹個想法:“也許這不是蘋果。”開始的奇思妙想...

繪本《我脫不下來》是我洗澡時脫不下衣服的散漫現象,貼近我孩子的生活體驗...

繪本《我的橡皮筋,我不給妳》以壹根偶然發現的橡皮筋為故事,講述孩子的財產權意識。

…………

看完了吉竹新介的大部分繪本,妳會發現,作為壹個男性繪本作家,吉竹新介的感情真的很細膩。他非常善於從家庭生活中的小事中讀懂世界,用孩子的日常生活經驗來拉近孩子與繪本的距離,讓孩子明白自己被父母認為“不禮貌”的行為,其他大人也能理解。理解代表認同,被認同包圍的孩子會更有安全感。

3.腦洞大開的日常故事,充滿了幼稚的想象力。

腦洞大開的日常故事是信介義紀繪本的另壹個特色。繪本《我的橡皮筋,我不給妳》裏,小女孩有自己的橡皮筋,腦洞大開:

在Shinsuke Yoshitakeshi的繪本中,雖然小女孩的腦洞大開,但這些奇思妙想都來自孩子們熟悉的日常生活場景,只是通過幻想讓生活體驗變得有趣而已。這種用熟悉的事物引導孩子想象力的方式,不僅可以提高孩子對生活中事物的認識,還可以幫助孩子養成思考的習慣。

1,“我壹直想要壹件只屬於我的東西”——孩子產權意識的敏感期來了。

兒童教育專家孫瑞雪在解釋兒童的敏感期時進行了改進。大人習慣分享東西,孩子不願意。大人習慣貢獻玩具,孩子要看情緒,看物體。

孩子不願意和其他孩子分享自己喜歡的玩具,說明孩子進入了產權意識敏感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說:“我的,這是我的!”不要!"

現實情況是,當自己的孩子不願意分享玩具,其他孩子在旁邊打滾的時候,大多數家長都會很沒面子,和孩子商量把玩具給其他孩子玩。被孩子拒絕後,會給孩子貼上“小氣”的標簽,有時父母會強行搶玩具給其他孩子玩。

在這種人際交往中,我們成年人不考慮孩子的想法,強迫孩子遵從自己的意識。最後往往委屈了孩子,給孩子留下了不好的童年陰影。但在《我的橡皮筋,我不給妳》中,新藤義孝完全是從孩子的角度出發的:

從野介義武的文字和插圖中,我們不難感知到,小女孩有著強烈的欲望,想要擁有真正屬於自己的東西,而野介義武列舉的三件瑣事,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現象:被他人使用,強行分享,借用。

無論哪種,對於孩子來說,物權都是模糊的。孩子們沒有權利發自內心地決定物品。也就是說,孩子在處理物品時沒有安全感。對他們來說,這個東西表面上是屬於他們自己的,實際上他們沒有決策權。

物權意識作為自我建構的壹部分,只有在兒童的自我意識覺醒時,才會憑借對物品的所有權來區分自己與他人。如果父母每次都讓孩子學會分享,把自己的玩具給別人,孩子心裏會覺得不僅是別的孩子,自己的父母也會把自己的玩具拿走。在這種思想的支配下,孩子會更加害怕失去,會更加渴望擁有。

事實上,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產權意識是培養安全感的重要壹環。孩子有決定自己財物的權利,可以選擇分享,也可以選擇拒絕。無論妳做出哪種選擇,妳都應該尊重妳的孩子。只有當孩子感到被尊重和安全時,他們才願意分享。

2.“媽媽!媽媽!把這個回形針給我!”——符合幼兒興趣多變的發展特點。

在我的橡皮筋的末端,我不會給妳,有天才的壹筆。小女孩和她的橡皮筋經歷了壹段奇幻旅程後,橡皮筋斷了,但小女孩並沒有沈浸在悲傷中,而是去尋找另壹個只屬於她的“寶貝”。在最後壹幅插圖中,小女孩正在和她的新寶寶——壹個回形針——玩耍。

我很喜歡壹件事,但是有壹天我不喜歡了。這對於成年人來說是壹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但對於年幼的孩子來說卻很正常。在超市哭著要玩具,回家兩天都不喜歡;妳不喜歡玩的玩具,別人撿著玩的玩具,妳搶著玩的玩具等等,也叫“偶然利益”。

孩子年齡越小,興趣改變的現象會越明顯。由於幼兒的註意力容易在心理上被轉移,持續時間短,所以他們堅持和忍受無聊的自控能力還很弱。

正是因為對兒童心理的精準把握,新藤義孝創作出了真正貼近兒童生活的繪本。這不僅讓孩子感到被理解,也讓家長用簡單的故事了解孩子多變的內心世界——孩子突然喜歡突然不喜歡都是正常的,既不是任性,也不是無理取鬧。

繪本《我的橡皮筋,我不給妳》用壹個橡皮筋的簡單故事,告訴我們壹個關於產權意識的問題。在這本繪本中,我們不僅要把故事講給孩子們聽,還要把其中的深意傳達給他們。產權意識和想象力是分析這本繪本的關鍵詞。

1.角色扮演:我的就是我的,妳的就是妳的。妳不能拿走它。

從2歲開始,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萌芽,而自我建構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產權意識。通過區分“妳的”和“我的”來區分自己和這個世界。

隨著物權意識的萌發,兒童的攻擊性也開始增強。兩個孩子玩玩具,高興的時候壹定要把別人的玩具占為己有;當壹個孩子照看另壹個孩子的玩具時,他必須抓住它。不管是哪壹種,孩子打架都是不可避免的。

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既不能強迫孩子學會分享,也不能說孩子小氣自私。最恰當的方式是承認孩子有決定玩具的權利。妳可以分享,也可以拒絕。

如果妳是主持人,妳可以告訴孩子“這個玩具是XX的最愛,妳要得到他的允許才能玩。”還有,作為客人,要告訴孩子玩別人的玩具要經過主人的同意,不要去搶。另外,不管去誰家,都要帶壹個孩子喜歡的玩具或者書。如果可以,兩個孩子可以交換著玩。如果沒有,妳也可以玩自己的玩具。

在家裏可以和孩子玩角色扮演遊戲,讓孩子在遊戲中找到雙方都滿意的解決方案。

2.幻想遊戲:在想象的世界裏釋放孩子的思想。

在《我的橡皮筋,我不給妳》中,小女孩把橡皮筋做了壹系列的用途,比如綁情書、當耳環、當秋千、當飛機、拯救地球...

家長在給孩子讀這本繪本的時候,也可以利用小女孩的奇思妙想,問孩子類似的問題:妳的小火車除了拉貨還能幹什麽?妳有什麽寶貝?妳的寶寶能用它做什麽?等等,用問題給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給平時常見的事物賦予新的活力,和孩子壹起來壹場奇幻的奇幻之旅。

《我的橡皮筋,我不會給妳》作者新藤義孝從壹個全新獨特的兒童視角講述了財產權意識。無論是“每個人都想要自己的寶貝”,還是小女孩關於橡皮筋用途的奇思妙想,都是在說產權問題,而“只屬於”的關鍵是我們擁有物品的決定權。

表面上這是壹本討論產權意識的繪本,但內心深處,可能也是壹本討論人生決定權的繪本。在孩子自我意識的建構期和物權意識的敏感期,希望家長能放下所謂的面子,把選擇權交給孩子。

玩具是孩子的,生活也是。如果父母更自私,他們的孩子會有更多的選擇。

  • 上一篇:煙臺招商馬貝拉營銷中心電話是多少?
  • 下一篇:小學科學呼吸系統是如何工作的?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