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什麽是校園欺淩,有哪些表現形式?

什麽是校園欺淩,有哪些表現形式?

很多孩子都遇到過校園欺淩,校園應該是壹片凈土。近年來,校園欺淩現象屢屢打破學校應有的平靜。

2020年6月29日,15歲的袁某某輟學到安打工,被幾名技校同學引誘到興平。敲詐未果,於是被群毆,然後打車到酒店繼續毆打。第二天,受害人被發現死亡,埋在富寨鎮張耳村壹座廢棄房屋旁的麥田裏。

據中國新聞網2022年7月8日報道,6月27日,江蘇沭陽壹初中女生在廁所被扇耳光的視頻引發網絡關註。

2019至2020年,華中師範大學教育治理現代化課題組(以下簡稱“課題組”)在山東、廣東、湖南、湖北、廣西、四川等全國六個省份進行了實地調研,分別對省會城市、地級市、縣級市的中小學進行了抽樣調查。樣本覆蓋了東、中、西部地區65438多所中小學中的138所。調查數據顯示,校園欺淩發生率為32.4%。

什麽是校園欺淩?

“惡霸”是英文單詞“bully”的音譯,意思是欺負弱小,恃強淩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成員國將每年6月165438+10月的第壹個星期四定為“反對包括網絡欺淩在內的校園暴力和欺淩國際日”。

校園欺淩通常發生在力量不對稱(體力、社交力等)的學生中。).更普遍接受的欺淩定義是挪威學者Dan Olweus的定義:“壹名學生長時間反復受到壹名或多名學生的負面行為影響”。

2020年,我國修訂的《未成年人保護法》認為,學生欺淩是指發生在學生之間,壹方故意或者惡意通過肢體手段、語言和網絡進行欺淩、侮辱,造成另壹方人身傷害、財產損失或者精神損害的行為。

校園欺淩不僅發生在校園內,也發生在校外,甚至網絡上。

校園欺淩離我們的孩子有多近?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2019年發布的《數字背後:終結校園暴力和欺淩》研究報告收集了144個國家的相關數據顯示,在全球學生中,平均有1名學生經歷過校園欺淩。32%的學生在過去壹個月中至少被校園欺淩過壹次。

2017騰訊新聞進行了公眾對校園欺淩認知的調查。數據顯示,在參與調查的3.6萬名網民中,超過壹半的人親身經歷過校園欺淩,24.2%的人曾經欺淩過他人。在這些欺淩者中,約有83.9%的人被欺淩過。據受訪者回憶,38.2%的被欺淩者完全放棄學業,30%轉學,24.6%短期不來學校。

校園欺淩的主要行為有哪些?

罵:辱罵、誹謗、嘲笑、貶低被害人;

打架:打架,打架;

破壞:損害被害人的書籍、衣物等個人財產;

恐嚇:恐嚇、威脅、強迫受害人做他不想做的事;

傳記:在網絡上散布謠言和人身攻擊。

校園欺淩有哪些危害?

欺負是壹種反社會的行為,通常會造成受害者心靈的創傷和扭曲,學習成績低下和人際關系疏遠,甚至可能迫使受害者采取報復攻擊或使受害者欺負他人。對肇事者也有壹定的影響。在這些犯罪者中,成年後犯罪和酗酒的比例相當高。60%具有加害人特征的男性加害人在24歲之前實施犯罪,而沒有加害人特征的男性加害人只有23%。

校園欺淩的可怕之處在於,它會傷害壹個人壹輩子。校園欺淩給受害者造成了很多後遺癥,包括離家出走、逃學、慢性病、自殺、飲食異常等,還會造成自卑、持續焦慮、悲觀思考、被關心的欲望很高。部分受害者長大後會成為加害者,同時是受害者和加害者的學生患心理疾病的比例高於單純加害者或受害者。

面對校園欺淩,家長能做些什麽?

不是每個被欺負的孩子都會主動找父母幫忙的。因此,家長需要主動觀察和發現孩子的異常表現:

(1)極度厭學,不想上學;

(2)個人物品經常丟失或損壞;

(3)身上經常出現疤痕;

(4)在家脾氣暴躁,易怒易激動,經常抑郁,不願意和父母說話;

(5)有自殘傾向,甚至想自殺。

如果孩子有以上任何壹種,說明可能在校園裏被欺負。首先,家長要意識到校園欺淩的普遍性和危害性,主動關註孩子在學校發生的事情;其次,要和孩子培養親密的親子關系,讓孩子願意和妳吐露心事,遇到困難主動向家人尋求幫助。

  • 上一篇:誰有糖醋草莓印的小說?
  • 下一篇:網癮少年的出路?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