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漢語方言中的漢語研究

漢語方言中的漢語研究

古代漢語研究

中國對漢字的零星解釋,早在春秋時期就開始了。比如《左傳·弓玄十二年》:“文賦,不要再爭武功了。”又《趙公年》:“文賦,菜蟲是詭計。”《李周寶史》有六部,說明戰國時期對漢字的解釋已經系統化。

許慎的《說文解字》是我國語言學史上第壹部學術巨著,影響深遠。

魏晉以後,出現了金的和的等。

五代宋初,徐鉉、徐楷兄弟專攻《說文》,徐校訂《說文》,徐撰寫《說文解字傳》,為《說文》研究做出了貢獻。鄭樵的《六書通誌》等營造了學習六書的氛圍。

元代有《六書舊》、周《六書右》、明代有趙。錢的《六書本義》繼承了鄭的理論。

《說文》在清代獲得了很大的知名度,有段玉裁《說文解字註》、桂馥《說文解字證》、王鈞《讀說文解字句》、《說文釋例》、朱《說文通訓》,並稱《說文四大家》。晚清也是古代文獻學興起的時期。金文研究雖然始於宋代,但卻非常粗略。隨著清代出土青銅器銘文的增多和甲骨文的發現,漢語研究翻開了新的篇章。自清末以來,有關古文字的著作,如孫詒讓的《明遠》和吳大成的《說文解字》,改變了自宋代以來獨尊《說文解字》的趨勢。

辛亥革命後的漢語研究

辛亥革命後,古文字研究進展迅速,成果顯著。最有影響的著作如羅振宇《陰虛事跡考辨》(1915)《王國維《延壽堂藏陰虛字考辨》(1917)《郭沫若甲骨文研究》(1931)《甲骨文全集》(1933)《兩個殷琦駢枝(1940 ~ 1945),容庚宋宅金驥圖魯(1937)等。

建國後的漢語研究。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在安陽小屯設立了考古工作站。經過多次發掘,獲得了大量的商代甲骨文。河南洛陽、鄭州等地也出土了商代甲骨。在山西洪洞和陜西長安也發現了周代的甲骨文。在長沙、田陽湖、馬王堆和山東臨沂銀杉山等地發現了大量的簡牘和帛書。許多文獻學家開始關註戰國文字和秦漢文字的研究。陳殷墟甲骨文概述(1956)、論居(1954)、文說(1959)、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甲骨文(1964)。

漢字的排列和漢語拼音的實施

辛亥革命後,1918出版了拼音文字,這是漢字拼音方法的壹大進步,為識字教育和統壹讀音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音標采取漢字筆畫的形式,不便於國際流通。

早在1605年,萬歷三十三年,來華的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設計了壹套系統的方案,用拉丁(羅馬)字母註釋漢字。1625年,法國傳教士N. Trigor出版了壹本拉丁字母的語音詞匯《西方儒者的眼睛和耳朵》。清末,壹些知識分子主張文字改革,陸壹章、朱、劉夢陽等人為拉丁字母擬定了各種註音方案。1928南京大學學院正式公布了、錢、制定的《國語演義》。1931年,瞿秋白和吳在蘇聯設計了“拉丁化的新文字”,1933年傳到中國,成為拉丁化的群眾運動。

1949 10,中國文字改革協會成立,開始研究漢語拼音方案。1954 65438+2月,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成立後,成立了漢語拼音方案委員會,進壹步對漢語拼音方案進行了全面系統的研究。1956,1年6月,國務院公布了《漢字簡化方案》,共收錄簡化字515個,簡化偏旁部首54個。1964年,類比成了簡化字匯總,* * *收了2238個簡化字。這些簡化字現在已經成為中國書籍、報紙、出版物、學校教育和日常文書工作的標準。

2月1958,11日,全國人大批準用拉丁字母公布《漢語拼音方案》。同年秋季開始,全國小學語文課本用漢語拼音標註漢字。1977聯合國地名標準化會議決定采用漢語拼音作為中國地名羅馬字母(拉丁字母)拼寫的國際標準。1982年,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決定采用漢語拼音方案作為文學作品中拼寫中文的國際標準。漢語拼音方案已經從中國的法定標準發展成為國際標準。

為加強新時期語言文字工作,國務院於2月決定將中國語言文字改革委員會更名為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

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通用語言文字法》的實施,大力推廣普通話,推廣規範漢字,進壹步擴大漢語拼音方案的應用範圍,提高全社會的應用能力,全國語言文字工作以學校為基礎,以黨政機關為主導,以新聞媒體為依托,以公共服務行業為窗口,註重發揮城市的輻射作用,通過目標管理和量化,普通話水平測試、推廣普通話宣傳周等基本有效措施,逐步建立依法管理和監督語言文字社會應用和語言文字工作的體制機制,普通話和規範漢字推廣應用水平明顯提高。

  • 上一篇:小學愛眼教育主題班會教案
  • 下一篇:海南藏族自治州藏語文工作條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