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這位古代學者的學術背景是什麽?

這位古代學者的學術背景是什麽?

現在的學歷分為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研究生、博士;古代也有學歷,即秀才、舉人、(貢士)、進士。

排名前三的學者又叫狀元、第二名、探花。大名鼎鼎的小李飛刀,是探花的身份,所以又叫李。

因為秀才是古代教育的底層,所以現在的人總覺得有點不以為然,甚至嗤之以鼻。

什麽窮書生,酸書生,書生,見了兵都沒用,幾乎沒有壹句好話。

尤其是現在大學生泛濫,大家都覺得自己是天之驕子,對學者這種低級知識分子更是不屑壹顧。

其實現在的專科生,三本大學生,二本大學生,遠不如學者!

我這古代進京的秀才,考前需要走多久?真的是三五年嗎?如果壹個雲南考生去北京,大概的路線是什麽?需要多長時間?——正如知乎所說,壹個秀才初賽要考男生。童子試在家鄉舉行,要通過縣、府、書院三重考核,才能中得秀才。

梁啟超說“城中子弟千人,十幾人為業”,錄取率是1%,壹點也不誇張。註意,這是從讀過書的孩子那裏承認的。並不是像有些人想的那樣,說古代人不識字,文盲率高,很容易考上秀才。同時要註意的是,各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大部分都是青少年,但是各個年齡段沒考上的都叫孩子,所以不能簡單的按照高考類比,不是同齡,大部分都是青少年,所以難度要降低。我說的難度大概等於考壹次,和最難的省份(5%以下)考壹次比起來,其實還是挺難的。

以上內容其實大家都知道,但是妳可能不知道這些考試的錄取人數,錄取人數是最重要的。

高考每年舉行壹次,相當於市級或幾個縣級的聯考,平均每個市縣錄取人數在5人左右。和現在考清華北大的難度是壹樣的。

鄉考後要通過高考成為秀才才能參加,相當於省高考自主命題,但三年才考壹次。錄取人數大省100人左右,小省50人左右。如果平均每年30人以下,難度是清華、北大的10倍。

如清代,考人數為267人,* * *開設112科,共26849人,每科選拔239.7人,每年100.6人。這個難度大概相當於評價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的“院士”。

在清代,嬴秀才雖然不能壹步登天,但他的身價至少比庶人上升了壹個很大的層次,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壹,沒有功名的普通人見到地方官要磕頭下跪,稱縣官老爺(清朝的官員只有在知府之上才能稱大人),而讀書人可以自稱學生,有座位可以和知府說話。

第二,到了清代,士人的屁股開始變得珍貴,犯罪之後不容易打了。秀才壹旦贏得功名,屁股就永遠動不了,縣令連打仗的權利都沒有。最多只能用手掌打,而且只能打老師(秀才),不能打長官。所以秀才的地位比長官高,劣等不能隨便跟人鬥。除非秀才犯了重大罪行,知縣告訴範太哥,把秀才的功名去掉,才能接受普通的懲罰。

第三,秀才可以免徭役,連自己的房子都可以馬上升起來,比普通人高三寸,所以秀才頭上可以戴三寸鼎。

北方有些地區幾畝地可以免官租,南方不行,這是經濟和教育水平不平衡造成的。

  • 上一篇:來自五年級家長評估手冊的信息
  • 下一篇:父母給初中生的壹封信(2)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