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小學古詩 - 小學生海洋知識資料

小學生海洋知識資料

海洋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海洋的中心部分稱為洋,邊緣部分稱為海,兩者相互溝通,形成統壹的水體。

地球表面被大陸分割成相互溝通的廣闊水域,稱為海洋,總面積約3.6億平方公裏,約占地球表面積的71%,平均水深約3795米。海洋含有超過13.5億立方千米的水,約占地球總水量的97%,只有2%可供人類飲用。

地球四大洋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大部分以陸地和海底地形線為界。迄今為止,只有5%的海底被人類探索過,95%的海底是未知的。

擴展數據:

探索海洋

研究海洋的科學是海洋學。早在史前時代,人類就已經在海洋上旅行,從海洋中捕魚,從海洋中謀生,探索海洋。在航空發展之前,航海是洲際運輸和旅行的主要方式。對深海海底的探索直到20世紀中葉才真正開始。雖然今天人類用潛水球和潛艇探索海洋,但對深海仍然知之甚少。

地球深處的海洋

通過實驗室模擬,地質學家在地表以下1000多公裏深處發現了水。在溫度高於1000℃且處於高壓下的礦物巖石中,水的含量可能是地球上所有海洋的五倍。此外,這壹發現可能有助於理解地球是如何形成和發展的。

在地表以下650公裏到2900公裏,富含鐵的地核周圍有高熱高壓物質。日本東京科學院的專家估計,這種被稱為下地幔的礦物可能含有自身質量為0.2的水。根據現有的行星理論,推測其形成之初出現的水、二氧化碳等早期蒸發物質的量。這壹發現表明,地球初始階段的混合物質數量可能已經超出了此前的預期。

陌生的海洋

幾百萬年來,地幔就像壹口盛滿熱湯的鍋,處於劇烈攪動和動蕩的狀態,使得地幔的構造帶移動,混合了地幔的化學成分。粘性越大的地幔攪動和湍流的速度越快。下地幔礦物形成的水也可能影響地幔的構造帶,使其難以沈入地層更深處。當構造帶下沈、受熱並受到擠壓時,它們釋放的水可能會軟化周圍的地幔,放松它們的下沈通道。

在略高的地幔中,即地表以下約400公裏至650公裏深度的區域,稱為過渡帶,因為它位於上地幔和下地幔之間,這裏可能有相當於幾個大洋的水。科學家發現,在下地幔的礦物中,可能有上地幔十分之壹左右的質量,但由於下地幔的體積遠大於過渡帶的體積,所以它有相當多的水。

英國布裏斯托爾大學的地質學家認為,這壹發現將有助於推進關於地幔中有多少水的辯論。他說,直到現在,大多數人仍然堅持認為地幔中沒有多少水。此外,在兩年前進行的另壹項類似研究中,得出的結論是地幔下沒有多少水。

日本科學家在實驗室模擬了下地幔,他們使用了構成該區域大部分的三種礦物進行研究。他們設計並應用了壹種特殊的多砧實驗裝置,再現地幔下的惡劣條件,同時用堅硬的牙齒擠壓加熱礦物。

在大約1600℃和250000個大氣壓下,他們利用二次離子質譜技術,使離子束撞擊礦物,檢測礦物表面釋放的離子,從而測量出氫的量。其他研究結果表明,在這些礦物巖石中獲得的任何氫都來自儲存在其中的水。最後,專家們在實驗中檢測到了比預期多得多的氫氣,從而得出了現在的結論。?

大海的顏色

當我們打開世界地圖集,黃海、紅海、黑海和白海就會映入我們的眼簾。陽光看起來是白色的;但它是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種可見光組成的。這七種光的波長不同,不同深度的海水會吸收不同波長的光束。

紅、橙、黃等波長較長的光束射入海水後逐漸被吸收,而藍、藍等波長較短的光束遇到海水分子或其他懸掛在海洋中的細小浮體時會發生散射,向各個方向反射。尤其是海水吸收藍光較少,但反射較多,越往深處反射回水面的藍光越多。因此,我們在海洋中看到的海水是藍色的。

既然大海散射藍光,那麽無論哪壹片大海都應該是藍色的,其實大海充滿了紅、黃、藍、白、黑。這是因為當某些海水的變色因子強於散射產生的藍色時,海水就會發生變形,變得五彩繽紛。

影響海水顏色的因素有懸浮物、離子、浮遊生物等。海洋中懸浮物和微小顆粒較少,其水色主要取決於海水的光學性質,所以海洋海水多為藍色;近海海水,由於懸浮物增多,顆粒變大,多為淺藍色;在沿海或河口城市,海水因沈積物的顏色而變黃;在某些海域,當紅色浮遊生物大量繁殖時,海水往往是紅色的。

中國的黃海,尤其是近海海域,多為土黃色,渾濁不堪。由於朝鮮半島的淮河、碧柳河、鴨綠江、漢江、大通河、青川江註入黃海,河水攜帶大量泥沙,使近海水呈黃色,故名黃海。

不僅沈積物可以改變海水的顏色,海洋生物也可以改變海水的顏色。在亞洲和非洲之間,紅海的壹邊是阿拉伯沙漠,另壹邊是從撒哈拉沙漠吹來的幹燥的風。海水溫度和含鹽量都比較高,所以海中的紅褐色藻類大量繁殖,海灣中成片的珊瑚和紅色的微小藻類都披上了壹層紅色,所以紅海呈淡紅色,故名紅海。

由於黑海溫躍層的阻隔作用,海底堆積了大量的淤泥,這是造成黑海海水變黑的因素。此外,黑海多風雨,多雲,尤其是夏季猛烈的東北風,在海面掀起灰色的波浪,使海水變黑,故名黑海。

白海是北冰洋的邊緣海,深入俄羅斯西北內陸。天氣極其寒冷,冰凍期長達六個月。白海之所以得名,是因為覆蓋海岸的積雪沒有融化,厚厚的冰層凍結了它的港灣,海面被積雪覆蓋。由於白色表面的強烈反射,我們看到的海水是白色的。多彩的大海是大自然的傑作。

海水養殖

人類文明由大陸文化和海洋文化組成。“海洋文化”壹詞最早出現在《李洱》和《壹只船的誕生》中,後被國內外學術界引用。

海洋文化和大陸文化相互影響、相互融合、相互促進。古代人類文明是由大陸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形成的。陸地上的火和石斧創造了船,船的水上活動促進了大陸文化的發展。獨木舟出現在新石器時代,是人類文化發展到壹定程度的必然產物。它不僅反映了人類生產力的發展水平,也反映了整個社會的科技發展水平。也為人類海洋文化的發展開辟了壹個嶄新的時代。

人類的特點是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和渴望。

人類對水的依賴是如此強烈。只要有水流過,人類就會隨波逐流。古埃及的尼羅河文明;中國古代兩河流域文明、黃河流域文明、長江流域文明都由此產生。同樣,在海洋中,只要有島嶼(在人們的視野中),人們就會乘船而去,從而建立起海陸之間的文化交流。就這樣,中國古代的文化壹步步地傳播到了世界各地。

中國不僅是壹個幅員遼闊的大陸國家,而且黃河和長江作為母親河,哺育了中華民族,使中國以其古老的文明而聞名於世。中國也是壹個海洋國家,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和廣闊的海洋。偉大的中華民族同地中海國家壹樣,是人類海洋文明的重要發祥地,豐富的海洋文化是人類歷史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華民族不僅早在7000年前就創造了輝煌的航海史,而且在7000年頻繁而漫長的航行中,把人類最早的文明、古文化和科學技術帶到了美洲和世界其他地區(《李洱與中國航道史概論》)。

這是世界各地出土和發掘的大量文物,世界各國專家學者對古代文獻資料研究的結果,包括多次國際學術研討會對中國海洋文化的研究成果。

在中國浙江省余姚縣河姆渡遺址出土了五把木槳。其中壹個剩余長度為62.4 cm,剩余寬度為10.8 cm。另壹個樹樁長92厘米,寬9厘米。據碳14測定,五根木槳的年代約為7000年前,屬於母系氏族社會遺物。在同壹層樓裏,還有近百種動植物、榫卯和榫槽板式結構的房屋建築中使用的木材遺跡、碳化的米粒。

這證明漁獵采集在當時的經濟生活中仍然起著非常重要的輔助作用。河姆渡遺址位於杭州灣南岸的寧紹平原。姚江流經遺址的西部和南部,南部為四明山,與河姆渡隔江相望。遺址海拔僅3-4米,在古代可能是汪洋或低窪沼澤。值得特別註意的是,在民用螺旋槳的手柄和葉片的連接處,弦和對角線是凹雕的。這證明,如此精雕細刻的木槳,絕不是最原始的,它有壹個漫長的發展演變過程。

那麽原始木槳的出現應該更早,可能在8000年左右(李二和《中國航道史》第1章做了壹個大膽的推斷)。無獨有偶,同樣是在浙江杭州,蕭山跨湖橋新石器時代遺址也出土了壹艘獨木舟。根據碳14的測定,這艘木船的年代是7500-8000年前,這正好與我們在中國水運史上的推斷相吻合。應該說這是壹個驚人的發現。它是中國迄今為止發掘出的最早的獨木舟(《李二與海上七千年》)。

海洋奇聞

1,黑海,古希臘人稱之為“胸懷寬廣的海”。

2.死海只是壹個內陸鹽湖,不是真正的海。

3.地中海,羅馬人稱之為“地心之海”。

4.愛琴海是以古代雅典國王伊格尤斯命名的。

5.七海,這是壹個古老的水手術語,意思是:紅海,地中海,波斯灣,黑海,南海,裏海和印度洋。

馬尾藻海,世界上唯壹沒有海岸的海洋。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海洋(地理名詞)

  • 上一篇:妳怎麽看待80年代的我們?
  • 下一篇:荔山中學排名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