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項大人物軼事。

項大人物軼事。

1923向大畢業於東南大學,考入上海商務印書館擔任編譯。每天翻譯至少1500字的任務,讓他閱讀和翻譯了大量的作品。與梁思成等人合譯《世界史大綱》,與豐子愷合著《東方藝術與西方藝術》。

正是在這裏,向大開始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和敦煌學。除了翻譯《世界史大綱》和《印度現代史》之外,向大還開始接觸考察中國西北的外國探險家的著作,翻譯了1930年出版的斯坦因《黑水》、《斯坦因在敦煌的秘書》,開始翻譯勒柯克的《高昌考古》和斯坦因的《西域考古》。同時,他運用新材料,提出新觀點,出版了壹批中外文化交流史和敦煌學著作。

65438年至0930年,在北平圖書館工作。豐富的資料,加上壹批潛心鉆研的青年精英,使得湘大的研究水平突飛猛進。1933年,他的代表作《唐代長安與西方文明》向人們展示了壹幅盛唐時期豐富多彩的歷史畫卷。在這篇被李約瑟稱為“唐代長安西人優秀論文”的論文中,長安這座當年的國際大都市,展現了東西方文化的相互輝映,以及中華文明包容百海的開放胸懷。

1935年,項達因“在我館服務五年,研究經典,成績突出”,被派往英國“在大英博物館影印研究敦煌經書”。到英國後,項在牛津大學圖書館整理中文圖書。第二年秋天,當這部作品完成後,他去了大英博物館,開始閱讀和研究敦煌經文。

研究自己的祖先在別人的土地上留下的遺產,最能理解。他以前只是翻譯斯坦的書和文章,現在能親眼目睹被洗劫壹空的原著,他深有感觸。這些外國學者搶走了中國的文物,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新學術潮流”,形成了研究敦煌資料的“敦煌學”。他們還對中國學者百般嘲諷。現在,他來萬裏讀報,終於可以親眼看到這些寶藏了。但情況並不樂觀。

項達在1936年2月從倫敦寄往中國的信中寫道:“我哥哥來英國看大英博物館裏的敦煌寫本。經理是LionelGiles博士,我前後見了兩次,他們都很冷淡,拒絕了。哥哥幫他做工作,有壹次問他能不能允許有人做壹個敦煌學的綜合研究,他也拒絕了。這種情況很可能會讓我弟弟左右為難。但此時,我們不得不盡力想辦法,避免入寶山而空手而歸。現在我打算委托其他英國人幫我做,以後我會研究壹樓。”

其實,向大的遭遇,兩年前在浦江青就已經遇到了。1933年底,北平圖書館委托清華大學蒲江青教授與大英博物館東方部商討拍攝敦煌文獻中佛經以外的手稿,但遭到拒絕。浦江從圖書館退了出來,要了幾本,也被拒絕了。取而代之的是,它只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在目錄大廳裏借帶數字的卡片。要從成千上萬的遺書中找到自己想要的,連壹點提示都沒有,可謂大海撈針。蒲江青實在沒辦法,就主動提出把敦煌文獻編目在大英博物館,方便學者查閱。但是,依然是冷冰冰的“不”。第二年,另壹位教授,浦江青的好朋友張在倫敦期間來到了大英博物館。鑒於受北平圖書館委托的蒲江青也被關在門外,張大為感嘆,“西方所謂漢學家,因為不會,所以怕別人修。”於是,他沒有去找有關人員,而是站在筆記本展室裏,利用更換展品的機會,逐字逐句抄寫了十幾種珍貴的敦煌手稿。比如武則天時代,壹個18歲的女人被賣了10的帛書,妻子如何給婆婆和丈夫寫信的範文,解夢書,現存最早的解釋圍棋戰術的棋經,都是這樣抄回來的。

項大為了查閱敦煌文書,遭受了翟立斯的種種刁難。從9月1936到8月1937,他看到的漢維文論文不到500卷。項大在後來的文章中多次提到這段傷心往事。

另壹方面,向大的生活補助是沒有的。湘大沒有忘記祖國的苦難和自己的使命。他在2月21,1936日給策展人袁同禮的信中寫道:“達雖是秀才,卻無傲骨,與其對這壹代人畢恭畢敬以謀生,寧可回國餓死。只念祖國之苦,不敢奉叔父之寶,以海外桃園為避秦之樂土。”

中國是壹個貧窮的國家。當時連國家派出的學者都經費不足。學者們不得不依靠自己的信念和意誌來完成他們的歷史使命。盡管如此,向達還是把他能看到的所有論文都做了詳細的卡片,抄寫下來,寫成目錄摘要。記下論文的編號、名稱、長度和行數,抄下前5行和後5行,重要論文拍照。

他的著作《倫敦敦煌通俗文學》和《倫敦藏敦煌文獻目錄》為學術界提供了極其豐富的資料,把中國的敦煌學研究提高到了壹個新的水平。

1938年,湘大終於帶著幾百萬字的敦煌資料回到了正在被侵華日軍侵略的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向達先生主管北京大學圖書館事務。他是中國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的首批成員之壹,還擔任過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和北京大學圖書館館長。他對北京大學的藏書了如指掌。除了掌管整個圖書館,他還親自負責中國典籍的采購,因為他對目錄版本有很深的了解。從65438年到0947年,他和王忠民教授等學者努力在北京大學開設圖書館學(附屬於中文系)和博物館學(附屬於歷史系)專業課。如今,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這兩個專業已成為國內外著名的信息管理系和考古文化學院。

1950年,向大先生毅然將小兒子送進誌願軍“抗美援朝”。第二年,黨和政府邀請他參加第壹個赴朝吊唁團。先後當選北京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

湘大深受北大“科學民主”精神的影響,也是“清正廉明,是非分明,絕不手軟”。他公開表示:“我們現在應該監督執政黨,讓它好好幹,不讓它變。”

1957期間,他提出歷史學家要百花齊放,而不只是“五朵金花”(指古史分期、近代史分期、資本主義萌芽、農民戰爭、民族問題五個方面的論述),在學術上也要百家爭鳴。他認為馬克思主義原理和個別結論不能代替具體的歷史研究方法。他說:比如考古發掘,怎麽能說這個鋤頭是資產階級唯心主義,那個鋤頭是馬列主義呢?當時,北京大學歷史系唯壹的另壹位壹流教授簡伯贊批評了湘大,揭露了湘大“攻擊黨的領導的言論”。具體來說,向大曾經把中科院的壹些行政幹部比喻為“張宗昌帶兵”,“是個俗人,不信任人”,把壹些“科學家形容為街頭流浪漢,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比如“現在的歷史學家之所以死,是因為和平。

他放肆言論的後果可想而知。最嚴重的是被誣告有搶湖南省土家族自治州州長的野心。所以新舊賬算在壹起,於是項被錯誤地歸為史學界五大右翼(黃先帆、項、、、陳,按出生年月順序排列)中的第二個“大右”。

1966年“文革”開始後,歷史系鄒衡教授記下了向大被嚴厲批判的那壹幕:我永遠忘不了那個可怕的太陽般的早晨,在1966年6月,幾個‘造反派’支持被迫剃光頭的向大先生,跪在三院二樓外滾燙的瓦當上。我看到有些老師嚇得發抖,我也覺得他命運多舛,躲在眼淚裏。果然,從那以後,我再也沒有見過壹代宗師項大。

此時的湘大,雖然暗地裏告訴朋友“不要著急”,但也會像“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壹樣;反而得了重病,沒有得到及時治療。飛了以後,他要接受無休止的勞動改造、批判和折磨,最終沒能沖破那扇到處是棍棒、動物在尖叫的鬼門關。

1966 165438+10月24日,壹代偉大的歷史學家去世了。

  • 上一篇:紅河學院什麽時候開學?
  • 下一篇:海南大學儋州校區圖書館簡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