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於稱之為中國古代第壹支鋼筆。

於稱之為中國古代第壹支鋼筆。

我終於在除夕的鞭炮聲中編織了它。我輕輕地放下筆。

放下,拿起來,再看:筆。

人的壹生會接觸很多物體,多得數不過來。對我來說,最重要的壹定是筆。

我還沒有用過電腦,所有的字都是用鋼筆寫的,被出版界譽為難得的“純手工書寫”。會改變嗎?不會的,雖然我不保守,但人的壹生有限,總要保持幾份忠誠,其中之壹就是筆。

也許很多人會嘲笑我的落後,但只要我看了下面的記憶片段,我壹定會明白的。

壹個

我人生中的第壹支筆,是壹把小小的竹筆。我媽在代表村民寫信,我就用這個小毛筆模仿,那時候我才三歲。第二年,我被兩個新來的小學老師從桌下拖到學校,我媽給我換了個好點的毛筆。我壹上課就渾身是墨水,弄得每個老師下課都帶我去河邊洗。洗完之後,他們跑過來把我抱回座位。

我七歲的時候,我媽給了我壹支比毛筆還長的蘸筆和壹瓶藍墨水,讓我代她給村裏人寫信記賬。把妳的筆在墨水瓶裏蘸壹下,妳就可以寫七個字。紙上的筆畫吸引了村民的目光。村民們幾乎不看我,只看著筆。

也就是說,我媽在我很小的時候就有意無意的告訴我,這筆錢對村民有責任。

我九歲小學畢業,去上海讀中小學的時候,父親給我買了壹支“關”牌鋼筆,但很快我就弄丟了。我父親非常生氣。後來才知道,我獲得了上海市作文競賽壹等獎,數學競賽特等獎。我父親很生氣,但他再也沒有給我買過好鋼筆。我後來用的壹直是那種別人拿不走的廉價筆。我也想,因為它很輕,而壹支好的鋼筆總是更重。

第壹次大規模用筆是在19歲到21歲,為父親寫“告白”。那是文革災難的初期。爸爸被“革命群眾”揭發有政治歷史問題,立馬“打倒”停發工資。我家有八個人想吃飯。爸爸想用文字敘述向“革命群眾”說明真相,於是擦著眼淚寫道。很快他眼睛就壞了,於是他口述,我寫。起初,他沒有被拘留。每天晚上在家,他說我會寫。後來被“革命群眾”列為“反對偉大領袖”,不能回家。他告訴當局,他不能再寫作了,我必須為他寫作。所以,妳可以隔幾天放回去壹次,但是不能在家裏過夜。

我給父親寫了900多萬字的“告白”。壹開始我勸父親沒必要寫,後來我寫了,從爺爺爺爺那裏了解到很多真實的往事,很有歷史和文學價值,就寫了下來。而且我主動向父親詢問了很多細節,然後向奶奶和媽媽核實。這壹切都是我後來寫《我家簡史》的出發點。這本書斷斷續續寫了40多年了。

當時我用圓珠筆給父親寫了壹份“告白”。壹根塑料直桿,每根三角錢,我寫完了好多。用這種圓珠筆比用鋼筆更厲害,而且筆桿太薄,寫字很不舒服。但是爸爸要求要在正在寫的材料下面墊壹張藍紫色的“復寫紙”,這樣除了上交的材料之外還能留個底,所以只能用這支圓珠筆了。寫了壹段時間,手指變得僵硬,食指旁邊的中指第壹節還有很深的筆痕。再寫下去,整個手掌都會抽搐,因為寫的太快太多了。

無論如何,我父親不應該成為“文革”鬥爭的焦點。他不是幹部,不是資本家,不是知識分子。“打倒他”是出於對“革命群眾”的嫉妒。妳嫉妒他什麽?只有壹個,生了四個兒子,屬於“富貴人家”當年,“富貴人家”必然饑不擇食,但“革命群眾”不予理會,只在他與同事的日常聊天中收集了幾句看似“不滿”的話,就這樣被“打倒”,被長期關押。

“文革”真正的焦點和我的專業有關。戲劇成了社會災難的引爆點。整個“文革”都是從批判吳晗的《海瑞罷官》開始的——那是壹出戲;“文革”的大旗是幾部所謂的“革命樣板戲”——也是話劇。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這樣的事情:很多人僅僅因為說了壹兩句與戲劇有關的話,就身陷囹圄或者失去了生命。我考上了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學習戲劇理論和戲劇寫作,這個專業壹下子變成了顛倒黑白、美醜、善惡的“集中營”。我決定辭職,改變我的職業。

在上海戲劇學院,我是反對文革的“保守派三座大山”之壹。父親被“打倒”的時候,我的反對是當時壹種悲劇性的自我毀滅。就像我叔叔俞誌實先生連續三次切脈抗議“文革”壹樣,我用他的骨灰盒接過了他的遺誌。

就在這時,更大的災難來臨了,全國的學生必須停止學習,放棄學業,下鄉,不準回城。上海學生被懲罰性地送到遙遠的邊疆。出發前,所有家長和學生都要去看壹場徹底否定教育和文化的話劇《邊疆新苗》。天啊,還是劇!看完這部劇去農場的時候,我把所有的筆都扔進了垃圾桶,包括給爸爸寫“告白”的圓珠筆。當時爸爸的“罪行”加重,不能離開拘留室,我也不能再為他寫了。

妳為什麽把鋼筆扔進垃圾桶?首先是抗議休息。《革命樣板戲》《邊疆新苗》給我帶來了職業恥辱。其次,因為我發現我沒有機會寫作。妳到農場後會給誰寫信?爸爸不允許在那裏交流。如果妳給媽媽寫信,她可以用什麽樣的話來回復?而且我發現我們工作的地方沒有郵局,休息日要走很長壹段路才能找到壹個小鎮,但其實沒有休息日。當然,因為這兩個原因,鋼筆被折疊、丟棄、銷毀和掩埋。

實際情況比預想的更糟。我們在農場自己蓋了茅草屋,四根竹子撐壹塊木板當床。當我們睡著的時候,我們陷入了泥沼。沒有用筆的地方,也沒有用筆的時間。總是天不亮,天就黑了,累到記不住字,記不住筆,記不住做壹個會寫字的人。

1971年的壹次政治事件,讓周恩來總理壹下子成了中國第二號人物。他著手領導復課,試圖部分糾正“文革”災難。這讓很多瀕臨滅絕的“新邊疆苗”有了回城讀書的可能,也讓我們有機會回上海參與壹些教材的編寫。我被分到魯迅的教材編寫組,又拿起了筆。我記得我是在靜安寺的白樂商場買的,大約壹元錢。那時候鋼筆已經有好幾個“國產名牌”了,比如“英雄”“金星”,每支23元,我買不起。(原作者:余)編輯教材,我拿到的東西很少,幾天就看完了。然而,復課和編寫教材的事情雖然是周恩來直接安排的,但還是遭到了主張棄學停課的極左勢力的反對,認為這是“右翼定罪”,隨時準備反擊。他們正忙著安排剛復課的學生再看壹遍《邊疆新苗》這出戲,《重返邊疆,革命》。這讓我又生氣了,無論是教育還是戲劇。但因為當時有恢復教育的勢頭,我的憤怒變成了學術上的勇氣。

我拿起壹元的筆,開始行動。當時為了復課,大學的圖書館重新開放。我利用熟悉已久的上海戲劇學院圖書館職工蔡向明,潛入當時還被禁止的外文書庫,開始寫世界戲劇。我用筆抄了很多外國原文,然後在各種詞典的幫助下,壹段壹段地翻譯。同時還要翻看大量的背景資料,最後匯集全球13個國家的所有戲劇理論。這件事工作量非常巨大,因為這些內容直到四十多年後才全部翻譯出來。我當時其實是壹個人拿著筆在封閉的空間裏壹步壹步當五線譜偷偷摸摸的。更難辦的是,那時候在外面,隔著壹扇窗,只要壹句不利於“革命樣板戲”的話,就有牢獄之災。為此,我不得不向那支壹元的鋼筆致敬,向我的青春致敬。

當時完全無法想象這本長達68萬字的高難度學術著作能夠出版。當然,這更加不可預測。幾十年後,這本書壹直是該國關於這壹主要學科的唯壹教材,沒有被取代。

可以看到,那支筆,那支助我潛行的拐杖,在漆黑泥濘中,畫出了壹個巨大的學術建築。

與這種學術建設相比,我後來完成的許多學術著作,雖然更有名,卻失去了壹種垂死的生命力。

因為我在災難中的表現,災難發生後,醫院在三次民意調查中排名第壹,被提拔為院長。連個組長都沒做過,卻成了全國重點藝術類大學的第壹任組長。看似乘坐“火箭”,實則是十年的信任沈澱。全院的老師和工作人員看了我十年,有些事情當時不明白,後來終於明白了,比如我壹次次偷偷摸摸去外文書庫的原因。

災難中的形象往往會廣為傳播。當時我的社會聲望已經遠遠超過學院,當選為中國教授評審組組長和上海市藝術教授評審組組長。我們每次評判,都斷然否定那些災難年代投機取巧、肆無忌憚的文人。於是,我又拿起了筆,壹遍又壹遍地寫下否定的結論,強有力地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當時那支筆幾乎成了法官敲下來的錘子,響亮、果敢、權威、不容置疑。

這是80年代。當時事業壹帆風順,事業蒸蒸日上。我是中國最年輕的大學校長,但經常有北京上海的高官想把我拉進更高的權力圈子,那時候很容易。於是,就有了壹次又壹次的長談和規勸。這些高級官員後來成為非常傑出的領導人。但是,我很明白我的筆的本質。雖然有能力繼續做更大法官的錘子,但顯然不甘心。

所以,我在巨大的驚愕中辭職了。我辭職了23次才勉強被批準。然後,穿上薄薄的灰色棉襖,去了甘肅高原,開始參觀七世紀的唐朝。

當年找古跡要走很長壹段路,那些路都不好走。在去陽關的路上,我幾次彎腰去看墳墓密集的古戰場,把插在褲兜裏的舊鋼筆弄丟了。那支舊鋼筆壹文不值,但就是它了。辭職前反復擺弄。它總是固執地告訴我,它只想在文章上簽我的名字,不想在文件上簽。

既然對我來說有點重要,我還是在沙面平原上找了壹會兒。但是地方太空曠太亂,當然找不到了。轉念壹想,我也就釋然了:這支筆是陪伴我很久的老朋友了。從今以後,它將代表我陪伴1000多年前駐紮在遠方的戰士和邊塞詩人。

我檢查的習慣是不當場抄東西,而是當晚回到旅社後閉門專心寫作。記得在蘭州有很長壹段時間住在壹個很簡陋的招待所裏,上廁所都是很遠的路。當地壹位上了年紀的學者範科軍先生讀了我的許多學術著作,見我的行李很薄,就送來壹支圓珠筆和兩疊稿紙。這種圓珠筆筆頭比較粗,比我給爸爸寫的那支好。只是稿紙太薄了,壹寫就要戴。當妳落筆時要小心。

我寫了壹些關於白天感受的短文,寄給了我的老同學李曉林,他是《收獲》雜誌的編輯。郵局找不到,就塞到路邊壹個灰綠色的舊郵箱裏。這時,我覺得範科軍先生送我薄薄的稿紙是對的。稿紙薄,幾篇文章疊在壹起能裝進那個郵箱。

我寫好了,及時寄出,怕途中丟失。有的地方連路邊郵箱都找不到,只能把寫好的文章帶在身邊。隨身帶著,要求稿紙越薄越好。所以我養成了只用薄薄的稿紙的習慣。即使以後可以用更好的稿紙,也要選擇薄稿紙。現在,容易切薄稿紙的圓珠筆需要更換了。

當然,寫字最舒服的還是吸墨筆。但這對於我這個經常在路上的旅行者來說很不方便,因為我要帶墨水瓶。墨水瓶都是玻璃的,夾在行李裏容易灑出來摔碎。據說安徒生過去旅行的時候,會用繩子把墨水瓶掛在脖子上,這樣墨水瓶就不會灑出來或者摔碎了。但我不會模仿他,因為那樣不僅醜,而且有炫耀我“大墨寶”的嫌疑。安徒生旅行時,還在肩上背了壹大圈粗麻繩,以便旅館發生火災時,他能從窗戶溜進去逃生。可見他走的比我麻煩,但我走的比他遠得多,用的時間也長得多。

後來學了壹半安徒生的,隨身帶了個墨水瓶,沒掛在脖子上。選擇玻璃特厚的瓶子,在瓶子緊的壹端套壹個橡膠圈。但這樣還是不安全,因為瓶蓋經過幾次磕碰後很容易開裂。所以再加壹個笨辦法,在瓶蓋外面包壹層塑料紙,用細麻繩緊緊繞三圈。行李很小,所以把墨水瓶放在衣服中間。

如果有可能把我從甘肅路邊郵箱發來的那壹摞摞薄薄的稿紙發表出來,似乎應該有個大概的題目。所以,我在發第三疊的時候,在信封後面加了壹句話:“姑且稱之為文化之旅吧。”後來路壹直走,睡在風裏,滿身煙塵,卻壹直帶著那支筆和那瓶墨水。我覺得是時候對筆說點什麽了,於是在下集的標題上加了“筆”字,叫《山居筆記》。

沒有比北非、中東、南亞、中亞的極端恐怖地區更難的了。

我寫了這麽多中華文明的遺跡,為了對比,我必須尋找其他同樣古老或者更古老的文明。但是那條路太陡,太難,太亂,太亂。我要粘在地上,飛不起來,所以要經過無數道關卡。查了又查,等了又等,轉了又轉,問了又問。他們在問我,但我永遠不知道前面哪裏可以吃,今晚哪裏可以住。(原作者:於)因為每天危機不斷,生命危在旦夕,所以事後完全不能靠記憶。那天妳必須寫日記。但是寫日記的地方在哪裏呢?廢棄的戰壕旁,吉普車車輪上,崗亭的腳手架下。現在,筆又成問題了。很明顯,我不能帶墨水瓶。如果我這樣做了,那些人很可能會當場讓我喝壹杯,看看有沒有危險。他們還仔細檢查了圓珠筆,將其扭曲並拆卸,以確定它是否是壹種特殊的微型手槍。

幸運的是,此時壹種帶有透明塑料桿的輕型墨水筆已經風靡全球。壹支筆可以寫好幾天不吸墨。壹路上沒有超市也沒有文具店,所以我不管人家住什麽樣的小旅館,只要在客房裏看到這支筆,我就馬上收下,以防哪天寫日記的時候突然拿不起來。

當我經過伊拉克和伊朗、巴基斯坦、阿富汗、尼泊爾漫長的邊境地帶時,陰影籠罩,堡壘隱隱,妖光閃閃,槍口密密麻麻。我把寫好的日記手稿用塑料洗衣袋包好,抱在胸前,手裏拿著壹支自來水筆。我想,就算人被抓了,行李被拿走了,我的筆和紙還在,我還能寫。當然,更大的可能是不寫了,那我就盡量給自己留最後壹次機會,給筆留最後壹次機會。

我壹直保持著這個緊緊握著稿子捏著筆的場景,直到從尼泊爾進入西藏樟木口岸。

那支自來水筆,連同我在探險中壹直藏在行李箱裏的壹支更好的鋼筆,很快被壹家慈善機構高價拍賣,所得款項捐給了北京殘疾兒童乳品供應機構。

後來我進壹步研究中國文明與世界現代先進文明的差距時,也去了歐洲96個城市。雖然也很辛苦,但是掛在線上的危險沒了,壹路上更容易拿到順手的筆。

在我訪問了世界上這麽多地方之後,自聯合國以來,許多國際機構和著名大學都邀請我做主題演講。所謂主題,多為“全球化背景下的中華文明”、“壹個中國學者眼中的當代世界文化”、“五萬公裏五千年”、“世界面臨的新危機”。國會圖書館、聯合國世界文明大會、哈佛大學、耶魯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大學等。他們還應邀在香港、澳門和臺灣省作長期演講。我想,既然壹路走來用了這麽多筆,是時候用更好的筆把調查結果系統地寫出來了。

然而,我萬萬沒想到,我遇到了意想不到的情況。

就在我基本完成對中華文明和世界文明的長期考察時,我周圍的文化格局整體發生了變化。簡單來說,由“反思與創新”構成的文化主題在80年代徹底喪失,新世紀文化的二元結構實際上是由大規模的“紮堆”和“詆毀”構成的。前者標榜“盛世國粹”,後者標榜“言論自由”,中西合璧,意氣風發。當然也有其他文化,但是最熱鬧的。

這種雙重結構使我和妻子走投無路。他的妻子馬蘭,壹位優秀的表演藝術家,被當地官員凍結了工作,因為她九次拒絕了壹個“最重要的聚會”。我呢,不知道為什麽成了文化詆毀的第壹個焦點。“文革派”和“自由派”密切配合官方媒體造謠。即使我沈默,我也會壹直處於混亂中。也就是說,我們夫妻只是被“二元結構”炒了魷魚。我們不願意向權力求助,所以註定走投無路。

移民是合理的,但我們沒有條件,只能逃到廣東省壹個幾乎不在乎文化的城市,躲很多年。國內無人問津,但國際社會壹直在熱切地尋找我們,邀請演講和演出。臺灣省把我當成了中華文化的主要代言人,邀請的特別認真。這讓我產生了壹個矛盾:要不要根據風險調查的結果繼續系統地解釋中國文化?

還是以前遇到過的那個老問題:折疊、丟棄、銷毀、掩埋鋼筆,還是再次拿起、握起、振動、豎筆?

相比之下,剝奪我老婆的演出權很容易,因為她已經離開了地域依賴性很強的創作組;但是要剝奪我的筆也不容易,因為這只是個人深夜的堅持,沒有地域限制,除非我覺得無聊。

妳覺得有意思嗎?老婆壹次次默默地看著我,我玩著筆壹次次搖頭。來解釋中國文化?請看看報紙和雜誌上經常發表的成千上萬的誹謗文章。都是用中國漢字,中國語法,中國邪氣,中國心機寫的。而且所有的誹謗罪只要稍加調查就能立即查出,但是20年來,沒有壹個文化機構或文化團體進行過絲毫的調查,提出過絲毫的異議。這些報紙、機構、團體都不是民間的。

民間,也好不到哪裏去。我老婆的觀眾,我自己的讀者,在數量上早就領先全國了,熱度更是難上加難;但是壹夜之間,聽說被官方凍結,被媒體圍攻,大家立刻轉變立場,都興高采烈的期待新的拳頭。

這和我文革時期對人民的觀察壹模壹樣。

所以,我除了搖頭。

後來突然發現壹些奇怪的材料,我開始轉變態度。第壹份材料告訴我,我所遭受的大部分詆毀的運營中心,其實是幾十年前上海鼓吹停學的話劇《邊疆新苗》的制作人。第二份材料告訴我,其他幾個針對我的全國性謠言的策劃者,也是上海造反派司令部的兩位領導人。第三份材料告訴我,在上海,積極回應詆毀和謠言的人,主要是被我拒絕教授頭銜的文人及其學生。突然間,它被連接起來了。我只是驚訝他們不年輕了,卻還是那麽蒼老健壯,如雲。

這些發現讓我沈默了很久。父親的十年牢獄之災,舅舅的第三次切脈,家人幾近餓死,嶽父在街上的批鬥,都浮現在腦海裏。原來,我該不該重新拿起筆,不僅與我的現狀有關,還涉及到很多時空坐標。

壹切文化惡都會以文化的方式摧毀文化。簡單來說就是“用筆搶筆”。所以我作為窮長輩的後代,也應該肩負起保護文化的責任。事實證明,我的守護者不會被當代中國文化所接受,但我不能只看它的臉。不僅要寫,還可以不再拒絕國際邀請演講。當然,我不會指責我的夫妻發生了什麽,但當我把中國文化的千年脈絡和萬裏對比說清楚後,也許壹些中外讀者會對這20年來由“聚”和“謗”構成的文化二元結構產生壹點懷疑,開始意識到那未必是中國文化的真正靈魂。

因此,我又鄭重其事地寫了。寫作的時候,我給自己定下了最嚴格的準則:時間緊迫,筆墨寶貴,任何東西都不能浪費在反駁詆毀上。(原作者:於)於是,壹個又壹個夜晚,在遠離眾多“文化節”的僻靜小屋,在失業已久的妻子的陪伴下,我壹個接壹個地寫了壹批書。分別是:《中國的脈絡》《什麽是文化》《君子之道》《在北大教書》《極致之美》《我家簡史》以及他們的壹些初稿《尋訪中國》《搓地》《借我壹命》...此外,還選擇了幾部中國文化經典,這些經典都被翻譯成了當代散文。之前的《大文化散文集》和學術著作也經過了認真的整理。

在這壹點上,我不敢說我對得起中國文化,但敢說我對得起自己的筆。當然,這支筆配得上我。

我也可以像老朋友壹樣在筆上開個玩笑:妳耗盡了我的生命,我卻沒有浪費太多的墨水。

不僅沒有浪費太多墨水,也沒有浪費任何社會資源。這20本書都沒有申請壹元資助。都說現在國家有錢了,這種資助項目多的是,科研經費,創作經費,項目經費,學術津貼,調查專項經費,資料費,附加經費...每壹項都令人咋舌。我從來沒有被汙染過,只靠壹支筆。

有了壹支筆,壹切都夠了。

在這篇文章的最後,突然彈出壹段回憶,我覺得多說幾句很有意思。

記得那壹次去歐洲旅遊,乘船橫渡英吉利海峽,遇上了大風大浪,船上的乘客都搖搖晃晃,左右搖晃。只有我,天生不暈船,還在船艙裏的咖啡店裏寫作。兩個英國老太太,不暈船,發現我和他們在壹起,高興地扶著欄桿走在我後面。和他們打完招呼,我繼續埋頭寫作,然後傳來兩位老太太的驚呼:“看!多麽漂亮的漢字啊!這麽大的風浪他還能握筆!”

兩位老太太根本不懂中文,所以她們說漂亮不漂亮,只是指壹個奇怪的書寫標記的整齊排列,這還不夠。但是,我真的很喜歡他們的驚嘆。是啊,漂亮的漢字,這麽大的風波還在寫。這壹切是不是有點象征意義?

我是個筆筒,在風雨中也能寫得這麽多,寫得這麽工整。

寫作的目的不完全是為了讀者。寫完之後,很大壹部分是為了風浪,為了船,為了筆。甚至對於那些願意欣賞漢字之美的外國老太太或老爺爺來說。

其實主要是為了自己。看看這麽多年過去了,這個七歲就給村民寫信的小男孩,還能給村民寫點什麽;這個20歲就為父親寫下“懺悔”的年輕人,也可以為中國文化向國際社會“交代”壹些東西。

審視自己並不是執著於“我”。而是觀察壹種生活狀態,是否可以展開超脫。這就是佛教的意義。因此,我在此獻上壹支筆。

崇拜和犧牲,回憶和思考,快樂地哭泣。

最初發表於《美國文學》第4期,2014

下壹頁更精彩:1 2 3 4 5下壹頁。

上壹篇:余的讀書實踐與筆墨犧牲的回答

下篇:余《君子之道》導言及劄記

+1

1

這個內容對我有幫助。

余《祭筆》相關推薦

讀余的《山水書》

余的遊記散文

高中生於對“旅行者無國界”的思考

評余的散文《信客》

讀余《的文化之旅》,1500字

於最新講話

余感傷語錄

讀余《山居筆記》

專欄推薦

三字經詩歌詩歌排比句劇本散文詩歌古詩唐詩散文寓言童話小說

熱點排名

余《廟》原文及讀後感。

余·《黃州突圍》賞析

余散文賞析

淺析余的《夜雨》詩

余散文節選

余·《北大教學:四十種中國文化》

余《君子之道》讀後感

余《我的窗下》賞析

余《筆墨祭》賞析

余散文《西湖之夢》賞析

推薦閱讀

余的婚姻生活

余《千年嘆息》賞析

余《霜降河》的介紹與經典

於的《廢墟》教案設計

余的經典散文《珍藏昨天》

余抒情散文《自然的隱士》賞析

於廟

余在德拒租真相

於作品

余文化之旅的漂泊者

  • 上一篇:長者生日書法作品
  • 下一篇:河北農業大學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