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我想聽壹個關於北京水博物館的演講。

我想聽壹個關於北京水博物館的演講。

前幾周的壹個周末,我帶女兒去參觀了北京自來水博物館,發現這是壹個值得壹看的博物館。我花了壹點時間,做了壹點筆記。

博物館所在地是北京歷史上第壹座水廠,建於清末(1908)的東直門水廠就位於此。從老照片上看,當時還是東直門外的壹片荒野,水廠就在那裏。今天,它是壹片黃金之地。在高樓林立的社區中發現這個博物館,令人驚訝。

第壹,沒想到博物館占地很大,院子中間有壹大片草地。

二是進門就看到院子裏散落著幾棟古色古香的西式建築,馬上意識到是老式的真家夥。其中最引人註目的是建於1910的巴洛克風格的水閣,老式的西式工業廠房也很講究藝術,願意把錢投在與功能無關的裝飾上,不像現在的廠房完全追求效率。

第三,博物館是空的,但配有專職講解員。保安看到我們父女進了展廳,馬上提出要叫講解員。可惜女兒太小,聽不懂講解,享受不到這種壹對壹的特殊服務。

就這三項,值得壹看,門票也不貴,5塊錢。

博物館主體建築位於原自來水廠的蒸汽室,總體介紹了北京自來水的起源和發展現狀。中國的城市自來水是在19年底和20世紀初由上海、天津、廣州等城市發展而來的。1907年,慈禧太後同意袁世凱在北京修建自來水的提議。1908年,袁世凱當即推薦洋務經驗豐富的周入京準備自來水。周籌集社會資金,以官方監管、商業運作的方式創辦供水有限公司,幾經波折。

最讓人感動的是壹個新事物的出現,會遭遇各種阻礙。這些障礙壹方面來自觀念。人們看到用藥物消毒的自來水,就說是“洋胰液”;因為水管埋在地下,所以說是“只取隧道,不見太陽”的“隱水”等等;壹方面,是原有的利益集團。過去北京的城市供水靠的是井,井由2000多人的山東井戶管理,這也是對抗自來水的強大力量。周采取廣告,宣傳,降價等促銷活動,以促進自來水。這段歷史很生動,這裏就不贅述細節了。

其次,北京水資源短缺由來已久。20世紀初創辦時,“安定門外沙營下,孫河水源猶盛”,地表水取自孫河。上世紀40年代,北京進入枯水期,在東直門挖了5口機井抽取地下水。在北京生活了十幾年,不知道孫河是哪條河。首先,我想知道壹百年前可以作為水源的河流是否已經消失了。後來才發現,溫榆河也叫孫後河,孫河其實就是溫榆河的壹段。當然,今天的溫榆河已經不能作為水源了。

北京供水業的興起是中國現代化的宏大歷史進程之壹。北京自來水集團決心維護這些重要的歷史遺跡,向我們展示了壹段非常值得紀念的歷史,確實做了壹件好事。不幸的是,東直門水廠最具代表性的建築,高54米,造型獨特的鋼制水塔,在1957被拆除。今天,人們從德國設計師的後代那裏取回圖紙,重做了壹個模型,放在展廳裏供人憑吊。

就目前北京的供水來說,缺水是主要矛盾。多年前,我寫過《缺水困擾北京》壹文。對於中國的城市供水來說,除了應對水資源短缺,如何保護水源,提高自來水標準,也是關系到民生的重要問題。

史靜自來水廠歷史:慈溪修建了中國第壹座自來水廠。

來水亭是壹座巴洛克風格的歐式建築。施工中采用了糯米灌漿、磨磚等中國傳統建築技術。

■名稱:北京自來水博物館

■地址:東直門北大街6號

■特色:主題博物館

■施工時間:65438+2000年2月

■鎮館之寶:淶水亭、煙囪等。

在東、北二環交匯的東直門北大街,有壹座北京自來水博物館。這裏中西合璧的建築很有名,已經被列為優秀現代建築之壹,不允許擅自拆除。自來水博物館建立在史靜自來水有限公司的原址上,史靜自來水有限公司始建於1908,已有百年歷史。

自來水博物館展區分為展區和室外展區兩部分。其中,室外展區主要是受保護或重建的建築和各種大型設備。

慈禧太後邀請修建史靜自來水廠。

在這個紀念展覽的背後,是史靜自來水廠的創建故事。光緒三十四年(1908),18年3月,農工商大臣扮演慈禧太後、光緒皇帝的角色,要求建設“首都自來水”,認為“首都自來水以衛生、消防為重”,推薦“在直隸開辦工藝局廠,成績顯著”,“熟悉業務情況,享有良好聲譽”。不到十天,慈禧“答應”了。不久,農工商部再次希望就組建史靜自來水公司的“壹般辦法”進行請示。這個辦法很快得到批準,公司被命名為“供水有限公司”,周被任命為公司的總理。周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實業家。他出生於晚清壹個顯赫的官宦家庭。曾任直隸校史、路暢鹽運使等職。1912和1915兩次任北洋政府財政總長,是當時的名臣。

◎水生植物沙盤◎

第八水廠的水取自潮白河。

在自來水博物館裏,有壹個很有特色的展品:北京大型水廠的壹些沙盤。這些沙盤配有光電效應,讓參觀者可以清楚地了解水廠的取水線路和工作流程,成為自來水博物館壹道獨特的風景。

20世紀70年代,北京的日用水量急劇增加。1972高峰期間減少供水75天,日缺水15萬立方米。供水形勢非常嚴峻。1974年,國家投資1.5億元建設第八水廠。

該廠位於東部亮馬橋,水源為北京郊區潮白河流域,地下水豐富。1979、1981、1982年,第八水廠三期相繼建成,日供水能力42.9萬立方米。建成了北京最大的壹次取水、二次帶壓輸水、三次配水的地下水廠。

第八水廠的水取自牛欄山潮白河,打了18組機井。從水源抽出的水通過輸水管道送到孫河加壓站,對原水進行氯化消毒。加壓後通過輸水管道送至配水廠進行補氯加氨,再通過水泵送至管網。

◎井碑◎

小井紀念碑背後的歷史事件

東直門水廠始建於1908,於1910年3月正式投產。水源是當時大興縣的孫河,清水由孫河水廠送來,由東直門水廠消毒。由於1940附近孫河嚴重缺水,東直門水廠以地下水為水源。到1949,北京只有壹個水廠。1932入夏後,孫河水位驟降,水源即將幹涸。公司的幾名工程師建議打井取地下水。當時在今天自來水博物館的院子裏打了五口水井。圖中所示為1940挖的1號水源井的紀念碑。

我國著名藏書家傅增湘先生為井碑題詞。五四運動時,因牽連抵制北京政府罷免蔡元培的命令,被免職。他是1927的故宮博物院院長。傅增湘之所以被要求為自來水廠的井碑題詞,主要是因為他是袁世凱的欽差。水廠之所以在1908年得到慈禧太後的批準,主要是因為它是袁世凱壹夥建議的。早在上圖所示的祭奠儀式之前,其實就有人打,希望在北京建壹個自來水廠,但是慈禧覺得打祭奠儀式的人不適合監督此事,就擱置了。

袁世凱是慈禧的寵臣,所以會在奏折上打10天,而且已經開始商量具體的修建事宜了。壹口井碑上的壹個小碑文背後的政治鬥爭和歷史事件是如此的復雜,以至於現在看來真的很有意義。

◎鎮館之寶◎

集水井幫助北京熬過了1938的大旱之年。

北京自來水博物館裏有壹座美麗的建築叫水亭。東直門水廠建成時被稱為“模範水亭”。建於1910,用於接收孫河水廠處理後的水,經沈澱消毒後送至清水池。該建築由天津尚德瑞吉洋行設計,屬於歐式建築,具有巴洛克風格。施工中采用了糯米灌漿、磨磚等中國傳統建築技術,所以這座建築是中西合璧的精美建築傑作。曾經有壹尊白色的觀音菩薩坐在亭中,坐北朝南,高2.7米,身後有假山,前面有壹個幹凈的水池。不幸的是,這座觀音像在文革中被拆除了。

綠地西面是壹口集水井,建於1938至1939年日本侵華時。當時北京正處於幹旱時期,孫河(即溫榆河)水源不足。為了獲得穩定的水源,日本人在自來水廠的院子裏挖井,開始使用地下水。當時,* * *打了五口井,五口井的水都匯集到這裏。這些井的蓋子都是銅做的,至今保存完好。大門外的方洞是地下通道。當閘門出現問題時,可以從這個開口進行修復。

◎機房煙囪967c

壹個百年的煙囪仍然矗立著

現在的展廳其實是過去水廠的蒸汽房。孫河或者井水從水閣流過清水池再送到蒸汽房。自來水被燒煤產生的蒸汽加壓,然後可以沿著管道流向北京各地。因此,蒸汽機房旁邊必須立著壹個高高的煙囪。因為蒸汽機房離不開煙囪,雖然經歷了近百年的滄桑,但這個煙囪其實就矗立在這裏,從來沒有倒下的念頭。這個煙囪建於1908。由於中國以前從未修建過自來水廠,歐洲人被邀請來設計圖紙。煙囪和其他建築是天然的,具有歐洲建築風格。但中國的工匠在建造時,采用了中國傳統的磨磚縫、糯米湯灌漿的建築工藝,每塊磚的底部都刻有印章,壹不小心就形成了現在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

雖然水廠煙囪的八角形造型非常獨特,制作精良,但它並不是史靜自來水公司建築群中最有特色的建築。據博物館負責人介紹,當年最有特色的建築是自來水廠的鐵水塔。水塔的結構是壹種獨特的鋼結構。這座塔有54米高。塔身分六層,呈六邊形,有12裝飾龍和風鈴,體積750立方米。1942停塔,1957拆塔。目前根據德國設計師蒂諾·薩格曼的後人出示的照片,已經按照1: 10的比例復制了壹個水塔模型。通過模型,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水塔的優雅和精致的裝飾。試想壹下,如果水塔沒有被拆除,那它壹定是現在北京壹道獨特的風景,恐怕不會比法國的埃菲爾鐵塔遜色。

  • 上一篇:上海嘉定區有哪些大學?
  • 下一篇:請EXO參加12,13,14所有節目包括綜藝,演唱會。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