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天坑最早是什麽時候出現的?

天坑最早是什麽時候出現的?

天坑是指體積巨大、巖壁陡峭、陷陷陷、輪廓呈深井狀或桶狀等超常空間形態特征的特大型巖溶負地形,發育在厚度特別巨大、地下水位特別深的可溶巖層中,從地下到地面平均寬度和深度超過100米,底部與暗河相連(或有證據表明暗河已移動)。

這是壹種自然現象,我認為從地球形成以來就存在,因為這種現象是非常正常的,是地球上普遍存在的正常地貌。

如果妳滿意,請采納,哈哈!!

名字的由來

天坑

在2001之前,天坑只是重慶奉節縣小寨天坑[1]景觀的壹個專用名稱。類似的地貌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叫法,如“龍池”、“石院”、“石圍”、“巖灣”。2001天坑是專家提出的壹個專門的巖溶術語。2005年,國際喀斯特天坑考察隊在重慶、廣西進行大規模考察後,“天坑”壹詞在國際喀斯特學術界獲得壹致認可,並開始使用漢語拼音“天坑”在國際上傳播。這是繼林峰、豐叢之後,中國人定義的第三個以中文和拼音命名的喀斯特地貌術語。

現象原因

天坑的成因大多分為兩種,其中大部分是沈降型(廣西樂業縣天坑群等。),而少見的是侵蝕型(重慶武隆後坪侵蝕天坑群等)。).天坑的形成至少要滿足六個條件:壹是石灰巖層要厚。只有足夠厚的巖石才能為天坑的形成提供足夠的空間。第二,地下河的水位很深。第三,包氣帶(含氣巖層)厚度較大。第四,降雨量要大,讓地下河的流量和力量大到可以沖走掉下來的石頭。第五,巖層要平整。從天坑周圍的懸崖上看,妳會發現巖層與地面平行,就像壹層層的石板堆在周圍,只有這樣的巖層才能坍塌。第六,地殼要凸出。地殼的運動會為巖層的坍塌提供動力。截至2010,已確認天坑78個,其中三分之二位於中國。當然,關於天坑的調查、鑒定和爭論並沒有停止。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貌在世界上分布廣泛,約占地球總面積的10%,中國喀斯特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3.5%,主要分布在貴州南部、廣西、重慶、四川、雲南、湖北等省,是世界上面積最大、最集中的連片喀斯特地區,但喀斯特壹詞誕生於斯洛文尼亞。

分級原則

目前全球已發現並確認的天坑約80個,其中中國有50多個。我國天坑分布在南方巖溶地區,多位於貴州南部、廣西西部、重慶東部的峰叢地貌區。根據天坑的分類原則,世界上只有三例,均在中國(重慶小寨天坑和廣西樂業縣大石圍天坑)。深度300米至500米的大型天坑,全球16例,中國9例;標準天坑的深度和寬度在100米到300米之間。

  • 上一篇:天津文化中心噴泉開放時間2020
  • 下一篇:東北師範大學的學習氛圍如何?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