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有誰知道養狐貍的大學生李文軍的信息?

有誰知道養狐貍的大學生李文軍的信息?

簡介:李文軍,2000年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創業項目:狐貍養殖創富:15萬元。

這個年輕人叫李文軍,是這個養狐場的場長。他從事狐貍養殖和皮毛銷售只有四年時間。但現在,他的養殖場已經發展成為壹個擁有4000多只成年狐貍,年產值300多萬元的大型狐貍養殖場。他也成為遼寧省最好的狐貍飼養者之壹。

李文軍是大連金州區人。他畢業於大連理工大學房地產專業。那麽,他是如何迷上這些狐貍,熱愛水產養殖的呢?

上大學的時候,李文俊是個不安分的學生。當其他學生充分享受豐富多彩的校園生活時,他總是想如何在業余時間賺錢。大學第四年,李文軍向父母借錢開了壹家網吧。

李文俊:“我在學校經常去網吧。我覺得這個東西挺賺錢的,就做了。

李文軍的大學同學楊翠:當我還沒有畢業的時候,我只是覺得去他的網吧可能會更便宜。"

李文軍雇人負責管理,網吧生意紅紅火火,壹年能賺四五萬。嘗試壹點,獲得成功。學習賺錢是正確的,他成了同學們羨慕的對象。

2000年畢業於李文俊大學。這個時候大連的網吧越來越多,利潤越來越少,網吧的生意做不下去了。李文軍不願意找工作。他還是想自己創業當老板。

李文軍:“我開網吧的時候,比較容易拿到錢。我還在工作做什麽?這個時候,我就有點自大了。”

李文俊的父親李說:“畢竟,妳沒有什麽經驗。如果妳下海,畢竟妳說妳在海裏,妳不會遊泳,那妳能在哪裏做到?”

碰巧,我父親的壹個朋友在做狐貍飼料生意。看到兒子執意不參加工作,父親決定讓李文軍去賣狐貍飼料,這是個又累又臟的活。這位父親想讓兒子體驗壹下做生意的艱辛,借機打消了李文軍創業的念頭。

李文軍的父親李,是大連市金州區科技局的幹部。為了研究和推廣狐貍的人工養殖技術,16年前,他和妻子在家中飼養狐貍,現在已經發展到300多只。便於研究推廣,每年也能收入近65438+萬元。但是李文俊從來不關心父親飼養狐貍的事情。

李文俊:“我壹直說我看不起這東西,覺得這狐貍挺臟的。”

李文俊的父親李:“他很不開心。我逼他做的。”

李文軍拼盡全力賣飼料,短短壹年時間,不僅打開了市場,還賺了65438+多萬元。這個時候,他創業的欲望更加強烈了。李文軍主動提出自己養狐貍。兒子對狐貍的態度來了個180的大轉彎,父親的心思壹時轉不過來。他不能容忍的是,兒子還得是他的主業。

李文俊的父親李說:“我也巴不得他當個國家公務員,堂堂正正到了那裏,就有點光彩了。這個行業怎麽做,所以我當時很生氣,我對他用了暴力手段。”

李文俊養狐貍不是沖動。在推廣狐貍飼料的壹年裏,他對狐貍養殖和市場情況做了充分的調查。

李文軍:“當時去了很多地方,去林業大學跟教授講這些東西,然後去了其他規模養殖場,然後去了皮毛市場。我去了浙江崇福,在河北讀書。所以,全部看完之後,我對這個東西的市場前景還是挺有信心的。”

此時李文俊的大學同學連大鵬也想自己創業,但壹直沒有找到合適的項目。李文軍對狐貍養殖前景的分析引起了連大鵬的興趣。兩人壹拍即合,決定合夥養壹只狐貍。

2002年夏天,李文軍和連大鵬四處集資,各投入60萬元。他們從金州區英鎮租了20畝地,養了700只狐貍。

李文俊的大學同學連大鵬說:“我們在農村有壹個農場,我為此感到自豪。畢竟也是壹份事業。”

李文俊的女朋友韓方也辭去了博物館講師的工作,去農村幫助李文俊開始職業生涯。李文俊選擇養狐貍,父親卻很不情願。現在,女朋友辭職了,這讓李文軍的父親更加氣憤。

李文俊的父親李說,“我很生氣。我說的不是100多的女生向往的工作。是壹千多的女生向往的工作。妳辭了吧。”

李文俊:“我說反正要做,就把它當做事業來做,而不是副業。肯定起點高,跟普通人不壹樣。”

大連壹直有養殖狐貍的傳統,但是養殖戶比較分散,狐貍被剝皮賣給來村裏收購的皮貨商。養殖戶不了解外部市場,經常被皮貨商惡意壓低價格。

養狐人孫超說:“黃牛到這裏來壓,那黃牛到這裏來壓。等壓力過去了,再說這種皮革的價格壹直在漲。”

2003年春天,剛養殖狐貍壹年的李文軍做出了成立養殖協會的決定。

李文軍:“希望協會能把這些農民團結起來,讓協會也發展起來,讓這個農民受益。”

養狐人孫超說:“到時候,我們可以把狐貍賣個好價錢,這對老百姓特別有幫助。

"

成立協會提高獸皮價格是大家都支持的事情,但是農民希望賣獸皮能拿到現金。那年冬天,在剝皮的季節,李文軍用現金買下了社員農民的狐皮。當他拿著狐皮去南方皮草市場時,他傻眼了。市場上的狐皮價格甚至比自己收購的還低。

李文俊:“這個市場很難把握。我收完之後,這兩天市場壹直在跌價。”

李文俊的妻子韓方:“妳不能把皮放在手上,因為這都是錢的問題。沒辦法,便宜就能買到。”

李文俊:“這個損失我得自己賠。”

市場變了,本以為可以靠協會的力量賺錢的李文軍壹下子虧了50多萬。而就在這個時候,他的搭檔連大鵬提出了退出。

合夥人連大鵬:“家裏資金周轉不開,我就說退出。”

李文軍:“我朋友說家裏出了點事,需要拿點錢回家。”

賣皮虧了50多萬,合夥人也要撤資,這對李文軍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為了還清朋友的投資,李文軍向銀行貸款,提前低價處理了狐貍。

養狐人孫超說:“起初,為了償還他的股金,他把狐皮。降價出售。如果妳再等壹兩個月,價格可能會提高。”

此時,養殖場剛剛繁育出2000多只小狐貍,每天都要張嘴吃飯,這對於李文軍來說是壹件難事。

李文俊:“基本上壹個字就是錢,就是到處籌錢。”

無奈之下,李文軍賣掉了父母為他結婚準備的城裏的新房。

李文俊的妻子韓方:“沒有辦法。我們已經到了這壹步。我們不能半途而廢。如果我們想做,我們就必須堅持做下去。”

用籌到的錢,李文軍把狐貍的數量擴大到了4000只。在他和妻子的苦心經營下,農場已經形成了壹定的規模。

2004年8月,依靠狐貍養殖的實力和外語優勢,李文軍獲得了東北林業大學組織的赴芬蘭考察學習的機會。李文俊對這次芬蘭之行感觸很大。

李文俊:“開闊妳的眼界,也就是說妳見識過真正養壹只狐貍是什麽樣子的。”

李文俊的父親李:“他回來以後,他說這個狐貍不能養了。外國的狐貍怎麽了?”

回國後,李文俊提出了令國內養殖戶耳目壹新甚至無法理解的狐貍養殖新概念。

李文軍:“我主要的感覺是國內的飼料不好,不願意投資。我們要把這個東西做成高投入高產出的東西。”

用玉米、豆粕等原料餵養狐貍,是我國傳統的飼養方式。李文軍用全價飼料、雞湯、鮮魚配制飼料。這種投入,普通農民不理解,更不願意。但是妳看狐皮,兩者的差距簡直是天壤之別。

李文俊:“像這種皮,夠標準。頭發的大小、顏色、長度都符合標準。這樣壹塊皮現在500多元。這種皮現在400多元。同樣的狐貍也需要吃飼料,它們之間的差距就在這裏。飼料的成本,這只狐貍長大不會比這只狐貍多50塊錢。妳說養這個養這個可能多花50,但是它的收益會增加100。”

高投入高產出對當地農民來說是壹個新詞。接著,李文俊提出了壹個大家都沒聽過的育種概念——淘汰制。讓視狐貍為寶的養殖戶消滅狐貍,無疑是挖他們的心,但李文軍有他的道理。

李文軍:“發現它有毛病,就給它打針。就像人壹樣,越治療越治療。而且這個病是會傳染的,而且是會傳染的,會傳染的。因為這只狐貍,妳舍不得這幾百塊錢。妳把這種疾病傳染給了當地所有的狐貍。治壹只狐貍20治壹只狐貍20,妳還不如壹開始就除掉它。”

適者生存是自然法則。將淘汰制度引入狐貍育種,既保證了進口狐貍的質量,又幫助李文軍實現了狐貍育種的新突破——培育純種狐貍。

李文俊:“我要把這個基因,芬蘭的原種,壹代壹代的做下去,努力培育出自己的純種,所以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妳在不斷的淘汰。科學的東西沒有假的。妳無法培養自己的純度,只能每年花這個高價去買芬蘭狐貍。”

孫超:“當我們在芬蘭進口這種狐貍時,它需要3500元和4000元人民幣。如果真的自己培養,要花我們兩三千塊錢,我們輸了精子也便宜。”

現在,李文軍自己養殖了純種狐貍,在養殖過程中壹直遵循高投入高產出的原則。他的狐貍不僅數量多,而且毛皮質量高。全國各地的狐農和皮貨商都來到這裏。

山東狐貍養殖戶梁傳強說:“我從威海來抓壹只公狐貍,回去做人工授精的公狐貍。”

皮草經銷商黃說:“他們的皮草在遼南是壹流的。”

農民孫超:“個人種田能養這麽多,差不多就是說,全國可能沒幾個。”

看著兒子的事業越來越好,父親李露出了滿意的笑容,經常來到李文軍的農場幫忙。

李文俊的父親李:“回想起來,這些事情都是超前的,所以基本上後期就開始支持他了。”

李文俊也當爸爸了。看著活潑可愛的兒子,他越來越體會到父親對他誌向的良苦用心。

  • 上一篇:柳永遊南京史實考
  • 下一篇:衢州博物館開館期間的交通路線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