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廣東省汕頭市南澳縣人口密度高嗎?

廣東省汕頭市南澳縣人口密度高嗎?

人口:約8萬人

人口密度:741人/平方公裏

總兵府景區

南澳島

南澳大利亞北回歸線標誌(自然之門)

南澳島

總兵府景區

南澳縣位於廣東省東部。總面積108平方公裏。總人口為80 000人(2003年)。

縣人民政府設在後宅鎮,郵政編碼:515900。代碼:440523。區號:0754。拼音:南澳縣。

美麗的海上綠洲南澳島位於閩、粵、臺三省交界處,距廣東省汕頭經濟特區僅11.8海裏,東距臺灣省高雄160海裏,北距廈門97海裏,西南距香港180海裏。它位於這三個主要港口城市的中心,靠近西太平洋的主要國際航線。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從古代到現代,南澳壹直是東南沿海貿易的必經之站和中轉站。早在明朝就有了“海上互市”的稱號。

位於閩、粵、臺三省交界處的南澳縣,是廣東省唯壹的海島縣。由主島南澳島及附近22個島嶼組成,總面積130.91平方公裏,其中主島面積128平方公裏,海域面積4600平方公裏,總人口72449人。被譽為“粵東海上明珠”。

南澳壹直是海防重鎮,兵家必爭之地。公元1575年(明朝第三年)奉命設置“協守張超等地繳南澳將軍”,公元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晉升設置南澳將軍,負責閩南、臺灣省、粵東的軍事。清朝以前,行政區域分屬福建省詔安縣和廣東省饒平縣。1915年,全島歸廣東省管轄。1950年,南澳解放,成立南澳縣人民政府,隸屬潮汕地區。1983汕頭市合並後,直接歸汕頭市管轄。

南澳風光南澳屬於南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北回歸線貫穿南澳主島,全年氣候溫和,冬暖夏涼,無霜,日照充足。年平均氣溫21.5℃,年平均日照2325.3小時,年平均降雨量1348.4毫米。

南澳大利亞有豐富的自然資源。首先是港灣資源。南澳島海岸線曲折,長達77公裏,居廣東沿海之首,擁有煙墩灣、長山尾、竹岐渡、後江灣等66個港灣,可建萬噸級泊位。二是旅遊資源。南澳有保存完好的海島自然風光和豐富的旅遊資源,具有“海、史、山、寺”的特色。全島可供開發和旅遊的海灘面積達200多萬平方米。擁有綠灣省級旅遊度假區、吳嶼省級待宰島自然保護區、黃花山國家森林公園、亞洲海島最大風電場等壹大批景點。島上發現了50多處文物和30座寺廟。第三是水產資源。南澳島可供開發的漁場有5萬平方公裏。周邊近海漁場和臺灣省淺灘漁場有魚、蝦、貝、藻1300余種。珍稀海鮮包括魷魚、龍蝦、石斑魚、海膽、紫菜等。,其中的房子魷魚和彭菜在國內外都很有名。水深10米的沿島海域水質良好,浮遊生物種群豐富,避風條件良好,是發展海水養殖的良好基地。第四是風資源。南澳的風況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年平均風速為8.54m/s,有效風速小時數超過7000小時。據專家測算,島上風力發電總裝機容量可達20萬千瓦。

南澳的基礎設施日臻完善,交通便利,通訊先進,電力供水充足。陸島交通路線有:南澳長山圍至澄海萊蕪的汽車輪渡碼頭和高速客船。以68公裏環島路為主線的海島路網基本形成,實現了村村通。全縣公路密度117公裏,居全省第壹。郵電實現了程控交換和數字傳輸,率先建成了全省第壹個電話縣。島上電力設施建設先進,35千伏和110千伏兩條跨海電纜接入省電網。全縣有山塘水庫74座,水廠7座,日供水能力4.5萬噸,基本滿足了全縣人民和島上遊客的飲水需求。

近年來,南澳充分發揮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優化,致力於培育和發展漁業、旅遊、風電等海島特色優勢產業,經濟實力日益增強。從65438年到0998年,全縣工農業總產值達到8.7億元。漁業生產堅持養捕並舉。1998年漁業產量103500噸,海水養殖面積1900畝。1995年,成為全國水產養殖業百強縣。旅遊業被迅速打造成為新的優勢產業,壹大批旅遊景點和服務配套設施相繼建成。賓館、酒店等接待場所50個,接待床位3000張。風能資源開發利用取得良好成績。已安裝111臺風機,總裝機容量4.3萬千瓦,是中國第二大風電場,亞洲島嶼最大風電場。對外經濟也十分活躍,建立了南澳海關和各種口岸檢驗機構,與世界上14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經濟聯系。

南澳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各項社會事業也同步發展。全縣有4所普通中學。小學31,中專1,職業中專1,教師進修學校1。校舍建築率91.3%,1.995通過省“九五”驗收。近日,南澳縣被國家批準為科技興海示範基地。全縣有8個醫療衛生機構和1個“二級”醫院。農村“初級衛生保健”全面達標,城鄉醫療網絡基本形成。我建立了自己的電視臺和電臺,建了中國第壹個海防歷史博物館。

南澳的發展優勢逐漸被國內外各級各界人士所重視,市、省乃至中央政府對南澳的開發建設給予了極大的關註和支持。自1992以來,南澳先後建設了68公裏環島公路、110kV跨海輸變電工程、長山圍跨海汽車輪渡、480路微波和15000程控電話、元墩水庫、路仔坑5000噸級綜合碼頭等壹批港口、交通和通信。在長期缺乏資金等技術原因後,南澳大橋正式開工建設。大橋工程預計36個月完工,設計日交通量65,438+0,000輛/天,為南澳成為國際旅遊基地和轉口貿易基地打下良好基礎。

自然地理

南澳縣位於東經116 53′至北緯16 5438+07 19′至23 11′至23 32′。距臺灣省高雄160海裏,距廈門97海裏,距香港180海裏,處於高雄、廈門、香港三大港口的中心。背靠汕頭經濟特區,距太平洋主要國際航線僅7海裏,素有“潮汕屏障、閩粵咽喉”之稱。

南澳縣由主島南澳島和附近22個島嶼組成。呈葫蘆狀,東部丘陵,西部丘陵,中部沖積平原,總體屬於低山剝蝕丘陵——剝蝕地貌。

經濟概況

1992以來,南澳縣因其獨特的區位和資源優勢,受到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人士的關註。廣東省在20世紀90年代將南澳列為廣東對外開放的重點地區,批準設立了擁有南澳風光的南澳島開發實驗區。國務院批準南澳港為國家壹類口岸,並給予壹系列優惠政策,加快南澳島的開發建設和對外開放。南澳緊緊抓住這壹歷史機遇,加快發展步伐,努力發揮南澳縣的特色和資源優勢,積極推進經濟體制和經濟增長方式的兩個根本性轉變。實現了經濟穩步增長、有效增長和社會全面發展,為建設“生態島”、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了堅實基礎。2001年,全縣生產總值5 . 73億元,人均生產總值GDP7849元。分別比1995年增加565438±0.6%和49.93%。工農業快速發展,漁業躋身全國水產百強縣,農業躋身“噸糧大縣”。人民生活水平進壹步提高。去年城鎮職工平均貨幣工資為6500元,農村人均純收入為3060元,分別比1995年增長11%和30%。城鎮化水平達到54.9%,高於全市平均水平。在鞏固和發展漁、農、鹽三大基礎產業的基礎上,初步形成了以旅遊、商業、海水養殖為重點的綜合外向型經濟體系。

南澳按照“對外推廣,對內支持”的總體思路,立足海洋和海島特色,大力發展旅遊業。由於獨特的資源優勢和優越的生態自然環境,南澳旅遊業的發展成為國內外客商的投資熱點,已簽訂投資合同50個,總投資36億元。目前,全縣有賓館飯店50余家,接待床位3000余張。其中星級和準星級酒店13家,具備壹定的接待能力。形成以綠灣省級旅遊度假區為重點區域的風景名勝區。圍繞發展“生態旅遊”的主題,加快了黃花山島國家森林公園和吳虞省級候鳥保護區的開發、利用和保護。開發配套了“攬勝在大尖”、“農家樂”、“南澳自然水族館”、“風電場遊覽區”、“環島自駕遊”等項目,增加了水上摩托艇、香蕉船、拖傘等海上運動項目。突出南澳特色,加大旅遊產品的設計和包裝,計劃推出“南澳壹日遊”精品線路。按照“鞏固粵東,拓展珠三角,爭取港澳臺”的思路,繼續開拓客源市場,同時註重策劃專題,搞繁榮旅遊,提高南澳旅遊的知名度。2000年,南澳島被廣東省旅遊局評為“廣東省休閑度假好去處”,全省八條旅遊熱線之壹。去年全島接待遊客501萬人,旅遊綜合收入1.57億元。經濟效益日益顯現,以旅遊業為主導的第三產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

大力發展海水養殖業,加快產業化進程。1999獲批國家科技興海示範基地後,南澳抓住機遇,發展種苗產業,建設養殖太平洋牡蠣、巴比倫尼亞等貝類和真鯛、美國紅鯛等魚類的海水種苗生產基地,建成種苗水體1280立方米,太平洋牡蠣年育苗能力達到2000畝以上。王海水產種苗中心已成為國家指定的兩個太平洋牡蠣三倍體中試基地之壹。圍繞“四年增萬畝”的發展目標,在政策、資金等方面采取了壹系列扶持措施,調動群眾生產積極性,促進水產養殖生產發展。至此,全縣水產養殖面積達到2.52萬畝,比上年增加3965畝,年產值7000多萬元。努力做好海水產品的加工和流通,努力發展產、加、銷壹體化的產業體系。積極實施“科技興海”戰略,做好海洋養殖新技術、新品種的引進、試驗、推廣和應用工作。加強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聯系與合作,借用國外的大腦,解決生產中遇到的技術難題,不斷探索和推廣海水養殖的新技術、新品種、新方法。

特色產業在調整中成長。堅持特色產業發展思路,構建以風電產業為主導,加工產業為基礎,以高科技、高附加值、可持續發展產業為目標,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特色產業體系,把經濟發展提高到壹個新的水平。縣委、縣政府提出“六個壹”措施,積極營造特色產業投資的良好軟環境。繼續鞏固和發展風力發電、生物制藥、海產品加工、旅遊產品加工、海洋化工等產業,鼓勵大力發展工業,夯實工業基礎。風力發電已分11期* * *裝機135臺,總裝機容量5.4萬千瓦,年發電量65438+2900萬千瓦時。投產以來,已發電2億千瓦時,產值超過1億元。同時,南澳盡力加快國產風機的研制和安裝,得到國家科委新能源局的確認,填補了國產風機的空白。在結構調整中,工業得到不斷發展壯大,在全縣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逐步顯現。去年,南澳縣工業總產值達5.77億元,增長7.9%,工業增加值6543.8+0.87億元,增長8.8%。整個產業特別是特色產業的質量和效益得到了提高。

南澳多渠道籌集資金,改善島上的投資環境。1992以來,全縣已建或在建基礎設施項目76個,總投資20億元。目前,全縣公路裏程已達159.25公裏,公路密度居全省第壹。港口吞吐能力達654.38+0.6萬噸,新增供電能力8萬千瓦,新增水庫總庫容2065.438+0.00立方米,全縣日供水能力達2.8萬噸,程控電話普及率達22.77%,成為全省第壹電話縣。

以“新南澳,新家園”主題活動為載體,廣泛深入地開展了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軍警民共建活動,被市授予2001年度群眾文化活動組織獎。鋪開縣文化館、博物館、圖書館、鄉鎮文化館、村(居)活動室建設,不斷完善文化基礎設施。積極開展創建全國科技先進縣活動,順利通過國家科技進步考核,被評為省級科技先進縣。在全省率先改革教育管理體制,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加大教育投入,* * *投入850萬元進行學校建設,投入654.38+0.5萬元配套信息技術設備,改善了辦學條件,促進了信息技術教育的發展。雙擁、計劃生育、社會保障等事業也取得了新的成績。

行政區劃

南澳縣轄3個鎮(後宅、深澳、雲澳)。

歷史的發展

清雍正十年,設南澳廳,駐海防。屬深圳,有南澳山,在海中,故名縣。1912縣。

2000年,南澳縣轄4個鎮。總人口70352人,各鎮人口為:後宅鎮41713雲澳鎮16959深澳鎮8582龍洞鎮3098(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2年,南澳縣轄4個鎮(後宅深澳傲雲龍洞),465個,438+0個村委會,5個居委會。

2003年,南澳縣轄3個鎮,5個居委會,41個村委會。總戶數21.623,總人口72752:後宅鎮1.2933,4231.2;雲嶴鎮5152戶,17642人;深澳鎮1870戶,6603人;龍洞鎮910戶,3582人;青年澳門管委會有758戶,2613人。

2004年,龍洞鎮並入後宅鎮。

截至2005年6月5438+2月31,南澳縣轄3個鎮(後宅、深澳、雲澳)。

2021,1 2020年中國“百強縣”榜單出爐,南澳縣排名第24位。

2020年7月,商務部公布了2020年農村電子商務綜合示範縣名單,南澳縣入選。

2020年6月,南澳縣被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工作縣(廣東地區)名單。

2016年7月,南澳縣榮獲全國雙擁模範城(縣)稱號。

2016年2月,南澳縣被列入2015年度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縣(市、區)名單。

  • 上一篇:需要壹個小說(純文學)投稿雜誌地址求妳幫忙。
  • 下一篇:80年代的藏文書籍。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