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圖書校對基本規則》的其他現代校對方法

《圖書校對基本規則》的其他現代校對方法

現代校對實踐中還有其他校對方法,主要包括:人機結合校對;Overred和核紅;單詞的技術排列。這些新的校對方法與四種基本的校對方法壹起構成了現代校對方法體系,必須綜合運用。

4.1人機結合校對。黑馬校對軟件識別率高,檢查常見錯別字和成語、專名速度快,是校對的有力工具。但是計算機校對的性質決定了它只能處理可以形式化的問題,而文字的形式符號是壹個非常有限的形式系統,自然語言不可能完全形式化。因此,校對軟件的檢錯能力有限,無法完全取代人工校對。正確的做法是人校和機校結合。人機結合校對需要找到優勢互補的最佳結合方式。鑒於計算機校對的誤報率較高,錯漏較多的第壹次校對樣本應進行人工校對,第二次校對樣本應進行計算機校對。電腦校對後不再修改,第三次校對要由人來進行。第三個學校的任務是:首先對機修學校上報的錯誤和改正的建議進行逐壹判斷,然後通讀,找到並改正漏校。三本學校後修改。這種“二三連續校對”模式有利於人機優勢互補,縮短校對周期。還可以在編輯加工前實現機器校準,在加工時以機器校準的報錯和糾錯建議作為參考;第三次校準後,用機器校準清理殘留誤差;然後,手動通讀。這種“正本清源,清理源頭”的人機結合模式,也能收到人機優勢互補的效果。

4.2 Overred和核紅。兩份校樣壹式三份,其中壹份(俗稱正樣)由校對人員校對,另兩份(俗稱反樣)分送作者和責任編輯校對。“過讀”是指作者和編輯在“副樣”上修改的字符,被復制到校對者檢查過的校樣上。如果原樣本變化少,子樣本變化多,也可以將原樣本復制到子樣本中。抄錄時要註意文案上的改動是否合理,如有疑問,要提交責任編輯解決。如果子樣本有較大的增刪,導致版面變化,就要謹慎調整版面,增加壹些校對的次數。發紅是校對或編輯的責任。

核紅是檢查改了幾次的字有沒有改。核紅的技術要領是:第壹,檢查上校改的字至少兩遍;第二步:如果發現應改而未改的字符,除了重新糾正外,還需要檢查上下左右相鄰字符是否有錯改,避免相鄰行、相鄰錯位的糾正;第三步,比較紅樣(上校修改)和校對樣(修改印刷樣)周圍的字是否浮腫。如果有,就要逐字仔細核對相關線條及其上下線條,找出脹縮的原因,糾正可能的錯誤。第二、三、通讀檢查要先檢查,再校對。

4.3文字技術校對,簡稱“校對”,是現代校對的必經程序。它有三個作用:(1)彌補版面設計的疏漏;(2)糾正排版造成的技術錯誤;(3)防止多人交叉校對造成的文字處理和排版格式不壹致。

4.4文字技術整理是壹項細致的技術工作。有以下10項:(1)檢查封面和扉頁,使標題、譯者或主編姓名、出版單位名稱和出版日期完全壹致;(2)根據正文標題,核對目錄中的標題與書頭上的標題、章節名稱,檢查正文是否壹致,頁碼是否相同;(3)檢查正文中各級標題的字體、字號、職業線、位置是否符合設計要求,同級標題的字體、字號、職業線、位置是否壹致,雙頁、單頁標題是否符合規範;(4)檢查插圖的圖像是否與文字描述壹致;(5)檢查圖表、公式與正文是否銜接,圖表、公式的順序形式是否正確,順序碼(應連續)是否缺失或重復;(6)檢查表格、公式的格式是否規範,表格翻頁、跨頁、翻公式是否符合規範,公式變形是否正確;(7)檢查正文的註碼與正文的註碼是否壹致,參考文獻和對照文獻的頁碼是否準確;(8)核對序言(前言)、後記(後記)、小結等指示性文字,是否與正文內容壹致;(9)如果是全集、選集、套書,要檢查是否成龍配套,格式、風格是否壹致;(10)解決其他相關問題。收尾工作壹定要非常認真細致。每次校完要做整理,最後校完要由負責校對的人綜合整理。

  • 上一篇:鬼吹燈的結局是什麽?
  • 下一篇:北京有哪些書店推薦?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