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霍帶孩子們去圖書館。

霍帶孩子們去圖書館。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說過:

“要解放孩子的思想、手腳、空間和時間,讓他們充分過上自由的生活,從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我印象深刻。生活就是教育,知識的灌輸不僅限於校園和課堂。

想讓孩子長大後成功,壹定要帶TA去這五個地方走走。

0 1

?去田間地頭,體驗勞動中種地的艱辛。

經常聽到壹些笑話,說學習好的孩子把小麥當小蔥,卻不知道胡蘿蔔長在土裏,以為花生掛在樹上...

其實這也不能怪孩子。他們大多是在鋼筋水泥中長大的。田地和耕作確實太遙遠,太陌生。

結果他嘴裏叼著“每天中午除草,汗流浹背下土。”誰知每頓飯都是辛苦的”,但我腦子裏始終無法理解這首詩的真正含義。

那麽,如何讓孩子意識到勞動的不易呢?霍和郭晶晶給出了答案。前段時間,他們帶著5歲的兒子霍到農田裏體驗插秧,受到無數網友的稱贊。

對此,霍祁剛在微博中回應:

“現在的孩子成長在壹個幸福的時代,從來不餓,挑食和浪費已經成為習慣,需要知道食物從哪裏來,學會珍惜,學會滿足!”

圖片:來自微博,霍祁剛

不得不說這樣的父母是有遠見的。《朱子家訓》雲:“壹粥壹飯,不易思;半絲半縷,難存物力之念。”

帶孩子到田間地頭,看看農民如何播種、施肥、滅蟲,如何灌溉、松土、收獲。當然,妳也可以讓孩子參與進來,做壹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相信真正的現場教學,能讓孩子們在烈日、泥濘、汗水的體驗下,體會到種地的不易與艱辛。?

0 2

去健身房,在比賽中提高人格教育。

在希臘體育的聖地奧林匹克山上,刻著壹句話:“妳想得到健康嗎?去跑步吧。妳想變聰明嗎?去跑步吧。”

現在好玩的電子產品和繁重的課業負擔占據了孩子的大部分時間,以至於很多人因為運動不足而變成了“小胖”或者“豆芽”。

所以,帶成長中的孩子去健身房鍛煉是很有必要的。

不僅可以鍛煉身體,強身健體,促進大腦發育,更重要的是還可以錘煉意誌,增強自信心。

教育家蔡元培認為,體育運動首先要有完整的人格。研究表明,體育鍛煉不僅可以幫助孩子促進他們的發展,還可以讓他們獲得更高的“身體自尊”,而具有這種特質的人在學業和事業上取得成功的可能性遠高於普通人。

想壹想,體育館裏的各種運動和比賽,其實反映的是生活:為了取得結果,贏得比賽,我們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在過程中全力以赴,在遵守規則和賽制的前提下配合選手,更重要的是要有“友誼第壹,比賽第二”的心態。

在壹個小小的場地裏,在很短的時間內,孩子們經歷的高潮與低谷,繁華與失意,其實都是濃縮的人生狀態。?

0 3

去圖書館,愛上書裏的閱讀。

兒童文學作家楊說:“圖書館是壹個好地方,它將使人們受益終生。不要讓孩子們坐在教室裏,帶他們去圖書館!他們會壹輩子感謝那個帶他們進圖書館的人。”確實如此。

有人對全球各個領域的35位大咖做過研究,發現他們的童年有兩個特點:壹是和父母有很好的親子關系;第二,家長經常帶他們去圖書館,培養閱讀興趣。

閱讀是孩子了解世界的重要途徑,也是了解社會和自然的主要渠道。

圖書館是幫助他們培養閱讀興趣和習慣的第壹站。

首先,圖書館是壹個專屬空間,只有書籍,沒有電子產品、玩具和貪玩的朋友,遠離誘惑,孩子可以在特定的環境中帶著儀式感閱讀;

第二,圖書館是壹個安靜的空間,大家都在這裏安靜的看書。這種良好的閱讀氛圍可以無形中帶動好動的孩子安靜下來,專心看書。

再次,圖書館裏的書種類繁多,可以滿足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讓他們沈浸其中,總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書。

第四,圖書館也適合親子閱讀。如果家長平時陪孩子的時間很少,不妨去圖書館,壹大壹小兩個人壹起選書看書,說說書裏的故事,說說讀書後的感想,既增長了知識,又交流了親子感情,壹舉兩得。

當然,討論要保持低音量,以免破壞環境。?

0 4

去大學校園,感受校園氛圍,樹立讀書目標。

或許這些問題就是每個孩子心中的問號:讀書是為了什麽?我以後會是什麽樣的人?我該何去何從,成年前該做哪些準備?……

那時候的孩子還是壹棵小草,不成熟,不懂事,而作為父母,我們有義務告訴TA,這些問題的答案都可以在大學校園裏找到。

清華大學校園

因為網上有壹句話:“大學裏優美的校園風光、濃厚的學習氛圍、豐富的社團活動,不僅能給孩子們帶來視覺上的享受,更能給孩子們帶來精神上的觸動。”

是的,如果妳想讓孩子增長見識,那就帶TA去遊覽名勝古跡;如果妳想陶冶孩子的情操,那就帶ta去遊覽祖國;但如果妳想讓孩子感受校園氛圍,樹立學習的目標,那麽大學校園是最好的選擇。

在這裏,有博學、奮進、毅力、自由、勇氣和活力。是每個人努力學習十年後到達的地方,是築夢的港灣,是步入社會前的退路。

家長可以帶孩子四處轉轉,介紹學校特色和校友成就。激發TA對自由神聖的大學生活的向往。?

0 5

去父母工作的地方,了解家庭成員的社會價值。

網上有壹篇很流行的小學生作文,題目是《我媽是個沒用的中年婦女》。

作文中,孩子說媽媽“每天都很累”,“什麽都不會”:

“小青媽媽會開車,她(指她媽媽)不會;小林的媽媽會和小林打乒乓球,但她不會;小宇的媽媽會畫畫;堯堯的媽媽做的衣服很漂亮。我很羨慕,但是她什麽都不會。”

短短的壹段話,把孩子對母親的厭惡壹掃而光。姑且不論真相和始末,但可以肯定的是,孩子對父母缺乏全面客觀的了解。

大概,我們在苦口婆心地念叨:我很努力,妳要懂事;我受過文盲之苦,什麽都不會,所以妳要好好學習...

但在孩子眼裏,這些只是無意義的嘮叨。所以,如果條件允許,帶孩子參觀壹下我們工作的地方。

在這裏,孩子們可以大致了解到我們在做什麽,為了保障家庭開支,我們要承受怎樣的壓力,為了實現我們的社會價值,我們付出了多大的努力。等壹下。

愛情的代名詞是“看”。讓孩子“看到”我們,不僅有利於親子關系的良性發展,也有利於豐富TA的閱歷,激發TA的同理心。

?壹位作家曾經說過:

“上了壹百節美學課,不如讓孩子在大自然中走壹天;教壹百個小時的建築設計,不如讓學生接觸幾座古城;給他講壹百遍文學寫作的技巧,也比讓他在市場上弄臟褲子強。”

實踐出真知,生活就是教育。

為了讓孩子看到、學到、做到、體驗、醒悟,帶TA去這五個地方走走。

夏令營/冬令營-深圳南山區白石洲國際市長交流中心-奧德曼

  • 上一篇:為什麽中國的足球壹代比上壹代差?
  • 下一篇:壹棵樹的沈思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