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平昌圖書館的照片是真的。

平昌圖書館的照片是真的。

地處瓊北,遠離中原,三面環海。古邑文昌和很多近海地區壹樣,壹直遠離政治中心。自漢朝建立以來,潮濕和野蠻壹度是文昌的代名詞。時光與海浪齊頭並進,沖刷著土地,帶來了瑰麗的色彩,打磨著古老的色彩:曾經的土地變成了文化的故鄉,書聲在椰林中若隱若現,達官貴人此起彼伏。只有門口的石獅子訴說著曾經主人的榮耀。

千年來,文昌的壹切都在悄然變化。唯壹不變的,也許就是那些屹立百年的古建築。他們隱藏在高樓大廈後面,淡然微笑。

在成為文昌之前,這個彌漫著鹹鹹的潮濕海風的地方已經換了好幾次名字。它原本是南越的領土。公元前112年夏天,漢朝第七任皇帝劉徹在權衡數年後,發動了對南越的戰爭。僅僅兩年後,文昌連同全島被達汗王朝攻陷,於是漢武帝在擊敗最北的匈奴後,將帝國南部的國界隔河推到海南,史無前例地擴大了帝國的版圖。據史書記載,漢武帝很高興贏得了“大州”,把全島分為朱雅和博爾兩縣。

文昌屬於朱雅,漢武帝將其命名為“子北”。沒有人知道這個壹生都在陸地上度過的皇帝為什麽會給文昌起這麽壹個充滿海洋風情的名字,但無論如何,文昌最終還是以紫貝的名義建立並進入了歷史。但畢竟帝國無力照顧這片過於偏遠的土地。僅64年後,即元初三年(前46年),朱雅縣被撤銷,資北成為廢縣。

時光如水,永不回頭。當漢賦成為古韻,三國人物被歷史化為塵埃,隨之而來的是晉朝的衣冠,六朝的華麗典雅。六百年就這樣淡淡的過去了。只是到了隋代,這個島才又被人記住——隋大業三年(607年),文昌在資北縣古遺址重生,被賦予新的名字“武德”。

後來隋朝被唐朝滅亡,高祖李淵新設“武德”國號。因文昌名與年號沖突,“武德改名平昌,屬崖州郡”。在被命名為“平昌”二十年後,文昌再次更名。貞觀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改稱平昌縣為文昌縣。“文昌”源於《嚴武修文》,唐太宗改名為文昌,就是為了讓這個海南島和中國以外的地方受教育。文昌終於進入了命運設定的軌道。之後,雖然其所屬的州縣發生了變化,具體管轄範圍也發生了變化,但文昌的名稱從未改變——1400年來壹直是“文昌”。

人們相信人的名字暗示著他們的命運,城市名字也是如此。自從成為“文昌”後,文昌真的“修文”了。建於北宋清朝(公元1042年)的文昌孔廟,是文昌風雅繁華的見證。自從漢武帝獨尊儒術,儒學成為顯學後,修建擴建孔廟之風也隨之興起。歷史上有2000多座孔廟,根據建造原因的不同,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壹個是孔家廟,是孔氏宗親使用的;另壹種是國廟,是國家供奉孔子的專用寺廟;第三個是龔雪廟,用來供奉孔子,也是學生的學習場所。文昌孔廟是學廟,是文昌龔雪的最初建築,後來成為文昌的文化中心。後來,文昌獲得了“壹裏三士”的美譽,其根源就是孔廟註入這片土地的文字和筆墨靈氣。

文昌夫子廟最早建於安治鄉何公渡坦布村(今文昌東路鎮下陸橋南)。它被美麗的風景包圍著。發源於瓊山的平昌河在夫子廟外靜靜流淌,流經下路西、藤橋西,註入鮑方八門灣。這樣的寶藏,自然不能由夫子廟獨享——這也是文昌縣轄地。二百八十九年後,元順治二年,文昌縣遷至奉化鄉北山渡,夫子廟也隨之遷走。此時的文昌有重視教育的傳統,元人以“權”為尊,與漢人不同。文昌學者經過討論,決定將夫子廟的位置暫時定在縣治右側。

元朝以後,明興被滅,漢正統回歸。繼任文昌知府為了顯示對文化教育的重視,不遺余力地將文廟這個文人心中的聖地搬到了縣城的左側。自明代以來,除了郡學、文昌書院之外,社會研究和誌願研究也有所發展,龔雪也不斷擴大。數百年來,文昌夫子廟歷經十余次遷建、增建、翻新、修繕,終於成為壹座萬余平方米的龐大建築群:清代增建了文昌宮、明倫堂、尊經閣、維文書院,民國時期建有民國圖書館。

即使在數千座孔廟中,文昌孔廟也是非常獨特的:它是中國唯壹壹座不開南門的孔廟。在那個科舉是文人唯壹升遷途徑的年代,“狀元”二字也是夫子廟中學生的最高追求。修建孔廟的古文昌人承諾“不出狀元,孔廟不開門”,既是祝願,也是鼓勵。至今無法考證文昌是否中了頭獎,但夫子廟還沒有開門,只剩下左右壹個側門。

寫有“禮門”二字的側門外,矗立著壹塊刻有“文武百官在此下馬”字樣的古代石碑,這也是所有孔廟的傳統建築。在正門,有壹個圓形的雕刻“龍門”穿過墻壁。頂部為兩層,覆琉璃瓦,四角裝飾明清宮檐。結尾部分更加尖細,卷起來,最後縮在裏面,像烏賊的尾巴。

文昌孔廟整體建築群呈東西向對稱。前庭的主要建築有淩杏門、池畔、狀元橋和孔子雕像,而大城門和大城店位於後院。星星門旁邊有壹口古井叫“聖泉”。據說自建成以來,井裏的泉水壹直閃閃發光,永不幹涸。泉水很清澈。幾百年前,龔雪學生用井水解渴。數百年後,文昌居民仍可直接飲用泉水。

後院大成殿為框架式木結構建築,屋頂九脊,柱壁斑駁,殿外墻裝飾有文昌典型壁畫。文昌壁畫的歷史只有200多年,大多出現在民間。大成殿用壁畫裝飾,不僅是出於對孔子的尊重,更是因為文昌人渴望把孔子變成文昌自己的,這也讓大成殿更加明顯。文昌風味。

自宋代以來,漢人陸續遷居文昌。經過元明清,終於在黎族聚集的海南開辟了壹個“無黎族”的漢族聚集地。文昌十八線村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第壹批居民是來自同壹沿海地區的福建人。得益於文昌的文化教育傳統,明清時期十八巷村很多學生都是通過科舉走上仕途的。當然要用好的石頭和木頭來建造新的家園,所以在其他地方的古代居民被推倒後陸續重建,十八線村依然能保持百年前的樣子,洪水臺風都改變不了。

“十八線村”的名字來源於村裏的十八排房子。從空中往下看,可以看到整個古村落呈扇形排列。所有的院落都有統壹的朝向,結構大致相同。都是青磚青瓦,高墻深院,連墻角飛檐的弧度都是壹致的。整個古村落的房屋分為18組,每組房屋連成壹條直線,每組房屋之間用等寬的石頭小巷隔開。

與今天的城市結構進行規劃不同,十八巷村的特殊格局始於偶然。十八巷村建村之初,祖上只建了壹排老房子。隨著血脈的延續,十八巷村已經成為壹個子孫興旺的大家庭,不得不開始擴建或者新建房屋。十八線村民為了住得盡可能近,緊緊抓住老房子不放,按照老房子的結構重建新房。幾代下來,村子就成了今天的十八線格局。

十八巷村口有兩塊裱石和壹對抱鼓石。上馬石呈階梯狀,頂部侵蝕嚴重,但側面的祥雲花紋仍清晰可見。抱鼓石鼓座是對稱的波浪形,波浪形的中心是橫立的石鼓。同樣放置在村口的,還有壹個壹米高的蓮花形石頭水缸。於是人們沒有進入古村,古代文人“春風以馬蹄疾為榮”、穿錦緞穿紅的盛況迎面而來。

真正走進十八線村,更像是掉進了時間的縫隙。從我們踏入的那壹刻起,色彩世界就變成了壹張張灰色的照片,熟悉的現代城市也不再被明清時期修建的古民居所取代:十八線村,這是壹座活的古城遺址。進村就像走在古城墻之間,踩著海南古民居踩過的石板,被頻繁拍攝的青苔累壞的墻壁也承載著幾百年前海南古人的目光。

幾乎所有的古民居屋頂都用彩瓦裝飾,屋脊的頂部和尾部固定著造型簡單多彩的石雕。這些位於古宅最高處的雕塑直接承受風雨的沖擊。他們彼此相伴,與同樣在海風中搖曳的椰林壹起見證了無數的日出日落。可惜的是,無論是彩瓦還是雕花,顏色都已經在時間中全部消失,統壹成灰黑色,甚至爬上了黴斑。四合院的大門依然是明清時期的紅色,精致的銅門環不用的部分都是綠色的刺繡。

十八巷村最古老的房子林家寨,又名九牧堂,建於明代嘉靖年間。據考證,“九牧堂”的名稱始於唐代。林敏始祖盧琳的孫子林丕有九個兒子,都住在吏部(又名周目),所以支林以“九牧堂”為堂名。林氏後裔分散後,全國各地相繼出現了“九牧堂”或“九牧家族”的建築——十八巷村的祖先就是林氏的後裔。

九牧堂坐南向北。剛建的時候,材料很重,所以能抵禦潮濕海風的侵蝕,屹立至今。400年來,雖經無數次小修小補,但九牧堂的基本框架和布局仍保持著原來的格局。然而,歲月畢竟在這座老房子裏留下了痕跡。支撐梁架的木柱不再光滑,木柱下的石柱也留下了重重的青苔痕跡。也許唯壹不變的是房子裏面的地板。這些帶有無數蜂窩孔的地板是由海洋制成的。蝸牛和珊瑚礁是從海裏采集來的,用海南花梨木燒成粉末,再用特殊的方法做成地板,可以百年不變,堅固平整如初。

文昌人自宋末元初赴南洋,至明朝,出國人數達1,000多人。所謂南洋,其實就是指東南亞。到了清朝,江蘇以南的沿海地區也被稱為“南洋”。清末西學東漸,科舉不流行,是為了謀生也是為了讀書。文昌的南洋式民居在建國後達到頂峰,開始褪色。但由此反饋的南洋風情民居,也在文昌的民居中留下了深深的痕跡。

文昌的騎樓很多,保存完好的騎樓只有兩處,分別是文南街和前埔街。騎樓是壹座遊廊式建築,有上下兩層走廊。這種結構不僅可以保護騎樓免受風雨,還可以用來遮陽,在氣候濕熱的東南亞地區很受歡迎。華僑從南洋歸來,感覺文昌氣候與東南亞相似,繼南洋之後開始建造這座實用性很強的建築。文昌所有的騎樓都是華僑建造的,是華僑衣衫襤褸返鄉的見證。因此,文昌騎樓也被稱為“文昌華僑歷史的半壁江山”。

除了具有純正南洋風格的騎樓,文昌還有很多融合了南洋風格和中國傳統民居的建築,傅家寨就是其中之壹。傅家寨建於1915,歷時三年建成。它是壹座三層的騎樓式大院,深藏在海南省文昌市文城鎮頭院的松樹下。因屋外松樹茂密,故又稱“松屋”。

大宅外觀是典型的南洋式分層通透的拱券,從外面壹眼就能看到最深處,不同於中國傳統的曲徑通幽,但大宅內遍布的郁郁蔥蔥的樹木還是讓人有置身山中的感覺。承重柱呈方形,底部略寬,拼接痕跡明顯。百年來,拱券上的精細花紋已被腐蝕成灰黑色,難以分辨。屋頂沒有沿用中國傳統的飛檐,而是換成了半弧形。

騎樓元素主要體現在走廊上。拱券貫穿整棟建築,兩側建築外緣突出,垂直相連,形成遮風擋雨、遮陽的走廊。站在外面看,整個傅家大宅好像是由兩組騎樓組成的。屋內還有多個圓窗,圓窗、側門、拱券中都有弧形元素,層層嵌套,呈現出場景中設置場景的視覺效果,這也是付嘉公館將弧形裝飾元素和拱券發揮到極致的證明。

與南洋風格的建築相對應,豪宅的細節充滿了傳統的美感。橫屋面對庭院的圍欄上裝飾有透雕,透雕的圖案都是重復的傳統圖案:銅錢、蝙蝠、桃子等。屋頂和側門樓也有雕刻裝飾,輔以繪畫,但都長滿了厚厚的青苔。

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居住在文昌的傅氏後人相繼去世,傅氏大宅也因無人照管而逐漸破敗。然而,經歷了壹個世紀的風雨打磨和50多年的閑置,付嘉公館的骨架還在,至今仍被視為文昌華僑建築的傑作。它和騎樓老街壹起,迎來了壹批又壹批追隨傳說的遊客,展現了百年華僑在文昌的輝煌。

  • 上一篇:姬叔
  • 下一篇:大上海規劃參考數據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