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星巴克發展戰略

星巴克發展戰略

星巴克的終極目標是在全球開25000家連鎖店,就像麥當勞快餐店(有30000家分店),遍地開花。

星巴克向其他地方擴張的方式是攻占這壹帶的大城市,建立良好的口碑,然後以此為中心,向周圍較小的城鎮進軍。星巴克在擴張的過程中,會先參考各地的人口統計數據,仔細分析,確定合適的客戶群,再進入該地區。星巴克的價格定位是“大多數人買得起的奢侈品”,消費定位是“白領階層”。這些客戶大多是高級知識分子,喜歡精品、美食、藝術品,是高收入、高忠誠度的消費者。

在餐飲服務行業,差異化的成本本身就很高,很難通過產品和價格來吸引顧客,而顧客往往在認同壹項服務後很長壹段時間都不會改變,會長期穩定地使用這項服務,這在白領中尤為明顯,他們總是有追求穩定的心理傾向。因此,星巴克用“攻擊策略”來打動顧客,培養他們的忠誠度。霍華德·舒爾茨星巴克品質的基石是星巴克自1971誕生以來壹直從事的頂級烘焙咖啡豆。轉型後的星巴克有專門的采購系統。他們常年在印度尼西亞、東非和拉丁美洲旅行,與當地的咖啡種植者和出口商交流,購買世界上最好的咖啡豆,確保所有熱愛星巴克的人都能品嘗到最純正的咖啡。星巴克咖啡種類繁多,在制作上有著近乎嚴格的要求。比如每杯濃縮咖啡要煮23秒,拿鐵(星巴克的主打產品)的牛奶至少要加熱到150華氏度,但絕對不能超過170度。

為了保證質量,星巴克堅持四個原則:拒絕加盟,星巴克不相信加盟的業主會做好質量管理;拒絕出售人工調味的咖啡豆。星巴克不屑用化學香精汙染頂級咖啡豆;拒絕進入超市,星巴克不忍心在超市把新鮮的咖啡豆倒入塑料容器,任其變壞變味;購買頂級咖啡豆。做出完美烘焙的目標永遠不會改變。但由於這些堅持,星巴克有時處於競爭劣勢。

後來為了競爭,星巴克妥協了壹些內部規則。比如1997進了超市(後面描述);特殊區域(如機場)和部分國外市場(如新加坡)采用特許經營的模式(但比例小於10%);提供由低脂牛奶制成的咖啡飲品(星巴克制作全脂牛奶以保證濃縮咖啡的正宗口味)等。,都跟得上環境和市場的變化。重要的是,最初的堅持已經為建立品牌提供了最大的幫助。1.風格。星巴克的突出之處在於,它不僅創造了統壹的外觀,還增加了變化,用風格體現美感,創造了視覺沖擊。

2.環境設計。星巴克的“種植”源自咖啡制作的四個階段。“烘焙”以深紅色和深棕色系列為主;藍色是水,棕色是咖啡的“毛囊”;用淡黃色、白色、綠色解釋咖啡的“香氣”。四種店面設計風格,根據店面位置,結合天然環保材料,燈光和配件快速搭配成當地店面,營造新鮮感。

3.感官識別。嗅覺、視覺、聽覺、觸覺和味覺都塑造了星巴克咖啡館的浪漫情調。重新烘焙的極品咖啡豆是星巴克的味道之源,而“四禁”政策(禁止吸煙、禁止員工使用香水、禁止使用含有化學香精的調味咖啡豆、禁止使用其他食物和湯)保證了店內充滿咖啡自然醇厚的香氣。舒爾茨把這種氛圍和用意式咖啡咖啡館的飲品引入美國後,就本土化了,輕松的爵士樂取代了嚴肅的歌劇和古典音樂(現在也選用了壹些古典歌劇)。

4.包裝美學。星巴克的審美不僅僅是借鑒,更是融合了自己的風格。不同的標誌在基本統壹的風格下顯示出其多樣性和可變性。美人魚商標的創作者根據各咖啡產區的珍禽異獸、文化特色、各種咖啡的獨特情況,設計了十幾種精美的貼紙。突出各個產區咖啡豆的獨特性,讓消費者看到包裝就想到各種咖啡的面孔。星巴克服務創新:星巴克也非常重視根據顧客的需求開發新的服務內容。總部位於西雅圖的星巴克正在嘗試各種商業創意,以吸引人們進店並延長他們的逗留時間。當妳走進星巴克,妳會感覺到空氣中盤旋的音樂在搖擺妳的靈魂。這家商店經常播放壹些爵士樂、美國鄉村音樂和鋼琴獨奏。這些恰恰迎合了那些時尚、新潮、前衛的白領。他們每天都面臨著強大的生存壓力,非常需要精神上的慰藉。此刻的音樂正好扮演了這個角色,讓妳在消費壹種文化的時候,喚醒壹些可能已經消失在內心的懷舊情懷。自2002年以來,星巴克在北美和歐洲的65,438+0,200家連鎖店推出了高速無線互聯網接入服務。擁有筆記本電腦或個人數字助理(PDA)的客戶可以在享受咖啡的同時上網沖浪、收發電子郵件和下載信息。

星巴克認識到網絡連接已經成為壹個“賣點”,那些提供優秀互聯網體驗的品牌可以獲得豐厚的回報。作為壹個免費的無線ISP(互聯網服務提供商),星巴克還為這壹代人提供了壹個社交中心,主要通過應用程序和社交媒體進行連接。

渠道創新:從65438到0998,全美國通過超市和食品銷售的咖啡占當年總銷售額的壹半。在26000多家雜貨店中,有比星巴克零售連鎖店和特殊銷售渠道更廣闊的市場。充分利用這個渠道,可以為公司帶來數百萬的消費者。此外,將產品放入超市還可以節省公司的運輸成本,降低運營成本。公司的零售能力將進壹步加強,舒爾茨和其他公司的決策者認為超市是繼續發展星巴克咖啡銷售的重要途徑。雖然舒爾茨因為無法忍受新鮮咖啡豆變質發臭而制定了“拒絕進入超市”的規定,但環境的變化不斷要求公司修改原則。1997,舒爾茨和他的高級管理人員下令進入超市。盡管有風險和困難——畢竟超市不是公司能控制的銷售場所。然而,讓舒爾茨擔心的事情並沒有發生。相反,最初的決定產生了良好的結果。

消費者教育:在向亞洲國家擴張的過程中,星巴克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是,在壹個習慣喝茶的國家推廣和普及咖啡,必然會遇到消費者情緒上的抵制。星巴克首先著力推動“消費者教育”。

星巴克咖啡最大的成功在於,它為顧客創造了壹種正式和非正式的中間狀態——第三空間(圖書館或閱覽室)。隨著經濟和社會的快速發展,這種“閱讀享受”的圖書館或書吧將會流行起來。

星巴克分店必須每周為顧客舉辦壹次咖啡講座。主要內容是咖啡的相關知識,如何自己沖泡,器皿的使用。形式很靈活,壹般是客戶多的時候,時間控制在30分鐘左右。很多客戶紛紛提問,氣氛非常熱烈。在上海,星巴克正在計劃和實施壹項名為“咖啡教室”的服務。它的內容是:如果三四個人壹起去喝咖啡,星巴克會給他們配備專門的咖啡師。當然,咖啡師是可有可無的,但透露出的信息是,壹起去星巴克的顧客數量呈上升趨勢。

神秘顧客:對於星巴克來說,口碑是最好的廣告。為了達到這種口碑效應,我們必須服務好每壹位客人。星巴克的標準是:做好每壹杯咖啡,把握好每壹個細節。妳今天面對的可能是第100位客人,但對於這位客人來說,這是第壹杯咖啡,他對星巴克的了解也是從這杯咖啡開始的。星巴克選擇亞洲作為海外擴張的第壹站是因為:1。亞洲對星巴克擴大市場份額很有幫助;2.亞洲可以成為星巴克高品質阿拉伯咖啡豆的來源;星巴克在亞洲很容易擁有公關優勢。

星巴克進入歐洲市場的主要原因是:1。歐洲有著濃厚的咖啡文化;2.歐洲喝咖啡人的悠閑,使得那裏的經營者很少考慮改變和發展現代經營理念,這為星巴克提供了進入市場的機會。

瑞士作為國際中立國,以旅遊業為支柱產業,排外情緒並不嚴重。因此,瑞士在星巴克的歐洲市場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果星巴克不能在瑞士站穩腳跟,那麽征服其他市場的計劃將永遠只是壹個夢想。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創業成功的前提。讓“固執”的歐洲人喝美國文化的咖啡,是壹個挑戰。星巴克在進攻歐洲市場的時候,保持著良好的心態,不急躁,不放棄,堅持不懈地推廣自己的咖啡和文化,最終取得了成功。

跨國企業在海外立足的基礎是入鄉隨俗,實施本土化管理。咖啡是西方的,星巴克是美國的,但星巴克的咖啡文化是全世界的——這是星巴克在全球化進程中巧妙運用本土化策略的結果。在中國和日本,星巴克讓不熟悉咖啡的東方人嘗到了“東方遇見西方”的美妙感覺,從而迷上了星巴克。在歐洲,星巴克讓對飲料“保守又挑剔”的英國人從咖啡中喝出下午茶的魅力。這就是文化融合的力量,也是本土化的高明之處。星巴克以其獨特的咖啡文化進入了壹個陌生的市場,但正是在陌生的市場中,星巴克豐富了自己,給顧客壹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新鮮感,確保了星巴克在世界範圍內所向披靡的市場發展。

  • 上一篇:80個描寫夏天的溫柔句子
  • 下一篇:舊猶太人公墓中的猶太紀念公園介紹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