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有哪些常見的錯誤?

父母在教育孩子時有哪些常見的錯誤?

01/特殊處理

孩子在家庭中地位優越,處處受到特殊照顧。

壹個人吃飯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壹家人壹起吃飯,遇到喜歡吃的,孩子直接把整盤拿走;

只吃尖尖的草莓,只吃西瓜中間最甜的心,只吃包子裏的餡.....把剩下的難吃的食物扔給別人;

妳買的零食都是巨大的,爸爸媽媽吃壹口就會哭。

.....小孩子像小皇帝壹樣霸道的行為不是壹天兩天形成的。父母應該反思:我們長期對他的特殊對待,是不是“餵養”了他人性中自私的“魔鬼”?結果他失去了愛別人的能力,沒能體會到分享的快樂,失去了善良的本性。

02/容易滿足

從小被父母輕易滿足的孩子,想要什麽馬上就會出現,長大後有多可怕?壹位法國教育家曾經說過:妳知道什麽方法絕對能讓妳的孩子不開心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

家長要記住,對孩子的要求不能盲目滿足,要明辨是非、對錯,合理的要求可以滿足,也可以拖延;無理要求,不能答應。

03/允許孩子過慵懶的生活。

如何摧毀孩子的意誌力和良好習慣,壹個慵懶放縱的假期就夠了!

有多少家長在節前為孩子制定了認真的計劃,但在實施時卻視而不見,導致孩子無所事事,得過且過:

睡到中午,就吃不消了;

整天呆在家裏看電視打遊戲;

自理能力嚴重退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養成的好習慣沒有延續到家庭生活中,回到學校壹切都得從頭再來!

童年是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最佳時期,縱容孩子自由散漫的壞習慣是對他未來的不負責任!

04/向孩子祈禱和抱怨,給予不適當的獎勵。

“好孩子,妳吃了這碗飯,媽媽就給妳買玩具!”

“寶貝,不要哭。媽媽馬上帶妳去遊樂園。”

“妳要是能早點睡,我給妳5塊錢!”

妳是否經常因為心軟而對孩子讓步,甚至用哀求、討好的語氣和孩子交流,或者為了讓孩子聽話而經常給他不恰當的獎勵?

美國兒童心理學家魯道夫·德雷克斯曾舉過壹個例子:壹對兄弟,在面對母親時,常常吊兒郎當,弄得母親手忙腳亂;爸爸在家的時候,他們很守規矩。因為兩兄弟都很清楚,媽媽很容易屈服,而爸爸通常是言出必行,毫不含糊地執行決定。

長期生活在條件化的環境中,孩子總有壹天會對這些條件“免疫”,不斷挑戰妳的底線,教育的威信最終也會喪失。

05/過度保護

孩子摔倒了,他沒有反應。大人們趕緊跑過來檢查全身,嘴裏驚呼:“寶寶疼嗎?”寶寶疼嗎?"

看到壹只蟲子,孩子正準備上前觀察,家長趕緊制止:“離它遠點,它可能會咬人!”"

正所謂“初生牛犢不怕虎”。如果妳的孩子變得越來越膽小,愛哭,粘人怎麽辦?父母要反思,是不是平時對他的壹些行為反應過度,導致他遇事總是緊張害怕,做事總是畏首畏尾。06剝奪獨立

有些父母為了孩子的絕對安全,恨不得壹直把寶寶抱在手裏,含在嘴裏,完全無視孩子對獨立的訴求。這是愛的表現形式之壹。

“妳還年輕,不懂事。聽媽媽的話!”

“快來,媽媽幫妳。”

“飯有點熱,媽媽餵妳吃!”

想想自己在生活中是不是經常這樣,讓孩子越來越不自信,逐漸失去生活能力。最終孩子只是跟著父母走,沒有自己的想法,成為不負責任的社會“巨嬰”。

俗話說,孩子要“打壹頓,餵壹頓”,所以家長要放開適當束縛孩子的手,讓孩子更好更快地練就本領,發展能力,成為壹個獨立勇敢、內心充實的人。

07/面對面防守

圖書館裏,壹個男孩正在玩遊戲,聲音很大。旁邊的工作人員上前勸他住手。沒想到坐在旁邊的父親生氣了,說:“打遊戲怎麽了?妳這人事怎麽這麽多,別人怎麽都不關心……”

這位父親對小牛的無原則保護也令人驚嘆。其實這根本不是愛孩子,而是毀了他!

在家裏,這樣的保護行為經常發生。

爸爸管著孩子,媽媽看著:“別太嚴厲了,他還小呢!”"

父母在教育孩子,奶奶站起來說:“別嚇他,他會長大的!”"

我們不能總是充當孩子的“保護傘”和“避難所”。他總有壹天會步入社會。如果我們總是“不立規矩,小錯不改,當面護著他”,那麽總有壹天他會犯大錯,那就太晚了!

"暴力、溺愛和放縱是摧毀孩子健康人格的三大災難."父母應該清楚地認識到,溺愛不是真正地愛壹個孩子。孩子遲早會離開我們,獨立生活。我們的愛不應該是束縛他的繭,而應該是給他力量的盔甲!

  • 上一篇:老婆不信任我怎麽辦?如果妻子不信任我,我的婚姻還能維持嗎?
  • 下一篇:忘不了13集的故事。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