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張元濟對《二十四史》的貢獻

張元濟對《二十四史》的貢獻

張元濟先生為《白起本二十四史》的印刷做出了巨大貢獻。

張元濟(1867-1959)出生於蛯原姫奈。浙江海鹽人,是中國近代傑出的出版家、版本家和藏書家。清光緒十八年(1892),秀才出身,從國子監中選出了庶吉士,由刑部貴州司司長、宰相衙門國政科科長張靜接任。

1898因參加戊戌變法被革職,後赴上海主持南洋公學翻譯學院。

1901年投資商務印書館,任編務總監、經理、監事,1926後任董事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參加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當選全國人大代表,曾任上海文史館館長。張元濟出生於藏書家家庭,六祖張宗松以藏書名園。到了清朝,藏書因戰亂而流失。從青年時代起,張元濟就確立了“繼承過去的遺產”的誌向。經過多年的尋找,* * *在原公園收集了104種書籍和版畫。他在商務印書館任編譯所所長時,搜羅、收購了大量古籍,建立了圖書館,1908年命名為涵芬樓,1926年擴建為東方圖書館。涵芬樓被專門用作珍本圖書館。

張元濟擅長編目、編輯和校勘。出版有校史散文集、園林序跋集等。並編纂了《鮑廳宋書錄》、《韓粉樓燼書錄》等書目。民國初年,張元濟立誓要“修史”,搜集善本,重新整理印刷古書全史,以恢復中國正史的本來面貌。

他在涵芬樓附近成立了編校中心,廣泛搜尋稀有史書,精雕細琢每壹個字、每壹頁。《白雀二十四史》校勘記錄100余份。他親自選紙,監督印刷,克服了社會動蕩、戰亂、原校樣反復燒毀等困難。花了18個春秋才完成了《拼湊二十四史》的編輯出版。其工程之宏大,堪稱“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宋刻本善本15種,元刻本善本6種,明清初版善本3種。比如《史記》選了宋黃慶元傅山的家書;《韓曙》精選宋景友版畫;《晉書》完整有若幹宋刻本;南北朝七史用的是宋代梅山七史;《隋書》、《南史》、《北史》都是袁大德印的。《舊唐書》是宋代紹興所印。《新唐書》刻有宋嘉佑;《舊五代史》沒有傳記,而是清人從《永樂大典》編纂的版本;《新五代史》刻有宋慶元,宋遼金三史均刻有元鄭錚,為初版。《元史》為明洪武所印;《明史》用的是清乾隆武英殿的原版刻本。

1933 65438+2月,商務印書館出版了《二十四史》抄本,首次對外公布了古籍的校對過程,並公布了“底樣”和“清樣”以供對照。

影印古籍時,如果使用的原稿不是第壹次印刷,而是多次印刷,那麽字跡和筆畫必然會模糊或斷裂。如果找不到更清晰的初印,影印時壹定要潤色。所謂追溯,即根據其他版本,對模糊故障進行追溯和補充。據《尋潤傳》介紹,《白起本》和《二十四史》最模糊的底本是宋代刻的南北七史,校勘工作十分繁雜。追蹤方法如下

拍原版書時,先印後樣,校對員只會校對版心卷的第壹頁頁碼。原書有則改,無則改之,缺則反,鹹則改之。樹葉擺好,初學者用粉筆擦盤子,不準侵文。幹凈的、校對的、粉筆侵字的要註明,精煉的要改正。底部樣本文本有重影、黑眼睛、重疊標記和溢出墨水。梳吧,用粉筆梳吧。有斷筆,缺筆,淡筆,補之,用朱筆補之。還是不準改字,疑惑,缺吧,左右欄外各被忽略。完成強化訓練後,校對員會進行審核,不及格或不及格的有得有失。重新校對,取五英寺本、南北監本、亭本、精修葉本。凡是原創的或幾乎被塗掉的文字,不是作者在強化訓練時寫的,或者互相雷同的,都列為疑點,把某本書做為某本,把看到的也陳述出來。總校校對原未剪葉和所有有現修葉的書,並重新校訂古人校本史的書。如果是某個字就是正確的,其形狀的誤差其實是油墨漸染或者只是點畫的誤差造成的,否則還是舊的。如果原版本中有遺漏或幾乎不可磨滅的字的痕跡,就要補充,否則更好。缺字多,原審版本破了,所以照其他書寫,在專欄外寫了幾行字補上。完成精讀的就抄,校對的就用原著。壹份,壹般學校會審核。所以畫完之後,我就拍了攝影。拍張照修修。修理和制版。把盤子做個清晰的樣品,然後再微調。有錯誤,但我還記得我懷疑的,但壹般的學校。壹般學校復習壹下,如上例。微調少則兩次,多則五六次。作為壹個完美的可印品,總校在每壹片葉子上簽名,記錄年月,送到工廠印刷。

拼湊本以其“復古”之術,在中國近代出版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壹筆。壹本獨立的書,《二十四史》影印的始末,連同《二十四史》的保留樣本,也成為了珍貴的歷史文獻。

  • 上一篇:ps海報制作入門教程視頻——如何制作PS海報
  • 下一篇:人類基因組技術引發的倫理問題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