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門德爾松有多少部交響曲?以及交響樂的簡介?

門德爾松有多少部交響曲?以及交響樂的簡介?

5個部門

c小調第1交響曲,作品11

降B大調第二交響曲,作品52“蘇格蘭”

A大調第四交響曲,作品91“意大利”

d小調第五交響曲,作品107“改革”

d大調第壹交響曲《泰坦之舞》

門德爾松的《C小調第壹交響曲,作品11》寫於1824年,贈送給倫敦愛樂協會。是他15生日前的作品。在此之前,其實在12-14歲期間,他寫了12交響曲,是第13號。但布雷特科學出版社出版《門德爾松全集》時,因為早期作品是習題,已經失傳,所以先編了這本。這部交響曲顯然同時受到了韋伯、莫紮特、海頓和貝多芬的影響,並於2月1827日在萊比錫首演。

***4次運動:

1.《長發公主的快板》, C小調,奏鳴曲式,從音階進行和琶音組成的第壹主題開始。這個主題有莫紮特主題的味道,但是門德爾松自己做的。第二主題以降E大調小提琴呈現,結尾類似韋伯《自由射手》的序曲風格。發展部很簡潔,主要由第壹主題和第二主題前的木管句子和小結尾素材組成。復奏之後,進入了c大調的激情尾聲。

2.降E大調行板,奏鳴曲式。充滿浪漫氣息,門德爾松自己的六重奏《柔板》開頭主題相似的旋律構成第壹主題,由木管樂器在句後強調,然後是第二主題。開發部極其缺人。

3.小步舞曲,快板,c小調,三聲部,諧謔曲特征。主題與第壹樂章第壹主題相關,通過模仿展開,中間有吟誦和合唱的氣氛。

4.快板,C小調,奏鳴曲式,接近莫紮特和海頓最後樂章的風格。發展部用巴洛克賦格,結尾部分也是賦格風格。

第二交響曲(贊美詩)

門德爾松降B大調第二交響曲,作品52 June 1840為萊比錫現代印刷術發明400周年而作。實際上,這是壹部三人獨唱和混合合唱的交響清唱劇。在這部作品的配樂上,有壹段摘自馬丁·路德的題詞:“我特別想在賜予我們壹切藝術的主的奉獻中看到音樂。”它的歌詞選自馬丁·路德的德文版《聖經》。這首歌獻給薩克森國王弗雷德裏克·奧格斯特德。於1840年6月25日在萊比錫聖托馬斯教堂首演,由門德爾松親自執導。這首歌分為兩部分。

第壹首,交響樂。

第壹樂章莊嚴,降B大調有壹個快速而莊嚴的序曲。全曲的基本主題由三個長號莊嚴地演奏。主要部分是快板,第壹主題活潑,第二主題類似貝多芬的鋼琴奏鳴曲。

第二樂章,G小調中略顯激動的快板快板,是自由三部曲,相當於諧謔曲。第壹段有船歌的韻味,中間部分是G大調,用管樂表現號子風格的新旋律。小提琴插入第壹段主題,雙簧管轉化為基本主題。

D大調第三樂章《虔誠的柔板》有三個聲部,以蘇格蘭交響樂的慢板樂章為韻,中間部分是D小調。

第二部分,合唱。

1.莊嚴的中庸快板以管樂的前奏開始。前奏之後,基本主題唱到“壹切受造之物都要贊美主。哈利路亞,贊美主”。這首副歌以快板的形式進入中段,歌詞是“彈弦贊美主,用妳的愛贊美主,萬人敬仰聖名。”然後回到第壹段,女高音獨唱和女聲合唱溫柔地說:“我們用真誠的心和虔誠贊美主。”

2.男高音獨唱的朗誦和詠嘆調。朗誦的歌詞是這樣的:“妳必須唱妳被主拯救,主要把我們從深深的苦惱和羞辱中拯救出來。”詠嘆調是中庸的快板:“在必要的時候,主會感受到我們的眼淚,用他的話語安慰悲傷的人。”

3.合唱,回到原來的速度,中板。歌詞大意是:“因主的緣故,妳脫離了壹切患難。主會在必要的時候感受到我們的眼淚。”

4.女高音二重唱和合唱,行板,旋律類似門德爾松自己的《無詞歌》,歌詞如下:“我焦急地等待主,主賜我恩慈,接受我的懇求,信主的人必蒙福。”

5.男高音和女高音的宣敘調,略帶興奮的快板,C小調,後半段轉為興奮而快速的快板。男高音唱道:“死亡離我們很近,地獄的恐懼向我們走來,我們在黑暗中徘徊……”女高音朗誦宣告:“黑夜已過。”

6.副歌,壹段活潑莊重的快板,歌詞大意是“黑夜已經離去,在黑暗中放下手中的工作,拿起明亮的武器。”

7.聖歌合唱,兩聲部,第壹段是行板,八聲部無伴奏合唱:“現在,每個人都用心、用嘴、用手感謝上帝之光。”第二段副歌是:“贊美主,將榮耀榮耀歸給他。”巴赫用這首贊美詩合唱曲創作了第7號和第192號康塔塔..

8.女高音和男高音二重唱,G小調連續行板,歌詞大意是:“正因為如此,我將永遠用自己的歌歌頌主,我感謝主的壹切恩慈。”

9.最後的副歌,不算太快的快板,由賦格組成,最後以莊重達到高潮。歌詞大意是:“請將榮耀和權柄賜給妳的國、王、地、天、主。眾人感謝主,贊美榮耀。”最後,基本主題以“哈利路亞,贊美主”出現,莊嚴結束。

第三交響曲(蘇格蘭)

門德爾松的《A小調第三交響曲(蘇格蘭),作品56》創作於1830-1842年之間,其創作靈感始於1829年5月,當時倫敦愛樂協會第壹次前往英國。今年7月,門德爾松去了蘇格蘭,寫這首歌的靈感就誕生在愛丁堡的Holyrood城堡廢墟中。他曾在信中寫道:“黃昏時分,我們來到霍勒魯德堡,瑪麗女王就住在這裏並墜入愛河。那裏值得壹看的是,爬上迂回的樓梯後,可以看到壹間小屋。當追蹤者爬上樓梯時,他發現李焦在這裏,把他拖出房子,在三個房間外的拐角處殺了他。周圍的壹切都腐爛了,妳還能從中看到藍天。我今天在這座古老的房子裏找到了蘇格蘭交響樂的靈感。”門德爾松對城堡的典故是,1566年3月9日夜,備受女王寵愛、有“外交顧問”之稱的意大利音樂家維托·利吉奧被壹群貴族殺害。此作品獻給荷裏路德堡的主人蘇格蘭瑪麗女王的第九個孫女維多利亞女王。1842年3月3日,門德爾松指揮愛樂樂團首演。

這部交響曲有四個樂章:

1.奏鳴曲式,序曲為稍快壹點的行板,A小調,主題用雙簧管和中提琴悲傷地表達,就像為城堡嘆息。主要部分是略顯興奮的快板,A小調,第壹主題依然是憂郁,蘇格蘭舞曲風格。這個主題加強後,進入了精彩合奏表演的副主題。氣氛改變後,單簧管奏出E小調第二主題。第二個主題穿過第壹個主題後,就很容易推進和結束演示。發展部兩個主題變化發展,復制部兩個主題原型再現。結尾時,情感先進入高潮,行板旋律作為靜止後的回憶再現。

2.快板,不太快也不太活潑,F大調,奏鳴曲式,帶有諧謔曲的特點。專註於蘇格蘭民間舞蹈風格的第壹主題,與單純的第二主題形成對比。呈現部分後,展開部分和再現部分以有規律的形式進行,舞曲風格主題呈現歡快的節奏。

3.柔板,壹種簡單的奏鳴曲式,在D小調的壹個簡短的序曲之後進入A大調的主要部分。第壹主題由小提琴表達,充滿憂郁,而單簧管以陰郁的形式表達第二主題。在開發部非常簡短的介紹後,第壹、二個主題以回顧的方式再次出現,似乎是對城堡周邊景色和氛圍的回顧。

4.小調最活潑的快板,奏鳴曲式。第壹個主題從壹開始就充滿激情,第二個主題同樣充滿能量。長大後記的後半段是A大調莊嚴的快板,類似蘇格蘭民歌的旋律,色彩絢麗。這個樂章據說是取自愛丁堡風笛演奏軍樂的印象。

第四交響曲(意大利)

第四交響曲《意大利》創作於1831-1833年,由倫敦愛樂協會於5月1833日首演,門德爾松親自指揮。這部作品是他在意大利期間創作的,使用了壹些意大利民間素材,所以門德爾松自己稱之為“意大利交響曲”。

作品包括四個樂章:

第壹樂章,活潑的快板。評論家認為,開頭的木管表達就像意大利明媚的陽光,而小提琴就像在召喚人們去探索。隨著樂章的展開,人們仿佛置身於意大利這片美麗的土地。門德爾松對這場運動充滿信心。他說他“感覺自己像壹個年輕的王子”。

第二樂章,行板。這個運動也被稱為“朝聖進行曲”,據說是門德爾松在那不勒斯街看到宗教隊伍後產生的音樂思想。

第三樂章,優雅的中板。這個優雅的樂章更接近18世紀的小步舞曲。

第四樂章,Sa Tagliero,快板。Tagliero是壹種古老的意大利舞蹈形式,表現了羅馬狂歡節的喧鬧景象。在運動結束的時候,玩得開心的人好像散掉了,但是快要散掉的時候,高潮叠起,效果非常強烈。

第五交響曲(改革)

門德爾松的D小調第五交響曲(改革),作品107,創作於1830-1832,首演定於1830年6月25日,紀念改革300周年。慶祝活動因天主教會的抗議而暫停,後來延期至65438年。宗教改革是由馬丁·路德領導的。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德國薩克森州人,天主教神父,威登堡大學教授。從1517開始嚴厲批判天主教非法斂財。1518年,因在奧古斯特堡會議上發表極端言論,被教皇逐出教會。1521年,奉命出席國會,受到皇帝質詢,但未能交代。後來在薩克森侯爵的保護下,在瓦德堡完成了《新約》的德文譯本,在1523年宣布了新教崇拜令,建立了新教,形成了新舊基督教對立的狀態。

這首歌有***4個樂章:

1.奏鳴曲式,前言是D大調行板,開頭莊嚴的旋律是德累斯頓阿門的名句。《阿門到德累斯頓》是17世紀左右德累斯頓宮廷教堂開設的壹種特殊的“阿門”,被世界各地傳唱的贊美詩廣泛采用。序曲就是基於這個動機,充滿了神聖的氣氛。主體部分是D小調快板,也是序曲的發展。先大力演奏第壹主題,輔助第二主題。這兩個主題以華麗的方式展開。序言片段出現在後向復制部,兩個主題重復。

2.活潑的快板,降B大調,三部體,快速諧謔曲。輕快的主旋律首先以舞蹈般明快的形式向前推進,然後在壹段優美的中段後回歸主旋律。

3.行板,G小調,二聲部風格,以抒情旋律為中心,充滿寧靜的氣息。因為這個樂章很短,與第四樂章沒有間斷,所以也可以看作是第四樂章的前奏。

4.序言是G大調流暢的行板,圍繞著馬丁·路德為新教徒禮拜所寫的“Ein 'feste Burg ist unser Gbtt”的旋律。主體部分以自由式、活潑的快板和D大調開始,轉為莊重的快板。莊嚴的第壹主題之後是賦格曲的第二主題,在發展中運用得非常好。

  • 上一篇:蘭州圖書館簡介
  • 下一篇:少年宮活動簡報摘要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