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誰能幫我想想寫這篇作文的材料?

誰能幫我想想寫這篇作文的材料?

四川汶川地震發生已經超過72小時。在這場生與死的戰鬥中,在這場與時間的賽跑中,每壹個聲音都是壹種力量。在危機中,它給人們帶來勇氣。

在汶川抗震救災的前方和後方,在千千數以萬計的普通救災人員和災民中,新華社記者記錄下了普通人和他們在危難時刻的聲音,從他們身上感受到了壹種平凡而偉大的力量。

[現場聲音]“不要慌,我們壹定要把手術進行到底。”

華西醫院肝膽外科主任李波。

【新聞速寫】5月12日,13日,李波和他的同事開始對壹名患者進行肝門部膽管癌的手術。14: 30左右,手術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刻,突如其來的地震讓他們感覺手術室在搖晃。當時除了李波,還有三個醫生和兩個護士。他們都沒有經歷過地震,有些人非常慌張。李博此時這樣說道。最終手術於17: 30順利結束,患者得到救治。

[現場聲音]“哪怕早到壹分鐘,也能把傷亡降到最低。”

李,中國地震應急搜救中心工作人員。

【新聞速寫】5月12日20時,兩架滿載救援人員和救災物資的伊爾-76軍用運輸機在南苑機場升空。由中國地震局等部門組成的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和近40人組成的國家地震現場工作隊趕赴四川地震災區。李說的正是每壹個救援者想說的話。他們與死神賽跑,與災難賽跑,生死時速,勇猛無比!

【現場聲音】“我從沒見過這麽多人熱心獻血,而且來得這麽快,不顧安全。”

[簡介]於培斌,成都市血液中心醫師。

【新聞速寫】12年5月的深夜,13年的淩晨,在有明顯震感的成都,冰冷的夜擋風玻璃無法讓人保暖。聽到廣播後,300多名成都市民趕到位於市中心林吟街的獻血點免費獻血。盡管余震不斷,市民們仍然堅持獻血,直到6月5438+03日3時。這讓工作多年的老醫生余培斌非常感動。

[現場聲音]“我相信他們壹定還活著!”

來自四川的綠化工人陳在桂陽工作。

[新聞速寫]汶川地震後的兩天裏,53歲的四川籍綠化工人陳壹直在貴陽焦急地打電話詢問江友在四川的家人情況,卻沒有得到想要的消息。他說他要馬上坐火車回成都。當被告知從成都到江油的路可能不通時,陳堅定地說:“現在我管不了那麽多了。只要我能到四川,我就離家人近了,他們就有了寄托。我會盡力找到他們的!”

[現場聲音]“我們不能等,不能靠,必須先自救。”

[簡介]楊德明,甘肅省文縣元刺頭村村委會主任。

【新聞速寫】汶川地震發生後,甘肅省隴南市文縣人民自發組織起來,以各種形式展開自救。位於楊家山的元刺頭村清水坪社也是其中之壹。全社會100多戶家庭互幫互助。元慈頭村是地震後中國受災最嚴重的村莊之壹。在清水平攝,105戶家庭的房屋倒塌或出現嚴重裂縫。村裏通往山腳下的主幹道已經完全中斷,小路有多處塌方和裂縫。楊德明說:首先要自救。只有道路暢通,黨政救災物資才能進來。

[現場聲音]“我是來匯報情況的,我得回去了。”

冒險翻山越嶺報道災區情況的災民張吉福。

【新聞速寫】5月14日,四川綿竹市清平、天池、金華三山鎮因道路受阻、通訊中斷,仍與外界隔絕,2萬余人下落不明。張吉福是壹些冒險走出報道,然後冒險徒步返回的被困受害者之壹。39歲的張吉福說,他壹路刮著草,粘著土,翻過很多山。幸運的是,他在路上找到了頭盔,擋住了壹些滾下山的小石子。“大家都不知道外面是怎麽回事,就派我出去打聽,把裏面的情況發出去,請求幫助。我下午必須回去,帶些藥和食物。”

[現場聲音]“我還能做壹點點。”

[簡介]範永貴,92歲,沈陽軍區遼寧軍區第五幹部休養所。

【新聞速寫】14年5月1日淩晨,沈陽軍區92歲的紅軍老戰士範永貴將10000元“身後之錢”捐給汶川地震災區。範老每個月的工資只夠維持自己和昏迷愛人的打針、吃藥、住院等醫療費用和貼補家用,生活拮據。汶川地震後,範永貴老人壹直深受關懷。在與愛人“商量”後,他毅然決定將平時省吃儉用準備妻子葬禮的“身後事”1萬元捐給災區人民。面對記者,範永貴平靜地說:“我當了72年的黨員,非常清楚黨員的責任。”

【現場聲音】“不管將軍還是士兵,誰先到誰有賞!”

成都軍區司令員李世明。

【新聞速寫】5月3日10,成都軍區抗震救災聯合指揮部,李世明對著電話大喊。因為通訊困難,所有的參謀人員都在對著電話尖叫。李世明的聲音越來越大:“重點在汶川,制高點也在汶川。關鍵是汶川。妳要連夜離開,進入汶川!”難度其實非同壹般。記者了解到,那壹刻,道路上到處都是塌方,70%以上的路面受損,橋梁全部被毀。

[現場聲音]“我救了四個同學,妳們救的都沒我多。”

楊剛,北川中學初三五班學生。

【新聞小品】兩個中學生救的同學比誰多。兩名中學生來自受災最嚴重的北川中學。其中壹個叫楊剛的人手臂脫臼了。5月12日地震發生時,北川中學正在上課。在短短幾分鐘內,超過1000名師生被埋在兩棟倒塌教學樓的廢墟中,只有不到100名學生逃到了安全地帶。“沒有工具,我們用手刨。這些傷口是建築碎片造成的。”楊剛目睹了地震的全過程。他的手指傷痕累累,指甲下的壹些傷口尚未結痂,露出鮮紅的肉色。上衣和褲子上點綴著棕色的血跡。他向記者解釋說:“我沒有受傷。這些血跡是搬運受傷同學時留下的。”正是由於學生們在第壹時間的積極搶救,為後續搶救贏得了寶貴的機會。

  • 上一篇:學考期間可以從電腦答題轉為手機答題嗎?
  • 下一篇:兒童藝術教案:小貓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