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佛山高明區大嗎?

佛山高明區大嗎?

高明區位於珠江三角洲腹地,東北與西江下遊接壤,與南海、三水隔江相望,南與鶴山接壤,西與新興、高要接壤。總面積960平方公裏。總人口為290 000人(2003年)。

區人民政府蓮花鎮街道文慧路,郵編:528500。代碼:440608。區號:0757。拼音:高明曲。

基本概況

佛山市高明區位於廣東省中部,珠江三角洲的西翼。東北與南海區、三水區隔西江相望,南與鶴山市、西南新興城市、西北與高要市毗鄰。蓮花鎮街道是整個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距佛山禪城區47公裏,西距廣州市68公裏,西距肇慶市64公裏,南距江門市65公裏,距香港101海裏,距澳門74公裏。

高明文化歷史悠久。這裏曾有“文風佳縣”、“壹代閆碩”的美譽,湧現出壹大批歷史文化名人,如明代的“嶺南詩人”、清代的版畫家、中國第壹位華人牧師梁發、近代象牙微雕大師馮公夏、武術家、外科醫生夏漢雄、教育家、數學家何延軒等。高明有著優秀的革命傳統。民主革命時期,在愛國革命先驅譚平山、譚天都、譚的影響和領導下,高明人民進行了可歌可泣的反帝反封建鬥爭,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貢獻,成為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水資源豐富,充分利用河流、水庫星羅棋布的優勢,大力發展水利,全區供水完全可以滿足生產生活需要。城鄉電網建設和改造穩步推進,城鄉電網結構日臻完善,電能質量和供電可靠性不斷提高,能夠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堅實的電力保障。

文化事業蓬勃發展,新建的區文化中心大樓、新改造的高明影劇院和新擴建的區圖書館相繼投入使用。村村通有線電視,區級電視臺和廣播電臺各壹個。現有8個文藝社團,會員500多人。素質教育全面展開。各級各類學校97所,在校學生6萬人。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9.9%,小學畢業生入學率為99.9%,初中畢業生入學率為91.1%,2004年高考錄取率達到86.3%。

競技體育和群眾體育成績喜人,體育場館建設取得突破。醫療衛生工作水平不斷提高。全區共有醫療機構144個,專業衛生技術人員1000人,平均每萬人擁有醫生17人,每萬人擁有床位29張。醫療衛生設備是先進的。

積極實施“科教興區”戰略,科技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科技人員12600人,其中高級職稱240人,中級職稱3000人。截至2004年底,共實施科技項目92項,開發科技新產品48項,申請專利737項。64項成果獲得國家、省、市獎勵,科技進步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達到47.3%。

佛山市高明區郵政通信業發展迅速。全市七鎮三區建成了電信綜合樓,實現了城鄉電話的程控化。全市程控電話裝機容量52400門,移動電話通道271。高明至佛山光纖電路已開通,程控電話和移動電話可直撥全國。為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今年全市程控電話總容量將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三萬門,從而實現建設“電話市場”的目標。

城市化進程正在加快。區政府所在地蓮花鎮被視為“花園式”城市,城市功能和基礎設施日臻完善,被譽為西江畔的明珠。在城市建設中,高度重視規劃的導向作用,出臺了《佛山市高明區城市發展總體規劃(2004-2020年)原則意見》,將高明定位為“山川森林水城”,決心走組團式、集約化發展道路,形成東、中、西三個組團的發展模式,推進“西江組團”建設進程。

環境質量好。市區大氣環境質量有39.8%的時間處於“優”級,57.3%的時間處於“良”級,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城鄉園林綠化建設成效顯著,城市綠化面積377萬平方米,占城區面積的19.2%;同時,高明是珠三角重點林區之壹,森林覆蓋率達49.6%,榮獲全國造林綠化“百強(縣)市”稱號。

[編輯此段]自然地理

高明區呈狹長形,東西最長點55公裏,南北最長點42公裏。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東北最寬處達42公裏。大部分地區屬於沖積平原,包括三洲區、仁和鎮、Xi區、福灣鎮、鶴城區和明城鎮的壹小部分。它們由河流沈積物形成,屬於堆積地貌。其次,丘陵臺地區,包括合水、更樓、楊梅、新圩鎮、明城鎮,是由大量花崗巖侵入形成的,屬於侵蝕地貌。

根據1981土壤調查資料,高明地區土壤分為6個土壤類型,分別為:水稻土、紅壤土、赤紅壤、堆壤土、菜園土、潮沙土。紅壤土或赤紅壤在高明地區廣泛分布。

自然資源

高明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適宜農、林、牧、副漁,被譽為“魚米之鄉”。境內有豐富的水資源。滄江及其15支流穿越全區,匯入流經該地區的西江。飲用水水質達到國家二類標準。礦產資源豐富,已發現14種礦產,富含花崗巖、石灰石、鐵、錳、金、銀等。,其中西江銀礦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大獨立銀礦床,銀儲量超大型;高明是珠三角重點林區之壹,森林覆蓋率達50%。2000年,高明被授予全國綠化百強市(縣)稱號,2001年,區人民政府被授予“全國綠化先進集體”稱號。這裏有著豐富而獨特的旅遊資源,到處都是藍天、碧水、綠地,在工廠林立的珠三角構築了獨特的田園風光。其中比較適合原始森林,主要景點有蓮花鎮唐代隆堯遺址、桂苓塔、洋河西坑水庫、萬寶山莊、皂屏淩雲等。2007年通過創建國家環保模範城市驗收,獲得廣東省首批“綠色名縣(區)”稱號。

[編輯此段]經濟概述

農業

2004年,全區農業總產值為6543.8+8.69億元。按照“壹鎮壹主業壹村壹主產品”的原則,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種植蔬菜、花卉等高價值作物。綠色食品和無公害農產品基地建設取得新進展,葛根等6個產品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證書認證。農業綜合開發有新突破,是全省農業綜合開發投入最大的縣(區)之壹。

工業

工業自成體系,“壹鎮壹品”的產業格局逐漸形成。2004年,全區工業總產值278.28億元,工業企業1.269多家,年產值5000萬元以上企業1.30家。形成了紡織、化工、塑料、建材、家電、金屬制品等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擁有廣東溢達集團、萬和電器、熊偉集團等壹大批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明星企業。

滄江工業園

規劃面積65,438+000平方公裏的滄江工業園於2003年7月正式掛牌,分為東、西兩個園區。工業園區定位為光汙染、無汙染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和制造業基地,規劃有生物科技園、食品加工園、出口加工園、新材料產業園、科教園等多個功能區。東源重點發展生物醫藥新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特種陶瓷材料、塗料及特種化學品、光電信息材料、高性能金屬材料六大產業;西苑重點發展電子信息、家用電器、金屬制品、精細化工、機械制造等產業。滄江工業園被列為佛山十大重點工業園之壹。2003年4月,東源被科技部批準為“國家火炬計劃新材料產業基地”,成為廣東省第二個國家火炬計劃新材料產業基地和全國第37個國家火炬計劃特色產業基地。2003年6月5438+10月被科技部火炬計劃中心授予“火炬計劃實施15周年先進火炬計劃新材料產業基地”稱號,是廣東省唯壹獲此殊榮的工業園區。

吸引海外投資

全區各級高度重視招商引資,以誠招商,以商招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01年,全區實際利用外資908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9.2%;區內外商投資項目87個,其中工業項目83個,合同投資總額6543.8+0.35億元。招商引資有效拉動了鎮(區)經濟發展,7個鎮(區)工業總產值增長20%以上。外資企業的發展壯大,培育了石化、電子電器、特種印刷、家具制造等新興產業,支撐了高明經濟發展的大局,為加快經濟發展註入了新的動力。

特殊行業

我們有壹批名牌產品,如派系列服裝,牛仔褲,伯頓服裝,萬和消毒櫃,排水管,正野電器,跨屋食品,暢銷全國各地,並出口到歐洲,美國,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更合葛根、鴻基桂圓、蓮花鎮黑鵝、“高綠”大米等壹批國家綠色產品馳名中外。

商業投資

商業貿易蓬勃發展。2004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額達到21.92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達到3056543.8+0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4061億元。合同利用外資65438美元+0365438美元+02300萬美元,實際利用外資65438美元+02339萬美元。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

高明區轄1個街道(蓮花鎮)和3個鎮(洋河、更河、明城)。

[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明成化十壹年(1475)建縣。解放後與鶴山縣合並,稱為高河縣。1981年65438+2月恢復建制。

1994年4月18日,民政部(人民銀行[1994]57號)批準撤銷高明縣,設立高明市。

2002年6月8日,國務院(國函[2002]109號)批準佛山市行政區劃調整:撤銷縣級高明市,設立佛山市高明區。以縣級高明市行政區域為高明區行政區域。文慧路區人民政府。2003年6月8日正式上市。

高明縣、高明市、高明區鄉鎮區劃從1920到1994的演變;

民國9年(1920),高明縣分為六區:壹區,明城;第二個區是更多的建築和新的城鎮;第三個區域與水結合;第四區楊梅;第五區是普安、崇步(都是現在的Xi安);第六區是三洲、李秀(蓮花鎮)和大沙(仁和)。

民國25年(1936)並入三區。壹區是原來的壹、四區,即明城、楊梅。二區是原來的二、三區,即更樓、新圩、合水;第三區是原第五、六區,即普安、崇步、三洲、李秀、大沙(現Xi安、三洲、蓮花鎮、人和)。民國時期,太和圩(福灣除石洲村委會及安Xi安河以東李秀河西北部分)屬高要縣,1951年底劃歸高明。

中華人民共和國早期(1949至1956)。全縣由原來的三個區分為六個區(1949),後合並為三個區(1950)。1951年,太和衛劃歸高明,後設四區。1952,高明和鶴山合作;1953年,高明分為五區,即板村(今更樓)、三洲尾(今三洲、仁和、蓮花鎮、約旦河西岸)、西鬥尾(今Xi安、福灣)、明城鎮(今明城、楊梅)、合水尾(今合水、原新尾)。1954兩縣分別建縣後,高明縣改組為四區,即明城區(明城、新圩)、合水區(今更樓、合水)、三州區(今楊梅、仁和、三州、蓮花鎮)、西鬥區(今Xi安、福灣)。

農業合作社時期(1956)。全縣有四個區,分別是明城區(今明城、楊梅、元新圍);合水區(今合水、元更樓);三州區(今仁和三州);Xi安區(今Xi安、福灣、蓮花鎮)。

1957廣東省取消區建制後。高明縣分為15個鄉鎮;1958上半年,15鄉鎮合並為10。下半年,人民公社初期的鄉鎮改為公社,高明10鄉改為8個人民公社後合並為4個公社(大致是原來的4個地區)。同年,高明、鶴山兩縣合並;到1963,幾經調整,高河縣共有15個公社,其中高明區有6個公社,分別是合水、更樓、明城(今明城,原新圩)、楊梅、三洲(今三洲、人和、蓮花鎮)、Xi安(今Xi安、福灣)。

1973.高明片被明城公社劃分為新圩公社,被三洲公社劃分為大沙公社,被Xi安公社劃分為福灣公社。轄合水、更樓、明城、新圩、楊梅、三洲(今三洲、蓮花鎮)、大沙(今和諧)、Xi庵、福灣9個公社。

1981年,高明仍建立9個公社,1983年,撤銷人民公社,恢復9個區組織。

1984,經省裏批準增設高明鎮;美味圍(今蓮花鎮街)從三州區分出,歸高明鎮。調整後,全縣設9個區,1個區級鎮。

1986,9區改為9鎮***10鎮。

1994年,高明撤縣建市,三洲、Xi安、蓮花鎮(改名高明鎮)改為街道機構,其余保留為鎮。

2000年,高明市轄3街7鎮。總人口是301041。各鄉鎮人口:蓮花鎮街道134123三洲街道15615 Xi安街道27267合水鎮22604更樓鎮18579新圩鎮9968明城鎮29010楊梅鎮18652人、鎮。單位:人)

2002年,高明區轄3個街道(蓮花鎮三洲Xi安)、7個鎮(楊梅人、更樓合水名城新圩福灣)。

2003年9月,高明區調整鎮級行政區劃:耿樓鎮和新圩鎮合並為耿樓鎮,原屬新圩鎮“飛地”的苗晶村委會劃歸Xi安街道辦事處管轄。截至2003年底,轄3街6鎮:蓮花鎮街道、三洲街道、Xi安街道、福灣鎮、人和鎮、楊梅鎮、明城鎮、合水鎮、更樓鎮。

2005年5月27日,廣東省民政廳批復(閔月區[2005]27號)調整佛山市高明區部分行政區劃:(1)撤銷福灣鎮、蓮花鎮街道辦事處、三洲街道辦事處、Xi岸街道辦事處(原Xi岸街道辦事處崇步村委會、坦途朗村委會、新港村委會、苗晶村委會除外)。調整後,蓮花鎮街道辦事處轄富灣鎮、蓮花鎮街道辦事處、三洲街道辦事處、Xi安街道辦事處行政區域(Xi安街道辦事處崇步村委會、坦途朗村委會、新港村委會、貢井村委會除外),* * *轄24個居委會、14個村委會,總面積178.58平方公裏。蓮花鎮街道辦事處設在原Xi安街道辦事處。(2)撤銷楊梅鎮、仁和鎮,設立楊和鎮。調整後,洋河鎮轄人和鎮楊梅鎮行政區域,* * *轄3個居委會,7個村委會,總面積246.27平方公裏,戶籍人口35920人。陽和鎮原是市政府駐人民鎮政府駐地。(3)撤銷合水鎮、耿樓鎮,合並合水鎮、耿樓鎮(羅文村委會除外),設立耿河鎮。調整後,更合鎮轄原合水鎮、更樓鎮行政區域(羅文村委會除外),* * *轄3個居委會,19個村委會,總面積348.9438+0平方公裏,戶籍人口59607人。更合鎮政府駐在原更樓鎮政府駐地。(4)更樓鎮羅文村委會和Xi街道辦事處崇步村委會、坦途朗村委會、新港村委會、苗晶村委會劃入明城鎮。調整後,明城鎮轄原明城鎮、耿樓鎮羅文村委會和沖埠村委會、坦途朗村委會、新港村委會、Xi街道辦事處苗晶村委會的行政區域,* * *轄1居委會、11村委會,總面積186.45平方公裏。明城鎮政府駐地不變。

截止2005年6月5438+2月31,高明區轄1個街道(蓮花鎮)和3個鎮(洋河、更河、明城)。

蓮花鎮街道辦事處(440608004)轄24個居委會(合江、青州、月華、霍梅、長安、華山、鐘山、虞城、監利、朱元、富源、嶺南、民樂、金華、安泰、玉泉、月明、星河、育才、永興、石齊、三洲、江陽)。

洋河鎮(440608106)轄3個居委會(人和、河東、河西)和7個村委會(對川、港水、元崗、偏崗、清泰、沙水、石水)。

明城鎮(440608107)下轄1居委會(明城)、11村委會(明東、明南、明溪、明北、楊明、光明、崇步、檀郎、新港、苗晶、苗晶)。

更合鎮(440608108)下轄三個居委會(更樓、新圍、合水)和19個村委會(板村、澤合、竹塘、達木、白石、平塘、歌樂、關山、香山、廉布、小東、白東、吉田等)

【農業】2001年,全區農業總產值為15。為提高農業質量,增加農民收入,高明區優先扶持和培育具有開發價值和區域市場潛力的名、優、特、稀、新農產品,著力打造輝煌的農業“名牌”。2001,全區打造了4個農業品牌:葛根通過國家綠色食品證書認證;更樓鴻基農場的龍眼先後獲得國家綠色食品證書和國家環保總局中國(華南)綠色產品證書。糧油食品有限公司與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合作生產的“高綠色牌”大米被認定為佛山地區第壹個優質大米品牌。鶴城區何復生態農業示範園榮獲“中國(華南)綠色食品獎”。這些名牌的建立和推出,提高了高明區農產品的知名度和競爭力,同時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工業的發展大大增強了高明區的綜合經濟實力。2001年,全區工業總產值13885億元,增長12.6%。其中,全區規模以上工業產值1178億元,增長15%,經濟效益綜合指數981%,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全區工業產銷銜接良好,產銷率達97.14%,呈現產銷兩旺的良好態勢。工業已成為高明區國民經濟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高明區對外貿易的支柱,增加了財政收入,提高了綜合實力。

【招商引資】全區各級高度重視招商引資,以誠招商,以商招商,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01年,全區實際利用外資9080萬美元,比上年增長9.2%;區內外商投資項目87個,其中工業項目83個,合同投資總額6543.8+0.35億元。招商引資有效拉動了鎮(區)經濟發展,7個鎮(區)工業總產值增長20%以上。外資企業的發展壯大,培育了石化、電子電器、特種印刷、家具制造等新興產業,支撐了高明經濟發展的大局,為加快經濟發展註入了新的動力。

【財政金融】2001認真落實中央壹系列財政政策,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制度,加大稅收征管力度。全區財政總收入(不含關稅)6.8億元,增長33.15%,其中區級財政收入2.53億元,增長49.02%。金融運行平穩,信用秩序良好。2001年,全區金融部門存款余額46.66億元,增長61%,貸款余額52.67億元,增長1.1%。

【商品流通】商品流通繁榮,展銷會活躍,外貿出口形勢趨好。2001流通行業抓住擴大內需的有利時機,下大力氣采取抓內聯外聯、改善管理、積極拓展區域市場等措施,商品銷售保持良好勢頭。永安、升平、葉嘉商城等超市品牌的引進,使高明區的零售業達到了壹個新的水平。城鄉集市繁榮,貨源充足。博覽會成交額6.23億元,比上年增長23.1%。2001年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比上年下降0.1個百分點。

【各項改革】進壹步深化改革,完善企業改革。通過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積極化解歷史債務,妥善解決轉制企業遺留的各類問題,進壹步明確了政府和企業的經濟責任和法律責任。截至2001年末,已完成國有企業改制365家,占改制數的85.7%,其中產權制度改革259家,占改制數的71%。2001年,高明區轉制企業37家,其中股份合作制企業4家,轉讓資產1家,轉換經營機制11家,關閉19家,關閉1家,成立有限公司1家。

社會保險體系逐步完善,保險覆蓋面不斷擴大。截至2001年末,社會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58萬人,工傷保險參保人數3.39萬人,失業保險參保人數4.55萬人,社會保險參保單位3582個,社會保險費征繳率達到97%。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失業救濟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得到提高。繼續推進再就業工程,城鎮登記失業率2.5%。努力化解各類勞資矛盾,依法清償企業拖欠職工工資,維護職工合法權益和社會穩定。

殯葬改革進展順利。積極推進殯葬改革,建立健全領導機構。由於宣傳教育工作到位,措施得力,殯葬改革工作順利實施,全區火化率達到100%。

  • 上一篇:人類世界圖書館的編纂
  • 下一篇:圖書館管理局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