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洋務運動中開展了哪些圖書翻譯活動?它們產生了什麽影響?

洋務運動中開展了哪些圖書翻譯活動?它們產生了什麽影響?

第二次鴉片戰爭沈重打擊了滿清政權。如倭仁所言:“鹹豐十年,發兵侵順,帶我到京師,震民,焚園,殺大臣。我被羞辱了三百年,所有的學士大夫都心碎了,我從此哭了。”這種恥辱深深刺激了壹些中國文人,如中央官員如恭親王,地方官員如曾國藩、李鴻章、左等人。這讓他們意識到,外國列強與歷史上入侵中原的外族不同,中外交流是必然的。中國必須保持中西方關系在正確的軌道上,向西方學習先進的軍事技術。“要想自立,就要學習外國的利器。要學外國的利器,就要找工具,做工具。”這些都需要引進和翻譯西文書籍,學習西學。

恭親王奕

崇尚西學,人才第壹。翻譯人才的培養為圖書翻譯活動提供了人才保障,翻譯機構的建立為圖書翻譯活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但是說洋涇浜英語的人太窮,不能滿足中西交流的需要,而且大部分被外國人控制,清政府對他們不放心。1862年,在易的建議下,在北京開了壹所學校,1863年在上海開了壹所廣州話學校,1864年在廣州開了壹所類似的學校。這些外國語學校在外籍教師的指導下培養了壹些翻譯,其中許多人在他們的中國學生的幫助下從事翻譯活動。

同文館

同時,在華傳教士在洋務運動中為圖書翻譯做出了巨大貢獻。比如丁韙良1850年作為美國特使來華,1863年作為文同博物館的英語和公法老師來華。65438年至0867年,丁韙良回到美國,進入印第安納大學,在那裏學習了兩年國際法和政治經濟學,並獲得了博士學位。然後他回到中國,並被提升為文同博物館的首席教師。英國人李提摩太主持翻譯了《七國新學》、《五大洲主要國家》、《泰西新史》等書籍。它對中國社會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李提摩太

洋務運動時期,圖書翻譯主要由政府主導。當時朝廷從事翻譯工作的主要機構是文同博物館和江南制造總局翻譯廳。自從中央政府設立圖書館翻譯書籍後,沿海地區也紛紛效仿。主要有上海、廣州的廣州話堂,天津機械制造局,天津海軍軍官學校,福州船政學堂等。所有這些機構都招收學生,印刷西方書籍。雖然他們的成就遠不及文同博物館和江南制造總局翻譯館,但中國已經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從上到下的官方圖書翻譯體系。

西學運動時期,書籍的翻譯主要是應用科學,主要是數學、物理、化學等自然科學。在社會科學領域,只有外國歷史、地理和國際關系方面的書籍。以江南制造總局為例,翻譯的書大多是自然科學。據江南制造局譯書匯總,從1908開始的40年間,* * *共譯書158本,其中歷史、公法、教育類18本,軍事類32本,商業類8本,科技類90本。這個特點與當時國內的需求和朝廷的政策是分不開的,需要翻譯有用的書,也就是制作器皿的書。正如梁啟超評價李鴻章:“知軍事而不知民政,知外交而不知內政,知朝廷而不知國民,知洋務而不知國事”。這種對西學的理解影響了圖書翻譯活動的廣度和深度。

在某種程度上,書籍的翻譯促進了現代化。

  • 上一篇:祝福孩子成長的寄語(流行60句)
  • 下一篇:過河是什麽意思?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