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關於“名劇”的思考

關於“名劇”的思考

經典應該被開玩笑嗎?

最近似乎“戲說”文學名著頗為流行,許多經典文學形象被用作“開水”或“大話”——僅《水煮三國誌》的出版,就直接催生了《麻辣三國誌》、《大話西遊隊》、《美猴王好雇員》、《商路紅樓》等數十本書。這些書重新詮釋了原著人物,註入了壹些當代時尚甚至另類的元素,變得滑稽、幽默、俏皮。於是乎,劉備有了“菜市場論”,諸葛亮的大學問真的是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教出來的,而能七十二變的孫悟空,就是壹個潛在的好員工...據說這些書很受年輕讀者的歡迎,流通率非常高,圖書銷量也不錯。

經典作品是否應該被戲謔,如何戲謔,戲謔經典的後果,都頗有爭議,看法不壹。

開玩笑就是糟蹋名著。

周(店員):我覺得這種“煮佳作”實在是浪費佳作,導致禮樂崩塌,誤導青少年,褻瀆植根於大眾心中的傳統美好事物,是對青少年的極度不負責任。

名著和經典文學的形象是民族文化的象征,絕不應該拿來開玩笑。如果任由這種趨勢發展下去,將給中國文化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和看法。它不僅可能使我們的民族喪失崇高感,還可能使壹些年輕讀者因為這些作品而“誤讀”和“曲解”經典,從而惡意解構經典文學作品和文學形象。經典作品可以幫助青少年從傳統文化資源中形成積極的道德觀,實現文化熏陶和人格培養,實現文化的經典化。試想,如果年輕人都在讀這些“煮”書,忘記了我們的經典,那麽在他們的心目中,經典裏的人物都成了跳梁小醜。他們怎麽能看清真相,分清善惡?我們的年輕人需要健康向上的精神引導。所以青少年拿經典開玩笑是極不負責任的。

開玩笑要適度,不能“過分”

林俊峰(中學語文老師):其實,並不是所有的笑話書都是老生常談、“不分青紅皂白”的。廣義來說,笑話包括關於歷史的笑話。拿歷史開玩笑,讓人對歷史的認識有偏差。同樣,拿經典開玩笑也有這個問題。開玩笑不代表對經典的重新敘述。開玩笑和重新敘述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戲謔就是調侃,把戲劇變成喜劇,有解構的意味。

古典文化遺產本身就是壹種公共資源,每個人都有使用的權利。問題是如何利用和開發這些資源。在我看來,拿經典作品開玩笑也不是不可以,但壹個前提是基本史實不能錯,要有現代人的觀念。有了這兩個條件,才有可能個性化地、創造性地對待歷史和經典。但是,沒有這兩個前提,純粹娛樂性的笑話就是文化毒品,是垃圾,必須批判。

開玩笑是基於材料,而不是扭曲。

黃嘉偉(大學生):拿經典開玩笑實際上是用經典中的元素來講述事情。它的初衷不是為了破壞什麽,而是為了畫出素材而不是扭曲素材。很多人喜歡看大話西遊。如果作者真的惡意歪曲,讀者是不會同意的。如果笑話傷害了文學遺產和文學人物,幾十萬讀者肯定不同意。讀者不是傻子。不要低估讀者的辨別能力。

真正的經典是經得起歷史潮流洗滌的,我們沒必要為幾個“煮”出來的經典生氣。相反,我認為只要那些經典文化足夠偉大,無論多麽荒誕的“戲說”或者顛覆性的東西,都不會損害它們在讀者心目中的地位。那些壹觸即倒的經典,可能就是偽經典。只要不是惡意的玩笑,不會損害原作的光彩和價值,有價值的東西經得住打,沒那麽脆弱。

西遊記什麽時候會被人調侃?

暑假期間,壹部關於唐僧師徒的新動畫片《西遊記》在電視上熱播。電影中加入了很多現代元素,比如現代美,現代生活。和孩子壹起看的時候,看著兒子幸福的笑容。作為家長,我心裏有壹種說不出的滋味。

今年7月,壹個被自己扮演的孫悟空角色驚艷到的六歲小男孩大聲疾呼《西遊記》不要亂改,否則神話就成了壹派胡言。壹直記得小時候看的藝術片《大鬧天宮》。著名女導演楊潔用幾年時間把西遊記拍成電視劇,不僅國內老少喜歡,國外觀眾也在看、看。當然,他們的成功離不開現代科技的運用,讓這個眾所周知的神話傳說生動再現,這也是拍攝制作水平的壹次飛躍。但重點是要尊重原作,是在原作的基礎上進行藝術深加工和再創作。還有人們對中華民族拼搏進取、永不言棄的精神的美好感受,這也是壹個重要因素。

目前國內影視劇熱衷於拿朝代野史開玩笑。然而,越來越多的關於中國古典作品和其他傳統文化作品的玩笑引起了我們對這壹文化現象的關註。自從電視劇《西遊記》產生轟動效應後,壹些“聰明”的制作人也用商業片裏慣用的“玩笑”來調侃《西遊記》,於是制作了幾十個版本,比如《西遊記》、《西遊記》、《大話西遊》、《春光燦爛的豬》、《童話西遊記》。在壹些劇中,小豬變得勤快,深受女生喜愛。有些戲裏,孫悟空娶了王母娘娘的養女,生了壹對雙胞胎,讓孫悟空變成了凡人和愛美之人。

為什麽影視人總是盯著西遊記看?我們利用名著的名氣,利用國人對唐僧師徒的好感,不惜借用離奇甚至不負責任的手段來“笑話”他們。傳承傳統文化的責任感早已讓位於膨脹的商業價值觀。除了賺很多錢,還向中國人,尤其是我們的孩子傳遞了什麽樣的文化?經典《西遊記》的文化“原生態”就這麽毀了,真的很危險。

外國人把孫悟空當成英雄,中國人卻笑話他是“情聖”,這是民族傳統文化的悲哀。西遊記無緣無故被人調侃篡改。從另壹個角度來說,是對傳統文化的“生態汙染”,是背叛和拋棄。我們應該為此感到羞恥。

如果不能對西遊記的各種段子給予足夠的重視,那麽《三國演義》、《紅樓夢》、《水滸傳》也會出現,關公與秦瓊大戰等壹系列鬧劇出現也就不足為奇了。

“折騰”名著還是羞辱傳統文化?

近年來,重新詮釋傳統經典成為壹股熱潮,以至於有人寫詩批評:“江湖出了人才,出了名,翻拍遍地,名著新註失了腳。”確實如此。而且被搶的不只是紅樓夢,中國四大古典小說都被不同程度的顛覆和折騰。

中國四大名著不僅是中國的文化財富,也是世界的文化遺產。它的許多字符都有自己特定的含義。雖然不會因為壹句勸服就影響名著的價值,但是對名著進行改、Q、惡搞的行為,無疑是在糟蹋名著,醜化中國的文化經典。如今解構名著,顛覆正史,戲說人生,制造流行趨勢,發人深省。據介紹,舞臺劇《紅樓夢》融合了戲劇、舞蹈、歌曲、戲曲等多種藝術形式。該劇集結了近30位影視、戲劇、歌舞明星擔綱主演,演員陣容非凡。但因為這樣的紅樓夢與曹雪芹的紅樓夢相去甚遠,與觀眾心目中的紅樓夢相去甚遠,所以觀眾根本不買賬——“那件衣服像個木偶戲!”“簡直是自娛自樂的惡搞!”結果演出開始時70%的上座率,到《紅樓夢》結束時只有20%到30%。

隨意顛覆、折騰、惡搞名著是不可取的,打著名著的旗號傳播文化垃圾更是不合適的。現在不僅影視作品惡搞四大名著,那些在書市上轉型的“四大名著”也嚴重損害了“四大名著”的形象。六歲的孩子曾說過:“名著可以改編,但要有底線,不能盲目改。”“大話”“歪理”“開水”惡搞經典,不僅糟蹋了經典的人物和思想,也玷汙了經典在青少年心目中的形象。

經典作品作為民族精神文化的瑰寶,有許多精華值得壹代又壹代人學習。由於創作時代不同,“四大經典小說”在今天很難讀懂。當它被改編成影視作品和通俗讀物時,可以增刪壹些內容,甚至可以適當表演,但壹定要尊重原著,保留原著的精髓。但是,現在惡搞已經蔚然成風,有些改編根本沒有底線。幾乎是隨心所欲的改編,吸引眼球的改編,違背了原著的本質和文藝工作者應該遵守的職業道德。

隨意顛覆、折騰、惡搞名著,是對傳統文化的羞辱。罵人和罵祖宗,羞辱歷史文化和罵祖宗有什麽區別!無論是文藝界還是出版界,都應該浮躁壹點,把眼光放遠壹點,把經典當做滋養我們成長的精神食糧,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誘惑,把經典的改編當成純粹的娛樂和商業行為。文藝界、出版界應責無旁貸,多壹些歷史責任感和文化擔當,做無愧於歷史和良知的守望者,弘揚傳統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 上一篇:找幾部挖寶電影
  • 下一篇:書架分類標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