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心理痕跡1的案例

心理痕跡1的案例

喬治·梅斯基

時間:1940

地點:紐約市

意義:這是首例通過心理痕跡成功破案,抓獲壹名在紐約作案並實施恐怖活動多年的投彈手。案件開始於1940,165438+10月,16,壹系列讓人頭疼的個人犯罪開始了。那天,在堅固的愛迪生大樓的壹扇窗戶旁發現了壹枚未爆炸的炸彈。炸彈袋旁邊有壹張手寫的紙條,上面寫著“打倒愛迪生,惡棍愛迪生——這是給妳的”。警方認為這是針對向紐約供電的公司的惡意恐嚇活動。

1941 9月,在19街又發現了壹枚因為沒有拉開時鐘的保險絲的機械結構而未能爆炸的炸彈。三個月後,在珍珠港,曼哈頓的警察收到了壹封奇怪的信,信中寫道,“我不會再為這場曠日持久的戰鬥準備更多的炸彈了——我的愛國情懷讓我下定了決心——我會揭露虛偽的愛迪生——他們會為自己的懦弱付出代價...這封信是用墨水寫在壹張白紙上的。

在1941和1946中,十六封相同的信出現在壹些報紙、酒店和商店中,愛迪生公司也收到了相同的信。然後在3月29日,1950,大中央車站的地下室出現了第三枚炸彈。雖然沒有爆炸,但說明暴徒已經把魔爪伸向了大樓。4月24日,1950,另壹枚炸彈炸毀了紐約公共圖書館旁的電話亭。隨後,暴徒又設置了更多的炸彈,幾次成功,幾次失敗。在其中壹次小爆炸中,令人驚訝的是,除了劇院裏的壹把椅子外,沒有其他損壞。政府積極消除民眾的恐慌,但未能理解爆炸者的意圖。這種沈默激怒了恐嚇信的作者,於是他加強了對重要場所的攻擊。

在1951到1952之間,超過四枚炸彈爆炸,這種瘋狂的投彈手已經到了明目張膽的程度。1953,又有4枚炸彈爆炸。第二年,爆炸不斷。其中,埋在電影院椅子裏的爆炸物發生爆炸,造成4人受傷——其中兩人情況危急。1955,又發現4枚炸彈,其中2枚沒有爆炸。這兩枚炸彈被發現安裝在電影院的座位上。投彈手的恐嚇信變得更長更刻薄。上面寫著“使用54枚炸彈——打4個恐嚇電話——這些炸彈會壹直炸下去,直到愛迪生受審”,簽名依然是“E.P .”。公開的暴行。

1956 65438+2月12又壹枚炸彈爆炸,也是殺傷力最大的壹枚炸彈。它炸毀了布魯克林最高劇院的整個座位,造成6人受傷。於是壹場抓捕投彈手的大規模行動開始了。首先,霍華德·芬尼博士,壹位紐約精神健康中心的主任和心理學家,和詹姆斯·羅塞爾博士被雇來描繪這群暴民。霍華德·芬尼博士本人對法醫精神病學有很深的研究。他利用暴徒恐嚇信提供的信息,向詹姆斯·布魯塞爾博士提供了爆炸者本人的獨特外貌。詹姆斯·布魯塞爾博士用他精湛的技巧得出了壹個令人震驚的結論:“嫌犯是壹名患有妄想癥的中年男子;內向;40至50歲左右,身體健康;他可能是壹個孤獨的單身漢,或者和壹個老女人住在壹起;此人愛整潔;臉上的胡子很幹凈;受過良好的教育;有外國血統;他是壹個熟練的技術工人,他的工作器具通常放得很整齊;但對女性不感興趣;他是南斯拉夫人;宗教信仰;壹旦在工作中受到批評,妳的脾氣會變得像火焰壹樣兇猛。這個人犯罪的動機是被撤職或被譴責,但他自命不凡,所以積怨已久。他的恐嚇信是從威徹斯特寄出的,那不是他真正的居住地。他不會蠢到從自己的住處寄出這些信。也許它們是從他家和紐約之間的壹個地方寄出的,最有可能的居住地是布裏奇波特和威徹斯特。從他的居住地到紐約,他必須經過威徹斯特。嫌疑人得了壹種很嚴重的疾病——可能是心臟病發作。”他補充道,“妳搶地的時候,他會穿雙扣西裝。”

布魯塞爾提出,如果他的理論被公布,可能會引起渴望引起註意的投彈手的出現。紐約的壹家報紙熱情地參與了這項富有挑戰性的任務。該報發表了壹封公開信,鼓勵投彈者放棄破壞活動,並承諾為他的苦惱舉行討論會。不久,該報編輯部收到三封信,都是譴責愛迪生公司的。其中壹個寫道,‘這部劇因為困難和不幸沒有得到壹分錢——這是壹種虐待。在另壹封信中,寫信人還提到了他非常生氣的壹天——9月5日,1931。愛迪生檔案室的調查毫無結果。在壹份被封存在1937的文件中,辦公室助理愛麗絲(Alice)發現了壹封前員工表達不滿的信件,其中包含了投彈者用語言表達的幾起類似事件。這封信來自壹個叫喬治·梅茨基的人,他在1931年9月5日上班時被爆裂的鍋爐撞倒。當時,他說他非常痛苦,但醫生的部門無法檢測出任何損傷。結果給了麥茨基12個月的醫藥費和保險福利,公司把他炒了。當他試圖向公司上訴時,起訴期已過——所有的賠償請求都應在受傷之日起兩年內提出。1957 65438+10月21日,偵探們在他位於沃特伯裏梅茨基的家中逮捕了他,並在他的車庫裏發現了壹個制造炸彈的作坊。就像心理醫生說的,這個人身材勻稱,45歲,波蘭血統,未婚,和兩個姐姐住在壹起,被捕時穿著壹件棉雙層背心!心理痕跡分析在這起刑事案件中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梅茨基供認自己就是那個瘋狂的炸彈客,恐嚇信的首字母是“F.P”,代表的意思是“公平的遊戲”。1957 4月18日,犯罪嫌疑人入住馬塔萬醫院治療,不適合受審。1973,康復出院。當時的輿論非常同情他的遭遇,反對他被免職。

布魯塞爾對《心理痕跡》的驚人成功很謙虛,他把成功歸功於合理的邏輯推理和多年的工作經驗。最後,他解釋了這個案例的推理過程:由於偏執狂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形成——往往十幾年——而前七枚炸彈出現在194D,那麽他判斷炸彈人可能是在1930期間發病的,所以他應該是1956年的中年人。那麽這個人為什麽偏執呢?因為這種人往往自命不凡卻毫無才華,總覺得自己比別人強,所以整潔,但不專註,對錯誤刻薄——所以很謹慎,喜歡穿雙馬甲。

文字說明這個人受過教育,但是俚語使用不當——當地人用Con Ed而不是愛迪生公司——另外,他的信讀起來像翻譯文學。那麽如何判斷投彈手是斯拉夫人呢?因為根據歷史記載,制造炸彈在中歐有很大的優勢。為什麽這個人的身材很勻稱?德國精神病學家埃絲特·克雷施梅爾(Esther Kreischmer)做了大量的基礎研究,證明了人的體質、性格與任何精神疾病的發展都是相關的。Estexiao Reschmer發現,85%的偏執患者擁有運動員的體格。本案中,嫌疑人受了傷,布魯塞爾判斷他是最壞的,也是壹個體格正常的男人,所以他的身材應該看起來很勻稱。那麽他的單身生活是如何被評判的呢?因為這個人寫的是純大寫字母,只有“W”的寫法有些特別,像兩個“U”連在壹起,酷似女人的乳房,說明這個人性欲有問題,所以推斷他可能沒有結婚。

其實布魯塞爾只是誤判了壹個地方,就是炸彈客患有心臟病,但誤差不是很大,因為這個瘋狂的炸彈客是肺結核患者。理查德·蔡斯

時間:1978

地點:加州薩克拉門托

意義:聯邦調查局的精神分析師從側面準確地描述了壹個撲朔迷離、心懷惡意的罪犯的心理。1978 65438+10月20日星期壹,在薩克拉門托市,那個令人震驚而殘忍的兇手所犯下的案件人們仍然記憶猶新——那天晚上,當大衛·沃林回家時,他發現他22歲的妻子特裏薩在她的臥室裏被殺害。大衛·沃林哭著跑出房間。他太害怕了,以至於不能清楚地說出他剛才所看到的。警察趕到後仔細勘察了現場,沒有人能提供這起謀殺案的可疑細節。這起令人毛骨悚然的謀殺案不僅深深刺痛了大衛·沃林,也震驚了其他人:屍體旁壹個被壓碎的酸奶瓶顯示,兇手曾用它作為容器來喝受害者的血。顯然,這起案件遠遠超過了壹般的惡性殺人案件,因此偵探們聘請了行為科學與技術研究所(BSV)的科學家來幫助破案。

羅伯特·雷斯勒(Robert Reshler)長期在美國聯邦調查局教學,解釋場景再現。他和加州同事Ruse Wapagir * * *收集了這起案件的犯罪信息,最終構建了兇手的形象:

白種人,年齡在25到27歲左右,體格瘦弱,外貌營養不良,是個邋遢的人,所以很可能會在他的住處找到犯罪證據。此人有精神病史,藥物依賴。他大部分時間呆在家裏,沒有朋友,壹個人住,沒有工作,可能靠福利生活,可能和父母住在壹起——但極不可能的是,他沒當過兵,是高中生或半途而廢的大學生,可能患過壹次或多次偏執型精神病。

案件偵破時,根據罪犯作案時的犯罪心理痕跡,確認了罪犯推定畫像的準確性。案件的真相令人毛骨悚然,但每壹個猜測都要靠仔細觀察。雖然本案沒有明顯的性犯罪跡象,但經驗告訴我們,這起殺人案的動機是性暴力。這是推斷罪犯的起點。每個案件的結構都需要犯罪統計知識。在這種情況下,他們從近幾年的統計數據中得知,主要的性犯罪發生在種族內部,即白人殺白人,黑人殺黑人,性犯罪的多為二三十歲的白人。所以很容易推斷出罪犯的種族和年齡。此外,Walling生活在壹個白人區,那裏的人們對攻擊他們的鄰居沒有什麽興趣。

兇手可能的外貌和住所來自犯罪現場照片和警方報告。許多殺手歸為壹類:有組織犯罪和無組織犯罪。前者很狡猾,作案前要做好周密的計劃;而無組織的犯罪分子,大多是激情而無意義的行為,很少考慮後果。這起謀殺案的各個方面都表明這是壹起無組織的暴力案件。

從特蕾莎被害的程度和原始狀態分析,科學家更加確信兇手有嚴重的精神疾病,這種疾病已經持續了數年,此人對人血有渴求。所有的可能性和跡象都表明他之前可能接受過治療。通過合理的推理,他們得出結論,這個人不太關心自己,經常忘記吃飯,甚至不註意保健,所以外表看起來蓬頭垢面,面黃肌瘦。壹個合理的假設推測,兇手住在壹個又窮又亂的地方,他很難找到工作,可能靠福利生活。心理痕跡的描述是壹個完全的問題,因為推理機沒有向導,只能根據壹些細微的線索進行推斷。BSU的研究人員堅持認為,如果兇手不給任何線索,他會再次作案。分為四部分的謀殺

就在案件發生三天後,研究人員的預測變成了現實。果不其然,36歲的伊芙琳·米羅、她6歲的兒子加森和她家52歲的朋友丹尼爾·梅雷迪茲在離沃林家不遠的地方被槍殺。伊芙琳·米羅的小侄子邁克爾·弗萊雷也失蹤了,可能被綁架了。偵探們從嬰兒沾滿鮮血的行李中推斷出嬰兒不太可能活下來。在現場的三具屍體中,只有伊芙琳·米羅的屍體被切成了碎片,這說明兇手有明顯的性侵行為,同樣的現象是襲擊者喝了受害者的血,吃完後開著受害者的紅色四輪車匆匆離開。

犯罪現場為雷斯勒和瓦帕吉爾構建罪犯的心理結構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兇手身上有很多血,他把車丟在壹個明顯的地方,然後走開了。這種不計後果的行為說明此人比上壹次作案還要瘋狂,是明顯的精神病人行為。統計數據傾向於這樣壹種觀點,即殺人犯可能對竊賊著迷。官員們更關心兇手的情況。BSU認為兇手住在被遺棄的汽車附近。

偵探們以汽車停靠站為中心,在方圓搜尋了數英裏。盤問,認真梳理每壹條線索,尋找每壹個可疑跡象。148小時後,壹名年輕女子報警稱,她從大學回來時,遇到壹個人向她打招呼。這個人的形象讓她震驚:他相貌清瘦,眼睛深陷,穿著血衣,嘴巴很大。起初,她沒有認出他,但後來她記起他的名字叫特倫頓·蔡斯。

調查發現特倫頓·蔡斯住的地方離車只有壹個街區。警察包圍了他的住所,他手裏拿著壹個紙箱試圖逃跑。當警察抓住他時,他猛烈地揮舞著紙箱,壹些帶血的紙片、破布、壹個包在孩子書包裏的保齡球和壹個小頭骨從箱子裏飛了出來。最後,特倫頓·蔡斯終於屈服了。後來,當警察搜查他的房子時,他們發現了壹支裝有子彈的手槍和丹尼爾·梅雷迪茲的錢包。

特倫頓·蔡斯的房間和預測的壹樣。環境惡劣。又臟又亂。地上滿是沾著汙垢和血跡的衣服,冰箱裏堆滿了人體組織和腦組織——從兇手冰箱裏的“食物”來看,這個嗜血的殺手剛剛得到了滿足。可憐的小邁克爾·弗萊雷的屍體在附近被發現。特倫頓·蔡斯被拘留後,主動坦白特蕾莎不是他的第壹個受害者。早在1977年6月28日,從當地超市回來的安布羅斯·格裏芬(Ambrose Griffin)正拿著雜貨回家,特倫頓·蔡斯(Trenton Chase)從他駕駛的卡車上向他開了兩槍。致命傷在胸部。經過調查發現,安布羅斯·格裏芬身上的彈殼確實與特倫頓·延斯使用的槍支相同。對特倫頓·蔡斯的生活背景研究得越深入,研究者就越難以描述BSU的心理痕跡。27歲的白人殺人犯特倫頓·蔡斯(Trenton Chase)長期患有性困惑,喜歡入室盜竊,並濫用麻醉品。他因為古怪的生活方式丟了工作,單身,靠壹些救濟金過著不光彩的生活。

特倫頓·蔡斯認為他周圍的人可以對他身體的所有部分感興趣。他認為血能強身健體。解決這種錯覺的壹個方法就是吃別人的血。這種反常的行為讓他住進了精神病院。住院後,他害怕石P裏的看護人,感覺自己像是籠中鳥。他強烈抗議這種待遇。1977,心理醫生終於同意他出院了。壹個月後,特倫頓·蔡斯開始了他瘋狂的殺人遊戲。特倫頓·蔡斯在庭審中始終表現出冷漠的態度。他因六項壹級謀殺罪被判死刑,並被轉移到聖昆廷監獄。然而,他的家人強烈抗議特倫頓·蔡斯很少神智清醒,並提供了證明他患有精神病的證明,上面寫著,“特倫頓·蔡斯患有嚴重的精神病。沒有責任能力……”。所以特倫頓·蔡斯被免除了宋健關於他在加州瓦卡維爾上空被刻傷就醫的訴訟,但始終沒有好轉。直到1980的平安夜,特倫頓·蔡斯才死於多年濫用鎮靜劑導致的藥物過量。約翰·達菲

時間:1982

地點:英國倫敦

意義:這是英國首例有代表性的精神疾病謀殺案。1982,兩人4年犯下的系列強奸案從倫敦蔓延到其他地區。這兩個人合夥作案18次,已經讓人人心惶惶。調查發現,發生在6月1984 11的案件明顯是壹人所為。受害者反映,其中壹人身材矮小,有壹雙似乎能看穿對方的“激光眼”,經常獨自作案。他的作案方式很有特點:先對被害人說好話,讓被害人放松警惕,然後突然掏出刀威脅對方,用繩子捆住被害人的雙手,再殘忍地強奸對方。因為他攻擊的地方大多在鐵路附近,所以人們稱他為“鐵路強奸犯”。1985年7月,壹個恐怖的夜晚,可憐的受害者在幾分鐘內被襲擊了三次。警方被激怒了,於是展開了壹場名為“巴克行動”的大規模追捕行動。這個行動最早是在英格蘭發起的,直到1981才告壹段落,但是沒有結果。也許在調查中有壹個疏忽——兇手用了不下9次不同的名字。但是人工交叉搜索沒有註意到問題,然後開始電腦搜索。與此同時,蘇格蘭的官員也參與了搜查,並開始與英格蘭警方合作。

在隨後的幾個月裏,壹位名叫約翰·達菲(John Duffy)的英國外國人被捕,並被指控犯有各種暴力罪行。雖然該男子最終被保釋,但他的名字卻被按常規程序錄入了“巴克行動”的嫌疑人檔案。與此同時,襲擊仍在繼續。1985 65438+2月29日,鐵路強奸犯變成了壹個非常自負的殺人犯。19歲的女秘書艾莉森·戴(Allison Day)被從東行的火車上拖下來,綁架到哈克尼的壹個獨立車庫,並用圍巾勒死。事後,她的屍體被扔進了“李和”號。1986 65438+10月14,屍體從河裏漂了上來,但是水已經抹去了屍體上所有的犯罪痕跡。唯壹的線索是她皮夾克上的少量纖維。直到1986四月17偵探們才意識到兇手和強奸犯是同壹個人。不幸的是,這壹點被另壹條謀殺線索所證實:壹個名叫Magat Jie Tamboze的15歲女學生在哈克尼以西的軌道上被強奸並勒死。偵探們根據屍體旁的壹些腳印判斷兇手個子矮。屍體的生殖器裏有燃燒的紡織品,是兇手為了毀滅證據而塞進去的。留在現場的足夠多的精液表明兇手是A型血。雖然兇手的血型占總人口的42%,但通過PGM實驗,科學家可以分辨出與樣本血型相同的人,所以他們很快排除了四五個嫌疑人。另壹條線索來自受害者的雙手,雙手被普通的棕色寬布條綁住。作案手法顯示,巴克行動追捕的兇手是壹系列殺人犯。

事件的發展更是令人恐懼。5月1986日晚,剛剛與倫敦周末電視臺壹名員工結婚的29歲的安妮·洛克在下班回家的路上失蹤。她的屍體直到7月份才被發現,從精子檢測結果來看,這是鐵路殺手的又壹次行動。

調查人員已經知道了兇手的血型,法庭科學家在“降壓行動”中清除了4900名嫌疑人,調查結束時,還剩下1999名嫌疑人,約翰。達菲排名1505。1986年7月7日,正要對他進行訊問時,他以正在精神病院接受治療為由,拒絕提供血樣。

因此,警方邀請了來自薩裏大學的權威行為學家大衛·坎特(David Kantor)教授來構建嫌疑人的心理。大衛·坎特教授利用自己淵博的知識和敏銳的洞察力,結合目擊者和受害者的口述,進行統計分析,構建出犯罪嫌疑人的未知情況。他總結後得出結論,犯罪嫌疑人住在倫敦西北部的基博恩,已婚,但無子女,有暴力犯罪史,家庭不和睦,因此可能有兩個親密男友。

當大衛·坎特教授構建的兇手形象與雄鹿行動的嫌疑人進行對比時,約翰·達菲的名字跳了出來。這激怒了調查人員,他們下令逮捕約翰·達菲,他在精神病院接受監管。約翰·達菲示意他早就辭職了。然而,此後不久,他在警方的監視下繼續作案。受害者是壹個14歲的女孩。當他把她綁起來準備艱難的旅程時,女孩的眼罩掉了,女孩瞥了他壹眼。因為這個原因,約翰·達菲沒有殺她。也許兇手認為這壹行動是高尚的。無論如何,我們必須采取行動。約翰·達菲在吉本的家成了警方監視的重點,最後他在母親家被抓。在首都警察實驗室,專家對約翰·達菲的70多件衣服進行了檢測。經過2000次實驗,他們終於在愛麗絲·戴的羊皮大衣上發現了13纖維,與約翰·達菲衣服上的纖維壹致。

大衛·坎特教授的《犯罪心理痕跡構建》中的17項中,有13項是正確的。尤其是他關於兇手沒有孩子的推斷,是約翰·達菲最大的痛苦和犯罪來源,因為他患有少精癥。在審判期間,約翰·達菲假裝有輕微的失憶癥。1988年2月26日,七項罪名成立,判處無期徒刑。這項調查的不足之處是:約翰·達菲在最初的強奸案中是否有共犯尚不清楚;雖然認為兇手是約翰·達菲,但調查人員沒有足夠有利的證據讓真相大白。

  • 上一篇:正規的性教育書籍
  • 下一篇:第壹部分知識產權(僅用於概念性背書)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