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西學東漸的媒介

西學東漸的媒介

來華的西方人,包括傳教士、外交官、官員等。,都對西學東漸產生影響。

1,傳教士

在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的浪潮中,傳教士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當時的傳教士,主要是耶穌會士(後來的方濟各會、道明會等神父),在努力將天主教傳入中國的同時,引進了西方的科技學術思想,翻譯了大量與西學有關的書籍。其中,利瑪竇、朱利奧·阿萊尼、湯若望等人發揮了重要作用。

19世紀,西學東漸,新教牧師開始進入中國,天主教牧師也隨著口岸的開放而周遊列國。他們創辦教會學校和醫院,創辦出版社,創辦期刊,翻譯大量書籍。它為西學東漸做出了巨大貢獻。

2.來自中國西部的其他人

除了傳教士,很多來華的官員和探險家也成為西學東漸的重要媒介,比如洋務時期戈登將軍對中國軍事的影響。主持海關稅務總局的赫德,對引進西方管理制度,以及引進譯著和最早的西方軍樂隊都有影響。1,旅行者、商人和外交官

明末清初,許多中國人隨傳教士前往歐洲,但早期並未留下相關文字,因此對西方文化的傳入影響不大。最早的記載是範守義(1682-1753)在康熙時期隨四位傳教士到羅馬,寫了壹本書《見屍》,描述了歐洲的政治制度、建築和風俗習慣。乾隆年間商人謝遊歷歐洲,撰寫了《海錄》,記錄了歐洲的貿易、工藝、人民生活和世界地理。

鴉片戰爭後,更多的中國人自己出國了。1840年代,商人林震寫了《西遊記》,描寫了他的歐美之行。王韜,近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1867年遊歷歐洲,1870年出版了《法國簡史》和《普法學科》兩本書。1879年的日本之行影響了他的各種想法。1876年,商人李貴赴美參加博覽會,寫了壹本書《環遊地球新記錄》,成為中國人環遊世界的第壹個敘述者,介紹了美國學術科技的發展。

由於洋務運動的推行,清政府於1866年派遣賓純等官員考察歐洲12國,並撰寫了乘車筆記。從1868到1870,滿清誌剛第壹次正式出使歐美,他寫下了第壹任駐泰西大使。此外,早年訪問過賓淳的文同博物館學生張得壹,此後多次前往歐洲,並寫了七本書《* * *》,更深入地描述了歐洲社會的學術文化。

光緒開始駐外使節後,更多的重要官員和知識分子去了歐美,寫遊記。由於使節們比壹般旅行者逗留的時間更長,對西方思想文化的了解也更深,其中郭嵩燾、劉錫鴻、、、許、薛福成等對中國的思想文化影響很大。甲午戰爭後,中外交通大開,出國成了很普遍的現象,就不贅述了。

2.國際學生

近代中國的留學生是從鴉片戰爭後開始的。早期的留學生大多來自港澳的教會學校,並在國外進壹步發展。容閎,65438-0850去美國耶魯大學,黃寬,65438-0848去英國愛丁堡大學,是早期留學生的代表之壹。容容在求學期間感受到了中國社會文化的缺失,所以回國後希望有更多的人出國學習西方的東西。在他的提議下,清政府終於在1872年選拔了第壹批幼童赴美留學,次年又選拔了第二批。中學畢業後主要學習西方軍事和工業技術,雖然在18866。

另壹方面,從65438年到0875年,福建造船廠和北洋水師學堂的學生陸續被派往歐洲各國留學,對晚清西方海軍的研究做出了貢獻,但其中最著名的嚴復對其他西學的引進影響很大,而不是軍事。

與洋務運動時期相比,留學生多為官員,數量少且零星。甲午戰爭後,最初出現了壹股留日浪潮,出現了大量由政府贊助、民間自行前往的留日學生,對日本學習西學有很大幫助。此外,1900之後,由於美國返還部分庚子賠款作為赴美留學資金,赴美留學人數大增。在法國留學時,1912年前後,李世曾、蔡元培等人發起勤工儉學,使許多人留在了法國。這些數量龐大的留學生直接接觸西方教育,使他們能夠更直接地將西學引入中國。

但後來這些留學生習慣了西方的生活,信仰了耶穌基督,對清政府不滿,於是清政府嚴令禁止中國留學生留學。西文書籍的翻譯和寫作是西學東漸的壹個非常重要的媒介。各種已出版的書籍和簡介見以下各種學科的書籍和相關內容列表。這裏主要討論書籍的出版和流通。

明末清初西學東漸期間,雖然出現了大量由教士和學者合著、合譯的書籍,但這些書籍未能得到當時壹般社會的重視,也未能進入明末發達的商業出版業。因此,西學書籍雖然印刷出版,但主要是在少數感興趣的學者之間流傳。

自19世紀初開始,首先開始出版大量西文書籍的是西方教會組織。比如1843年,英國傳教士馬多克斯在上海創辦了莫海圖書館。墨海圖書館出版了壹批有關西方政治、科學和宗教的書籍,如《新約全書》、《大美洲簡介》、《博物新編》、《植物學》、《代微積》、《代數》等。它還出版了中文期刊《六合叢談》,這是道縣時期翻譯和介紹西學最重要的出版機構。此外,它也是早期西學的重要出版機構。

1887年由傳教士和外國商人組成的廣學社是另壹個重要的西學出版機構。出版和翻譯了大量政治、科技、史地、法律等方面的書籍,尤其是1895以後,成為康有為等維新派的重要思想來源。

另壹個重要的翻譯出版機構是清政府在洋務運動的推行下成立的。其中,成立於1865的上海江南制造局翻譯的書籍最多,影響也最大,尤其是在科技方面。北京的文同博物館對國際公法、化學和法律方面的書籍影響最大。此外,福州船政局、開平礦務局、天津機器局、上海廣東館、廣州文同館等機構都有翻譯出版機構。

中國的民營出版社是從商務印書館起步的,商務印書館成立於1897。出於商業上的考慮,它的出版非常重視普及知識的介紹和配合新教育的推廣而出版的新教材。同時,由於其出版社在全國各地設有分社和銷售點,為向更廣泛的公眾傳播西學新知做出了巨大貢獻。後來1912成立的與商業競爭的中華書局也起到了類似的作用。

至於圖書的流通,除了書店,戊戌變法時也開始推廣各類圖書館,希望改變中國圖書官藏私藏,流通不好的傳統局面。最早的時候,改革者在全國各地建立社團,並向公眾開放他們的書籍。其中,除了傳統的學術書籍外,還借用了不少西文書籍。

公共圖書館是清政府於1902年設立的,1905年湖南建立了第壹個大型公共圖書館,收藏了大量西文圖書。後來各省逐漸建立。到了民國時期,公共圖書館和私人圖書館更加發達,在向民眾傳播新知識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與書籍相比,雜誌和報紙在傳播最新的西方知識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因為它們定期出版。在西學東漸的第壹階段,沒有期刊。

晚清早期的期刊多為教會期刊。中國最早的期刊是英國耶穌會士馬禮遜和馬六甲的米利安(1815)創辦的《考世俗月記傳》。雖然沒有在中國出版,但很多都傳到了中國。在中國,由荷蘭神父卡爾·居茨拉夫(Karl gutzlaff)於1833年創辦的《東西方考試統計月報》介紹了西方的文化、新聞和文學。在隨後的幾十年裏,傳教士們陸續創辦了各種期刊,但大多時間不長(五年是很長的壹段時間),發行量影響也很小。

1853年,理雅各、麥華陀在港創辦“寶藏遠景”;1854年,美國傳教士瑪戈特在寧波創辦《中外公報》。1857,墨海圖書館出版中文期刊《六合叢談》;1862年,英國耶穌會士在上海創辦《中西雜記》;美國牧師林樂之於1868年創辦的中國教會新報(1874)更名為《世界通報》,廣泛介紹各種西方知識。它持續了壹個林樂知的大發行量。它是晚清傳播西學的重要媒介。《中國》,北京京都石醫院65438-0872出版,是北京最早的期刊。此外,約翰·傅蘭雅(原名約翰·傅蘭雅)於1876年創辦的《格致》是中國第壹份科學期刊,對西方科學知識的傳入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甲午戰爭1895的刺激下,中國人創辦的期刊大量湧現,多用於宣傳西方政治思想和學術。最早的有1895年康有為創辦的《萬國公報》(與林樂之創辦的同名),1896年創辦的《強刊》,以及同年梁啟超創辦的《時事報》。戊戌變法失敗後,清漪報於1898年在日本橫濱創辦,後於1901年被火燒停。與此同時,革命團體在日本有了人民報紙。這兩份報紙之間的爭論激起了讀者對政治事務的熱情參與,以及他們對許多西方政治、經濟和社會理論的了解。

辛亥革命的成功降低了晚清政治期刊的熱潮。《新青年》創刊於1915,代表了壹種以文化討論為主要目的的新型期刊。《新青年》等類似期刊對民國時期西方思想的引進產生了很大影響。與期刊相比,報紙大多是報道性和商業性的,缺乏深入的知識,但由於其出版時間快,發行量大,有助於廣泛傳播西方知識和新聞。在影響最大的報紙中,最早的是英國商人皮克伍德於1861年在上海創辦的《上海新報》。其內容包括新聞和商業新聞,以及西方科學技術的介紹。

從65438年到0864年,在香港出版了《中外公報》、《時事目錄》和《陳德喜報》中文版。後來,另壹位西方商人美查在1872創辦了《申報》,成為清末民國時期的重要報紙。雖然其內容主要是新聞和軼事,但也包括對西方思想和新聞的報道,以及在讀者投稿中對中西文化接觸的討論(特別是鐵路和風水的辯論)。

1874年,王韜在香港創辦了《循環日報》,這是世界上第壹份由華人創辦的中文日報。王韜寫了很多主張改革自強的政治主張。

在1895之前,新報的影響力還僅限於沿海港口地區。但是1895之後,這些報紙的發行量大增。比如,除了《申報》版面和發行區域的增加,更多的報紙開始競爭,包括《上海新聞》、《泰晤士報》和《天津大公報》。此外還有《報警日報》等革命報紙,報紙從早期就開始以文言文為主。明末清初,牧師朱利奧·阿勒尼(giulio aleni)將學校制度引入歐洲各國,但當時並未引起學者們的重視,也沒有影響到中國的教育。清末,隨著這股西學東漸的浪潮,新式西式學堂開始逐漸建立,成為學習西學的重要媒介。早期的西式學校大多是西方人辦的,尤其是教會。

最早的學校是1839年在澳門建立的馬禮遜學校,在當時唯壹的口岸廣州也建立了類似的學校。鴉片戰爭後,教會學校在各港口廣泛建立,天津條約後進壹步向內地發展,成為西學在民間早期傳播的重要渠道。格致書院由徐壽和約翰·弗萊爾於1876年創建,是較早教授西方自然科學的書院。

在洋務運動中,為了培養相關人才,清政府也開始興辦新式學堂,最早的是北京的文同館和上海的廣府館。後來,在全國各地設立了專門研究天文、電學、醫學和軍事的西式學校。這壹時期,教會學校也進壹步發展,開始淡化學校的宗教色彩,對西學的傳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在甲午戰爭的刺激和戊戌變法的倡導下,出現了大量的新式學堂,大量的傳統書院被改為新式學堂。1905科舉的廢除,使傳統私塾失去了主體作用,走向衰落或轉型。清末新政正式采用西方學制規範各級學校,學習西學的內容更加廣泛。明朝末年,澳門被朝廷割讓給葡萄牙。因此,在明末清初西學東漸的過程中,西方傳教士往往以澳門為中繼站,壹些學術思想逐漸傳入中國內地。許多與西方人打交道的中國人也在澳門學習西方語言和文化。

1841年,香港在《南京條約》中被割讓給英國,使香港在很大程度上取代了澳門,成為溝通中西的橋梁。移居香港的中國人接觸到了英國的政治制度、法律、習俗、學術文化等。在這種環境下,誕生了中國近代許多具有新思想的知識分子,包括王韜、何啟、洪仁玕等人。

隨著清朝與西方國家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各地的通商口岸租界逐漸建立,產生了許多中西文化交流的渠道。其中,上海租界最具代表性和影響力,居住在租界的民眾更直接地接觸到西方新的科技事物、西式政治法律制度、資本主義經濟和西式媒體。所以近代很多新知識分子因為生活在上海而受到西學的影響。

此外,活躍在各個港口的買辦商人,因為業務需要,也成為了較早開始了解西方語言和文化習俗的壹群人。例如,主張議會民主的鄭就是出生在廣東港口地區的商人。道光鹹豐年間,中國在日本之前就已經和西方有了接觸,所以日本人經常通過中國的翻譯(包括魏源等人的作品)來了解西方。但隨著日本人開始學習西學,包括明治維新的實施,西學研究在六、六十年代開始超過中國,並引起李鴻章等人的重視。此外,日本領事黃遵憲在1887年的《日本國誌》中介紹了日本的歷史、進步和發展,但當時並未引起人們的重視。

甲午戰爭讓更多人關註到日本人向西方學習的成功。之後俄國入侵中國東北,使清政府決定與日本友好。此外,由於地理上的便利,大量留學生赴日留學。由於漢字的封閉性(當時日語中的漢字比現代日語中的漢字多),很多只對日語略知壹二的人就能讀懂甚至翻譯西學的日文譯本,所以日本在晚清時期(尤其是1895-1914時期)成為中國學習西方學術文化最重要的媒介。

比如維新派的康有為,在推行新政時,就以日本學習西方政治制度為例。梁啟超是晚清思想界最有影響的人物之壹,他在日本期間從相關譯著的研究中引進了大量的西學詞匯。日本對西學在中國傳播的影響,可以從大量引用日本文字中看出,包括政治、社會、文化、經濟、哲學、化學、物理等重要的西方新概念。數百個日本翻譯的西方新詞被引入中國並廣泛使用。

1914以後,由於日本向中國政府提出二十壹條引起強烈的反日運動,加上留學歐美的便利,人數增多,更受重視,日本在中國學習西學的中介作用減弱。

  • 上一篇:古籍、詩歌等。關於生活?請提供!
  • 下一篇:太原大學的名聲怎麽樣?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