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吳偉慈:攜手林藝的愛情

吳偉慈:攜手林藝的愛情

我對圖書館有很深的感情,我離不開它。我的職業生涯從壹開始就是在這個領域,從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經歷了壹個過程,是通過老師的指導、朋友的支持和自己的努力實現的。這個過程克服了很多艱難險阻,每壹步都很可喜。

我從來沒有對自己滿意過。總覺得做完壹件事就比較踏實。做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科學的態度和實事求是的精神,不要誇大成績,不要沾沾自喜,不要看不起別人,不要看自己的長處,不要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做比較,這樣才能在我影響的學術領域和老師、同學、同事和諧相處,共同進步。

我壹生長期從事圖書館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這是我的人生軌跡。我已經在這條路上走了大半輩子,我會堅定地繼續走下去...

2007年,圖林發生了壹件“大事”。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和教學領域的標誌性人物吳偉慈教授迎來了70歲生日。許多尊敬吳先生的同事和學生拿起筆,或寫下賀詞或信件慶祝他的生日。這些賀信和賀電隨後被結集出版,命名為《薪集》。吳先生能獲此殊榮,與他的學術教養和性格是分不開的。有壹句話形容吳教授,說他“溫文爾雅,學術嚴謹求實,思想豐富,有恒心”,深得業內同仁認可。用“調薪”這個詞來概括吳老比較合適。自1973年10月調入北京大學圖書館系(現信息管理系)任教以來,他壹直深深紮根於圖書館學教育事業。今年70歲的吳老還在帶自己的博士生。說到吳老與圖靈的牽手,還要追溯到1957,當時他考上了北京大學圖書館學系。這牽手就是壹輩子...

走進圖書館學專業

1957年9月,吳偉慈通過參加全國統考,考入北京大學圖書館系。當時中國的圖書館學教育還不是很熟悉。吳偉慈考上的北京大學圖書館系,10年前剛剛成立。之所以報考這個專業,是因為他真的很瞎:“福山中學地處山區,沒什麽可玩的。我們連電影都沒看過,整天就是學習。在這樣的環境下,我養成了讀書的習慣。我參加國考的時候,只有壹個很簡單的想法。我以為以後能在圖書館工作,看書就方便了。就是帶著這樣壹個尷尬的想法,我踏入了這個專業。”

當時北大圖書館學部名師雲集,學部創始人、著名敦煌學者、文獻學家先生,以及、陳、鄧、等教授,將青年吳為慈領進圖書館學領域。他壹直在北大濃厚的學習氛圍中勤奮學習,在名師的指導和幫助下,對這個專業越學興趣越濃。

1961年,吳偉慈從北京大學畢業,分配到天津圖書館工作。這是12。在12年期間,他擔任基層圖書館的培訓、業務指導、宣傳和古籍整理工作...吳偉慈看重的是在天津圖書館工作的12年,“因為它從實踐的角度進壹步驗證和豐富了我的專業知識。雖然工作內容有限,但我很努力,工作態度和質量得到了大家的好評。”這段經歷為吳惟慈後來的教學和研究奠定了實踐基礎。

“練習很重要。只有書本知識,沒有實踐經驗,很難有進壹步的發展。實踐讓我逐漸明白了壹個道理:圖書館學的研究必須建立在唯物主義的基礎上,沒有唯物主義的研究必然具有思維的局限性。

實踐教會了我很多東西,是書本上學不到的。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學到的知識,對我以後的教學都是壹種豐富的營養。我寫過壹些書,也寫過很多文章,我壹直認為天津圖書館是壹片沃土。這片沃土為我進壹步學習圖書館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學生是最寶貴的財富。

1973年,吳偉慈調回北大任教。“我回到了母校,心情變得很好。因為我在北大讀書,所以很高興回來為母校發展和圖書館學科建設做貢獻。”那時候吳偉慈三十多歲,正是好年紀,精力充沛。他繼承了王忠民等老壹輩圖書館學教育家的工作,成為國立大學圖書館學基礎課程的主要設計者之壹。當時各方面條件都很艱苦。吳偉慈住在北大,不得不在昌平分校教書。他必須在早上六點鐘趕上去昌平的公交車去上課。那時候還沒有高速公路。從北大步行到昌平分校,大概壹個小時。到了分校,要上課三個多小時。下課後,我們可以在昌平吃點東西,馬上趕公交車回北大,然後騎自行車回家,往往壹周只有壹次。為了保證上課時間,吳偉慈騎了30多年的自行車。後來他老了,家裏不讓他騎了,他老婆把自行車賣了。他還是有壹段時間不舒服。

1977年9月起,吳偉慈開始在北京大學獨立承擔基礎課《圖書館學導論》的教學。當時這門課是作為圖書館學專業的入門課開設的,即通過教學,讓初學者對圖書館、圖書館工作、圖書館事業的全貌有壹個基本的了解。但壹段時間後,學生反映教學內容“單薄”,“沒有學科的理論高度”,無法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望,這也是同時期高校普遍存在的現象。這壹現象引起了吳偉慈等相關課程老師的關註。80年代圖書館學向綜合方向發展,相關學科相互滲透融合,從技術方法描述到理論思考,國外壹些圖書館學理論著作相繼問世。經過幾次全國性的圖書館系基礎課研討會,逐步達到提高圖書館系基礎課理論教學水平的目的。在這種學術環境和背景下,65438-0984年,吳偉慈在《圖書館學概論》教學大綱中明確規定,本課程不僅承擔專業啟蒙教育的任務,而且旨在幫助學生運用正確的觀點和方法,系統地掌握圖書館學的基礎理論和知識,弄清圖書館學研究領域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趨勢,為學習其他專業課程奠定初步的理論基礎。為此,他不斷更新教學內容,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科學性和系統性。經過10年的努力,《圖書館學概論》課程內容發生了新的變化,形成了以基礎理論和知識為基礎的新的教學布局。像這種開創性的工作,在吳偉慈長期的圖書館學基礎理論教學和研究工作中還有很多次。主要撰寫了第壹部圖書館學基礎教學大綱,是第壹部示範教材《基礎圖書館學》(1981)的主要參與者。後來這本書被國家教委選為壹等獎。

1983,吳偉慈開始招收研究生,1996,開始招收博士生。招收博士生後,他就不再招收碩士生了。由於精力有限,他只能專心培養博士生。吳教授培養了27名研究生,其中約三分之二在國外,大部分也從事圖書館學工作。“我專註於博士生。1994我被批準為博士生導師。當時博士生導師是全國選拔的,壹個學校只有壹兩個名額。我培養了25名博士生,其中6名在讀。很高興19人畢業了。現在大部分都升教授了,也有壹部分被選為博士生導師。作為骨幹,他們在高校任教,有的已經培養了自己的博士生。”談到他的弟子,吳教授總是眉開眼笑。學生是他最寶貴的財富。

“我有50多名碩士生和博士生,可以說貢獻了他們在圖書館學方面的聰明才智。”吳偉慈在博士生培養過程中有壹些體會:

壹、導師和學生的關系,既是師生,又是朋友。他嚴格全面地要求學生,註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嚴格按照北大的高標準培養博士生,學生們都覺得收獲很大。有同學說,讀吳老師的博士改變了我的人生軌跡。我從他們身上學到了很多。

第二,老師要全面關愛學生,讓學生成才。不僅關心他們的學業,還關心他們的生活和就業。

吳偉慈堅信,學生是最寶貴的財富。他說:“這句話可以這樣理解:這些被寵愛的孩子是社會的財富,除此之外,他們最終還會為社會創造更多的精神財富,這才更珍貴。”“直到現在,我還在培養博士生的第壹線,從事教學和研究。我認為培養博士生最重要的方面是想辦法盡快把他們帶到這個學科的前沿,讓他們在這個學科的前沿開展研究,展示自己的才華,發表壹些有見地的論文。我想,只要我有生之年還能工作,我就會繼續培養博士生。”

吳老說,全面關愛學生,絕不是壹句空話。他每年都有很多機會去各地參加學術會議或講座,因為桃李滿天下。無論他去哪裏,學生們聽到這個消息後經常來看望他們的老師。不管多少年前,他總能壹口說出自己的名字和工作單位。因此,吳老贏得了很多學生發自內心的尊敬。

因為工作需要,吳老大概去過美國、法國、荷蘭、日本等幾十個國家講學,參加學術會議。這主要集中在他擔任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主任期間。因為這些作品,他也和國外的學者建立了良好的學術聯系,有些還成了好朋友。通過他們,吳老遂把他的博士生送到全國其他地方的學校進行培訓。對於學生來說,這是壹個很好的開闊視野的機會,讓他們深刻理解如何做壹名研究生。有同學說,“我覺得科研教學不能封閉,應該開放,更開放。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地登上世界舞臺。”

壹生勤勤懇懇,永不停息的問與學。

壹生勤勤懇懇的吳偉慈教授在悉心照顧學生的同時,也從未放松在圖書館學基礎理論領域的學術研究。當然,這也與北大在評定教師的學術研究工作上堅持高標準有關。從1973開始,每年都有文章發表,每兩三年出壹本書。從數量上看,吳偉慈教授已出版《圖書館學導論》、《圖書館學理論與方法》等專著和教材20余部,發表論文300余篇。參加了中國大百科?圖書館學?信息科學?檔案學卷的編纂,作為《圖書館學綜合分科》的副主編,是其主要貢獻者。1991晉升教授,1994晉升博士生導師。

1996-2002年,吳偉慈擔任北京大學信息管理系主任,也擔任過壹段時間該系黨委書記。當時他的工作很忙,但除了完成行政工作,他還堅持出版作品。時間和工作的沖突,難免會產生壹些矛盾,但是“感覺自己處理的比較好,行政工作做了,發表的作品沒有減少”,這是努力的結果。吳老今年72歲。65歲之前,他每天晚上都是12之前不睡覺。“現在我老了,要考慮自己的身體,但我還是堅持研究工作。我認為研究工作沒有盡頭,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此外,他還有許多社會職務,曾擔任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圖書情報檔案學學科召集人。這是壹份很重要的工作,也是壹份學術地位很高的工作。曾任教育部圖書館學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圖書館學會副理事長(兩屆)和學術委員會主任(四屆),南京大學、南開大學、中山大學、吉林大學兼職教授。現兼任《高校圖書館學報》編委會副主任,《中國圖書館學報》、《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學報》等核心期刊編委會。“擔任這麽多職務,對我個人來說,有得有失。總的來說,雖然做這些學術兼職需要花費壹些時間和精力,但是只要服務於社會,都是值得的。這些作品也幫助我思考了很多問題,讓我學會了如何組織圖書館學研究,如何發現有實力、有發展潛力的中青年學者,也讓我掌握了處理壹些復雜問題的能力。我也學會了如何與年輕人溝通,如何尊重他們,引導他們,幫助他們更好地完成工作。這些社會兼職很累,很欠缺,但對我來說,是壹種鍛煉,壹種鍛煉,壹種提高。作為學者,不能做書呆子,而要善於各方面不同層次不同對象的學術研究。”

浙江大學管理學院信息資源管理系李朝平教授曾評價說:“對於圖書館學來說,有些人的名字似乎具有象征意義,比如彭斐章先生就讓人聯想到目錄學;章啟宇老師令人聯想到信息檢索語言;吳偉慈老師,任何從事圖書館學研究的人,都會不假思索地將吳老師與圖書館學基礎理論研究聯系起來。”能夠讓別人把自己和壹個研究領域聯系起來,本身就說明了壹個人的成就。

13183

  • 上一篇:鍙h濡栨?湁鍝簺鍔囧牬鐗堬紵|包含名言和詩歌的文章。
  • 下一篇: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