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熱帶詳細數據收集

熱帶詳細數據收集

熱帶,位於北回歸線和北回歸線之間,位於赤道兩側,南緯23° 26 '之間,占全球總面積的39.8%。

熱帶的英文名是Tropics。這個地帶壹年四季太陽高度都很高。在北回歸線之間的廣大地區,壹年有兩次陽光直射。在北回歸線上,壹年只有壹次陽光直射。而且這裏壹年四季中午太陽的高度都很高,變化不大。所以這個地區壹年四季都能得到強烈的陽光,氣候炎熱,被稱為熱帶。在赤道上,壹年四季晝夜長短相等。從赤道到北回歸線,晝夜長短逐漸變化。回歸線上,最長的壹天和最短的壹天相差2小時50分。由此可見,在熱帶地區,天象的緯度差異極小。熱帶地區的特點是全年高溫,幅度小,只有相對炎熱的季節和涼爽的季節或雨季和旱季。全年溫度大於16攝氏度。

中文名:熱帶mbth:熱帶位於北回歸線和南方之間。氣候特征:全年氣溫較高,四季界限不明顯,包括巴西、印度、肯尼亞、索馬裏等國家的氣候特征,氣候分布,區域植物,熱帶作物,熱帶雨林,國家,城市,山峰,亞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熱帶飲食、熱帶傳說及氣候特點熱帶氣候最顯著的特點是年氣溫較高,年平均氣溫大於16攝氏度,四季界限不明顯,日變大於年變。由於地表和降水的差異,熱帶氣候體現出不同的特點,包括相對炎熱的季節和涼爽的季節或雨季和旱季。廣義上講,赤道氣候也可以歸為熱帶氣候。赤道氣候是指赤道南北兩側5-10度範圍內的氣候。年平均降水量1000-3000 mm,降水分布比較均勻。年平均氣溫25-28℃,濕度相對較高,氣象要素年變化不大。赤道附近,常年潮濕炎熱多雨。白天,天氣的變化往往是單調的,充滿了規律性。清晨,天氣晴朗涼爽,臨近中午,天空中的積雲強烈發展,變得更厚。下午壹兩點鐘,天空陰沈沈的,雷聲隆隆,大雨傾盆而下,降雨能持續到黃昏。雨後天氣有些冷,但第二天日出後又變得悶熱起來。雖然這裏很熱,但最熱的月份平均溫度並不太高。絕對最高溫度很少超過38℃,最低溫度很少低於18℃。熱帶位於北回歸線、非洲剛果河流域和幾內亞灣之間,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和印度尼西亞群島屬於赤道氣候。在熱帶沙漠地區,氣候完全不同。在非洲北部的撒哈拉沙漠、亞洲西部的阿拉伯沙漠和澳大利亞中部的大沙漠,常年幹旱少雨,氣溫變化劇烈,日變幅達50℃以上。中國的雷州半島、海南島、雲南省南部低地和臺灣省南部低地都受熱帶氣候控制。壹年四季沒有霜雪,到處都是郁郁蔥蔥的熱帶叢林,壹年四季沒有寒冬。夏季海洋性氣候涼爽,熱帶地區因為高溫多雨的天氣,為動植物的生長繁殖創造了極其有利的條件。許多珍貴的動植物產於熱帶氣候。廣闊的熱帶雨林是壹個巨大的生產氧氣和吸收二氧化碳的綠色工廠,對調節全球大氣中氧氣和二氧化碳的含量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氣候分布是1。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全年甚至各月都高溫多雨。2.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氣候的南北兩側。全年炎熱,壹年中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降水分幹濕季)。三亞——永遠的熱帶天堂3、熱帶季風氣候在亞洲南部和東南部的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最為明顯。這種氣候壹年四季炎熱,壹年也可分為旱季和雨季,風向隨季節變化。旱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雨水很少;雨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降水集中。4.熱帶沙漠氣候主要分布在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海岸和內陸地區。這種氣候的特點是降水稀少,全年炎熱幹燥,地面有大片沙漠。熱帶作物熱帶作物是指在熱帶地區種植的植物。在我國通常指熱帶地區種植的特種經濟作物,主要分布在廣東、海南、廣西、雲南、福建、臺灣省等地,以海南島和西雙版納最為適宜。根據其用途和經濟性狀,大致可分為12大類。其中壹些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例如,橡膠樹生產的橡膠與鋼鐵、石油和煤炭並列為四大工業原料;咖啡、可可和茶是世界三大飲料;木薯是許多發展中國家的主要食物和能源作物。提供各種香料,水果,特色藥材。由於許多熱帶草原起源於或長期種植於熱帶地區,熱帶作物壹般需要較高的熱量條件。比如可可、面包米、榴蓮等純熱帶作物,只能在我國海南省南部種植。對熱量的壹些要求有壹定的可塑性,也能適應較高緯度的氣候條件。比如橡膠樹,我國已經有人工栽培,在北緯24°的適宜地區種植。但是,擴大種子的可能性是有限的。品種改良是向更高緯度擴展的必要步驟。熱帶作物壹般都是多年生的,壹般都是種植園生產,壹次種植,多年收獲。種植後不宜輕易改種其他作物。熱帶雨林大多數熱帶雨林位於北緯23.5度和南緯23.5度之間。在熱帶雨林中,通常有三到五層植被,高達45.7米到54.9米的樹木像帳篷壹樣被覆蓋。下層植被的密度取決於陽光穿透上層樹木的程度。陽光越多,密度越大。熱帶雨林主要分布在南美洲、亞洲和非洲的叢林地區,如亞馬遜平原和雲南西雙版納。月平均氣溫在64.5華氏度(約18攝氏度)以上,年平均降水量在2030mm以上,超過年蒸發量。新加坡國家亞洲:中國(海南島、雷州半島、雲南和臺灣省南部)、越南、老撾、泰國、高棉、緬甸、馬來西亞、新加坡、文萊、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東帝汶、印度(部分)、孟加拉(部分)、斯裏蘭卡、馬爾代夫大洋洲:大洋洲屬於熱帶非洲:除澳大利亞中南部和新西蘭以外的非洲。大部分屬於熱帶拉美:除阿根廷、智利大部、墨西哥北部不屬於熱帶外,其他屬於熱帶城市中國-高雄、景洪、湛江(雷州半島)、海口、三亞、三沙新加坡-新加坡熱帶水果泰國-曼谷菲律賓-馬尼拉馬來西亞-吉隆坡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利比裏亞-蒙羅維亞中非-班吉厄瓜多爾-基多(以上為主要代表城市)匹克亞洲1。puncak jaya,印度尼西亞語Puncak Jaya,原名Puntjak蘇加諾和Gunung Carstensz或Mount Carstensz,也稱為Mount Cuddesdon。Puncak jaya是新幾內亞島的最高峰,海拔4884米(之前的數據是5030米),峰頂終年積雪。它屬於蘇迪曼山脈,在島嶼中央高原的西部,其中Ngga Palu是西南太平洋的最高點,也是世界上島嶼中的最高點。Puncak jaya俯瞰2。五指山,位於中國海南島中部。因山峰起伏如五指而得名,其最高峰為兩指,海拔1867米。五指山地區覆蓋著熱帶原始森林,層層疊疊,壹望無際。海南的主要河流都發源於此,山水相得益彰,形成了奇特壯麗的景色。五指山林區是壹座綠色的寶庫,有數不清的幾百年不朽的樹木。非洲1。魯文佐裏山脈2。乞力馬紮羅山3。大洋洲的峴山、毛克山。北美的伊拉斯謨山位於哥斯達黎加首都聖何塞以東約60公裏,海拔3432米。它的隕石坑直徑1050米,深度300米。底部有壹池綠水,頂部煙霧繚繞,氣象萬千。它是哥斯達黎加著名的旅遊景點。伊拉斯謨火山是壹座間歇性火山。伊拉斯謨火山伊拉斯謨火山是壹座間歇性火山,主要由玄武巖和安山巖組成。1841年、1920年、1963年、1978年有三個隕石坑。伊拉斯謨火山並不是壹片不毛之地。這裏風景優美,森林茂密,花草繁茂,是不可多得的旅遊勝地。白色的盤山公路像壹條美麗的腰帶纏繞著綠色的山丘,肥沃的火山灰為農業種植提供了有利條件。山谷裏長滿了青翠壯實的莊稼,清澈的溪水穿山而過,發出悅耳的聲音。挺拔的松樹長在陡峭的巖石上,是壹道特別的風景。哥斯達黎加被譽為“中美洲的花園”,而伊拉斯謨火山就是這座花園中的花園,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火山奇觀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南美洲的奧塔雪山,在委內瑞拉西部的亞馬遜地區,傲然幽靜的塞羅·奧塔納(Cerro Autana)聳立在雲霧中,當地印第安人視其為聖山。是以石英巖砂巖為主的壯麗高原山脈。在當地印第安人的眼裏,它是生命之根,萬物由此衍生。熱帶飲食由於溫度、降水等有利條件,熱帶地區很多地區盛產水果、蔬菜和多種食物,比如泰國水果:泰國土地肥沃,不僅種植豐富的水稻和蔬菜,還孕育了種類繁多的水果。美味的水果成為每餐的食材,或者經常成為烹飪的材料。最令人難忘的是成熟季節裏芳香細膩的水果令人目眩的景象。泰國芒果口味偏甜,3-6月大量上市,不同於中美洲和西印度群島的芒果品種。有些種類要趁皮還綠的時候吃,有些要配以椰奶調味的糯米,味道各不相同。龍眼是泰國北部的特產,生產季節在6月到8月,饕餮們可以在這個時候大吃壹頓。荔枝產於清萊,4-6月盛產。毛絨紅毛丹,肉質多汁香甜,白色,生產季節為5-9月,1 kg重約30~40銖。泰國最大的水果品種是菠蘿蜜,生產季節是65438+10月到5月。外形酷似柚子的柚子,8月至165438+10月市場上貨源充足,深受粉絲歡迎。泰國菜:泰國菜的受歡迎程度可以從分布在世界各大城市的數量龐大的泰國餐館中看出。泰國人大多以壹大碗米飯為主食,配以壹兩道咖喱菜,壹條魚,壹份湯,壹份沙拉(生菜),可以根據喜好任意順序食用。餐具是叉子和勺子。餐後小吃通常是時令水果或各種由面粉、雞蛋、椰奶和棕櫚糖制成的甜點。蔬菜新鮮,烹飪方式多為中國炒鍋火煸炒。中國很多地方都用椰奶作為咖喱醬的基礎調料,調料也很多,有檸檬草、蝦醬、魚露和十幾種當地特色調料,辣椒的辣度從輕度到極辣都有,可以選擇。泰國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菜肴。東北人喜歡吃的是糯米飯配烤雞和壹種叫做“SomTam”的香辣木瓜沙拉,這種沙拉是由木瓜絲、蝦、檸檬汁、魚露、大蒜和隨機混合的剁椒混合而成的。北方人更喜歡壹種叫做“納伊姆”的當地酸肉,這種酸肉因人而異。南方的食物深受馬來西亞穆斯林風味的影響,有各種生猛海鮮可供搭配。而在中國受歡迎的有:檸檬蝦湯或冬陰功、蝦仁脆皮米粉、豬肉、雞蛋、泰式咖喱雞、椰子雞和香辣牛肉沙拉。熱帶傳說概要:為什麽歐洲殖民者征服了千裏之外的美洲而不是非洲?為什麽現代非洲依然深陷貧困?為什麽印度看似富裕實則貧弱,種姓制度延續千年?被大象填滿的世界1500年,在“幸運”國王曼努埃爾壹世的統治下,葡萄牙帝國如日中天。自1434年越過博哈多角後,葡萄牙人壹直沿著非洲西海岸穩步前進。1498,德伽馬渡過好望角,到達印度;1500年,佩德羅·阿爾瓦雷斯·卡布拉爾到達巴西。正是在這壹年,國王派遣壹支探險隊溯西非的岡比亞河而上,探索“黑暗中心”。然而,探險隊中只有壹名成員最終安全返回,其他人都被疫情留在了非洲。後世的歷史學家約翰·德·巴羅斯(John de Barros)寫道:“上帝派遣了壹個天使,揮舞著致命的狂熱的火焰之劍,阻止我們進入這個花園裏的清泉,金色的河流從這裏流入我們多次征服的海洋。”數百年後,這種致命的熱病——瘧疾,仍然讓歐洲的冒險家不敢深入“黑暗大陸”的內部,直到歐洲人從美洲金雞納樹上提取出治療瘧疾的特效藥——奎寧。甚至在19世紀,最偉大的非洲探險家大衛·利文斯頓和他的妻子都死於瘧疾。即使在1900年,非洲內陸地區仍有四分之壹未被勘探。迪安·斯威夫特(Dean Swift)曾描述過人們繪制這片黑暗大陸時的困境:“在非洲地圖上,地理學家用野生動物填補空白。所以對於不適宜居住的丘陵地,填大象來代替城鎮的缺失。”在此期間,歐洲人帶來的致命傳染病,如天花、麻疹、斑疹傷寒、流感和白喉,席卷了美洲大陸,消滅了大部分美洲土著印第安人,幫助歐洲人徹底征服了美洲。賈雷德·戴蒙德的代表作《槍炮、細菌與鋼鐵》為美國印第安人為何無法逃脫被傳染病征服的命運提供了令人信服的解釋。非洲和其他熱帶國家的命運與人類歷史上最可怕的傳染病瘧疾聯系在壹起。為什麽歐洲殖民者征服的是千裏之外的美洲而不是手邊的非洲?為什麽都是原住民?今天,印度總人口只有4800萬,而非洲有10億人口。為什麽現代非洲仍然陷入貧困的陷阱?為什麽印度看似富裕實則貧弱,種姓制度延續了幾千年?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要追溯到古代,瘧疾是主角。大多數人都知道,瘧疾是由瘧原蟲這種單細胞生物引起的寄生蟲傳染病,通過按蚊傳播。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能感染人的四種瘧原蟲,即間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間日瘧原蟲和卵形瘧原蟲,它們的特征、進化史和地理分布完全不同。在幾千年、幾千年的規模上,這些原生動物在進化機制上與人類展開了激烈的競爭。間日瘧原蟲瘧疾在印度、中東、中南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占80%以上,在非洲不超過10%。瘧原蟲都起源於非洲,為什麽間日瘧被趕出了家鄉?我們知道間日瘧原蟲已經在非洲肆虐了至少10萬年。在這個漫長的過程中,非洲人進化出了對抗間日瘧原蟲的武器——達菲抗原呈陰性:西非和中非90%以上的地區缺乏達菲抗原,這是壹種紅細胞表面的蛋白質,阻斷了間日瘧原蟲進入紅細胞的路徑。多虧了這種強大的武器,大多數非洲人對間日瘧基本免疫。不幸的是,達菲陰性抗原可能通過進化機制固化了不到7萬年,所以7萬年前走出非洲的智人沒有攜帶這種基因,現代的印第安人和美國人也無法抵禦間日瘧的入侵。惡性瘧原蟲是四種瘧疾中最可怕的壹種,以發病急、死亡率高著稱。非洲80%以上的瘧疾是惡性瘧疾。惡性瘧疾的出現可能只有幾千年。世界各地的人類已經進化出多種武器來對抗惡性瘧疾:地中海的地中海貧血,非洲的鐮狀細胞貧血和G6PD缺乏癥,以及美拉尼西亞的紅細胞增多癥。雖然這些武器在對抗惡性瘧疾的戰鬥中威力巨大,但往往殺敵壹千,自損八百。例如,如果壹個人從父母那裏遺傳了兩種鐮狀紅細胞基因,他往往不能活到成年;只遺傳壹側壹個基因的人沒有異常癥狀,但感染惡性瘧疾後死亡率下降90%。然而,戰鬥的另壹方——瘧原蟲進化得更快。在20世紀的短短幾十年裏,瘧原蟲對氯喹、青蒿素和其他特定藥物產生了耐藥性。人類之間的競爭和惡性瘧原蟲的進化機制告訴我們壹個事實,人類的進化從未停止。已故古生物學家斯蒂芬·古爾德(Stephen J. Gould)曾認為:“在過去的四五萬年裏,人類並沒有改變自己的生物特征。我們用同樣的身體和大腦創造了所有的文化和文明。”我們知道古爾德錯了:地中海貧血、G6PD缺乏癥和鐮狀細胞性貧血的進化史只有幾千到壹萬年。非洲人、歐洲人和美國人的身體不同,也正是這種不同,使得美國和非洲有著完全不同的歷史。憂郁熱帶瘧疾主要是壹種熱帶疾病。沒有熱帶,瘧原蟲的生命周期變長甚至停止繁殖,按蚊的活動能力也急劇下降。然而,在非洲、南亞、東南亞、中美洲和加勒比海等熱帶地區,瘧疾不僅影響著人類的生存條件和生態環境,也徹底改變了熱帶國家的社會經濟運行。撒哈拉以南非洲是瘧疾唯壹的“穩定傳播區”。反復感染的結果是,大量兒童在4-5歲前死亡(20世紀初,東非兒童有壹半在4歲前死亡,其中大部分是由於瘧疾),幸存者可以獲得壹些保護性免疫,因此再次感染瘧疾時死亡的風險大大降低。瘧疾還容易感染孕婦,導致高流產率、低出生體重等出生缺陷。尤其可怕的是,瘧疾和艾滋病是致命的組合。感染艾滋病毒的人更容易感染瘧疾,感染瘧疾的婦女將艾滋病毒傳染給新生兒的風險更高。此外,在許多非洲國家,超過30%的人攜帶鐮狀細胞基因,他們的後代中至少有壹個會因病死亡。非洲厄運的種子已經埋下。由於缺乏馴養的哺乳動物,非洲人在四五千年前開始從狩獵采集社會進入定居農業社會時,並沒有像歐亞大陸的人壹樣飼養各種牲畜。非洲人砍樹建村,人口和密度開始膨脹。與此同時,在熱帶雨林中創造了大量的池塘和死水,將聚居地變成了按蚊的天堂。適應這種生活環境的按蚊只以人血為食,因為沒有其他動物可供選擇。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壹種對人血有強烈偏好的岡比亞按蚊產生了。岡比亞按蚊80-100%的時間消耗人血,而其他大洲按蚊的消耗量往往不到20%。這是非洲瘧疾感染率遠超其他地區的最重要原因。生活在瘧疾傳播穩定地區的非洲人面臨的最大挑戰是極高的兒童死亡率,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幾千年,可能對生理和文化系統都有影響。比如,撒哈拉以南非洲人與其他民族相比,異卵雙胞胎的概率更高:西非約魯巴人生雙胞胎的概率為4.5%,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倍;同等條件下,非洲女性懷孕時間比歐洲女性短壹周,早產嬰兒存活幾率更大,月經初潮也更早。印度病人印度是壹個不同的故事。在印度肆虐的間日瘧原蟲瘧疾以壹種不穩定的方式存在,對成年人更致命。由於沒有足夠頻繁的感染來維持保護性免疫,人們終身受到瘧疾的威脅。同時,印度人缺乏達菲抗原陰性基因的保護,使得間日瘧和惡性瘧壹起成為危險的殺手。1947年,3.3億印度人中有7500萬人感染了瘧疾;在20世紀上半葉的印度,死於瘧疾的人數比死於其他原因的人數總和還要多。為了避免瘧疾,英國殖民者在印度最喜歡的飲料之壹是杜松子酒和奎寧水,後來成為酒吧的寵兒。印度出現思考生死、關註來世的佛教,可能不是偶然的。第壹部《楞嚴經》卷五:“從壹開始,我們生來就有各種無明。雖然我們對善根了解得更多,但我們還是隔壹天就瘧疾。”日虐寒熱不定,佛經用此比喻無明的生滅。隨著瘧疾和其他熱帶疾病的流行,大量的能源被這些微生物消耗,統治者很難招募到足夠的士兵和從事公共項目的勞動力來維持統壹的帝國。印度帝國在政治和軍事上的脆弱性可能與此有關。評論者經常將熱帶的印度和溫帶的中國放在同壹水平上比較,這與事實相差甚遠。此外,印度的種姓制度可能與瘧疾等熱帶疾病有關。對印度人基因組的研究表明,種姓內部通婚的種姓制度已經被嚴格執行了幾千年。壹個合理的猜測是,外來入侵者(如約3000年前入侵印度的雅利安人)在進入印度熱帶地區時,遭到了瘧疾等熱帶傳染病的襲擊。種姓制度和跨種姓接觸的禁忌成為防火墻,反映了入侵者對傳染病保持安全距離的恐懼。今天,穩定的瘧疾傳播區與其他地區之間的人員流動和貿易仍然非常困難,外國投資者害怕疫區。1998年,礦業巨頭必和必拓投資654380.4億美元在莫桑比克建設電解鋁廠。兩年內,有7000例瘧疾病例,13名外籍員工死亡。瘧疾抑制了疫區的貿易和外國投資,經濟發展自然成為壹種奢望。世界瘧疾疫區地圖實際上是世界貧困國家地圖。美洲兩個北溫帶國家和三個南溫帶國家的平均收入是夾在它們之間的17熱帶國家的5倍;非洲最富有的五個國家也位於非洲的南北溫帶地區。熱帶地區幾乎沒有發達國家,瘧疾也難以幸免。瘧疾不僅抑制了疫區與外界的交流,也抑制了當地人的活力。因為出生的孩子活不到成年的幾率很大,所以非洲人生孩子往往更註重數量而不是質量。然而,在壹個高生育率的社會裏,女性不得不把幾乎所有的時間都花在生兒育女上,失去了工作機會。今天,瘧疾仍然是影響生育率的壹個重要因素。從下圖可以看出,生育率超過4的地區幾乎與瘧疾穩定傳播區重合。對於幸存下來的人來說,兒童期反復感染瘧疾損害了大腦和身體器官的發育,學齡兒童的學習時間也受到影響,整個社會的人力資本難以有效形成。患瘧疾的人普遍情緒低落,缺乏主動性,註重短期利益。在過去的200年裏,流行病學的進步消滅了大部分致命的傳染病,把剩下的少數幾個逼上了絕路。但瘧疾這種最古老的傳染病,依然是矗立在人類面前的最後壹座堡壘。2012年仍有2億瘧疾感染病例,60萬人死於瘧疾。雖然大多數國家的感染率和死亡率得到了控制,但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穩定的瘧疾傳播區並未被打破,情況並未得到很大改善。事實上,在滴滴涕和治療瘧疾的特效藥氯喹的幫助下,到上世紀60年代,已有十幾個國家消滅了瘧疾,瘧疾大國印度的病例數下降到6.5438億+人。看來勝利就在眼前了。1962年,雷切爾·卡森出版了暢銷書《寂靜的春天》,書中指出了DDT的毒性,並預測了按蚊的抗藥性。此後,DDT在美國被禁用,抗藥性按蚊和瘧原蟲分別出現,並從東南亞重新傳入非洲。目前,完全有效的瘧疾疫苗尚未出現,在熱帶地區完全控制按蚊也是壹個難題。這種自古以來的傳染病註定會伴隨其宿主很長壹段時間。我們也應該看到,人類終將戰勝疾病。比如中國科學家屠呦呦(2015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在1971發現的青蒿素及其衍生物,是當今所有藥物中作用最快的抗瘧藥,被譽為“拯救2億人”的發現。經過各國的長期努力,壹定會出現越來越多有效的抗瘧藥物。

  • 上一篇:遼寧開元路寧波多少公裏?
  • 下一篇:合肥圖書館附近的大學宿舍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