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張衛華著名的歷史學家

張衛華著名的歷史學家

張衛華堅持讀完了五年大學,1928年夏天從齊魯大學歷史與政治系畢業,後來到濟南集美中學任教。那時候找工作不容易。張衛華非常努力,教學效果非常好,很受學生歡迎。壹年後,齊魯大學聘請我回到學校擔任助教。兩年後,1931,我去燕京大學讀研。當時燕京大學研究所集中了很多名人。例如,陳元曾任輔仁大學校長,並兼任焰炟大學中國研究所所長。顧頡剛先生和紅葉先生都曾在此任教。由於他們的學習方法,我選修了他們的課程。這促使張衛華下定決心走上研究歷史的道路。北京圖書館和焰炟圖書館藏書豐富,這是極為有利的條件。當時我已經30多歲了,不禁感嘆為時已晚,但還是抓住了機會,努力學習。兩年後,張衛華發表了他的第壹篇學術論文,題為《明·鄭德與德之間的葡萄牙駐華大使考察》,引起了法國著名漢學家伯希和的註意,並在壹篇文章中作了介紹。這堅定了我做歷史研究的決心。1933研究生畢業後,完成了他的碩士論文《明代與藍意傳註》,得到了鴻業先生的賞識,次年由哈佛燕京社出版。這本書* * *有17萬字。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時,書名改為《明史歐洲四國傳劄記》。在以往的正史中,雖然多有外國傳記,但從來沒有歐洲傳記。明朝歷史上幾個歐洲國家的傳記,顯然是中國與西方國家直接接觸的反映,表明東西方經濟文化交流進入了壹個重要時期。於是,張衛華參考中外相關典籍,模仿裴松之《三國誌註》的體例,開始對《明史》中的歐洲四國進行註釋。在註釋的過程中,我使用了三種方法:溯源法、編譯法和比較法。1933畢業後,張衛華仍回到齊魯大學任教。當時全系只有五六個老師,我教的課很多,有中國史,有世界史。教完之後,盡可能的做壹些研究。我在讀《日之錄》的時候,看到了顧關於齊長城的記載,很有啟發。我看了很多地方誌,又參考了其他支書,寫了《齊長城考》壹文,得到顧頡剛的好評。然後寫了魏長城、趙長城、燕長城、長城、秦統壹後的長城、楚防城、漢邊疆。後來,中華書局出版了壹本集成的書。在本書中,我不僅使用了大量的文獻資料,還使用了壹些來自實地考察的信息。我去過河套的婺源縣和何琳縣,參觀過趙長城的末端——高闕,還參觀過張家口的明代城墻。這種實地考察對寫這本書起了重要作用。65438年至0936年,應顧頡剛的邀請,張衛華赴北京龔宇學會工作,主編《龔宇》雙月刊。顧老師還給我起了個主任的名字,讓我負責內外事務。我利用工作之便,多次到其他地方參觀。比如我去過地廣人稀的河套,深感這是壹個亟待開發的好地方。自清代以來,許多人都註意到這壹點,其中王同春是最值得註意的。他曾經集中很多人在這裏興修水利,極大地改變了當地的面貌。我拜訪了他的家人,回京後寫了《王同春訪談錄》,在龔宇發表,並編輯了《河套水利調查》專刊。這種調查不僅開闊了我們的視野,還可以發現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問題,還可以印證書本上的壹些記載。這讓我覺得古人提倡讀萬卷書,走萬裏路,的確是學習的真諦。盧溝橋事變發生在1937,京津暴動發生。張衛華離開北京到河南大學任教。當時,蕭義山是河南大學文學院院長,張衛華與他交往較多。在教書的同時,張衛華是他創辦的“史靜學會”中《史靜》雜誌的主編。不久,開封府局勢緊張,張衛華隨河南大學遷至雞公山,後遷至武漢,隨即解散。張衛華和幾個同事去了重慶,但壹時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所以他過著流浪的生活。

1938年的秋天,和許壹起去了昆明,當時他們搬到了位於昆明的北京研究院從事研究工作。

1939年秋,張衛華回到當時已遷至成都的齊魯大學任教。當時很多大學都搬到了成都。華西壩教會學校有華西、燕京、金陵女子大學、齊魯四所。除教學外,張衛華和顧頡剛先生還主持齊魯大學中國研究所的工作,該研究所聚集了楊向奎、胡厚宣等20多位國內著名學者。我們還招了20多個研究生,制定了整理二十四史的方案。研究所的工作在國內外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幾乎成為西南地區的學術中心。研究所編輯出版了《善的責任》和《中國文化研究通報》,成為大家發表研究成果的重要園地。張衛華在齊魯大學歷史與社會系工作了五年,先是副教授,然後是教授,並壹度擔任系主任。張衛華先後開設了秦漢史、中國通史、中西交通史等課程。在研究方面,我主要側重於秦漢和明清時期的中西交通。關於秦漢時期,我先後寫過《西域保護大考》、《漢水西四郡設立時間研究》等論文。這些論文後來大多被收入《漢書·藝文誌》並由齊魯書店出版。在明清時期的中西交流方面,除了幾篇論文外,張衛華還寫了壹篇《明清時期歐洲人東遊西學東漸史》的草稿。當時有幾十幅石版畫作為學生的教材。文革結束後,齊魯書店願意為我出版這本書。研究生晁整理並撰寫了《清初中西交流》壹章,更名為《明清中西關系簡史》,由齊魯書店出版。本書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在網站上寫流量,描述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和中國的早期交往;編《宗教》,描述天主教(尤其是耶穌會士)在中國的傳教過程3。寫文化,描述西方文化傳入中國的過程和影響。其中,第二部分是本書的重點。明清時期的中西文化交流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的壹件大事,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壹件大事。但其中摻雜了殖民主義和宗教因素,很難對其性質和功能進行認定和判斷,壹直存在爭議。特別是在“左”的思想占統治地位的時期,這個領域成了禁區。但歷史學家應該正視現實,對這段歷史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明清時期,中西文化直接接觸,相互激蕩,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不僅是東西方兩大文明的直接接觸,也是兩種不同社會制度在歷史發展階段的首次交鋒。它帶來了活力,也帶來了危機。主觀上,耶穌會士來華的目的是傳播天主教教義,在精神上奴役中華民族。我在教會學校學習了很長壹段時間,曾經信仰耶穌會。他們走遍中國,從首都到內地,修建教堂、學校和醫院,幫助開展宗教活動。這種宗教活動滲透到中國社會的各個階層,壹些耶穌會士也從事搜集有關中國信息的活動。傳教士的活動引起了中國士大夫的關註和強烈反對,甚至制裁。清康熙年間的禮爭和此後的禁教,集中體現了中國文人與傳教士之間的激烈鬥爭。但客觀來說,除了消極因素,也有壹些積極因素。耶穌會士將西方文化介紹到中國,促進了中西文化交流。比如西方的天文、數學、物理、醫學、地理、機械制造等知識,對於還沈迷於四書五經的中國文人來說,無疑是輕而易舉的事情。它拓寬了中國知識分子的視野,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容。同時,以耶穌會士為中介,中國的學術文化陸續傳入歐洲,對西方社會也起到了積極作用。我在《新出版序》中特別提到,人類文化的交流是人類社會發展的必經過程,是所有國家和民族從分裂走向和諧、團結、和平的必經之路。這就是我寫這篇稿子,特別關註中西文化交流關系的原因。從中國自身的歷史來看,中國是壹個多民族的國家。幾千年來,各民族的文化在相互融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今天,兄弟民族的文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消除了彼此之間的隔閡,成為了壹個親密的民族大家庭。我想,雖然現在人類社會是分裂的,但是從未來來看,還是會走和平的道路,就像中國壹樣。65438年至0944年,張衛華離開成都,到白沙民族女子師範學院任教。學校建在荒山荒坡上,沒有工作條件,幾乎停止了研究工作。抗日戰爭勝利後,學校於1946年夏遷至重慶。在那裏工作了兩年,情況混亂,無法開展研究工作。

1948年,我離開重慶回到齊魯大學,當時齊魯大學已經搬到了杭州的雲起寺。除了教書,做壹些修改舊稿的工作。次年,全國解放後,我隨學校回到濟南。除了教學,我還擔任文學院院長和歷史系主任。

齊魯大學於1952解散,張衛華被分配到山東大學工作。在此後的30多年裏,無論是從青島回到濟南,從濟南搬到曲阜,還是從曲阜搬到濟南,張衛華壹直在山東大學當老師。過去30年來,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無論是教學還是研究,都要用新方法,都要以馬列主義為指導。我壹時半會兒跟不上。期間我整理過講座,寫過文章,大部分屬於通史和系統,而且我是塗鴉初學者,不能說學過。總的來說,張衛華的學術研究之路可以分為兩個時期:壹是解放前,走的是老路子,確實費了不少功夫,寫了壹些東西;第壹,解放後,雖然我沒有學會走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指導的道路,但我的視野開闊了,我接受了壹些新事物和新的學習方法。雖然沒有做出什麽成績,但是對我很有好處。同時也覺得過去學的東西也不是完全沒用。沒有這樣的老基礎,很難用新方法搞研究。他於1973退休。文革結束後不久,張衛華學校恢復辦學,主要從事培養研究生。張衛華培養研究生的原則是八個字:壹是人品,二是知識。壹般來說,人來讀研究生,主要是學習知識。他們怎麽能把個性放在第壹位呢?我告訴他們,壹個品行不好的人,是學不好的。性格和學習看似沒有必然聯系,實際上兩者密切相關。比如壹個人總想投機取巧,讓他學習,他永遠不會努力。不管學什麽領域,不努力,總想投機取巧,永遠學不好。另外,很多人畢業後會成為老師。壹個合格的大學教師不僅要向學生傳授知識,更要用自己的人格去影響學生。這種影響看似看不見摸不著,其實是存在的。從某種意義上說,壹個優秀的大學教師的人格力量的影響,比知識的傳授更重要,決定著學生的人生道路。畢業後如何在世界上立足,往往取決於自己心目中的優秀老師。如果我們的老師能在品格上為學生樹立這樣的榜樣,我們的教育就能取得巨大的成功。正是出於這種考慮,我對研究生的嚴格要求才出了名。不僅是性格方面,還有成績方面。我幾乎沒有給過他們“優秀”和“好”是不容易得到的。事實上,給壹個“優秀”的分數是不負責任的。雖然我對他們要求嚴格,但是我們師生之間的感情很深。他們也知道嚴格的要求有利於他們的進步。實行改革開放後,各方面發展迅速,中國社會進入了歷史上最好的時期。張衛華在1957中受到的不公正待遇也已得到徹底糾正。除了帶研究生,他還整理了壹些舊手稿,張衛華的壹些思想也陸續寫成並發表。張衛華活到老學到老。

  • 上一篇:第七條給獵狗的好詞好句
  • 下一篇:執業醫生哪個網校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