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圖書館 - 卡夫卡的學徒

卡夫卡的學徒

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巴爾紮克經常通宵寫作,以濃濃的黑咖啡為支柱。1850八月18夜11: 30,積勞成疾的巴爾紮克在腦炎、支氣管炎和慢性心臟病的折磨下去世了。半個世紀後,卡夫卡才剛剛開始他的文學生涯。在他長期的工作和寫作中,肺部病變被忽略了。在他寫三部小說(《失蹤》、《審判》和《城堡》)的時候,他被診斷出患有不治之癥——肺結核,由於它對身體機能造成了不可逆的損害,至今仍難以痊愈。1924年6月3日,卡夫卡在維也納的基爾林療養院病逝,被運回布拉格斯特拉斯尼茨的猶太人公墓安葬。

許多大師對卡夫卡的寫作產生了影響,主要是在哲學、生物學和文學三個領域,我們把文學分為西方文學和東方文學兩部分。

受丹麥存在主義哲學家克爾凱郭爾的影響,卡夫卡原本想在大學學習哲學,但他的父親強烈反對,因為他幾乎找不到哲學方面的工作,甚至不得不去當傳教士。後來受壹個朋友的影響,學了14天化學,最後在父親的催促下選擇了自己不太喜歡的法學。如果妳同時讀過克爾凱郭爾的《戰栗與恐懼》和卡夫卡的《審判與城堡》,就不難發現兩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裏我引用《戰栗與恐懼》中的壹段話:

“即使是壹個出身卑微的人,我也會要求他不要對自己如此殘忍,以至於他只敢遠遠地想象國王的城堡,模糊地渴望它的宏偉,同時又試圖用卑鄙的手段擡高它,摧毀它。”(索倫?克爾凱郭爾的恐懼與震顫問題——P65從目的論角度看倫理學可以暫時停止嗎?)

克爾凱郭爾的哲學和卡夫卡的小說都試圖闡明人與社會制度和國家機器的對應關系。克爾凱郭爾被譽為存在主義哲學之父,卡夫卡則被譽為現代文學之父或表現主義文學的先驅。在兩位“父親”的努力下,存在主義哲學和表現主義文學構成了抵禦冰冷的國家機器和扭曲的現代社會的堅不可摧的堡壘。他們之間的關系如此緊密,以至於後來加繆、薩特、貝克特等人在他們各自的作品中,如《局外人》、《禁閉》和《等待戈多》中,將這種關系與荒誕和黑色幽默壹起反映出來。

弗洛伊德的釋夢理論對卡夫卡的創作有著深遠的影響。卡夫卡文學也叫夢文學,幾乎是夢的復述,比如《變形記》、《夢》。帕斯卡對時間的闡述,叔本華的悲觀主義哲學,尼采的超人哲學也讓卡夫卡著迷。此外,卡夫卡和他的朋友布羅迪經常閱讀柏拉圖關於蘇格拉底的對話錄。卡夫卡在中國讀過壹些先秦哲學書籍,如《論語》、《老子》、《莊子》,很推崇《莊子》(華南經典)。卡夫卡在給朋友的信中自信地說,自己其實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中國的古典文學和他生活在中國的叔叔的故事使卡夫卡對古老而神秘的東方文明充滿期待,這在他的作品《壹部戰鬥紀錄片》中得到了體現。

卡夫卡生於19世紀中後期,正是達爾文進化論席卷全球的時期。進化論從生物科學的理性分析和實地論證推翻了上帝造人的宗教精神,給了現代藝術家新的創作靈感。基於這壹思想,卡夫卡將“進化”運用到文學創作領域,使文學角色在短時間內“進化”甚至“退化”,達到類似戲劇的效果。比如《變形記》裏,壹個旅行推銷員因為壹夜之間退化成了壹只蟲子,被社會和家庭拋棄,直到被遺忘。再比如給科學院的報告,壹只猩猩被認為“進化”成了人類,因為它能模仿人類的很多行為。其實是有意諷刺人類自稱的高等動物,其實只是披著衣服的猴子。

“按照達爾文的觀點,人類的形成似乎是猴子的原罪,壹個生物不可能完全擺脫構成他生存基礎的東西。”(卡夫卡論達爾文)

同時,卡夫卡閱讀了1927年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的法國哲學家柏格森。他的著作《創造進化論》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註,深受卡夫卡的青睞。柏格森進壹步發展了達爾文的“進化論”。他認為不僅生命在進化,無生命的物質甚至抽象思維也在進化,這為全球現代化的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這也解釋了卡夫卡小說中人物的行為和故事的展開總是不按套路出牌,樹、雲、橋等物質其實是有生物形態的。下面,我引用幾段原文來證明壹下:

“因為我們就像躺在雪地裏的樹。從表面上看,它們躺在光滑的雪地上,妳輕輕壹碰就能把它們推開。”(選自童雅麗譯卡夫卡《樹》)

“長雲拉著他,小卷雲推著他,產生了大擾動,從河水拍打我的膝蓋和河堤上的石頭都能檢測出來。”(選自壹部戰鬥紀錄片,童雅麗譯卡夫卡)

“我又冷又僵硬。我是跨越深溪的橋。我的腳卡在這壹頭,手插在那壹頭。我牢牢地固定在破碎的土壤裏。”(摘自《橋》,卡夫卡和葉·方婷譯)

三、閱讀:歐美文學

卡夫卡雖然生活在捷克的布拉格,但該地區當時屬於奧匈帝國管轄,官方語言是德語,所以卡夫卡也習慣用德語寫作。近代歐洲國家經歷了反復的分裂重組,使得很多人缺乏歸屬感。因為用德語寫作,捷克並不太認可卡夫卡是捷克作家,就像用法語寫作的捷克作家昆德拉壹樣。母語為德語的卡夫卡最早接觸德國文學。像大多數德國作家壹樣,卡夫卡崇拜德國文學大師歌德,尤其是他的日記和談話。

除此之外,卡夫卡還很崇拜與他同時生活的托馬斯?曼、黑塞等德國作家,黑塞也很欣賞卡夫卡的作品。雖然黑塞比卡夫卡年長,但由於卡夫卡的早逝,黑塞更像卡夫卡的學生。雖然是同壹個時代,但是他們之間沒有交流;神奇的是,他們的許多想法不謀而合。黑塞的小說《玻璃球遊戲》(1943)出版的時候,卡夫卡已經去世九年了,而卡夫卡關於老子和玻璃球遊戲的論述是1951才問世的。這種巧合無法解釋,只能暫時歸結為天意。他們的文筆像德國人的工藝壹樣嚴謹,註重細節的描寫。

“從卡夫卡早期作品開始,我就壹直是他的讀者...他給了我們他悲慘孤獨的生活的夢想和幻想,他的經歷,空虛和滿足的再現。這些夢和幻想都是我們能從他身上得到的,而不是我們通過巧妙的解釋得到的意義。”(黑塞評論卡夫卡1956)

“老子的座右銘是硬核桃。我被他們陶醉了,但他們的核心依然為我鎖定。我讀了很多遍。然後我發現,就像小孩子玩彩色玻璃球壹樣,我讓這些諺語從腦海的壹個角落滑到另壹個角落,毫無進展。通過這些諺語,玻璃球,我其實只發現我的思想庫太淺,裝不下老子的玻璃球。這是壹個令人沮喪的發現,所以我停止了玻璃球遊戲。”(卡夫卡對話1951發表)

德國文化在歐洲影響廣泛,瑞士的官方語言也是德語。卡夫卡最初的散文風格多模仿瑞士作家沃爾瑟的散文集《行走》(又名《錯過時間的行走》),沃爾瑟還有詩歌和自傳體小說三部曲(現在書市幾乎找不到,具體書名就不介紹了)。

作為啟蒙運動的主力軍,法國文學對歐洲和世界產生了巨大的影響。19世紀,現實主義成為歐洲文壇的主旋律,法國作家成為主力軍。巴爾紮克開始寫作只是為了謀生,後來迷上了寫小說。他受到啟發寫了壹大本書《人間喜劇》,估計有120多卷。到這位作家去世時,他已經完成了70多卷,因此巴爾紮克被稱為“現代法國小說之父”。卡夫卡不喜歡巴爾紮克的作品,但對他孜孜不倦的創作精神和驚人的產量肅然起敬。

另壹位法國作家福樓拜更註重作品的現實意義。同樣偉大的現實主義作家左拉稱贊他為“自然主義文學之父”,同時福樓拜也培養了有“世界短篇小說之王”美譽的莫泊桑。福樓拜的代表作《情感教育》被卡夫卡奉為枕邊書,是卡夫卡青年時代的啟蒙讀物。

“福樓拜的日記很重要,也很有趣。我已經有這些日記了。”(卡夫卡論福樓拜)

“巴爾紮克多年來壹直按照壹種特殊的時間表生活,我認為這是非常合理的。他每天晚上6點睡覺,半夜12起床,然後工作18個小時。他做錯的是他喝了太多的咖啡,毀了他的心臟。這樣的旅行沒有什麽好玩的地方。我不喜歡巴爾紮克的中篇小說。”(卡夫卡論巴爾紮克)

1912、29歲的卡夫卡開始秘密創作第壹部小說《失蹤的人》(後被布羅迪改名為《美國》)的第壹章《消防員》,這源於對他最喜歡的英國作家狄更斯的模仿。狄更斯的小說多以工業革命時期被霧霾籠罩的英國倫敦為背景,塑造了與貧窮和財富、善與惡、美與醜對立的小人物。場面恢弘,情節感人。他的許多作品在英國流行了很長時間,甚至有人給他作品中的虛構人物送聖誕禮物。這種對現代工業城市狀態的描述是前所未有的,這也給了卡夫卡作為壹個面對工業巨獸束手無策的現代人壹些安慰。

“狄更斯是我最喜歡的作家之壹。可以說,他甚至壹度是我努力效仿的榜樣...他對事物的把握,他對外界和內心的平衡,他對世界和自己關系的出色而簡單的描述,以及他非常自然的對稱。今天的大多數畫家和作家都缺乏這些東西。”(卡夫卡論狄更斯)

卡夫卡的第壹部小說《失蹤》發生在美國。當時,作為壹個歷史不到200年,沒有經歷過封建社會的新興國家,美國的文學已經開始蓬勃發展。因為卡夫卡的壹個叔叔在美國創業,美國的社會現實對卡夫卡創作的影響大於其文學影響。但有壹個例外,那就是著名的“懸疑推理、科幻冒險、幽默諷刺小說先驅”艾倫?愛倫坡和卡夫卡經常和朋友談論他的小說。驚心動魄的情節和富有想象力的故事激發了卡夫卡的創作靈感。朋友們經常拿卡夫卡的作品和他們比較。的確,兩位大師的作品有很多相似之處,比如黑色幽默。黑色幽默的特點是荒誕的故事、悲喜交加的人物和非理性的思維模式;這種文學形式在二戰後期成為美國文學的主流。

“坡生病了,他是壹個可憐的人,面對這個世界無法為自己辯護,所以他借著喝酒逃了出來。對他來說,想象力只是壹根拐杖。他為了熟悉這個世界,適應這個世界,寫了很多陰郁可怕的故事,這是完全自然的。想象中的狼窩沒有現實中那麽多。”(卡夫卡評論愛倫?斜率)

卡夫卡對艾倫?愛倫坡很感興趣,但他似乎並不欣賞自己的作品。卡夫卡的朋友布羅迪覺得卡夫卡和艾倫?斜坡之間有本質的區別,艾倫。愛倫坡善於利用故事環境和人物行為創造戲劇性的情節,最後揭示壹個偉大的真相或發現,如黑貓、莫斯康漩渦、厄舍府的倒塌等。

而卡夫卡則用壹個偉大的真理或發現,創造了壹個似是而非的荒誕世界,讓人物從頭到尾完全迷失,以此來證明某種難以形容的恐懼或不可戰勝的力量的存在,比如法律之門、審判、城堡。

法律的大門為妳敞開,但妳永遠進不去;有人壹覺醒來,什麽都沒做,就“有罪”,無緣無故被判死刑;壹個叫K的人被邀請到城堡裏工作,但他直到死都不知道城堡的門是朝哪個方向開的。

以上三個故事是不是和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境很像?沒錯,卡夫卡的文學主題就是“布拉格的人們陷入了困境”。

在俄羅斯從農奴制向蘇聯聯合政府過渡的過程中,壹些文藝工作者也開始自我覺醒,苦難文學在俄羅斯生根發芽。陀思妥耶夫斯基,列夫?托爾斯泰、高爾基等文學大師基於東正教的熱情和博愛,以慈父般的姿態描繪家鄉和人民。尤其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哲學小說,對人性的深刻探索,深深吸引著內心敏感細膩的卡夫卡,使他的作品向下,探索地下深處,同時又向上,向最高的天堂朝聖。

第四,他本質上是壹個中國人。

網絡名人Vlaf說:“我要做壹個真正的中國人!”

卡夫卡說:“從根本上說,我是中國人!”

“我想,如果我來自中國,我很快就要回家了……”卡夫卡在給女友菲利斯的明信片中說。如前所述,卡夫卡熱愛東方哲學,尤其是道家的莊子,在中國古典文學中他壹點也不含糊。他經常在給朋友的信中引用壹些中國的古典詩詞,並閱讀了當時幾乎所有的德國中國古典文學譯本。有壹本書《中國鬼情未了》,其中有16個故事來源於《聊齋誌異》。卡夫卡的中篇小說《變形記》被學界普遍認為在某種意義上脫胎於蒲松齡的《促織》,兩個故事有壹個* *的共同點。也許,就連蒲松齡自己也不曾想到,壹個德語系的猶太裔捷克作家,會在幾百年後成為他的死忠粉絲。

現代西方作家幾乎無壹例外地受到卡夫卡的影響。作為講德語的奧地利人,他們在捷克的布拉格(波希米亞公國)長大。同時,他們既有猶太人的身份,又有道教和佛教的思想傾向,這使他的寫作蒙上了神秘的東方色彩。這種誘人的文學魅力牢牢吸引著全世界的文藝工作者,就像物理學中的愛因斯坦奠定了現代物理學的基礎,文學中的卡夫卡奠定了現代文學的基礎。這當然是誇大其詞。沒有壹個作家能夠獨力撐起文學的天空,壹代又壹代的作家孜孜不倦地建設著今天多姿多彩的文藝世界。

  • 上一篇:廈門雙石中學漳州校區
  • 下一篇:淄博的大愛書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