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歷史故事大全網 - 歷史知識 - 燈籠的意義

燈籠的意義

燈籠的意思是:便攜式煤油燈,可以防風防雨,晚上可以掛在馬上。

歷史背景:美國西部多災多難的馬廄被放在馬鞍邊,清末民國傳入中國時被廣泛使用。燈籠是上世紀中國生產的照明工具。它用煤油做燈油,有燈芯和玻璃罩,防止風把燈吹滅。它可以在晚上掛在馬上,在20世紀70年代得到了最廣泛的應用。

燈籠,壹種輕便、防風雨的煤油燈,夜間騎馬時可掛在馬上,故名。沿海地區多為船用,也叫‘船燈’,尤其是刮風下雨的天氣,真的是漁民的照明利器!

結構:

燈籠,必須有鞍。鞍座是鐵制的,下端有油盤和螺旋蓋,完全封閉,不漏油。上端有兩個鐵蓋,分層留有縫隙,方便透氣。中間是壹個玻璃蓋。和壹個鋼絲把手。這種燈很少呆在竈角,大多遊蕩在戶外。和家裏的罩燈壹起組成了燈的家族,壹個在外,壹個在內,燈籠就是燈裏的大丈夫。

發展:

燈籠,煤油做燃料的歷史,被慢慢改寫。隨著現代led的發展,有了新的光源,傳統的造型,現代的光源,依然讓它為喜歡露營的夜行者照亮了道路。

  • 上一篇:2011安徽中考日期?
  • 下一篇:沈陽信達生物制藥有限公司地址是什麽?
  • copyright 2024歷史故事大全網